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大勝的喜悅,也經歷過被逆轉的遺憾;有過戰勝恆大的牛氣沖天,也有過驚險晉級的「小確幸」;經歷過成績不佳想要徹底改變的矛盾,也體驗過更換主教練的無可奈何。魯能的這一個賽季雖然不長,但是有過驚喜、有過失落、有過質疑、有過憤怒,從一位球迷的角度而言,經歷了一個「五味雜陳」的賽季,好在還有足協杯,在這個寒冬裡「有驚無險」地收穫了冠軍,為這個賽季劃上了句號。
在這裡還是習慣性的稱之為「魯能」,在沒有確定改名之前,再享受一下最後這段使用「魯能」名字的時光吧。
盤點一下魯能的整個賽季,經歷了爭冠組的比賽,最終戰勝了重慶當代拿到了聯賽第五,足協杯除了和富力的比賽有些波折之外,這個冠軍算是「有驚無險」,聯賽儘管只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但是發生在魯能身上的故事的確有很多,下面就從幾個方面來談一下吧:
1、談俱樂部的變革,魯能管理層的變動,魯能球員不受影響堅持到底這本身就是職業的表現。
新賽季還未開始,魯能卻迎來了巨變,今年的6月30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與濟南市人民政府舉行魯能體育股權劃轉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將持有的足球俱樂部40%股權和桌球俱樂部40%股權無償劃轉給濟南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有,濟南文旅集團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後又有媒體曝光了濟南文旅集團管理層進入魯能俱樂部的消息。簡言之就是魯能「換老闆了」。
其實國網山東電力的退出有著特定的歷史原因,是不得不離開,這一點誰都能夠理解,就像是八一男籃和八一女排退出職業聯賽一樣,並非自己的選擇卻又是不得不的選擇。只不過魯能集團自從1998年接手之後一直到現在22年的時間,給球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魯能集團也為山東足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魯能集團的離開,確實有些讓人不舍。
魯能集團的退出,其實對魯能俱樂部和魯能的球迷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魯能俱樂部的隊員,面對著這樣突然的變故,心態的調整非常重要,要知道,往往俱樂部的變動會對球員的心態和狀態產生很大的影響,更何況從魯能俱樂部變革到聯賽開始,之間的間隔不到一個月。
不過從魯能第一場比賽3-2逆轉大連人就可以看到,魯能球員在場上的拼勁依然十足,並沒有出現任何消極的情緒,儘管第二輪和第三輪一平一負,不過從第四輪1-0戰勝廣州恆大開始,魯能經歷了一波4連勝,奠定了衝進爭冠組的良好局面。
在聯賽拿到了第五名的成績之後,據報導文旅集團也給魯能下達了明確的任務,那就是力爭足協杯爭冠,從股權轉讓開始到如今近半年的時間,濟南文旅集團很少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但是卻可以從對足協杯的態度推測,文旅集團對魯能俱樂部應該是非常重視,這也符合濟南文旅集團《創新「體育+旅遊」模式,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體育品牌賽事和基地》的發展理念。
從魯能整體的表現來看,魯能俱樂部的變革沒有給球隊帶來影響,球員們也沒有背上太多的包袱和負擔,但是我們卻不能忽視魯能俱樂部變革這個事實,或許本賽季魯能在原有架構的基礎上沒有太大的變化,那麼下個賽季,文旅集團對魯能打造的思路如何就值得期待了。
2、談主教練的變動,從李霄鵬到郝偉,執教風格不同卻各有優劣,郝偉打造魯能優勢不明顯。
從李霄鵬接手魯能開始,對李霄鵬的質疑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包括戰術打法,包括用人,但是李霄鵬卻連續兩年拿到了中超最佳教練,就在這種質疑與鼓勵中,李霄鵬帶領著魯能一步一步前進。其實李霄鵬之所以受到質疑,或許是因為馬加特時期讓魯能發生了蛻變,也或許是因為李霄鵬接手魯能之後的一波三連勝(2018賽季前三輪三連勝)讓人產生了更多的想法,又或許是因為很多人認為以目前魯能的人員配置魯能應該取得更好的成績,甚至是具備了衝擊冠軍的實力。
李霄鵬的執教,其實一直遊走在兩個邊緣,下課的邊緣和「高明」的邊緣,個別場次中簡單的比賽卻拿不下來,一段時期成績的不佳很容易讓「下課聲」四起,但是在個別場次中,李霄鵬又帶領著魯能隊員強硬的贏得勝利,李霄鵬的戰術打法和用人有受到高度的讚揚。本賽季1-0戰勝恆大的比賽,包括上個賽季亞冠和恆大的比賽,魯能都打的盪氣迴腸,李霄鵬也因此贏得了尊重。
但是本賽季從第8輪過後,魯能卻又出現了一波4輪不勝,小組排名也失去了競爭力,最終不得不硬碰另一個小組的國安。之後網絡上盛傳的向紀委舉報李霄鵬事件,再加上這一波4輪不勝成為了李霄鵬辭職的導火索,至於李霄鵬為什麼要辭職,目前眾說紛紜,李霄鵬的辭職對於他本人來說確實是如釋重負。
李霄鵬情商非常的高,在執教期間「金句頻出」顯示了他的高情商,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能夠很好的團結魯能的全體隊員,這是魯能保持戰鬥力的一個基礎,但是有時候李霄鵬又過於愛憎分明,對于格德斯的棄用李霄鵬自然有理由。利用佩萊高舉高打的打法鵬一直受到質疑,雖然實用,但是佩萊被限制住了之後魯能的辦法也不是很多,例如對陣大連人,魯能兩個賽季1勝3負,關鍵的原因就在於魯能的高中鋒被大連人限制。本賽季李霄鵬也在嘗試豐富技戰術打法,開始嘗試地面,小範圍的精妙配合雖然很精彩,但是很難形成體系,尤其是在最後一攻方面做的不到位,導致「只開花不結果」的局面,爭冠組附加賽對陣河北華夏幸福就是典型的例子。
郝偉執教了魯能爭冠組淘汰賽的比賽和足協杯的比賽,對郝偉的執教難說滿意,爭冠組的比賽中魯能進球數和丟球數持平,更為關鍵的是,魯能大部分都是在領先2球甚至更多的情況下被追平,和重慶當代的比賽,在3球領先的情況下最終被對手4球逆轉,足協杯對陣富力的比賽常規時間打滿魯能依然2-0領先,結果在補時階段卻連丟兩球,不得不經歷點球大戰。郝偉的執教缺乏穩定性,球隊缺少一種堅持到底的氣質,下半場習慣性崩盤成為了魯能最大的問題。另外就是郝偉的換人也值得商榷,在李霄鵬麾下表現出色的郭田雨基本上被棄用,常規性換上陳科睿的做法也備受質疑。
當然了郝偉的執教也不是沒有亮點,首先就是重用格德斯,格德斯聯賽打入6球,足協杯打入6球,成為了魯能穩定的火力攻擊點,其次就是豐富了球隊的戰術打法,不再簡單的使用高舉高打,更多的是注重地面,但是經過了半個賽季的執教,郝偉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風格,尤其是下半場丟球的問題,恐怕會讓很多的魯能球迷不滿。如今郝偉受到的質疑絕對不比李霄鵬少,魯能下一步到底該如何做,關鍵看俱樂部的決策了,如果郝偉能夠讓魯能改掉下半場丟球的問題,能夠做到攻守平衡,郝偉或許能夠帶領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3、談本土球員的表現,主力偶爾有閃光點,個人能力缺乏「質變」,年輕球員還需要繼續歷練。
魯能的本土球員總是給人一種「不溫不火」的感覺,每一個位置上的球員要麼有國腳的經歷,要麼具備了國腳的水準,後衛線上的王彤、戴琳、鄭錚,中場的蒿俊閔,金敬道,前場的劉彬彬、吳興涵、張弛,還包括了郭田雨、段劉愚等等,基本上都有國字號經歷,但是球員的表現總感覺「時靈時不靈」,狀態並不穩定。
王彤在後衛線上兢兢業業,但是偶爾也會犯點小錯誤,不過足協杯決賽王彤卻靈光閃現為魯能打開了勝利之門。劉彬彬和吳興涵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劉彬彬可以在某段時間發揮出色,於是成為鐵定的主力,進球、助攻樣樣拿手,但是一段時間之後,劉彬彬就陷入了沉寂,於是吳興涵再站出來為魯能繼續奔跑。魯能的球員在一段時間表現好了肯定能夠入選國家隊,但是表現的不好在魯能主力都打不上,狀態的不穩定幾乎成為了魯能球員的通病。劉軍帥也被認為是魯能未來的後防核心,但是在成長了一段時間之後感覺「戛然而止」,並沒有向著球迷期待的方向跑去。
鄭錚、王彤、張弛、吳興涵、劉彬彬等球員在魯能效力多年,即便是到了其他球隊也會成為球隊的主力,但是總是感覺距離頂級球員還有些許的差距,還缺少質變。或許是在魯能的時間長了,失去了繼續提升的動力,又或許是缺少一位真正的「導師」,幫助他們突破瓶頸,實現個人能力的飛躍。
再來看一項數據,據統計,在結束的2020賽季,共有43名來自魯能青訓的球員出場比賽,每人平均賽季出場662分鐘,這就足以說明魯能的青訓依然是中超各俱樂部的佼佼者,依然在持續不斷的為各俱樂部輸送球員。
魯能本賽季自己的新人卻沒有能夠培養出來,劉洋剛進入魯能球隊表現出色,甚至入選了國家隊,因為其他球員受傷,劉洋意外成為了國家隊主力,但是現如今呢?魯能球迷熱切的盼望劉洋不要出場。郭田雨在李霄鵬麾下是常規的輪換球員,表現出色,對陣恆大打入了絕殺球,但是到了郝偉手下郭田雨卻很少獲得出場機會,即便是出場也表現平平,陳科睿倒是成為了郝偉手下的常規輪換,但是幾場比賽的表現證明目前依然難堪大任。除此之外,田鑫、曹盛、李海龍等球員也算是小有名氣,在魯能遲遲得不到機會,或許對於這些球員來說,加盟其他球隊歷練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當然了,魯能也應該加強這些球員的培養,多給他們出場的機會,只是不知道魯能有沒有魄力再掀起一場「青春風暴」?
4、談外援的表現,格德斯個人能力強但未融入球隊,莫伊塞斯費萊尼是魯能當之無愧的大腿。
賽季結束之後,佩萊很有可能離開魯能,而且佩萊的高年薪或許也不適合在中超繼續留下去,佩萊相比於前兩個賽季,狀態有所下滑,無論是頭球能力,還是門前把握機會能力,還是當支點作用的做球能力都不及以往,本賽季佩萊打進了8個進球是魯能隊中的射手王,不過在郝偉的新的戰術體系之下,佩萊的作用在弱化。
格德斯的能力是真的強,但是格德斯的優勢和缺點也非常的明顯,優點就是個人能力強,有著非常好的突破能力和射門能力,具備了成為魯能前場核心的潛質。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在場上喜歡攤手、喜歡抱怨,一個在場上時時抱怨的球員心態非常的容易失衡,很難融入一支球隊,也很難讓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足協杯決賽格德斯被吹了犯規之後的發洩式踢球就體現了他的心態的確存在問題。另外就是和隊友配合的問題,格德斯拿球之後基本上是一條龍最後自己選擇射門,即便是隊友的位置更好,這些都會成為影響格德斯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格德斯的心態再成熟,和隊友的配合再默契一些,格德斯或許會成為魯能新的大腿。
費萊尼無論是在前鋒還是在後腰,一直都兢兢業業,表現非常的出色,足協杯決賽上,費萊尼再次展現了大長腿的作用,多次關鍵性的搶斷不得不讓人佩服,費萊尼真的好用。莫伊塞斯依舊非常的穩定,更為重要的是莫伊塞斯給魯能帶來的一種氣質,一種硬度,他在場上的拼搶能力,在場上積極的奔跑,成為了魯能中後場的定海神針,即便是打到了中後衛的位置上,莫伊塞斯依舊很穩。至於卡達爾,並沒有表現出類似莫伊塞斯的那種氣質,鬍子下給人一種「文弱」的感覺,魯能其實並不需要這樣的中後衛,而且卡達爾也無法給魯能後防線帶來幫助。
5、展望新賽季,主教練位置或需更換,外援適時調整,繼續挖掘新人,雙線作戰魯能任重道遠。
拿到了足協杯冠軍之後,魯能下個賽季要面臨著雙線作戰,亞冠賽場上又要硬扛日韓球隊,本賽季的亞冠賽場中超四隊紛紛被日韓球隊淘汰,凸顯了本土球員上的差距,就看下個賽季魯能到底能夠交出怎麼樣的成績,那麼魯能下個賽季需要做哪些調整或者是改變呢?
首先是主教練的位置,要麼主教練改變,要麼改變主教練。郝偉半個賽季的執教給出了些許亮點,但是更多的是問題,尤其是中後場的防守問題,下半場的比賽態度問題,能夠被重慶當代連續打進4球,能夠讓廣州富力補時階段打進2球,試想一下如果到了亞冠賽場面對日韓球隊呢?魯能的下半場又會被對手打成什麼樣子?如果郝偉不進行改變,亞冠賽場上如果再大比分輸球,這恐怕會遭受更大的質疑。
其次是外援的調整,如果佩萊離開,魯能或許會在鋒線位置上進行調整,當然了,魯能目前最需要的還是組織型中場,蒿俊閔年齡偏大,費萊尼和莫伊塞斯都是防守型,在拿球推進和組織進攻方面並不擅長,魯能需要一位有速度的外援中場,具備組織能力,拿球和突破能力,在這一點上,高拉特和特謝拉就不錯,還有奧斯卡,不知道魯能會不會引進一位這樣的外援。
第三是球隊新人的挖掘。本賽季的段劉愚已經成為了魯能的主力,不過其他的球員依然無法得到主教練的信任,新賽季魯能也需要對年輕球員進行挖掘,尋找一些有天賦的球員充實到一線隊來接受鍛鍊,當然了,魯能也可以選擇把這些球員輸送出去接受鍛鍊。
賽季結束了,濟南文旅集團或許有時間梳理一下魯能的問題了,下個賽季魯能將會是以怎麼樣的態勢出現在中超賽場上,這恐怕是擺在文旅集團面前的一個問題,或許魯能的球員們也在觀望下個賽季新東家會有著怎麼樣的新舉措,一個賽季的緊張比賽,終於有時間冷靜下來思考一下了,只是不知道濟南文旅集團是不是有了一個完整的規劃了呢?魯能下個賽季表現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