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產劇在真人動物題材下的犬劇類型上做出了一系列嘗試,不僅填補了題材空缺,也在市場上贏得了認可。從《神犬奇兵》到《神犬小七》系列,再到《警花與警犬》,播出時均引起熱議,也從側面反映出國內觀眾對這一題材的喜愛。如今,《警花與警犬》的幕後原班人馬再次集結,搭配新陣容製作《警花與警犬》姊妹篇《警犬來啦》。據了解,該劇正在珠海橫琴島熱拍。
《警犬來啦》由大唐輝煌傳媒出品,《警花與警犬》導演谷錦雲執導,蔡鬱葦任編劇,楊蓉、賈景暉、田小潔、于洋、金美伶等主演,講述了警員何木錦(楊蓉)和梁粵(賈景暉)在風琴島(橫琴島劇中名為「風琴島」)派出所與警犬花少共同服役,逐漸成長,並最終成為島上居民所樂意依靠、深為信任的「島上奇兵」的故事。
導演谷錦雲(中)
從劇名上就可看出,此次的《警犬來啦》更側重於「犬」,導演谷錦雲開玩笑說,「劇中的警犬花少可以跟男主人公並列『男主角』了。」除此之外,《警犬來啦》側重人與犬之間細膩的情感描寫,追求溫暖感。該劇開機至今已近一個月,拍攝時有哪些趣事?此次為何選擇派出所作為敘事背景呢?獨舌記者採訪了導演谷錦雲。
去年暑期,在眾多玄幻仙俠劇的圍攻下,《警花與警犬》憑藉獨特的敘事角度和既聰明又忠誠的一眾警犬獲得觀眾的喜愛,為現實主義題材贏得一席之位。《警花與警犬》以警花和警犬們的成長為主線,串聯起眾多案件,揭秘諸多罕見的警犬訓導過程,既滿足了刑偵劇迷,又給了普通觀眾一窺神秘的機會。受眾群體頗為廣泛。
此次《警犬來啦》一改故事發生地,將原本較為狹窄高冷的警犬隊變為接地氣的派出所。「派出所是公安部門的第一線,跟老百姓聯繫最為緊密,也是最能反映警民關係的部門。我們這部戲的主題設為『溫暖』,人與犬之間的關係最能給人帶來溫暖,這種溫暖與警察和老百姓之間的和諧關係相呼應,共同表達主題」,谷錦雲說。
除此之外,選擇將派出所作為這部劇的主場景,還有涉案面的考慮。派出所接觸的案件種類繁多,類型複雜,且數量盈千累萬,對於電視劇來說,不僅素材豐富,且涉案面廣。谷錦雲說,「派出所基本什麼都管,不僅有刑事案件,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情他們都要管,『有事找警察』的『警察』指的就是他們。所以,相對於覆蓋面較窄的警犬隊來說,派出所的涉及面更廣,我們講故事的視野也更寬了。」
為了契合「溫暖」的主題,該劇在選擇案件素材時,特意避開了「血淋淋」。「現在社會上的負能量太多了,媒體、影視劇幾乎都把社會的醜惡成倍地展現到觀眾面前,比如警民關係,人們看到各類惡向報導,不自覺就把警察定義為對立面,但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基層民警與群眾的關係大多是和諧的。所以,我們需要這種積極的導向,人與人之間需要溫暖」,谷錦雲如說,「同時,我們在拍攝時注重畫面的明亮和鏡頭的輕快感,配合整部劇的氣質。」
談到《警犬來啦》的定位時,谷錦雲首先提到的是「時尚」。「我覺得警察是最時尚的人,他們每天看著這個時尚的社會,只有熱愛這份時尚,才會盡心盡力去維護這份繁華」,谷錦雲說,「因此,在這部劇中,警察上班的時候穿警服,但平時都會穿得很講究。」
《警花與警犬》中,犬的種類和數量都很多,但此次《警犬來啦》就花少一隻犬,談到原因時,谷錦雲說,「我國的警犬指標比較緊張,尤其是派出所,配發警犬的很少,所以劇中風琴島派出所分到一隻警犬無比重視,但在報到的路上,男主人公卻把警犬弄丟了,因此無論如何都得找到,這才引發了故事的開端。」
「這部戲中,犬的戲份會增加很多」,谷錦雲說,「雖然僅有一隻犬,但很多故事都是圍繞它進行的。比如,它在劇中見美女就撲上去,這才被人叫做『花少』,但其實,它以前的訓導員是個女孩,離開訓練基地後,它很想念它的主人,才喜歡往姑娘身上撲,想找有沒有主人的味道,獻殷勤。」
從警犬設定來看,這部劇確實對犬下了很大功夫,「花少」的身世、設定、性格、成長几乎是一般電視劇中主人公的故事線。與此同時,男主人公是警校的應屆畢業生,初出茅廬,說話直接、詞不達意,頗有種「傻小子」的感覺。一人一犬,呆萌配單蠢,戲劇性自然生發出來。
不過,畢竟是動物,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劇組安排花少由兩隻一模一樣的警犬「飾演」,分AB組同時拍攝。因為是警犬,花少嚴格執行訓導員的指令,這也給劇組拍攝帶來很大的便利,「一方面,我拍過好幾次犬戲了,比較有經驗;另一方面,就是警犬比較聽話,減少了很多麻煩」,谷錦雲說道,慨嘆目前中國的犬戲,只能由軍犬、警犬來演。
談到開機至今拍攝的印象比較深的戲時,谷錦雲說,「開場戲應該是我最喜歡的。剛剛也提到了,開場男主人公帶著分發下來的警犬花少報到,怎想人到了犬未到,這可急壞了一干人等,開場戲將故事所有的主人公集合到一起,因為特定的事件在固定的場景中各自發揮,戲劇感一下就出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繼《美人為餡》中幹練專業的刑警蘇眠後,楊蓉第二次挑戰女警角色,即劇中的女主人公何木棉。與上次的人物設定不同,這次的小女警是個小辣椒一樣的形象,「男女主人公有些像《我的野蠻女友》中的車太賢和全智賢,恰恰楊蓉給我的感覺就是雖然說話軟綿綿的,但人其實很強勢。小丫頭在劇組很拼,來的時候帶著她的小泰迪,就準備長紮營地,我對她的表演很滿意。」谷錦雲如是說道。
在中國,犬文化由來已久,從初始的馴化、順從漸漸向陪伴過渡,警犬、導盲犬等功能性犬種的誕生,讓犬對人的意義更加重要。《警犬來啦》將鏡頭對準為普通老百姓辦事的警犬,讓警犬這一專業性很強的犬種的作用更加普及,這對於中國犬文化的發展意義重大。
「《警犬來啦》讓犬文化在影視劇領域更上一層樓,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本次的故事視角是無死角的,任何關於人與犬的故事都能合理地配用。另外,用犬眼看世界的敘述方式,在派出所這個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地方,拉近警犬與老百姓的距離,這些是《神犬奇兵》《警花與警犬》做不到的」,谷錦雲說。
其次,《警犬來啦》注重人與犬之間情感的表現。谷錦雲說,「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困難、挫折,本劇中的警犬花少也一樣。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它的鼻子被毒氣侵蝕,影響了嗅覺,這對於警犬來說是致命一擊,不得已,只能讓它退役,但它的主人沒有放棄它,因為它才1歲多,又幹過那麼多了不起的事,就找訓導員重新訓練它,他們相互陪伴,依偎著渡過難關,很感人。」
從中,也可以看出《警犬來啦》的兩大主題:表達溫暖感與弘揚犬文化,講述故事的方式則是以情度人與犬。正如導演谷錦雲所說,社會的醜惡一面應該被指出來,但積極和諧的一面也要有所表達。從《警花與警犬》到《警犬來啦》,是人與犬互動增強的過程,也是情感漸濃的過程,期待《警犬來啦》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公安劇。
【文/jin】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影視獨舌】
由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導。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家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1大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