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風電發展綜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全面發展蓄力突破

2021-01-18 中國電力報

「十三五」能源發展成就之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全面發展蓄力突破

——「十三五」風電發展綜述

在十幾年前,如果有人說風電等新能源行業會在我國能源發展中挑大梁,相信連風電人自己都不會相信。時至今日,不僅是在中國,推進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已成為有序推進能源轉型的全球共識。

「『十三五』以來,我國風電等新能源發展迅速,已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主體。」2020年10月21日,國新辦「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年度佔比超過50%,總裝機佔比穩步提升,已成為能源轉型的重要組成和未來電力增量的主體。

據國家能源局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國風電累計裝機已達2.29億千瓦,2020年前10月累計發電量37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7%,行業發展又進一程。

持續創新不斷突破,達成行業發展裡程碑

回望一路歷程,總會讓人頗多感慨。「十三五」的這5年,我國風電行業堅持創新、持續突破,從累計裝機突破2億千瓦、年度發電量突破4000億千瓦時,到酒泉、哈密、百裡等大型風電基地雄踞全球風電市場,註定要在發展史卷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三五」之初,國家能源局即印發《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十三五」規劃》),明確要求到2020年底風電累計併網裝機容量確保達到2.1 億千瓦以上,為行業開啟新一輪騰飛指明方向。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僅用4年時間,風電行業在2019年底就完成了「十三五」裝機任務,累計裝機達到2.1億千瓦。同樣在這一年,受到三北地區棄風限電情況改善、補貼搶裝、海上風電提速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風電行業完成了「十三五」時期的單年最大新增裝機規模,年度併網裝機2574萬千瓦,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還有一個指標或許更能展現我國風電行業發展的「勢如破竹」——「十三五」期間,風電行業由單純追求裝機量轉向提升發電量,利用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

「十二五」末年,我國風電消納形勢十分嚴峻。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我國風電行業全年棄風電量339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15%,棄風情況較為嚴重的甘肅、新疆、吉林三地棄風率更超過了30%,嚴重掣肘行業發展,提升風電利用水平成為當務之急。

在這一關鍵時刻,消納利用能力被列為各地區風電開發建設管理的鐵門檻。為改善風電消納情況,國家能源局等能源主管部門紮實推動一連串政策落地見效,每年如期下達的年度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年度項目建設方案以及定期發布的風電併網運行情況,為引導風電企業理性投資、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堅持消納優先,加強就地利用」,持續向好的電力消納形勢成為了最好的嘉獎。2019年,我國風電年度發電量首次突破4000億千瓦時、達到了4057億千瓦時,佔全部發電量的5.4%。曾困擾行業發展的棄風限電情況明顯改善,棄風電量和棄風率持續多年「雙降」,終於在2020年全面解除紅色預警地區,甘肅、新疆(含兵團)等多地區風電行業在停滯多年後重新啟動,為地區能源結構調整作出積極貢獻。

即將於2021年正式邁入平價時代的陸上風電行業,其表現同樣引人關注。得益於規模效應、競爭性配置和技術革新等措施,2019年我國風電行業單位平均造價約為7000元/千瓦,部分地區更達到了5500元/千瓦左右,較2015年下降了1000-2500元/千瓦,工程造價明顯降低,為「十四五」期間陸上風電全面實現平價上網貢獻重要力量。

與此同時,為助力行業順利跨越平價門檻,2017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已多次組織開展風電平價上網項目建設,僅2020年就新增平價項目1140萬千瓦,相當於半個三峽大壩,為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全面發力多點開花,蓄力迎接新發展近年來,當你行走在江蘇、廣東、福建等省份的海岸線上,在海風吹動下緩緩旋轉的白色風機,已成為見證地區發展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作為風電行業中起步相對較晚的「小兄弟」,「十三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欣欣向榮。

穩定的海上資源及沿海地區發達的經濟,為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作為全球首個國際化大功率海上風電試驗場,2018年完成建設的三峽興化灣試驗風電場項目,可容納八家企業14臺機組同臺競技,被業內視為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邁向成熟的重要標誌。2019年9月底,我國海上風電行業實現累計併網容量503.54萬千瓦,提前15個月完成了「十三五」裝機目標。同時,2019年度新增裝機規模250萬千瓦,是2015年年度新增容量的近7倍,佔全球海上風電年度新增裝機比重約40%,我國海上風電行業已成為全球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而此時,距離我國建成第一個真正商業化的海上風電場——東海大橋風電場項目,不過10年時間。

被視為我國風電行業未來發展新藍海的,還有平原風電。面對平價上網的「壓力」,毗鄰負荷中心的中東南部平原地區可以大大降低千裡送電的成本付出,開始獲得風電行業的更多青睞。

為適應平原地區風速隨高度正比增加的高切變特點,風電企業不斷增高塔筒、拉長風機葉輪直徑,以擴大風機千瓦掃風面積,提高風機效益。據了解,2020年已有企業推出了塔高150米、直徑葉輪150米的「雙150」平原風機,在河南的年發電量預計可達到3000小時,每年純利潤接近150萬元,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平原地區,將會是我國風電產業走向平價後的發展藍海。」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我國有500多個平原縣域,初步估算可為風電平價上網項目提供1億千瓦以上的裝機容量,發展潛力十分可觀。

而平原風電的發展,其實只是我國風電行業技術進步的一個縮影。事實上,伴隨我國風電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和速度的持續提升,新產品研發和迭代速度不斷加快,產業表現日新月異。尤其是龍頭企業在大容量風電機組的研發製造和應用、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技術發展及智慧風電產業體系等方面,均取得較好成績,為我國風電搶佔全球市場奠定重要基礎。

身處轉型發展重要時期,風電行業肩負的不僅是推進能源清潔轉型的歷史重託,還擔負了「要溫暖也要藍天」的責任擔當。2017年,國家能源局通過構建「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的四方協作機制,在河北張家口的尚義縣、懷來縣、崇禮區、經開區正式啟動風電清潔供暖試點。經過3年建設,如今,張家口風電清潔供暖面積約達800萬平方米,替代本地燃煤鍋爐效果良好,四方協作機制更已擴大至京津冀區域,為綠色能源跨區域聯動建立良好典範。

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跨越。「十三五」時期,我國風電行業實現了自身發展的華麗轉身,持續積累,堅持突破,從迅猛發展走向高質量發展,達成了一個又一個發展的裡程碑,為「十四五」乃至更長階段地新一輪騰飛積蓄強大動能。

作者:伍夢堯

相關焦點

  • 唱響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最強音——綏化市「十三五」經濟發展綜述
    唱響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最強音——綏化市「十三五」經濟發展綜述隋政言  「十三五」期間,綏化市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三大變革」,固根基揚優勢,轉方式調結構,增活力強動能,奮力走好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
  • 肅北縣「十三五」時期文旅產業發展綜述
    原標題:奏響文旅產業發展新樂章    ——肅北縣「十三五」時期文旅產業發展綜述    「十三五」以來,肅北縣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通過項目帶動、融合發展、高點宣傳等方式,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 明年能源重點工作: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量較「十三五」將...
    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較「十三五」將大幅增長……明年能源重點工作任務都在這裡了在22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作題為《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能源保障》的報告,為明年能源工作指明方向、劃出重點。
  • 鍾真:在調整優化結構中推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因此,適時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是符合農業發展規律的必然選擇。  2015年上半年,國務院和農業部已經分別出臺了《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指導意見》,而《建議》也將「轉方式、調結構」作為「十三五」時期農業工作的重要主題。但兩者關係需要進一步釐清,二者相互關聯、互為影響,且前者的層次相對更高。
  • 謝長軍:「十四五」風電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謝長軍:當前,我國風電產業仍處於歷史機遇期,未來還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回顧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國風電產業已經取得非常輝煌的成績。 風電產業發展不能盲目冒進,應該是一個逐漸上升,健康發展過程。這也是我之前為什麼說風電新增裝機不應少於3000萬千瓦的原因,「十四五」發展之初,2021、2022這兩年,產業鏈配套產能、地方政府資源優化配置及電網消納等等方面還沒有充分準備,新增裝機相對會少一點,後三年新增裝機相對會多一些。
  • 國家能源局:加快風電光伏發展,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
    會議提出,要著力提高能源供給水平,加快風電光伏發展,穩步推進水電核電建設,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進一步優化完善電網建設。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指出,「十三五」期間,能源行業積極推進能源消費革命,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清潔低碳轉型持續加速;積極推進能源供給革命,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持續調整重點領域產能結構,紮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能源供給能力和質量大幅提升;積極推進能源技術革命,創新形成一大批標誌性、戰略性、革命性成果,新舊動能加快轉換;積極推進能源體製革命,行業管理和監管方式發生深刻變革
  • 平價趨勢下風電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機遇與策略
    因此,從能源安全或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將成為未來我國能源領域一項不可忽視的舉措。 2.電源結構優化,風電潛力較大 受政策導向影響,「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佔比穩步提升。從後期的開發潛力看,今年10月剛剛籤署並發布的《風能北京宣言》倡議「十四五」期間,保證風電年均新增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增速將遠大於前期發展水平。同時伴隨著紅六省[1]的逐步放開、海上風電技術的進一步突破,風電市場大規模開發的價值也將逐步顯現。
  • 無邊光景一時新——「十三五」期間甘州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
    」期間甘州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
  •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
    為促進我國體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實現建設體育強國的目標,充分發揮體育在建設健康中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增強國家凝聚力和文化競爭力等方面的獨特作用,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總體部署和「十三五」時期我國體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制定本規劃。
  •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江蘇省「十三五」現代產業體系發展規劃...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是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上中高端水平的迫切需要。「十三五」時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取得重大進展的關鍵時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弘揚工匠精神提升江蘇製造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
  • 《白皮書》解讀:做好能源綠色轉型,優先發展平價風電!
    據國際能源網/風電頭條(微信號:wind-2005s)獲悉,12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的解讀文件。解讀文件指出全面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與分散風能資源開發結合,優先發展平價風電項目。
  • .| 淄博市製造業轉型升級新聞發布會召開 助推企業跨越發展
    淄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克海,向社會發布「十三五」期間淄博市製造業轉型升級和《關於支持企業跨越發展的若干政策》相關情況。  淄博作為一座擁有110多年近現代工業文明史的老工業城市,製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和優勢。
  • 結構優 效更好 質量高——湖南國企「十三五」成就綜述
    「十三五」期間,湖南國企通過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深化改革創新,走上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1月17日,記者從省國資委獲悉,截至2020年底,省屬監管企業總資產達14554億元,淨資產5495億元,分別較「十二五」末增長168.1%、241.1%。
  • 回眸「十三五」丨搶抓機遇 平潭產業發展走出新路
    「十三五」期間,平潭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為平潭擘畫的「一島兩窗三區」戰略定位,落實平潭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產業」的要求,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立足資源稟賦和政策優勢,闖出一條平潭特色產業路。加強政策引導 優化產業結構經過多年開放開發,平潭步入發展新階段。如何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從哪入手?
  • 2021年我國風電、光伏合計新增裝機目標大增!
    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作題為《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能源保障》的報告,為明年能源工作指明方向、劃出八大重點。 章建華強調,要加快風電光伏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較「十三五」有大幅增長。要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納和儲存能力,大力發展抽水蓄能和儲能產業,加快推進「風光水火儲一體化」和「源網荷儲一體化」發展。
  • 譜寫高質量發展華彩樂章——嘉峪關市「十三五」發展紀實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拼搏奮進的五年,也是極不平凡的五年。支持酒鋼「三化」改造提升,天成彩鋁鑄軋生產線全面建成投產,7號高爐優化升級成功出鐵,宏匯第一桶合格油品外發銷售;深化與中核四○四的合作,總投資超過150億元的國家核基地綜合保障區項目籤約落地、全面開工,並完成修建性詳規編制和6個項目備案,中核科技城和軍民融合產業園有序推進。
  • 【2016能源引爆點】2016風電行業發展的7大趨勢
    2016年隨著風電上網價格政策的調整和「十三五」規劃的出臺,風電將何去何從?本文為您梳理了2016年風電圈需要重點關注的7個方面,希望能幫助各位風電人把握行業脈搏。風電的迅速發展向不僅中國各地輸送了綠色清潔能源,同時也催生了中國風電產業鏈的繁榮發展。跨越式的發展繁華背後產生的棄風限電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國風電行業的健康發展,風電資源與負荷中心錯配的矛盾愈加激化,綠色風電逐漸成為電網的負擔。2016年風電產業如何破局?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電」亮發展路 「數」說新成就
    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秉持新發展理念,加快電網轉型升級,落實新時代公司新戰略,在服務幸福美好新甘肅建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奮力前行。、銀西電鐵牽引站供電需求;建設莫高750變電站330千伏送出、330千伏尚家塬等工程,優化電網網架結構,全面消除一般及以上結構性風險隱患。
  • 評|我國能源電力「十三五」成就與「十四五」展望
    結構低碳化,《巴黎協定》對各國低碳化發展形成了長遠的影響,各國均將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深入推進能源轉型的主要措施。系統智能化,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競爭發展時期,智慧電廠、智能電網、智慧用能將成為新的趨勢。「十三五」我國能源電力發展取得的成就能源消費結構改善,再電氣化進一步推進。
  • 華銳風電SL2500/141風力發電機組榮獲特等獎
    近日,由酒泉市企業技術中心和工業優秀新產品評選工作組組織評審的2020酒泉市工業優秀新產品名單進行公示,華銳風電科技(甘肅)有限公司的SL2500/141風力發電機組榮獲特等獎。這不僅彰顯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在西北地區的風電發展實力,也為推進西北地區風電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我國風電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