圖據《東莞日報》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 常婷
一米八幾的年輕小夥子,二十七八歲,身強力壯的,只是一次流感……他以為自己只是普通感冒,去診所打個消炎點滴就行。很快病情急轉直下,被救護車送到醫院的時候已經出現消化道出血,病毒性腦炎,重症監護室全力搶救也沒救回來。大連市第五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明做流感科普的時候常提到這個病例,「很多人不理解這麼年輕的小夥子怎麼會被流感奪去生命。事實是重症流感可以引發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腦炎,流感是可以致死的,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季節性流感在全球可導致300萬~500萬重症病例,29萬~65萬死亡。」
流感≠感冒
識別流感是第一步
「那個去世的小夥子把流感當成感冒了,很多患者都有這個誤區,得了流感一個勁兒吃抗生素,流感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沒用,濫用藥物給健康帶來隱患不說,病情還給耽誤了。」李明主任反覆強調,流感不等於感冒。它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累及上呼吸道的全身性疾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徵,通常發生在11月份左右,容易出現大範圍的傳播流行。從臨床來看,流感患者的典型症狀是持續高燒不退,全身關節疼痛,有時呼吸道的症狀並不明顯。
普通感冒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和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有發病的可能。發病症狀較輕,患者一般不會出現嚴重的發熱症狀,主要症狀有咳嗽、咽痛、流鼻涕、鼻塞、打噴嚏等。
醫生提醒,今年流感遇上新冠疫情,更是增加了辨別流感的難度。流感與新冠肺炎的發燒、咳嗽、乏力等初始症狀極為相似,有以上症狀的患者並且有過接觸疑似新冠感染者就一定要及時去當地醫院的發熱門診就醫。
流感疫苗
這些人不建議接種
大連市疾控中心提醒下列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後較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給予高度重視,儘早進行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
市疾控中心表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患流感以及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根據《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20-2021)》,9~10月是接種流感疫苗的最佳時間,大於6個月的嬰幼兒及成人均可接種。但對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輔料、甲醛、裂解劑及抗生素過敏者不建議接種。輕中度急性疾病發作者,建議症狀消退後再接種。
接種疫苗的人
也應做好預防措施
從日常生活入手也可以做到科學的預防流感,李明主任特別提醒大家注意,即使是已經接種流感疫苗的人也應該做好日常的預防措施,不要完全依賴疫苗。流感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的發生率,但它預防疾病的作用仍然無法達到百分之百。實際上,現在我們在預防新冠肺炎的同時也在預防著流感的侵襲。實踐證明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概率。
目前,治療流感常見的能直接抑制病毒增長的藥物就是抗病毒藥物,例如奧司他韋、帕拉米韋、扎那米韋等。《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指出,發病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發病時間超過48小時的重症患者依然可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為避免流感的治療誤區,醫生提醒,如出現持續高熱、全身關節疼痛加重應及時就診。
這些人群要注意!
1.年齡<5 歲的兒童(年齡<2 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2.年齡≥65 歲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4.肥胖者[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大於30];
5.妊娠及圍產期婦女。
預防流感做到這幾點!
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應每天開窗換氣;在疾病高峰期,避免前往人多擁擠或空氣流通欠佳的公共場所,到這些地方逗留可考慮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前臂或紙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噴嚏後洗手,儘量避免觸摸眼睛、口鼻等部位;均衡營養,加強體育鍛鍊,以提高免疫力;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及早就醫、居家休息,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出現流感樣症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溫馨
提醒
要降溫啦!
這些知識你必備
1寒冷天氣或氣溫驟降期間
哪些人群更需要特殊關注?
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和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長時間在戶外工作或活動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氣影響,需要特殊關注。
2為什麼寒冷天氣或氣溫驟降
對老年人影響更大?
老年人較年輕人更怕冷,由於老年人體力漸衰和活動能力減弱,代謝功能降低,產熱相對減少,體溫調節功能差,以致在低溫環境或接觸寒冷後,很容易發生寒戰,出現身體失溫,因此在寒冷的季節,特別要警惕老年人身體失溫的發生。
3寒冷天氣或氣溫驟降的
敏感性疾病有哪些?
(1)心腦血管疾病:低溫刺激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血液黏稠度增高促使血栓形成,因此環境溫度的驟變會加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壓急劇上升而發生腦卒中;也可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肌梗死。
(2)呼吸系統疾病:冷空氣可使鼻咽部的局部黏膜變得乾燥,以致發生細小破裂,病毒、細菌容易乘虛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發。氣溫驟降可以誘發哮喘等疾病的加重。
(3)其他疾病:長時間在寒冷地帶工作、生活或氣溫驟降期間長時間在室外工作和活動的人群, 容易引起凍傷、使腰腿痛和風溼性疾病病情加重;對孕婦和胎兒也會造成不良影響。據中國疾控動態
來源:大連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