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節日檔」,影院內就會上演「影片之戰」。片方使出渾身解數,從既有的「蛋糕」中搶奪最大的一塊。
現在距離牛年「春節檔」還有3個多月,包括《唐人街探案3》在內的8部影片,已經敲定了上映檔期——大年初一。
這8部影片按時間來分,便是「舊+新」。按題材來說,則囊括了動作片、探案片、動畫片、喜劇片各種類型。
換句話說,就是總有一款合你口味。
而從票房潛力層面來說,延遲一年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和《緊急救援》,依然都是「爆款相」。
兩者相比,前者贏的機率又更大一些。
2015年,陳思誠執導的喜劇懸疑片《唐人街探案》於「元旦檔」上映。畫風全然不同的王寶強和劉昊然,出乎意料地碰撞出了極佳的喜劇效果。加上劇情懸疑性強、節奏緊湊,影片迅即成為同檔期黑馬,憑著好口碑收穫了超8億票房。
開局得勝的結果,不僅是讓片方賺了錢,還讓陳思誠有了打造「唐探宇宙」的想法。當「唐探2」完成後,他信心十足的定檔2018年春節。
這一次,陳思誠又成功了。
雖然《唐人街探案2》在口碑上遜色於前作,還被指責抄襲《雙瞳》,但票房仍舊一路飛漲,最後以33.9億元收官。
到「唐探3」時,陳思誠不僅依然瞄準了「春節檔」,還提前用劇版預熱。儘管劇版被最後一個單元拖了後腿,評分停在7.2,卻成功地點燃了觀眾對影版的熱情。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後來的突發狀況,陳思誠不得不將「唐探3」捂在手心,選擇新的上映時間。
時隔一年後,他再次選擇了「春節檔」。
之所以說「唐探3」即便延遲一年上映,也依然是8部影片中最有領跑實力的影片,不外是兩方面原因。
首先,前兩部「唐探」的成功,已經奠定了深厚牢固的觀眾基礎。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說形成了觀眾的「觀影習慣」。
其次,在有觀眾基礎的前提下,延遲上映非但不會削減觀眾對「唐探3」的興趣,反而會蘊積熱情,屆時出現「噴髮式」觀影。
而《緊急救援》雖然同樣是延遲一年重新定檔,但影片所講述的故事與《紅海行動》並不相關,在「情緒連貫」性上也就不如「唐探3」。
此外,作為一部激戰類動作大片,《緊急救援》的「合家歡」性質也不如「唐探3」。因此,兩相比較下,它的票房潛力也就稍遜後者。
除了這兩部「舊」片外,《侍神令》等6部影片也各具賣點。
由陳坤和周迅主演的《侍神令》改編自「陰陽師」遊戲,除了兩位主演的粉絲外,遊戲玩家也是群眾基礎。但預告片中畫風近似「捉妖記」的妖怪,以及看起來不怎麼值錢的特效,可能會打消一部分觀眾對影片的興趣。
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刺殺小說家》在題材上與「唐探3」有些撞,都是懸疑類影片。但它沒有「唐探3」積累下的觀眾基礎,全靠原IP和演員陣容來圈粉。
雷佳音和郭京飛都是「演技咖」,董子健的路人緣也不差,但卻都不是能單扛票房的人物。而領銜主演的楊冪,雖然粉絲不少,卻可能會勸退一部分對她演技不抱信心的觀眾。
剩下的4部影片中,「熊出沒」系列的《狂野大陸》也屬於「觀影習慣」類影片。多年的「春節見」,讓它成了春節固定節目。只不過受題材限定,受眾群並不廣。
借「哪吒熱度」的《哪吒重生》,將大眾熟知的「哪吒」的故事搬到了現代,重新演繹「哪吒鬧海」。這種設定新意是有,但同時也很冒險,因為要面對觀眾不認帳的可能。票房是贏還是輸,全要靠上映後的口碑說話。
劉德華和肖央主演的《人潮洶湧》講述的是「冷血殺手和落魄龍套」身份互換的故事。這個設定,透著幾分黑色喜劇的味道。兩個人在表演層面都沒問題,能不能吸引觀眾走進影院,同樣要看反饋。
最後來說沈騰和賈玲主演的《你好,李煥英》。
沈騰+賈玲的組合,原本是足以攢足觀眾觀影熱情的王牌。但「賈玲導演」這一點,又讓人有點不放心。
非專科出身卻能成功的導演不是沒有,像徐崢、陳思誠都是例子。但並不是每個演員都會跨行成功,賈玲有沒有導演天賦,在影片上映前都是未知。
因此,也只能把她的這部作品歸入「視口碑待定」範圍。
綜上分析,陳思誠的「唐探3」極有可能是明年春節檔的最大贏家。不過對於觀眾來說,哪部影片能笑到最後並不重要,能看到喜歡的電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