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歲的馬克思,肥胖、焦慮、煩躁、愚笨、自閉、不會分辨人類表情,他有一個小本子,上面畫滿各種表情,旁邊標註著快樂或開心的提示字。
8歲的瑪麗,長著雙泥漿色的眼睛,額頭上生著塊便便色的胎記,沒有朋友願跟她玩,每天能打招呼的,只有家對面一個戰後應激障礙不敢出門的老傷兵。
有一天,他們因意外機緣開始了通信,二十年間成為比家人還親密的存在,可最終的見面卻成為了永別,這是黏土動畫《瑪麗與馬克思》故事梗概,因其對人類孤獨的絕佳詮釋而享譽國際,上映11年來虜獲了世界各地影迷的眼淚無數以計。
小女孩瑪蒂爾達的父親是警方眼線,因貪汙一包毒品遭到剿滅全家的懲罰,她僥倖逃脫,跑進隔壁殺手雷昂家躲命,形單影隻的雷昂是個頂尖職業殺手,他最好的朋友是一株盆栽,雖然身懷絕技,但他內心特別缺乏安全感,夜裡從不敢上床,一直緊攥著手槍坐在椅子上瞌睡。
雷昂沉默寡言,對殺手生活頗感厭倦,瑪蒂爾達卻活潑多動,對殺手職業心嚮往之,他們像大都市裡的兩片浮萍,漂泊中緩緩靠近,最後瑪蒂爾達如願報了家仇,雷昂的安全感也得以落地生根,但沒有了雷昂,瑪蒂爾達這輩子再也不會愛上其他人了。
這是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故事梗概,自1994年上映以來長盛不衰,這對忘年男女之間的特殊情誼,被世界各地影迷樂此不疲的解釋出各種版本。
瑪麗和馬克思是一對生活灰暗,寂寂無名的小人物,瑪蒂爾達和雷昂是一對註定不能平靜的危險伴侶,這兩對蘿莉與大叔的故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這兩部電影在迥異的故事和畫風背後,卻隱藏著同一主題:那就是對人類「孤獨」的深度挖掘,與前所未有的細膩呈現。
人是生而孤獨,還是因緣際會,孤獨是人類的終極宿命,還是人類的最後救贖,這兩部電影分別給予了清晰的回答。
1、兩個孤獨的倒影,彼此救贖的真情
孤獨的小瑪麗想問問美國的孩子是不是和澳大利亞的孩子一樣,也是從啤酒杯裡生出來的,她隨意在郵局裡找了個美國人地址,寫信發了出去:「我是瑪麗……」
同樣飽受孤獨煎熬的美國人很快回信:「我是馬克思……」
·信件、禮物以及一瓶眼淚
馬克思的經歷要豐富一些,畢竟已經44歲,所以當瑪麗提到一些敏感詞的時候,馬克思就如同嘴巴像被訂書器釘上一般說不出話來「你有被戲弄過麼?」,「你有過愛麼?做過愛麼?」
這些天真但異常尖銳的問題,瞬間把馬克思打懵了,他瘋狂的吞咽了好多巧克力,用了幾天時間才使自己平靜下來,按下腦海裡那些源自童年的悲慘記憶,給瑪麗回信,教給她如何保護自己,馬克思的心是破碎的,但他的靈魂是清醒的。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伯納德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的生活,只有我和椰子,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全部。
瑪麗按馬克思信中教的方法, 順利解決了困擾她許久的煩惱,當她得知因為某種疾病,馬克思無法流淚時,就給他寄了一瓶自己的眼淚,馬克思把瑪麗的淚水抹在臉上,幸福的體驗著流淚的感覺。
他們還互贈對方小禮物,瑪麗一直把那隻小紅髮卡帶著頭髮上,馬克思也時刻把那頂有著紅色絨球的小帽戴在頭上,這兩點紅是整個動畫片中唯一的亮色,像是在暗示,這兩顆孤獨的心碰到一起後,成為彼此人生裡的唯一光源,他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自由空間——在書信中相互傾訴,孤獨的人就該與孤獨的人在一起,因有了對方就不會再孤獨。
·缺失的M鍵、紅髮卡、絨球以及原諒
他們這份友誼一直維持到瑪麗大學畢業並結婚後,她以馬克思為例研究精神疾病,她高興地將學術成果寄給馬克思,馬克思難以置信,憤怒地拽掉了打字機的M鍵。
因為馬克思不覺得自己有病,他把瑪麗當成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朋友,他以為瑪麗懂他的世界,不像別人都把他看作是奇怪的人。
瑪麗懊惱的毀掉了所有書,開始酗酒、頹廢,丈夫也離開她,她的人生陷入灰暗絕望中,唯一一點亮色就是馬克思送給她的那個紅色小發卡。
這期間馬克思常年買的那注彩票中了大獎,他買了足夠吃的巧克力,把剩下的錢送給孤苦的鄰居老婦,但他還有最後一個願望沒實現,那就是找到一個真心朋友,他輾轉焦慮良久,再次給瑪麗回信,把所有巧克力都給她寄來,並原諒了她。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美的,你是不完美的,我也是,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馬克思實現了願望,瑪麗得到了成長
多年以後,振作起來的瑪麗終於鼓足了勇氣去見馬克思,可進屋才發現他安詳的坐在沙發上剛剛去世,胸前擺放著辨識表情的小本子,在他房間屋頂上貼滿了瑪麗這些年的來信,動畫全篇淚點很多,但此處每次都會讓人哭到崩潰。
每個人的生命就像很長的人行道,有些很整潔,還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樣,但是大概沒有我這麼多裂縫。令人欣慰的是有朝一日我們的人行道會相交,我們可以分享同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瑪麗一生充滿變故,失去父母,失去愛人,馬克思小時候被父親拋棄,沒多久母親也開槍自殺,他們唯一的幸運是茫茫人海得以相遇。
瑪麗因馬克思的陪伴得以健康長大, 馬克思因瑪麗的書信、眼淚感受到擁有朋友的幸福,兩個生於孤獨,被孤獨浸泡的人,雖然沒能在現實中說過一句話,但他們早已成了彼此的救贖。
2、一對漂泊的塵影,落地生根的深情
失去全家且一直被追殺,瑪蒂爾達急切想跟雷昂學會殺手本領去報仇,雷昂耐心的教她識字、用槍,她也幫他做家務,倆人從彆扭生疏漸漸相熟起來。
·兩片浮萍,人間相遇
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了。
雷昂以殺手的身份出現時,冷靜而神秘,殺人手法令人熱血沸騰,但當他卸下殺手面具回歸市井小民時,簡單到連身份證、銀行帳號都沒有,每天喝杯鮮奶,擦拭心愛的盆栽,遇見瑪蒂爾達後,雷昂開始不斷地受傷最後喪命。
瑪蒂爾達含淚從橫死的全家人身邊走過,冷靜敲響裡昂家門,從這一刻起,十二歲的她開始具備殺手的特質:理性、克制、仇恨,但她卻因雷昂學會了愛。
一個性格單純的中年大叔,一個內心成熟的小蘿莉,他們相遇並分解了漂泊無依的對方各自內心無法排遣的孤苦滋味。
·互為軟肋,互為鎧甲
為報家仇,瑪蒂爾達去警局揭發傷害家人的惡警,正陷入他們圈套,就要被滅口,因為職業原因,雷昂一向避免與警方發生牽涉,可這時他隻身闖入警局,殺死警員把瑪蒂爾達救回家來。
瑪蒂爾達漸漸愛上了雷昂,可總也得不到他回應,她是敢愛敢恨的火爆型,雷昂卻是綿裡藏針的內斂型,倆人期間發生了好多搞笑又溫馨的故事。
雷昂雖然依舊是面癱臉,但從他不顧生命危險去搭救瑪蒂爾達,就已表明這女孩已經成了他的軟肋,從他終於能跟瑪蒂爾達一起在床上入睡,也可看出他內心那份孤獨的,安全感極度缺失的堅冰已然被瑪蒂爾達打碎,他們成了彼此的軟肋,也成了彼此的鎧甲。
裡昂,我覺得我好像愛上你了。這是我的初戀,你知道嗎。你沒有談過戀愛你怎麼知道這是愛呢?因為我感覺到了。在哪?在我的胃裡.....感覺很溫暖,我以前總覺得胃裡打結,現在不會了。
·喚醒彼此,落地生根
我希望你沒說謊,裡昂,我希望在你內心深對我真的沒有一丁點兒的愛,因為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愛,你將會後悔你什麼都沒對我說。
為躲避報復,他們再次搬家,但瑪蒂爾達還是再次被惡警抓走。
裡昂把積攢了半輩子的錢提出來給瑪蒂爾達備好,然後一路殺進重圍,救出瑪蒂爾達,讓她從通風管道逃走,自己引爆身上的炸彈與所有惡警同歸於盡。
他在臨死前一刻告訴女孩:「你以後不會再覺得孤獨了瑪蒂爾達,你讓我嘗到人生的滋味,我開始想要過的快樂,睡在床上,有牽掛了。」
如果當初裡昂沒有給瑪蒂爾達開門,他不會死,但女孩會死。
裡昂開了門,接納了瑪蒂爾達,用他的命,換了她一命,值得嗎?
雷昂在遇到瑪蒂爾達後,敢在床上睡覺了,習慣有人照顧自己了,感受到被愛的滋味了,瑪蒂爾達也學會了怎樣去愛一個人,這種交換,是源自兩個孤獨成癮的人,彼此的終極救贖。
瑪蒂爾達把雷昂珍愛的綠蘿種到泥土裡,讓它不再漂泊落地生根,她會慢慢長大,她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但是雷昂就跟那棵綠植一樣,永遠在她心裡生了根。
3、不是生而孤獨,是我們還沒來得及相遇
佛家說的無常,西方經典中的不確定性,都是在告訴我們,除了人類的孤獨與寂寞,世間幾乎沒有什麼可以稱為永恆,但在這種無常和不確定性裡,還有一種叫做愛的情愫存在,這種愛超越了親情,友情,愛情,亦或說是以上所有感情的凝集,這種情感是醫治現代人無解孤獨的唯一良藥。
瑪麗和馬克思的孤獨在於有話無人訴,書信往來讓他們發現,人間竟然還有另一個「我」,因為這個「我」的存在,即便想到了所有悲傷的事情,卻不會再感覺孤獨,只有幸福。
瑪蒂爾達和雷昂的孤獨在於,愛和安全感的嚴重缺失,意外相遇讓他們成為對方的救贖,他教會她愛,她給予了他落地生根的安全感。
我們每個人都有「病」,但即使病入膏肓,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依然還會有欣賞你的人存在,就像瑪麗和馬克思,喜歡一樣的動畫片,吃同一個牌子的巧克力,分擔彼此的孤獨,在心裡為你釋放微笑,把你的眼淚塗抹在臉上體會感動的滋味。
我們都走在坎坷人生旅途中,愛恨情仇不一而足,孤獨得要命,絕望得要命,至於安全感這種奢侈的東西,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這世界上還有能溫暖我們的人,儘管這溫暖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在芸芸眾生之中一旦相遇,這溫暖就會抓住了你,就像瑪蒂爾達破解了雷昂內心孤獨恐懼的堅冰,就像雷昂融化了瑪蒂爾達的孤獨,教會她什麼是愛,如何去愛一個人。
以前我一個人,孤單、也孤獨著,遇見你之後,我還是一個人,孤單著,卻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