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家族」之風雲往事

2021-01-09 騰訊網

近日,一則新聞引爆朋友圈,成都金融局突然下發通知:禁止向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提供新增融資、貸款,以及為其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提供幫助。

一家房地產公司,被禁止融資貸款,這可以算是腰斬封殺的級別了。值得注意的是,和記黃埔又是李嘉誠旗下的地產公司,所以一時間,「李嘉誠被封殺了」這則消息迅速蔓延。拿地囤地,靠土地增值獲利,算是和記黃埔的常規操作了。之前其在上海、北京、大連均是這種操作,而這次是成都。

作為香港四大家族創始人之一的李嘉誠,從一無所有的普通人,以房地產出發,終於走到世界華人首富的位置。與此同時,資本邦發現不僅僅是李嘉誠,香港餘下三大家族的創始人李兆基、郭得勝、鄭裕彤三人亦以房地產起家,後來不斷擴大家族產業的布局,幾乎壟斷了香港的大部分產業。近年來,他們以香港為大本營,開始在全球多個地區進行產業布局。

今年9月,新鴻基地產(00016.HK)發布公告稱,創始人之一李兆基因年事已高,將不在公司於2020年11月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上尋求膺選連任,並將於股東周年大會上退任公司非執行董事及終止出任公司董事局副主席。

李兆基是繼長江系李嘉誠退休後,又一以地產業務發家的香港富豪引退。隨著他的退休,至此,「香港四大家族」,即李兆基家族、李嘉誠家族、郭得勝家族及鄭裕彤家族,均已完成改朝換代,標誌著「四大家族」的創始人時代亦正式落幕。

這篇文章將回顧四大家族創始人的傳奇發家史。

塑料花大王李嘉誠:連續15年稱霸華人首富

李嘉誠祖籍廣東潮州,但是12歲那年,因為日軍轟炸潮州,李嘉誠一家到香港投靠其舅父莊靜庵。

1950年,22歲的李嘉誠依靠自身的積蓄和舅父的借款合計5萬元創辦了長江塑膠廠,一直到了1957年,李嘉誠決定仿效義大利一家公司推出塑膠花,一舉成為香港塑膠花大王。

1958年,李嘉誠憑藉手中積攢的財富進軍地產業,地價暴跌時大批購入土地,再於90世紀末大舉進入內地,在全國範圍內大舉圈地,成為香港在內地的最大投資者。

如今也已經92歲高齡的李嘉誠,在商界馳騁了70餘年,更是蟬聯了15屆的華人首富,從他的財富來說,李嘉誠締造了一個不滅的房地產神話。

但有意思的是,幾乎在投資上從未失敗過的「神話締造者」到老卻「摔了一跤」。2019年李嘉誠收購了英國最大的釀酒廠和酒館運營商,不過疫情的影響,李嘉誠收購的項目只能無奈閉館,3個月就損失了19億港元。

除了釀酒的虧損之外,此前英國脫歐事件對於李嘉誠影響頗大,前後損失超過千億元,我們也不難發現,李嘉誠在那段時間動作頻頻,甚至回到內地拋售了不少房產項目。而之前出售成都的項目,大概率也是為了填補虧空。

雖說此次收購算的上一次「馬失前蹄」,但李嘉誠的投資眼光卻從未有人能夠質疑,於本月初,於美國上市的ZOOM發布了2020年第二財季數據。在疫情的影響下,視頻會議需求大增,Zoom營收高達6.6億美元,同比增長355%;淨利潤達1.86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為550萬美元。財報公布後,Zoom的股價急升40%,市值最高超過1300億美元。今年以來Zoom的股價漲幅已經超過4倍。受益的除了創始人袁徵外,還有李嘉誠。

李嘉誠投資Zoom的時候,Zoom才剛成立兩年,還沒有什麼競爭力,基本只能看袁徵這個人的能力,這種情況下不確定性是最大的。然而李嘉誠持有Zoom至今已經7年。如今隨著Zoom股價大漲,李嘉誠持有Zoom市值目前約佔其個人財富的近1/3。如此準確獨到的眼光,真應了那句市場戲謔之言,「股神的蘋果,李嘉誠的ZOOM」。

據悉,李嘉誠退休後,他的長子李澤鉅接管了長和系22家公司。而與哥哥李澤鉅不同的是,李澤楷得到了他父親李嘉誠的全部現金資產,包括一些基金。但具體數額無人知曉。

地產大亨、香港巴菲特:新香港首富李兆基

2020年2月2日,福布斯發布了《2020年中國香港富豪榜》,李兆基憑藉304億美元的身家將穩居香港首富寶座長達21年的李嘉誠擠下,成為香港新首富,號稱「香港巴菲特」!

李兆基自幼被譽為「神童」,6歲跟隨父親在自家金銀鋪學習,12歲獨當一面成為掌柜。1948年,20歲的李兆基帶著1000塊錢來到香港,房地產可謂是香港的造富產業,現在香港的頂級富豪,十有八九都因地產起家。

1958年,李兆基和馮景禧、郭得勝等8人合股組成永業公司。由於當時的房地產市場是直接整棟樓買賣的,很多人因此都無力購買,李兆基便率先推出了「整層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策略,受到了市場的熱捧。

1963年,李兆基與郭得勝、馮景禧三人又將永業重組,成立了「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

1972年,新鴻基地產在香港上市,隨後李兆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恒基兆業有限公司。順應香港股市的狂潮,恒基兆業於1981年成功上市,李兆基一舉集資10億港幣,並在全面收購了永泰建業後改名為「恒基兆業發展有限公司」,躋身香港十大富豪榜。

進入21世紀後,李兆基逐漸淡出香港地產行業,開始轉入金融市場。基於李兆基多次發表自己關於股市的觀點,並成功穿越了資本市場的牛熊變化,經歷次貸危機後,便奠定其」亞洲股神」、」香港巴菲特」等稱號。

其實去年,李兆基便已經表示出因為年事已高有意退休,由2個兒子李家傑及李家誠接管其5100億港元的商業王國。據悉,此次隱退之後,李家傑將負責內地業務,接管中華煤氣及恆地;李家誠將負責香港業務,接管恆發及美麗華酒店。

洋貨大王:郭得勝

在四大家族中,郭得勝去世的比較早,而他的三個兒子也由於內鬥,一度分崩離析。

上世紀20年代,從小跟父親做生意的郭得勝來到香港開了一家叫「鴻興合記」的小雜貨店。到了1952年,他的商行改稱為「鴻昌進出口有限公司」,專做洋貨批發,街坊都稱他為「洋雜大王」。

1958年,郭得勝聯合兩名好友馮景禧、李兆基組建了「永業企業有限公司」,嘗試房地產業務。1963年,更名為「新鴻基」,據說是由馮景禧新禧公司的「新」字、郭得勝鴻昌合記的「鴻」字和李兆基名字的「基」字結合而來。

1972年,郭德勝把公司改名註冊為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將股票公開發售,註冊資本也由500萬增加到3億港元。新鴻基地產是香港最大地產發展商之一,也是香港土地儲備最多的公司之一。

值得可惜的是,1990年10月,郭得勝因心臟衰竭在香港逝世,享年79歲。此時的新鴻基已成為市值達254億港元的大型地產集團,與創辦上市時相比,產業增長了63.5倍。

郭得勝去世後,新鴻基地產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其長子郭炳湘出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聯則出任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氏兄弟順利接班,並使公司更上一層樓。1992年底,新鴻基地產市值超越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地產,成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產公司,堪稱「地產巨無霸」。

都道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三兄弟合作多年,終生嫌隙。三千億家產分配問題,這一爭就是20年。後來母親鄺肖卿站了出來,把這3000億家產按照標準分配下去,老大郭炳湘和老二郭炳江每人700億,老三郭炳聯分得400億,這場家產爭奪戰才算告一段落。

但是他們都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老大郭炳湘被逐出新鴻基集團,於18年中風去世;老二郭炳江卻因「世紀聯腐」進了監獄,今年1月方才結束了5年牢獄。

目前,郭炳江之子郭基輝則成了新鴻基地產的第三代掌門人。這位80後的「三代」摒棄了爺爺時代過於保守的思想,一舉把投資目光轉向了海外,並且花費5000萬英鎊買下了英國地皮。在文章開篇我們寫到,新鴻基地產創始人之一李兆基於近日退任了新鴻基董事局副主席之位,未來新鴻基地產的發展看來還是要靠這位80後的三代掌門人。

珠寶大王、周大福繼承人:鄭裕彤

鄭裕彤原本也是出生在一個比較富裕的商賈家庭,父親是一個綢緞商人。鄭裕彤出生前,父親鄭敬治和好友周至元有個約定,如果兩人的妻子生下一男一女,無論將來家境如何都讓他們結為夫妻。結果鄭家生下了鄭裕彤,而周家生下了千金小姐周翠英。

因為戰亂的原因,鄭裕彤家裡的綢緞生意難以繼續,於是鄭裕彤就去了澳門找自己的準嶽父幫忙。鄭裕彤18歲的時候,周至元履行了對鄭父的約定,把自己的女兒周翠英嫁給了他。

周家有三個兒子,但是沒一個願意繼承祖業,於是周至元去世前大部分股份都給了鄭裕彤。而鄭裕彤也沒有辜負自己的嶽父,他把周大福打理得風生水起,不斷擴張,而他做生意的方式也是十分大膽,因此還得名「鯊魚膽」。

後來鄭裕彤又進入房地產業繼續賺得盆滿缽滿,於1952年涉足地產業務,其後成立新世界發展(00017-HK)。目前整個集團投資涉及地產、基建、能源、零售及運輸等行業。

與李嘉誠、李兆基、郭得勝不一樣的是,鄭裕彤早早便選擇退休,將產業交給兒子手裡,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不過短短兩年的光景,鄭家純接連推出收購計劃,包括以42億港元收購華美達酒店、23億港元收購永安集團,以及與永興換股。

但鄭家純的雄心壯志,導致新世界的負債大幅增加。危機之中,鄭裕彤在1991年宣布重出江湖。他出山後,迅速推出多項措施,包括拋售資產、在公開市場集資,扭轉了新世界的頹勢。

直到2012年3月,鄭裕彤正式宣布退任新世界發展和周大福董事局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這年,鄭家純已經66歲,他第二次從父親手中接管家族事業,擔任新世界發展和周大福董事局主席。

與此同時,鄭家的三代也出露鋒芒。2012年3月,鄭家純33歲的長子鄭志剛,出任新世界聯席總經理,而他早就被視為鄭家第三代接班人。

至此,鄭裕彤幾十年打造的商業帝國,實際已經全部交接給後代。

都說時勢造英雄,在房地產的黃金年代,李兆基、郭得勝、李嘉誠、鄭裕彤等人創立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都已步入晚年。中國有句俗話,「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世」,轉眼間這批締造輝煌的企業已陸續由二代甚至三代接手,在未來他們是否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又亦或是逐漸趨於平凡消失在歷史中,這一切要交由時間判斷。

風險提示: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港澳風雲,從《四大探長》到《四大家族》的傳奇發家史
    》、《跛豪》,以及《濠江風雲》......曾經的港片伴隨著我們長大。《跛豪》,由呂良偉飾演的伍國豪,四大家族的領軍人物之一,從一個偷渡過香港整天呆在酒樓後面打雜的無名小卒,到最後成為叱吒風雲的豪哥的故事,豪哥不甘心一輩子就呆在人家背後做事,一有機會他就開始躍躍欲試,他的幾連跳,以及他的幾個鐵襠弟兄,一路走來,經歷的香港種種變動,最後成為龍頭老大的豪哥,可以說那個時代,他們就是香港的一個縮影。
  • 香港豪門風雲錄① | 利氏家族,香港第一隱形富豪家族
    【編者按】香港自稱為英國人殖民地,百餘年風雲激蕩,也誕生了許多巨富家族。
  • 香港豪門風雲錄③ | 香港最富有的猶太家族
    【編者按】香港自稱為英國人殖民地,百餘年風雲激蕩,也誕生了許多巨富家族。
  • 香港電影四大惡人往事
    因為《古惑仔》《監獄風雲》等電影,李兆基和何家駒、成奎安、黃光亮並稱黑幫電影中的「四大惡人」。在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中,黑幫片這朵「奇葩」也開始肆意生長。四大惡人,也先後迎來了自己的電影生涯。四大惡人的花樣年華在上個世紀,由於香港特殊的政商環境,許多黑社會幫派組織發展壯大。
  • 獅子山下無爭霸,四大天王成絕響—香港「四大天王」風雲三十年
    於是,當時香港當時發行量最大的《東方日報》幾經策劃,借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了當時的四個佼佼者為四大天王,那就是劉德華、張學友、黎明和郭富城。由此,四大天王誕生,開起了香港樂壇的盛世圖景。張學友,四大天王中被公認最具唱功的一位,成熟穩重,在華語地區享有「歌神」的美譽,根據IFPI國際唱片協會統計,1995年他的唱片銷量僅次於當時的美國歌手麥可·傑克遜,當時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00年,其全球正版唱片銷量超過6千萬張之多。
  • 香港「四大惡人」李兆基逝世,黑道風雲不再
    我們早前做過一篇專題,講述香港電影圈的黑道風雲,起始初衷也是因為李兆基的遭遇,文章有提及他們那一代從黑道轉型到娛樂圈的幾位英雄好漢。俱往矣,那段風起雲湧的港片史。1996年1月,《古惑仔之人在江湖》香港首映,出品人王晶和導演劉偉強一起去看午夜場。
  • 31年前香港電影票房亞軍,香港監獄片的開山之作《監獄風雲》
    《監獄風雲》(英文:Prison on Fire)是1987年香港新藝城電影公司出品的一部動作監獄片,影片由林嶺東執導,周潤發、梁家輝、張耀揚等人主演。影片講述了監獄中的犯人、黑幫以及典獄長之間的恩怨情仇。
  • 李兆基去世,香港「四大惡人」已成往事
    文 | 河    西6月2日,因肝癌擴散至肺部,曾演出《古惑仔3之隻手遮天》《賭神2》《食神》等電影的香港知名演員李兆基去世,享年69歲。不是香港百億富豪、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而是演了一輩子配角,生前窮困潦倒的李兆基。
  • 洪門往事|香港四大探長(上)
    呂樂,1920年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後來全家人偷渡到香港。他又叫呂務樂,江湖人稱lak哥、樂哥、阿叔,發跡後成為香港四大華人探長之首,也被稱之為「五億華人探長」。1945年,日本投降後,他再次返回香港做警察,當時跟隨警界中東莞籍的實力派人物,因而成為東莞勢力的主要成員。多年後,韓森與呂樂並稱香港「華人四大探長」。
  • 香江往事:灣仔之虎陳耀興,香港黑幫風雲錄(十一)
    「地下之王」,叱詫風雲、名震香江,人送外號「灣仔之虎」。白天,陳耀興便常去大角咀新義安總教習蘇龍的拳館學拳,蘇龍愛徒如子、很會因材施教、門下高徒輩出、遍布黑白兩道(蘇龍故事,詳見拙作<香江往事:新義安總教習蘇龍,香港黑幫風雲錄之五>)。陳耀興天賦異稟,經過蘇龍三個月點撥調教,陳耀興格鬥能力大為精進、頗有強龍脫蛻之感。
  • 香江往事:灣仔之虎陳耀興,香港黑幫風雲錄(11)
    看黑幫電影,無人不知陳浩南;觀香港江湖,無人不識陳耀興。「灣仔之虎」陳耀興,是古惑仔電影中陳浩南的原型。新義安「五虎十傑」,數他最「拽」。「地下之王」,叱詫風雲、名震香江,人送外號「灣仔之虎」。白天,陳耀興便常去大角咀新義安總教習蘇龍的拳館學拳,蘇龍愛徒如子、很會因材施教、門下高徒輩出、遍布黑白兩道(蘇龍故事,詳見拙作<香江往事:新義安總教習蘇龍,香港黑幫風雲錄之五>)。陳耀興天賦異稟,經過蘇龍三個月點撥調教,陳耀興格鬥能力大為精進、頗有強龍脫蛻之感。
  • 香港四大黑幫家族 掌控香港的黑暗地帶(新義安實力最強)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香港的黑幫電影,而這些黑幫電影的背後也基本上都是香港真實黑幫的映射,在香港有四大著名的黑幫家族,新義安、14K
  • 香港黑幫風雲錄之:「崩牙駒」、「沙田ME」聯手拍電影
    經過八年打拼經營,崩牙駒已然積累下豐厚資本、有望將觸角伸入更多行業,曾經因《濠江風雲》在電影圈折戟飲恨的往事浮上心頭、崩牙駒有心一雪前恥。---往期精彩回顧:1、香港黑幫風雲錄之:龍爭虎鬥勝和「沙田ME」2、香港黑幫風雲錄之:人稱「勝和太上皇」3、香港黑幫風雲錄之:
  • 《友誼之光》為什麼能成為香港監獄的獄歌?《監獄風雲》有怎樣的...
    前幾日,香港警察對困在香港理工大學的暴徒,播放各種歌曲,包括陳奕迅的《十面埋伏》,李克勤的《告別校園時》,1987年的香港電影《監獄風雲》主題曲《友誼之光》,等等。 這波神操作,馬上被網友一致點讚,延續了半年的香港事件,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 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劉海柱成名之作
    近期,由許君聰主演的《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火了,今天就帶大家一起扒一下「職業法師劉海柱」的成名之作《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20年》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 劇照該劇是2012年播出的網絡劇 。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 劇照該劇根據孔二狗爆紅網絡的長篇小說《東北往事之黑道風雲二十年》改編而成,是一部反映東北地區長達
  • 李兆基肝癌離世後,香港電影「四大惡人」走了三個,只剩「喪標」
    序言:香港著名老戲骨、黃金配角、反派演員李兆基,於2019年6月2日因肝癌病逝,享年69歲,他和成奎安、何家駒、黃光亮被封為「香港電影四大惡人」。李兆基先前被傳出罹患肝癌,在朋友的幫助下,接受手術抗癌成功。
  • 香港黑幫往事
    1940年6月,日軍從寶安登陸,攻佔深圳,並封鎖香港,一時間風聲鶴唳。11月,港英政府成立英軍遠東司令部,徵召大量男丁入伍,同時徵調大量警員來前線防禦。1941年12月25日,日軍侵佔香港,港督楊慕琦投降。淪陷中的香港,亂象叢生,很多幫派中的血性成員返回內地抗日,留在港島的多為極惡之徒。
  • 香港「四大家族」創始人落幕!他們如何發家的?富二代們都有誰?
    李嘉誠被稱為「李超人」,不僅因為他擁有巨額財富,而且還因為他具有極強的商業眼光和創造財富的能力,李嘉誠家族也曾多年排在香港四大家族的首位。不過在今年年初的時候,《福布斯》發布了2020香港50大富豪中,李嘉誠的身價縮水了23億美元,以294億美元排在了香港富豪第二的位置。自此蟬聯了21年的首富之位脫手。
  • 《友誼之光》為什麼能成為香港監獄的獄歌?《監獄風雲》有怎樣的魔力?
    《監獄風雲》有怎樣的魔力?】前幾日,香港警察對困在香港理工大學的暴徒,播放各種歌曲,包括陳奕迅的《十面埋伏》,李克勤的《告別校園時》,1987年的香港電影《監獄風雲》主題曲《友誼之光》,等等。這波神操作,馬上被網友一致點讚,延續了半年的香港事件,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 香港五虎將之陳年往事
    提到香港娛樂圈,許多觀眾會想到「四大天王」,其實在這個之前,有一個名號在香港娛樂圈更加響亮,這個就是「香港五虎將」。香港五虎將的成員分別是湯鎮業、黃日華、苗僑偉、劉德華、梁朝偉。如今30多年過去了,這五虎將都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其中劉德華和梁朝偉更是成長為國際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