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百倍變焦成為未來旗艦機的標配時,當黑產提供長焦手機改裝成違法偷拍器時,當不法分子執於偷窺時,我們應該警醒:隔窗有「眼」,鏡中窺人,窺探的是私隱,鏡頭反射的卻是人性。
一名摔斷腿的男人,閒居家中,無所事事。他用一臺相機,窺探著鄰居的生活。鏡頭記錄了練舞的演員、開Party的鋼琴演奏家,還有一宗殺妻案。這是希區柯克1954年經典驚悚電影《後窗》中的情節。
儘管男主人公因為偷窺協助破了謀殺案,但他的行為充滿爭議。
影片上映66年後,窺私話題依舊受到關注,而本該中性發展的技術有可能成為「偷窺神器」。
2020年,三星、華為、小米相繼推出50倍甚至百倍變焦及以上的手機產品,意味著用戶可以看到更多肉眼不可見的細節。
百倍變焦,意味著什麼?
B站上,一位UP主使用一臺華為P40 Pro的100倍變焦功能拍出離家兩公裡外的酒店Logo。《華爾街日報》也做過一個測試,一臺百倍變焦的三星S20 Ultra手機,可在15米外的一輛車上拍出馬路對面4樓窗邊用戶的清晰面容。
當偷窺目的和百倍變焦手機耦合,隱憂已在。
《IT時報》記者針對商場、便利店、小區等多個場景用多部高倍數變焦手機檢測發現,普通民眾很可能會因為被「遠距離」偷窺而遭遇隱私洩露、手機二維碼帳戶被盜刷以及智能門鎖被破解等潛在威脅。
小心,隔窗有「眼」。
記者親測:百倍變焦能幹什麼?
站在14層樓上,「我」能看見你在吃什麼
黑夜中,鏡頭不斷推進,直至玻璃窗背後的動作逐漸清晰,一對韓國夫婦「坦誠」相見,男女主角並沒有察覺,他們的一舉一動正被一部手機記錄。
某國外網站上,該視頻有超過60萬次的觀看,而同類疑似以變焦手機偷拍的色情視頻,在該網站上仍有多個。
一部高變焦的手機究竟有多強大的功能?
在上海某商業廣場,記者做了一個測試,站在5樓用華為P40 Pro拍攝站在一樓的測試者,將鏡頭放大至50倍左右時,他的輪廓清晰可見。儘管拍攝前,記者提示測試者自己會在5樓拍攝,但對方在一番搜索之下仍未發現鏡頭所在。
IT時報測試圖
這意味著,當偷拍者與受害者相距甚遠時,偷拍行為很難為人所知。
測試過程中,商場裡不時有保安從記者身邊走過,但手機畢竟不如單眼相機顯眼,保安並沒有對把弄手機的記者施以關注。
如果把鏡頭放大至100倍,它的視力會有多優秀?
14層高的窗前,記者放置了一臺三腳架,上面的華為P40 Pro對準馬路對面的測試者,直線距離大約60米。拉升50倍變焦後,鏡頭背後的那雙眼,可以清楚看到位於街角的測試者正在吃什麼、手上有幾串肉串、吃東西時的各種表情。
IT時報測試圖
當你以為周圍都很安全時,一部高倍變焦的手機可能會打破你的想像,而你對此,一無所知。
六七米外,「我」能盜刷你的手機付款碼
明明沒有打開二維碼,手機卻顯現出消費金額提示!
一家便利店外,《IT時報》記者進行了另一項實驗。相隔6、7米,以50多倍變焦「偷拍」記者的付款二維碼,照片竟然被商家的掃碼槍識別成功。如果在商場二樓「偷拍」一樓測試者的手機,照片甚至更加清晰。
IT時報測試圖
支付寶、微信二維碼更新時間為1分鐘,這意味著,一分鐘內,如果你的付款二維碼被人「偷拍」,而且設定免密支付,便有被盜刷的風險。
《IT時報》記者查閱微信、支付寶相關協議後發現,免密支付金額上限為1000元。
這還可能不是最糟心的。站在4、5米外的轉角處,一名測試者輸入智能門鎖密碼,儘管畫面有些抖動,但「偷拍者」依然可以根據動作推算出門鎖密碼。
你的操作,都會被遠處那隻「眼」記錄下來,同樣,你對此茫然無知。
百倍變焦手機背後的焦慮
將華為P40 Pro對準月亮,變焦到80倍左右,月亮撐滿了整個屏幕。這意味著,即使坐在演唱會最遠的地方,看自己的「愛豆」也不需要用到百倍變焦。
「手機相機所謂的100倍變焦意義在哪裡?」
知乎這個問題下,一個點讚最高的回答認為,「噱頭滿滿,這是職業攝影師八百年都用不到的焦段。」但一個點讚較高的回答卻表示「100倍變焦的價值不在於專業攝影師用到用不到,而在於它可以很大程度方便人們的生活,解放生產力。」
旗艦機將普及高倍數長焦
「100倍變焦實際應用的場景並不多。」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告訴《IT時報》記者。
在他看來,在旗艦機銷量並不樂觀的大背景下,各個手機品牌需要創新,而且需要成本不高,用戶感官明顯的創新,長焦鏡頭正好符合這個需求,這也是各個手機廠商推出高變焦手機的由來。
潛望式鏡頭是實現清晰長距離變焦的主要元件。傳統相機通過改變鏡頭距離調整焦距,但手機鏡頭卻無法推拉,潛望式鏡頭利用稜鏡反射原理,可以在手機相機鏡頭上實現光學變焦,甚至還能兼顧手機厚度受限的因素。
圖源/網絡
如果再來對比傳統手機數碼變焦,潛望式鏡頭的圖像質量也更高,因為前者實質上只是拍攝高像素照片後不斷放大裁剪。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華為、三星、vivo、小米相繼發了帶有潛望式鏡頭的旗艦機,變焦的距離也越來越長,20倍、30倍、50倍,直至最新的100倍。
華安證券數據顯示,以華為P30 Pro為例,包含潛望式鏡頭的整個後置四攝模組成本約為65~75美元,其中潛望式攝像頭的價格約在20~30美元,包括稜鏡2~3美元,鏡頭2~3美元等。
相對較低的創新成本和可感知的變化,令潛望式鏡頭在高變焦手機中走紅。
孫燕飈預計,今年9月以後,潛望式鏡頭將成為各品牌高端旗艦機的標配。而據華安證券預計,2020年搭載潛望式攝像頭的手機出貨量有望達到一億部。
黑產蠢動 無法抹去的隱憂
今年2月份,三星發布了S20 Ultra手機。這款宣傳主打的100倍變焦和1億像素。這也是100倍變焦手機相機的起步。
一位IDC資深研究員告訴《IT時報》記者,在發布會上,她很不安。「你絕對不希望你詭異的鄰居能擁有這樣一部手機。」她害怕自己的隱私空間被侵入。
隱私空間,是她的生活和工作。
《華爾街日報》記者曾做過一次針對工作場景下的偷窺測試:一家咖啡館中,一名私家偵探隔著5米距離清楚拍到這位記者電腦屏幕上打的句子,「我知道你在偷看我!」這也可能是這名記者的無聲抗拒。
圖源/網絡
一位網友在飛機上隔著兩排距離,拍到一位乘客正在修改的文件,甚至連鉛筆畫上的標註,也一清二楚。儘管這位網友表示,她不是惡意偷窺,但手機相機讓她難以抑制自己的「好奇心」。
三星發布S20 Ultra之後,英國《每日郵報》發文稱,擔心一些用戶誤用這個技術做一些邪惡的事情,比如從遠處偷窺他人的床和辦公桌,但文中透露出無可奈何。
今年4月,小米集團副總裁常程在微博上發表不當言論,將小米10青春版這款50倍變焦手機描繪成可以「偷窺籃球場男生褲襠開裂、對面女生宿舍的神器」,並因此引起輿論質疑。
圖源/網絡
只是,風波平息後,擔憂聲在網絡世界中再度沉寂。
華為花粉俱樂部中,多位網友笑稱不要用P40 Pro 100變焦功能偷窺別人,玩笑背後,是意識到的潛在風險。
與善忘大眾不同的是,窺私慾望暗流湧動,而黑產已蠢蠢欲動。
法律上,生產、出售微型攝像機、針孔攝像頭等偷拍器材屬於違法行為,電商平臺上此類商品都屬于禁售商品,但在黑產圈,有賣家正在提供長焦手機的改裝服務,購買者可以將其作為微型攝像機的替代品。
「放心吧,原來的鏡頭功能還能夠用,遠距離、近距離都能看!」一位賣家給記者報價,在一臺華為P40 Pro上搭載一個針孔攝像頭收費3000元,而改裝一臺P30 Pro的價格是1500元。另有一位賣家宣傳稱,如果不放心,改裝費用可以在閒魚、轉轉上支付,收到貨後再確認。
手機相機本該記錄一個光與影的世界,只是在偷窺欲望下,偏離了軌道。
記者手記:一部看清世界的手機,一個放大欲望的鏡頭
測試中,記者反覆問自己:這是不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引起關注的問題?我們到底是在警醒,還是在教唆?
但在實際採訪中,答案變得越來越清晰:對工具的惡意使用,並非不存在,只是隱藏於冰山之下,我們需要讓這些暗藏的風險浮出水面。
今年5月份,一加8 Pro手機因後攝配備紅外光敏攝像頭,因其可在某種程度上透視物體而引發爭議。最終,這一功能被叫停。
圖源/網絡
如今,潛望式鏡頭、高變焦手機正逐漸進入人們生活,當它成為比人類視力更好「眼睛」時,被不良使用的概率大大增加,畢竟,誰會注意一個玩手機的人呢?
那麼,面對有可能存在的偷窺,我們能做什麼?
給手機貼上一層防窺膜,輸入門鎖時遮擋手指,拉上房間的窗簾……不要忘記,人眼不可及處,可能還有一隻「眼」。
或許有人會說,如此防範有些悲觀,甚至有些杞人憂天。
很多人願意相信,技術本質是中立的,但事實上,技術放大了人性的欲望。與看清世界的幻想相對應的,還可能有困擾、損失和傷害。當不法分子執於偷窺欲,技術開始帶著戾氣,它會給一些人的生活帶來傷痕。
福柯曾提出了全景敞視理論,其核心是如果囚犯被關在一個透明可視的監獄中,他會因為擔心被監視而實現自我約束。同樣,在資訊時代,越來越便利的偷窺工具如同全景玻璃窗外的監視器,它可以侵入個體的私密空間,也能遠遠地窺探普通人的一舉一動,而人們一旦意識到這點,將不再擁有內心的自由。人們正被動地接受「全景敞視」的到來,不管偷窺中帶著好奇還是惡意。
有解決方法嗎?直至操作完這個選題,記者並無太好答案。韓國和日本為了防止偷拍,要求在本國銷售的iPhone拍照時,必須有快門響聲,但在長距離拍攝時,這個限制失去了作用。
回看《後窗》,豆瓣上有一條高贊評論:如果結局警察發現謀殺案不成立,這部片子結局會更好。
隔窗有「眼」,鏡中窺人,窺探的是私隱,鏡頭反射的卻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