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 甄巍:烏多·切斯科傳遞的藝術信息

2021-02-21 中國油畫學會

1983 在杜塞道夫美術學院,柏林自由藝術大學和卡爾斯魯厄藝術學院;2005 阿爾巴尼亞Tirana藝術學院客座教授;2011 俄羅斯Pensa市Savitski藝術學院客座教授;我相信藝術是信息,也是傳遞信息的媒介。我也相信遇到的每件事,每個人,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義的。帶著這種感覺,我認識了烏多•切斯科,這位身材高大,常常帶著真誠但時而也有些狡黠微笑的德國杜塞道夫美術學院繪畫教授。他的工作職責還包括給全體一年級新生上第一年的基礎課,幫助學生進入二年級後的各個工作室。我們之間的交談沒有錄音,這裡只是意譯且簡略地回憶一下談話給我留下的印象。本文未經烏多審閱,文責全由我承擔。

烏多與呂佩茨

烏多提到最多的是呂佩茨——他最尊敬的老師。「呂老師當了杜塞道夫美院的院長以後,有一次過年,給每個教授都發了一個大戒指。」烏多說話時,一邊轉著他右手中指的那塊銀色的超大戒指,頗有些得意的樣子。「他在義大利有個別墅,每年都舉辦Party。他喜歡名車、美女。」烏多提到有趣或有意味的事情時,喜歡擠眼睛。「我也被邀請去參加幾次這樣的聚會。呂佩茨對朋友很熱情,也是很喜歡玩的人。他對我很好,影響我很多。」

說實話,我以前對呂佩茨是不怎麼注意的。只知道是德國新表現主義的大師,而且在中國常辦畫展,名氣很大。仔細翻找出呂佩茨的畫來看,讀了些有關他的故事。覺得是個有趣的人。呂佩茨有股子老派精英知識分子的氣質,自戀,自認為天才(某種意義上,他確實是),自命為「鬥士」。他說話很直接,曾經在高規格的畫展開幕式上,直接表達對開畫展畫家的批評,不怕得罪人。他除了繪畫,還寫詩,打拳擊,職業級別的。他對納粹時期歷史的直接而具批判性的描繪,即使在德國也是有爭議性的。他畫了第三帝國的軍人,又像是中世紀的武士,看上去愚蠢又暴力。人類的本性在機械般的制度下蠢蠢欲動,大概就是這樣一種滑稽的形象吧。

呂佩茨 黑紅金 布面膠畫 300×200cm 1974年

我覺得呂佩茨是尊重傳統文脈,相信藝術精英的一代。他們經歷過20世紀60年代追逐理想的青春激情,也理解社會為何需要鬥爭,鄙視庸俗,最求不凡。換句話說,是個老文藝青年。這一點從他喜歡寫詩歌也能看出一些。畢竟,當下時代,詩歌情懷和深刻批判確實落寞了許多。此外,我也想到,做個真正的藝術家需要勇氣,活得精彩,活得放縱和自由,在哪裡都不容易。若是真的喜歡美女香車,那就去喜歡吧,並不妨礙你成為好老師,好藝術家。當然,提醒一點,還是最好別忘了在哪裡玩藝術,是中國還是德國。

再看烏多的畫,也像是在講一個故事。獵人和獵物不成比例地站在一起,同樣是嚴肅又滑稽地把生死和身份問題變成了一個文化隱喻。這樣看,我覺得德國人的畫有意思的一個原因,大概就是和中國的國畫傳統相似,都是在畫外找意味的吧。

 

烏多 鮑比•馬克II 蠟筆/油彩/紙 70×50cm 2014年烏多與李希特Gerhard Richter、巴塞利茨Georg Baselitz、柯克比Per Kirkeby還有足球

烏多的其他幾位老師也是大名鼎鼎的。開始他跟著李希特學畫。「李老師很聰明,對繪畫觀念和方法能不斷探索與實驗。」但是,這也是他不太喜歡的老師。李曾看過一眼烏多的畫,直接就否定了。後來,在李老師的畫室,烏多還和同學打了架,雖然學校沒說一定要開除他,烏多還是覺得彆扭,心想柏林藝術氛圍好,是藝術中心,於是就去了柏林,進了巴塞利茨的畫室。誰知道,巴老師又跟烏多說要調到斯圖加特美術學院,結果烏多先轉學去了斯圖加特,巴塞利茨最終卻沒去,被放了鴿子。

烏多由此卻幸運地遇到了另一位他喜歡的老師柯克比。「柯克比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老師,我現在還記得看到他畫時內心的震撼。他很耐心地教育和鼓勵我,是個很認真的好老師。」烏多當真喜歡柯克比——這位在中國還不太知名的藝術家。但實際上,柯老師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並不輸給另外兩位老師。而且,令我感到欽佩的是,柯克比本來是學地質科學的,拿了碩士,參加過多次科考探險,後來又做導演拍電影,寫詩歌,搞文學批評。不過提到他最為世人稱道的事情,還是繪畫。仔細欣賞柯克比那色彩感覺極好,表面豐富有趣的繪畫,對比一下烏多的自由而敏感的繪畫色調,我似乎有點明白烏多對柯克比的那種感動了。

實際上,烏多的藝術生涯也屬於半路出家。他曾經是德甲有名的職業足球隊沙爾克04二線隊的守門員,是拿工資的那種。因為傷病的原因,他中途退役。命運選擇他做了藝術家,但也是一種斷斷續續地,逐漸接近的過程。成為職業藝術家以後,他還曾和沙爾克04球隊的運動員們合作過一個大型公共繪畫行為。

烏多•切斯科和沙爾克04球隊的運動員合作過公共繪畫

這些信息在我的腦海裡逐漸形成了一些想法。首先,德國的藝術家也是講究門第和傳承的,和大師在一起,成為優秀者的機率自然大得多。其次,全世界的藝術家都會有一種被選中的命運感,無論遇到怎樣的人和事,最終在藝術上的選擇都有種宿命感——天生就是要這樣做藝術的。再有,在德國,藝術家起步不論出身,無論學理工還是當足球運動員,一樣都能成為最好的美院教授。最後,我喜歡的柯克比那樣的藝術家,在中國太少了。若是洋洋得意於把繪畫藝術當做能上大學能餬口掙錢的職業,實在是不夠酷。當代繪畫根本就是能夠發展自我,表達自我,完善自我,讓自我生命很酷地燃燒的高規格手藝。無論是把畫畫當做印鈔機,還是宣傳單,或者敲著官印的身份證,實在都不夠酷。


李希特 下樓梯的艾瑪 1966年
巴塞利茨 德勒斯登的晚餐 1983 年
柯克比 無題  油彩畫布 200 x 400cm 2003年烏多 畫室 一個過渡 2008年

烏多與杜塞道夫美術學院


很奇怪地,烏多和我談了很多關於美院教授間傾軋鬥爭的事情。他用胳臂肘做出左右擺動的樣子,好像擠公共汽車。然後又用兩個指頭對著自己的眼睛,告訴我:「我知道有人會在背後做小動作。但是我眼睛都看著呢。作為一個藝術家,不僅僅要學會畫畫,還要了解藝術界的政治學,懂得保護自己,看好自己的後背,不要中冷箭。呂佩茨就是一個很懂得運用學術權力的人,但是這不會影響他成為一個好的藝術家。」

杜塞道夫美術學院確實是鼎鼎有名的。世界當代藝術史上開創性的大師博伊斯,還有攝影界被稱為杜塞道夫學派的貝歇夫婦,當然還有呂佩茨,都是那裡的。不要小看大師範兒,那種驕傲和自信其實不是所有人都能帶著的。我在2014年的夏天拜訪杜塞美院烏多的工作室時,看到了一年級學生的學年展覽,這是他們申報各個專業方向工作室前的大檢閱。這些作品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在我有限的眼界裡,杜塞美院的確是非常有創造力和啟發性的世界最好的美院之一。烏多作為一個基礎課老師也是傑出的,工作起來也很拼,真心為學生著想。他有一種很厲害的能力——發現學生傾向的眼光,能夠很好地指出不同學生各自適合的方向,經常有繪畫轉雕塑,雕塑轉攝影,寫實轉抽象之類的事情發生。

烏多也為自己的學校驕傲。他曾認真地給我提過一個建議:「既然你是教授,也算是領導了,應該和上級反映一下,你們中國的老師實在太忙了,管老師管學生都管的太嚴了。這樣不對,你可以和你的領導說,人家杜塞美院老師可以自由安排課程和時間,也沒有這麼忙,但一點也不耽誤把學生培養成世界上最優秀的藝術家啊!」

這些信息在我心裡是有回聲的。不過我大抵是笑笑而已,有微笑也有苦笑。首先,想提高現有大學體制下教授的地位,讓老師閒下來,基本沒戲。其次,藝術家搞各種鬥爭是人性的必然。藝術家也是人。群展裡爭取最好的掛畫位置,研討會上爭取嘉賓待遇,美協改選爭取當個主席,評獎評職稱、選畫選幹部選學生、競標拿項目,哪一個不是需要把別人擠走,自己才能有點位置的呢。僧多粥少畢竟是個普遍現象。好奇的是,烏多給我講話時候的態度,表明他是個認真的人,同時又是個懂得放鬆的聰明人——「我知道對手們都在想什麼,跟我別整貓膩,我只是懶得理他們而已」。於是我最終知道,原來當代藝術不是要捂起眼睛,躲起來逃避社會與世情,而是要學會睜大眼睛,認清厚黑,學會微笑、嘲笑、自嘲、狡黠地面對藝術政治、社會百態,如此才能說的上真正的勇敢和自由。


 筆者與烏多•切斯科教授一起在北京金五星小商品市場,該地也是令烏多驚嘆的京城奇觀之一。最終他買到了一個非常便宜的雙肩背書包。

最後,幾句話談談我對烏多繪畫作品的感受。他的畫大多數是畫自己經歷過的事情,日常所見所聞,特別是旅行的感受。他會畫許多小畫,每天都畫,不是所謂的場景或動態速寫,更像是視覺日記或者創作稿。然後回到畫室,把這些畫貼出來,再創作成大畫,或做成版畫。聽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很有趣。這說明畫畫不是為了別人畫的,是為了自己畫。還說明他是個喜歡記生命流水帳的人,這一點和我有點像,只不過我是因為記憶不好,總是怕想不起經歷過的事情或場景。而烏多不同,他也許是個孤獨的旅人,能夠把詩意藏起來的那個人。這些手稿不拘泥於視網膜印象,更像是中國畫裡的意境、情緒,還有比喻和留白。於是,他畫裡有話,有故事,有奇觀,有傳說,有畫外音,有旋律,有一種宿命的黑色幽默。

2014年的春天,他在西安美院教課,畫了一大堆校園裡的拴馬樁,他特別喜歡畫石柱頭表情豐富的獸。給我一張張翻看的時候,我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的場景:美院太極池畔,微霾的暖暖的暮靄把烏多的身影襯映成清晰的剪影,他細細觀察著拴馬樁上的猴子石雕,仔細地畫著素描。突然,幾百歲的中國石猴和烏多彼此會心一笑:藝術和生活一樣,太認真不好,不認真也不行,生命苦短,都看著辦吧。


烏多 北京潘家園 油彩畫布 138 x 70cm  2001年
烏多 旅行 油彩畫布 155x135cm 2008年
 流連忘返的北京時刻 油彩畫布 200×220cm 2002年

註:本文刊載於《油畫藝術》第六期,轉載請註明出處!

閱讀周邊


導演: Evelyn Schels
編劇: Evelyn Schels
主演: Georg Baselitz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德國
語言: 德語
上映日期: 2013-04-11(德國)
片長: 105分鐘
IMDb連結: tt2816858

格哈德·裡希特的繪畫 Gerhard Richter Painting官方網站: www.gerhard-richter-painting.de

繪畫的新精神:20世紀80年代的6位畫家(1984)

導演:麥可·布萊克伍德

編劇:  唐納德·庫斯皮特

主演: Georg Baselitz、Sandro Chia、Francesco Clemente、

Markus Lüpertz、David Salle、Julian Schnabel

類型: 紀錄片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德語 / 英語
上映日期: 1984
片長: 58分鐘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信息傳遞理論?
    信號傳遞理論的邏輯就是我們有兩方,一方具有信息,另外一方不具有信息。具有信息的這一方,可能通過做一件事情來傳遞一個信號,告訴不具備私人信息的這一方,他的真實的水平或者是他真實的質量。我給你舉一個例子,你就知道了。
  • 用張派藝術傳遞美好
    原標題:用張派藝術傳遞美好(圖) 直到她聽到一段張君秋演唱的《女起解》,從此開始了與京劇和張派藝術的一生之緣。   「我當時心裡一驚:怎麼會有這麼好聽的聲音!我隨著這聲音,一下子就走進了京劇。」張君秋以聲音傳遞的美好,把趙秀君正式引入了京劇道路。也正是這種美好,引領著她在這條註定鋪滿汗水淚水的道路上,依然快樂前行。   「京劇的道路上,不走捷徑就是最好的捷徑。」
  • 「傳遞娛樂」旗下傳遞未來「超新星計劃」招募信息來啦!
    傳遞娛樂旗下傳遞未來的招募信息來啦!
  • 聽 寶寶心跳傳遞給我們的信息
    聽 寶寶心跳傳遞給我們的信息2014-10-30 14:53:18出處:PCbaby作者:月染  懷上了寶寶,準爸媽的整個身心都撲到了胎寶寶身上。每天都小心翼翼的呵護著胎寶寶的長大,第一次聽見寶寶心跳,你是什麼樣的感覺?激動?開心?緊張?亦或是百感交集?
  • 用藝術傳遞大自然之美
    抽象藝術雕塑,園林景觀雕塑,戶外裝飾雕抽象馬雕塑,園林藝術雕塑,創意景觀雕塑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就像講話中我們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手舞足蹈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來傳遞給對方。馬雕塑,抽象幾何體雕塑,動物雕塑形象,藝術形象貫穿於藝術活動的全過程。藝術家在創造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具體的形象。
  • 「中華名企」當今企業如何實現「高效信息傳遞」?
    由此看來,當今企業需要進行高效的信息傳遞,才能與外切保持緊密聯繫,助力自身發展。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藉助目前國內最具權威性的企業信息服務平臺—「中華名企」,來看看當今企業是如何實現高效信息傳遞!積累海量信息資源當今企業要想實現高效的信息傳遞,首先需要積累海量的信息資源,只有建立起雄厚的信息資源基礎,才能將其轉化為動能,實現高效信息傳遞。而在當前這個網際網路時代下,信息資源的獲取和積累都需要藉助網際網路的力量,企業想要實現信息的傳遞和積累都需要藉助網際網路手段。
  • 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四月演出信息公開!
    時間:2016年4月2日21:00演出地點:上海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Q.Hall票務信息:https://yoopay.cn/event/MIRAGE2016 2016年4月2日,上海時間:2016年4月17日19:00演出地點:上海淺水灣文化藝術中心Q.Hall票務信息:http://tuzizhizhi.taobao.com  在2012年和2014年兩度來華
  • 用藝術力量傳遞信心 ——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國際演出...
    用藝術力量傳遞信心 ——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國際演出項目首輪 「雲籤約」舉行 2020-03-24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告別2D圖紙,三維信息直接傳遞施工現場!三維圖紙長啥樣?
    建築設計師設計圖紙時是三維的效果,但是給到施工現場卻是二維的平面圖紙,即便是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理解能力極強,也會出現信息傳遞的缺失與誤讀,導致施工現場的錯誤,增加無意義的消耗與成本。創業者羅鋒想在設計師與施工人員之間建立一個傳遞信息的橋梁。
  • 追光小人物困境起「微瀾」,省歌原創當代舞劇《微瀾》用藝術傳遞希望
    觀眾需要通過測溫、查看健康碼、登記個人信息等程序,戴好口罩後方可進入劇場,劇場內座位隔排貼著封條,上座率控制在75%內……一顆石子丟進水池,能激起多大的波瀾?主創們也通過這部舞劇,思考著當下生活。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2020當代藝術演出季的最後一場演出。
  • GameSpot 2020 遊戲《半衰期:愛莉克斯》 向玩家傳遞了強有力的信息
    GameSpot 2020最佳遊戲《半衰期:愛莉克斯》 向玩家傳遞了強有力的信息時間:2020-12-21 12:21   來源:GameSpot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GameSpot 2020最佳遊戲《半衰期:愛莉克斯》 向玩家傳遞了強有力的信息 上周,GameSpot選出了十款2020
  • 國家大劇院:藝術傳遞溫暖和信心
    今年疫情給劇院行業帶來巨大衝擊,但國家大劇院等藝術機構、演出院團適時調整策略,一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另一方面化挑戰為機遇,藉助科技力量,創新藝術生產傳播方式,積極開展線上演出,用藝術向公眾傳遞信心和溫暖,也以這種方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何化挑戰為機遇?
  • 動畫演示信息傳遞過程,1分鐘了解無線網絡
    動畫演示信息傳遞過程,1分鐘了解無線網絡 2020-11-16 00:00 來源:勤奮的足球動畫演示信息傳遞過程,1分鐘了解無線網絡
  • 娛公互動獨家代理《紙片少女》「第九藝術」傳遞正能量
    深耕「藝術靈魂向」 8歲女兒配音傳遞純真夢想《紙片少女》講述的是小女孩安妮意外進入了一個疊層絢爛的童話世界,在這個萬物皆可移動的世界裡,她在不斷尋找出口的過程中,也在不斷找回自我,逐漸成長。溫馨的畫風、治癒的主題,將玉米遊戲工作室的創辦人兼製作人兼主美「清聆」堅持的「遊戲也是一種互動的藝術形式」理念完美展現。
  • 《睡公主》強吻傳遞不當性信息
    不過,一名英國母親近日指出,故事中的王子在未經其同意的情況下,「強吻」睡著的公主,很可能向孩子傳遞一種「不當的」性行為信息,她呼籲6歲兒子所在學校將《睡公主》撤出低年級學生教材。  40歲的英國母親薩拉.霍爾(Sarah Hall)育有兩個孩子。近日,她的6歲兒子從學校帶回一本《睡公主》繪本,霍爾發現這個童話故事傳達了不恰當的性信息,她認為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可以親吻一個睡著的女生。
  • 《使徒行者2》結局張家輝給古天樂的魔方,傳遞了什麼重要信息?
    結局之謎在影片中設下了很多懸念,張家輝飾演的程滔和古天樂飾演的井進賢最後活了下來,程滔給井進賢了一個奇怪的魔方,魔方最中間的色塊顏色和周圍的顏色都不同,程滔想傳遞什麼信息給井進賢呢?看過影片的小夥伴們因該知道井進賢也曾用同樣的方式給程滔傳遞消息,由於當時情況緊急,井進賢用魔方「列印」出了四個摩爾斯電碼,拼湊出了單詞「WALL」,單詞的中文意思就是牆壁。
  • 叫停「靠檔計息」 存款產品 傳遞了什麼樣的信息
    叫停 「靠檔計息」 存款產品 傳遞了什麼樣的信息 2020/12/21 08:28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055
  • 南安普頓大學溫徹斯特藝術學院信息介紹!
    英國留學溫徹斯特藝術學院溫徹斯特藝術學院(英文:Winchester School of Art),創立於英國溫切斯特市,是英國最著名的公立藝術高校之一,全英國頂尖的藝術院校。溫徹斯特藝術學院內世界聞名的紡織品修復與收藏中心,不僅是世界藝術品修護領域中的一朵奇葩,還提供多個該專業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學習機會。溫徹斯特藝術學院 作為一個世界性的藝術學習中心,匯集了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設計師、藝術設計史學家、紡織品修復師和博物館學家在此教學授課或展覽訪問。
  • 金鹿獎最佳男女主角揭曉,ALICE珠寶以「國花」傳遞藝術美
    為助力電影藝術發展,在電影節期間,ALICE愛麗絲珠寶更作為長春萬達影城明星見面會獨家珠寶合作單位,特約呈現12場次明星劇組見面會,展映具有高度可看性的華語新片。同時,由國內頂尖電影節提名電影主創團隊,現場講述創作故事,向全國影迷展現了過去一年迸發出的華語電影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