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國記》我的三觀升華了!

2020-10-12 多情的大黃蜂

本來是想和短評一樣打三星的,但想想第一次劇評加上大家都這麼寬容就四星吧!

當時不知哪個博主推薦了一下,我就來搜了一下這個《十二國記》,都說神作嘛!剛剛開始看的時候,我的對這部的影響是這和我以前看過的日漫完全不一樣,故事以中國的古代社會制度為藍本,很多的官職名稱都讓人容易聯想到古代中國。而畫風則讓我想到中日合拍的《三國演義》,不得不說日本人真的很牛。

對於《十二國記》,我前幾集其實還抱著平靜的心態去看的,看完第一集就覺得,我去,這講了個啥?!加上看著45集的恐怖片長(45集對我來說可以看幾周)。幸好當時也看過一些評論,說一定要堅持下來,轉折出現在第九集,我開始有了一種欲罷不能的感覺了。當時看完第九集,本來打算第二天再看的,結果實在沒忍住。那一天我一共看了15集,這也是我第一次狂刷一部劇。

可到了16集後邊,我有點不耐心了,一方面因為前一天看了15集,所以便打算4天內看完,然後我就把視頻調到1.5倍速,就這樣刷到了26 集。此外,中間的泰麒部分很精彩,但比起陽子那邊的故事就遜色很多了。我本來以為自己會用全程1.5X來完成這部動漫,但後邊劇情卻成了我最喜歡的部分。

最開始看到木鈴和祥瓊的故事時,我是完全不知所云,就感覺和主線那邊也沒啥關係。而且,看到她們這麼任性,這麼無腦,我真的是很討厭這兩個角色。可看到後邊祥瓊公主在與半獸樂俊相處過程有了實實在在的轉變,木鈴在充滿艱辛的路途中的漸漸成長,我又一個第一次,第一次真正感覺自己為主人公在的命運在著想,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受益匪淺。不過然後40集到45集我又開啟了1.5X看片模式。

這部動漫裡面有很多的哲學理念,還涉及政治,治理國家這些問題,也有很多關於人性的思考。編劇把一個個我不喜歡的人物變得讓我喜歡,喜歡的人物變得不喜歡,最後讓我喜歡,比如在看到淺野君掉下懸崖那集時,我其實一直在等著他的回歸,結果沒想到他回歸居然變成那個樣子,害死了生病的清秀,還要幫助那個殘暴的鄉長,又傷了桂桂。當時我的心情就是趕快死了算了,但當改過自新的淺野真正的領便當時,我內心卻是「你不要死」,又好像他隨時會睜開眼睛然後對著陽子打趣似的,以及公主,她從供王那裡偷了大批東西然後跑路的時候,我感覺她不是瘋子就傻子,後來又還要陷害初次見面的樂俊。但過了幾集,看到她主動幫助對抗呀峰,真是覺得很欣慰!也幸虧她遇到了樂俊,而樂俊在教化那個公主的同時,也教化了屏幕外的我!而像這樣的事例在這部動漫裡可謂太多太多了,杉本優香,陽子,大木鈴……每一個人都是那麼的個性鮮明,每一個人都面臨著自己的各種問題,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方面成長了!這種劇裡人開心自己也開心,劇裡人受苦自己也難怪的感受,真的很棒!

像這個世界,王的命運就是一個國家的命運 。沒有王,土地就會荒廢,災害就會頻發,妖魔就會橫行,百姓們把一切希望都寄託於王,國家衰敗也是王的過錯,這是怎一個絕望又可怕的世界啊!幸好這個世界裡又有千萬萬善良的人,像樂俊那樣的人!這又是多麼美好的一個世界啊!

當然,這部動漫的缺點也特別突出,比如前期的鋪墊太長,我猜很多人可能前五集就被勸退了吧!導致看到精彩部分我想看個彈幕都沒有😓,然後就是製作的問題了,動漫當中有很多的戰鬥畫面都被一幀給帶過了,好多時候連主角的臉都模糊,當然如果這是經費問題那就不追究了;再則,裡邊的人設實在讓人有點尷尬;最後就是,這部動漫沒有結局😩,有點坑吶!

但不管怎樣,這樣優秀的一部樹三觀動漫,值得更多的關注 。

相關焦點

  • 借用《十二國記》靈魂的《慶餘年》
    看到大概第四集的時候, 檢察院門前石碑那段話時,我恍然大悟,《慶餘年》竟然是在致敬我深愛的日本小說《十二國記》。石碑上的話就是「陽子」平定叛亂後,廢除伏禮,發布的《初赦》。如果想看《十二國記》的《初赦》部分視頻可以閱讀原文。原文大概內容:也請景麒一起聽著。我不喜歡被人禮拜,不喜歡人與人之間劃出等級,不喜歡看不見對方的表情。
  • 《十二國記》一部世界觀碉堡的動畫
    在十二年級的聖誕節,我完成了十二國記的二刷。單純從總體觀感角度去看,十二國記的節奏讓人非常舒服,尤其是他的後期爆發,給人一種淋漓精緻的感官體驗。這一切少不了劇中古典優美的OP,BGM,人物塑造,世界觀以及小野主上原作小說的功力。十二國記最為出彩的莫過於它宏大,奇幻的世界觀。
  • 《十二國記》:擺正心態做好自己,避免做「檸檬精」
    比如我自己的行文之路上曾經不止一次想要放棄,恰好受到了《RE.0》的影響,想著跌倒了大不了重新來過,才有了今天的局面。而除了《clannad》以外,還有一部02年的老番就是《十二國記》,也是一部三觀非常正,發人深省的穿越番,值得推薦。
  • 十二國記:人見人愛的大耗子——樂俊
    先不說我家的耗子大災難,今天來講動畫十二國記裡的一個重要配角,這個配角雖然外表是只耗子但是絕對不會讓人產生欲滅之而後快的想法。他就是圖裡的這位萌萌的大耗子——樂俊。半獸樂俊十二國記裡,除去創造世界的天帝,在之下有奉行天命的靈獸麒麟,仙(王,大臣,官吏),普通人,妖獸等。而樂俊則是裡面有些特殊的一類:半獸。
  • 推薦:十二國記
    b站最近買回了十二國記的正版,這已經是很老的番了。
  • 《十二國記》我就隨便寫寫…
    年初就聽說十二國記更新了。目前確定是10月和11月發布。時隔18年。可以說動漫和小人書點亮了我的童年。即使物質貧瘠,依然覺得世界盡在我手🎃👻十二國記是被大部分看過的人標記為神作的一部作品。豆瓣評分9.1。通篇沒有愛情,是一個完全虛構的世界體系,十二個國家,由麒麟選王。王擁有永久的生命,但如果失道,麒麟會生病,然後王會死去。蓬山上會結出新的麒麟卵果,再由新的麒麟選出君主。
  • 經典 | 《十二國記》,歷久彌新
    十八年之後,《十二國記》系列小說更!新!啦!激動那是必然的!至今心中的No.1無法超越!正好去北海道旅行,在札幌去書店尋找最新的篇章~圓夢~在書店奇幻類目下,最突出的地方擺著《白銀之墟 玄之月》封面是那個讓人為之擔憂的黑髮少年,泰臺輔黑麒麟泰麒!轉臺的另一側是銀髮赤瞳的泰王!
  • 《十二國記》:成長雖然是老生常談,卻從未令人印象如此深刻
    序如果說少女向作品中哪一部最優秀,當推《十二國記》了。它是一部依託於我國古代神話和社會制度為背景的奇幻作品,採用的是分篇章的模式,嚴格地按照人物的性格去推動劇情的發展,可謂是一部三觀非常正,充滿了正能量的教育片。
  • 《十二國記》關於人如何在「自我」這片領土上成王的故事
    一個月前開始看十二國記,第一篇章[月之影 影之海]觀感不錯,但要說多麼吸引人,倒也沒有。之後的泰麒篇有些脫離主線,看了一集後就去追別的了。天知道我有多慶幸昨天因為無聊又接著往下看。從我團到十二國,我終於承認有些神作需要熬過覺得無聊的部分。因為缺乏耐心,也許我在不自知中錯過了太多優秀作品。
  • 所謂成長---《十二國記》
    ·謹尊天命,迎接主上 不離御前 不違昭命 誓約忠誠  ·我寬恕     《十二國記》       《十二國記》,一部45話的日本動畫。
  • 《十二國記》我可以看五百遍
    十二國記從我初中時代第一次看開始,十幾年過去了,我一直在不定期重溫,這是一個看不膩的故事。陽子的成長過程充滿了掙扎,也很真實,當她戰勝了自己內心的懷疑戰勝了蒼猿的時候真的是很震撼,辛虧遇到了樂俊,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陽子那麼幸運,能遇到自己人生的樂俊的。小說也是扎紮實實地細說了各個國家的故事,珠晶至今是我心裡最佩服的女孩子之一。
  • 《十二國記》十二國記:或許是作者失敗的理想國
    隨著《慶餘年》熱播,順勢重溫了原作借鑑過、也是自己曾經無比喜愛的《十二國記》。時隔多年,再次審視這部作品,得以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它。《十二國記》改編自日本作家小野不由美的同名小說,憑藉宏大而獨特的奇幻世界構想、曲折的故事情節、主人公層層深入的領悟和成長、精緻的古風和樂曲,曾經收割一大票的忠實粉絲。作者在這部作品裡,構想出了一個現存的世界之外平行存在的奇幻世界。
  • 是什麼讓我想起了這部戛然而止的《十二國記》
    可能是後來突然間的看透世事(其實那時候流行野蠻女友,甜甜的戀愛女主就離開了我的視界),也漸漸不再是我的碟片動漫主題了。現在來揭秘我的人生第一部碟片動漫——《十二國記》。依然記得它在我對它如痴如醉的時候戛然而止,動漫再無續集至今。之所以拜倒在它的腳下,是因為劇中那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架空世界。
  • 十二國記:淺談女主角中島陽子
    十二國記是由一部小說改編的動畫,主要講述了女高中生中島陽子被帶入另一個世界——十二國,歷經了千難萬險最後成為一國之王的故事。(還有另外兩位女主角和其他角色,是一部群像劇)有著濃濃的中國風和曲折離奇的劇情,是喜歡奇幻類小說的讀者不可錯過的一部佳作。
  • 時隔十餘年的更新,《十二國記》世界再啟程
    我現在!!!無比期待十月的到來!!!千真萬確!截圖為證!
  • 《十二國記》,心不需要鞘
    與《十二國記最近閒來無事,補完了原著小說,虛海環繞的異世界裡,十二國絢麗的篇章徐徐展開,那些殘存在記憶裡的故事又開始鮮活起來。《十二國記》的世界觀及架構極其恢弘,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幻想史詩。十二國各有王與麒麟,蓬山裡木生麒麟,麒麟依照天意選擇王,王可入仙籍得永生。若王不試仁政失道,則國土災禍連連,妖魔橫行,麒麟也會得失道病而死,王駕崩。蓬山則再降麒麟,選立新王。
  • 《十二國記》陽子,我和我的女神
    ♦️陽子,你的懦弱是我,你的勇敢也是我。90%剛看這動漫的人,都恨不得跑進動漫裡,對那個剛到十二國,懦弱到讓人反感的陽子,喊一聲:「你tm不能勇敢一點嗎,怕個鬼啊!不知道自己是女主嗎?你這麼慫怎麼撐起一部番?」對啊,她的確不知道自己是女主。我們對陽子的責怪,就像我們對過去曾懦弱的自己,未來還會懦弱的自己的責問:「你tm勇敢一點啊,不知道自己是主角嗎?這麼慫,怎麼撐起你的人生?」
  • 《十二國記》因為我想對人親切所以親切,因為我想相信別人所以相信!
    如果對方不親切對我就不能對他親切嗎?我相信對方,和對方是否背叛我,沒有任何關係!我只是一個人,這就是為什麼所有有關我的事有我自己決定!就算沒有任何人對我好,就算怎樣被其他人被背叛,我也不會成為一個不相信任何人的卑鄙小人!跟世界各他人無關,因為我想對人親切所以親切,因為我想相信別人所以相信!——陽子 當陽子說出這番話的時候,她已經克服心魔,有成為王的氣魄了。
  • 《十二國記》「為什麼王非得存在?」
    開始我以為《十二國記》的世界觀設定是經過理想化的君權神授,即賢者終生掌政。但是我錯了,實際上它體現的就是專制制度真正的樣子,或者說本來的樣子。可能只是我的臆想,但我確實越來越覺得小野不由美在《十二國記》裡塑造的世界觀是對某種現實,至少是對專制制度本身的諷刺或思考:對稱的世界、對稱的國土劃分,倫理綱常皆由天定,王由麒麟選擇,麒麟昭示天意,人民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利,只能期待明君出現。
  • 麒麟擇主的設定,《十二國記》比琅琊榜早13年就用了
    話說十三年前,迷妹胸前的紅領巾還十分鮮豔的時候,在某個做完作業的下午,被某種不知名的力量指引著打開了電視機,看到了一部名叫《十二國記》的日本動漫,從此在中二病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是的,迷妹的日漫啟蒙劇不是柯南不是美少女戰士,而是《十二國記》。其中麒麟擇主的設定更是印象深刻,導致每每蘇哥哥說到麒麟擇主的時候都有一種《十二國記》的即視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