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與馬克思》《這個殺手不太冷》兩對蘿莉大叔,一種孤獨救贖

2020-12-27 書影尋蹤

44歲的馬克思,肥胖、焦慮、煩躁、愚笨、自閉、不會分辨人類表情,他有一個小本子,上面畫滿各種表情,旁邊標註著快樂或開心的提示字。

8歲的瑪麗,長著雙泥漿色的眼睛,額頭上生著塊便便色的胎記,沒有朋友願跟她玩,每天能打招呼的,只有家對面一個戰後應激障礙不敢出門的老傷兵。

有一天,他們因意外機緣開始了通信,二十年間成為比家人還親密的存在,可最終的見面卻成為了永別,這是黏土動畫《瑪麗與馬克思》故事梗概,因其對人類孤獨的絕佳詮釋而享譽國際,上映11年來虜獲了世界各地影迷的眼淚無數以計。

小女孩瑪蒂爾達的父親是警方眼線,因貪汙一包毒品遭到剿滅全家的懲罰,她僥倖逃脫,跑進隔壁殺手雷昂家躲命,形單影隻的雷昂是個頂尖職業殺手,他最好的朋友是一株盆栽,雖然身懷絕技,但他內心特別缺乏安全感,夜裡從不敢上床,一直緊攥著手槍坐在椅子上瞌睡。

雷昂沉默寡言,對殺手生活頗感厭倦,瑪蒂爾達卻活潑多動,對殺手職業心嚮往之,他們像大都市裡的兩片浮萍,漂泊中緩緩靠近,最後瑪蒂爾達如願報了家仇,雷昂的安全感也得以落地生根,但沒有了雷昂,瑪蒂爾達這輩子再也不會愛上其他人了。

這是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故事梗概,自1994年上映以來長盛不衰,這對忘年男女之間的特殊情誼,被世界各地影迷樂此不疲的解釋出各種版本。

瑪麗和馬克思是一對生活灰暗,寂寂無名的小人物,瑪蒂爾達和雷昂是一對註定不能平靜的危險伴侶,這兩對蘿莉與大叔的故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這兩部電影在迥異的故事和畫風背後,卻隱藏著同一主題:那就是對人類「孤獨」的深度挖掘,與前所未有的細膩呈現。

人是生而孤獨,還是因緣際會,孤獨是人類的終極宿命,還是人類的最後救贖,這兩部電影分別給予了清晰的回答

1、兩個孤獨的倒影,彼此救贖的真情

孤獨的小瑪麗想問問美國的孩子是不是和澳大利亞的孩子一樣,也是從啤酒杯裡生出來的,她隨意在郵局裡找了個美國人地址,寫信發了出去:「我是瑪麗……」

同樣飽受孤獨煎熬的美國人很快回信:「我是馬克思……」

·信件、禮物以及一瓶眼淚

馬克思的經歷要豐富一些,畢竟已經44歲,所以當瑪麗提到一些敏感詞的時候,馬克思就如同嘴巴像被訂書器釘上一般說不出話來「你有被戲弄過麼?」,「你有過愛麼?做過愛麼?」

這些天真但異常尖銳的問題,瞬間把馬克思打懵了,他瘋狂的吞咽了好多巧克力,用了幾天時間才使自己平靜下來,按下腦海裡那些源自童年的悲慘記憶,給瑪麗回信,教給她如何保護自己,馬克思的心是破碎的,但他的靈魂是清醒的。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想變成任何一個人,除了我自己。伯納德醫生說如果我在一個孤島上,那麼我就要適應一個人的生活,只有我和椰子,他說我必須要接受我自己,我的缺點和全部。

瑪麗按馬克思信中教的方法, 順利解決了困擾她許久的煩惱,當她得知因為某種疾病,馬克思無法流淚時,就給他寄了一瓶自己的眼淚,馬克思把瑪麗的淚水抹在臉上,幸福的體驗著流淚的感覺。

他們還互贈對方小禮物,瑪麗一直把那隻小紅髮卡帶著頭髮上,馬克思也時刻把那頂有著紅色絨球的小帽戴在頭上,這兩點紅是整個動畫片中唯一的亮色,像是在暗示,這兩顆孤獨的心碰到一起後,成為彼此人生裡的唯一光源,他們擁有了一個共同的自由空間——在書信中相互傾訴,孤獨的人就該與孤獨的人在一起,因有了對方就不會再孤獨。

·缺失的M鍵、紅髮卡、絨球以及原諒

他們這份友誼一直維持到瑪麗大學畢業並結婚後,她以馬克思為例研究精神疾病,她高興地將學術成果寄給馬克思,馬克思難以置信,憤怒地拽掉了打字機的M鍵。

因為馬克思不覺得自己有病,他把瑪麗當成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也是最好的朋友,他以為瑪麗懂他的世界,不像別人都把他看作是奇怪的人。

瑪麗懊惱的毀掉了所有書,開始酗酒、頹廢,丈夫也離開她,她的人生陷入灰暗絕望中,唯一一點亮色就是馬克思送給她的那個紅色小發卡。

這期間馬克思常年買的那注彩票中了大獎,他買了足夠吃的巧克力,把剩下的錢送給孤苦的鄰居老婦,但他還有最後一個願望沒實現,那就是找到一個真心朋友,他輾轉焦慮良久,再次給瑪麗回信,把所有巧克力都給她寄來,並原諒了她。

我原諒你是因為你不是完美的,你是不完美的,我也是,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缺點,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必須適應它們,然而我們能選擇我們的朋友,我很高興選擇了你。

·馬克思實現了願望,瑪麗得到了成長

多年以後,振作起來的瑪麗終於鼓足了勇氣去見馬克思,可進屋才發現他安詳的坐在沙發上剛剛去世,胸前擺放著辨識表情的小本子,在他房間屋頂上貼滿了瑪麗這些年的來信,動畫全篇淚點很多,但此處每次都會讓人哭到崩潰。

每個人的生命就像很長的人行道,有些很整潔,還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菸頭。你的人行道像我一樣,但是大概沒有我這麼多裂縫。令人欣慰的是有朝一日我們的人行道會相交,我們可以分享同一罐煉乳。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瑪麗一生充滿變故,失去父母,失去愛人,馬克思小時候被父親拋棄,沒多久母親也開槍自殺,他們唯一的幸運是茫茫人海得以相遇。

瑪麗因馬克思的陪伴得以健康長大, 馬克思因瑪麗的書信、眼淚感受到擁有朋友的幸福,兩個生於孤獨,被孤獨浸泡的人,雖然沒能在現實中說過一句話,但他們早已成了彼此的救贖。

2、一對漂泊的塵影,落地生根的深情

失去全家且一直被追殺,瑪蒂爾達急切想跟雷昂學會殺手本領去報仇,雷昂耐心的教她識字、用槍,她也幫他做家務,倆人從彆扭生疏漸漸相熟起來。

·兩片浮萍,人間相遇

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了。

雷昂以殺手的身份出現時,冷靜而神秘,殺人手法令人熱血沸騰,但當他卸下殺手面具回歸市井小民時,簡單到連身份證、銀行帳號都沒有,每天喝杯鮮奶,擦拭心愛的盆栽,遇見瑪蒂爾達後,雷昂開始不斷地受傷最後喪命。

瑪蒂爾達含淚從橫死的全家人身邊走過,冷靜敲響裡昂家門,從這一刻起,十二歲的她開始具備殺手的特質:理性、克制、仇恨,但她卻因雷昂學會了愛。

一個性格單純的中年大叔,一個內心成熟的小蘿莉,他們相遇並分解了漂泊無依的對方各自內心無法排遣的孤苦滋味。

·互為軟肋,互為鎧甲

為報家仇,瑪蒂爾達去警局揭發傷害家人的惡警,正陷入他們圈套,就要被滅口,因為職業原因,雷昂一向避免與警方發生牽涉,可這時他隻身闖入警局,殺死警員把瑪蒂爾達救回家來。

瑪蒂爾達漸漸愛上了雷昂,可總也得不到他回應,她是敢愛敢恨的火爆型,雷昂卻是綿裡藏針的內斂型,倆人期間發生了好多搞笑又溫馨的故事。

雷昂雖然依舊是面癱臉,但從他不顧生命危險去搭救瑪蒂爾達,就已表明這女孩已經成了他的軟肋,從他終於能跟瑪蒂爾達一起在床上入睡,也可看出他內心那份孤獨的,安全感極度缺失的堅冰已然被瑪蒂爾達打碎,他們成了彼此的軟肋,也成了彼此的鎧甲。

裡昂,我覺得我好像愛上你了。這是我的初戀,你知道嗎。你沒有談過戀愛你怎麼知道這是愛呢?因為我感覺到了。在哪?在我的胃裡.....感覺很溫暖,我以前總覺得胃裡打結,現在不會了。

·喚醒彼此,落地生根

我希望你沒說謊,裡昂,我希望在你內心深對我真的沒有一丁點兒的愛,因為只要有那麼一點點的愛,你將會後悔你什麼都沒對我說。

為躲避報復,他們再次搬家,但瑪蒂爾達還是再次被惡警抓走。

裡昂把積攢了半輩子的錢提出來給瑪蒂爾達備好,然後一路殺進重圍,救出瑪蒂爾達,讓她從通風管道逃走,自己引爆身上的炸彈與所有惡警同歸於盡。

他在臨死前一刻告訴女孩:「你以後不會再覺得孤獨了瑪蒂爾達,你讓我嘗到人生的滋味,我開始想要過的快樂,睡在床上,有牽掛了。」

如果當初裡昂沒有給瑪蒂爾達開門,他不會死,但女孩會死。

裡昂開了門,接納了瑪蒂爾達,用他的命,換了她一命,值得嗎?

雷昂在遇到瑪蒂爾達後,敢在床上睡覺了,習慣有人照顧自己了,感受到被愛的滋味了,瑪蒂爾達也學會了怎樣去愛一個人,這種交換,是源自兩個孤獨成癮的人,彼此的終極救贖。

瑪蒂爾達把雷昂珍愛的綠蘿種到泥土裡,讓它不再漂泊落地生根,她會慢慢長大,她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但是雷昂就跟那棵綠植一樣,永遠在她心裡生了根。

3、不是生而孤獨,是我們還沒來得及相遇

佛家說的無常,西方經典中的不確定性,都是在告訴我們,除了人類的孤獨與寂寞,世間幾乎沒有什麼可以稱為永恆,但在這種無常和不確定性裡,還有一種叫做愛的情愫存在,這種愛超越了親情,友情,愛情,亦或說是以上所有感情的凝集,這種情感是醫治現代人無解孤獨的唯一良藥。

瑪麗和馬克思的孤獨在於有話無人訴,書信往來讓他們發現,人間竟然還有另一個「我」,因為這個「我」的存在,即便想到了所有悲傷的事情,卻不會再感覺孤獨,只有幸福

瑪蒂爾達和雷昂的孤獨在於,愛和安全感的嚴重缺失,意外相遇讓他們成為對方的救贖,他教會她愛,她給予了他落地生根的安全感。

我們每個人都有「病」,但即使病入膏肓,在世界的某個角落,依然還會有欣賞你的人存在,就像瑪麗和馬克思,喜歡一樣的動畫片,吃同一個牌子的巧克力,分擔彼此的孤獨,在心裡為你釋放微笑,把你的眼淚塗抹在臉上體會感動的滋味。

我們都走在坎坷人生旅途中,愛恨情仇不一而足,孤獨得要命,絕望得要命,至於安全感這種奢侈的東西,更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這世界上還有能溫暖我們的人,儘管這溫暖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在芸芸眾生之中一旦相遇,這溫暖就會抓住了你,就像瑪蒂爾達破解了雷昂內心孤獨恐懼的堅冰,就像雷昂融化了瑪蒂爾達的孤獨,教會她什麼是愛,如何去愛一個人。

以前我一個人,孤單、也孤獨著,遇見你之後,我還是一個人,孤單著,卻不再孤獨。

相關焦點

  • 《這個殺手不太冷》:光,是一種救贖
    毫無疑問,《這個殺手不太冷》已經是電影史上迄今為止最為經典的殺手電影,萊昂也是最令人難忘的殺手。影片講述的是職業殺手大叔萊昂與小蘿莉瑪蒂爾達的故事,當然,這並不像《洛麗塔》一樣擁有具體尺度限制,此部影片只是純潔到不能再純潔的純潔故事。
  • 這部蘿莉愛大叔的電影,堪稱地獄版的《這個殺手不太冷》
    的故事,許多人第一個想起的一定是呂克貝松的那部經典之作《這個殺手不太冷》 不論是早熟的瑪蒂爾達還是擁有孩子般內心的殺手裡昂都賺足了觀眾的眼淚如果說,這樣的故事像是一部美麗的成人童話 那麼,今天要介紹的這個蘿莉與大叔的故事,便如同地獄般現實
  • 《這個殺手不太冷》:蘿莉和大叔的搭配,有萌點也有淚點
    《這個殺手不太冷》是一部看完了會感到溫暖的悲劇。leon是一個孤獨的職業殺手,他時刻保持著高度緊張的狀態,不敢有一刻的鬆懈,比起說這個一個蘿莉和大叔的故事,觀眾更願意相信這是兩個小孩的故事。在面對自己家被血洗後她把leon看做了最後的救贖,在敲門的那一刻她心中有著對死亡的恐懼,在看到面前的門被打開後是仿若獲得新生的喜悅。他們是彼此的救贖,帶給了彼此不一樣的生活。瑪婷達給予了leon溫暖和陪伴,leon帶給了瑪婷達安全感,他們擁有了彼此之後都獲得了跟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有了盼頭有了希望,leon走哪兒都帶著瑪婷達和那一株植物。
  • 解讀《殺手不太冷》角色塑造,大叔與蘿莉是愛情嗎?
    九四年的這部《殺手不太冷》是法國大導呂克貝松進軍好萊塢的第一炮。沒想到一不小心就打得這麼響。《這個殺手不太冷》之所以打動人心,除了那首一聽就淚目的犯規b g m 《shape my heart 》我覺得最最最關鍵的就是對角色的成功塑造,殺手萊昂和十二歲鄰家小妹瑪蒂爾達的大叔蘿莉組合。不怕警察是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的大反派斯坦這三個主角至今依然存在我深深的腦海裡。
  • 重溫經典《這個殺手不太冷》:12歲蘿莉痴迷大叔,根本與愛情無關
    如果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的「關注」,為你解決情感難題作者:愈姑娘原創作品,抄襲必究01重溫了經典《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個冷酷殺手,他技術高超,神龍不見首,在這個城市裡孤獨的生活著。對他來說,殺人是他的職業,只要完成託尼給他的任務,就能得到相應的報酬。裡昂忠於這份職業,他不會左顧右盼,不會問東問西,不內疚不心軟不恐懼,他要做的就是出色的完成任務。
  • 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The Professional)
    《這個殺手不太冷》的好看不只在於動作場面的經營(以22年前的角度),而是將「情感元素」透過「社會邊緣人孤獨心理的描寫」和「Mathilda與Leon之間的瞹眛呈現」刻劃得極為動人,也讓本片成為一部令人目不轉睛的電影。盧貝松說:「《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個關於兩個12歲小孩的故事,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他們雖都感到失落,但卻深愛彼此」。
  • 《這個殺手不太冷》孤獨的愛情
    《這個殺手不太冷》孤獨往往是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愛情則是兩個人碰撞出的煙火。當孤獨遇到了愛情,那麼他今後的日子註定是不平凡的。影片為我們講述了孤獨的殺手裡昂和小女孩瑪蒂達之間奇妙的愛情故事,來為我們書寫了一段用愛情去打破孤獨的堅冰的精彩戲劇。
  • 《這個殺手不太冷》評價這麼高是因為「大叔蘿莉」的組合嗎?
    《這個殺手不太冷》評分高的原因不只是因為「大叔與蘿莉」的組合。其實電影中關於大叔與蘿莉只是這部電影的一種呈現方式。我能從這部電影裡看到愛,這種愛並不是只存在於大叔與蘿莉之間,它具有普遍的適用性。不管是小女孩瑪蒂爾達表現出的脆弱無助,還是萊昂用冷酷的殺手身份偽裝自己,他們都有一個需要被關懷、渴望安穩無憂的心。 萊昂救了小女孩,其實瑪蒂爾達也救了萊昂,他們是彼此的陽光。此片讓人感動之處在於,兩個人都是身份可憐之人, 但是他們都毫不吝嗇去溫暖另一個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的給予,能讓對方感到快樂。
  • 豆瓣9.2分,《這個殺手不太冷》:西方語境下的江湖夢
    用《這個殺手不太冷》做電影名,的確精妙而切題。電影上映的1994年,張學友發布了一張大碟《這個冬天不太冷》,專輯中很多歌曲在香港流行。「這個殺手不太冷」或許受此啟發,既能契合電影劇情,又能蹭上當時熱點,一舉兩得。本片在導演呂克貝松的所有作品中,是評價最高的一部。豆瓣高達9.4分。
  • 《這個殺手不太冷》《洛麗塔》兩部大叔蘿莉電影中的區別
    這兩部唯一共同之處就是都是大叔與小女孩之間的故事,但是兩個不同的世界觀與人生觀,價值觀。《這個殺手不太冷》裡的大叔萊昂本身是個殺手,冷酷獨立又很克己。他無時無刻不觀察外面的動靜是處於自己職業本能,這也是他能對瑪蒂爾達家裡情況了如指掌。
  • 《這個殺手不太冷》全集
    呂克·貝松說,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是兩個小孩的故事,一男一女,他們都是十二歲。小女孩問大叔,人生的很多辛苦,是不是只有現在如此?她的童年幸而不幸都是如此,大叔回答她,不僅現在如此,以後更是如此。殺手、警察、小女孩與大叔,生而為人,會有許多類似的標籤,電影造夢的機緣巧合,大叔抱著盆栽在大街上走著,順便撿了無家可歸的小女孩。Leo則是此中的異數,他的出現,恰恰是暴力又溫柔法式浪漫的極致,「遇上你之前,我是一臺機器;遇上你之後,我的心裡泛起了漣漪。」小女孩撩撥了Leo對其愛憐的釋放璀璨,灼灼桃花,唯其一人。慘遭滅門的小女孩闖入了殺手大叔孤獨內心,波瀾起伏的結果,愛憐至深可以捨命。
  • 豆瓣9.2分,《這個殺手不太冷》:西方語境下的江湖夢
    用《這個殺手不太冷》做電影名,的確精妙而切題。關於這個中文譯名的來歷,有人做了如下的考證和猜測:電影於1997年被香港引進。香港在電影譯名上向來比較講究,很少用直譯。電影上映的1994年,張學友發布了一張大碟《這個冬天不太冷》,專輯中很多歌曲在香港流行。
  • 成人版「這個殺手不太冷」,又一次看到淚奔
    越戰老兵退役後成了一名合約殺手,一次他接到議員僱傭,從綁匪手中救回自己被拐去當雛妓的女兒妮娜。大叔拯救蘿莉的故事,一聽就容易讓人想起《這個殺手不太冷》。但實際上,除了設定相似,這兩部電影的立意截然相反——《殺手》講的是救贖,而《你從未在此》說的,卻是沉淪。
  • 「電影觀察室」—「大叔與小蘿莉的故事」—(這個殺手不太冷)
    1994年,在動作犯罪片《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飾演變態警察史丹菲爾。1997年,拍攝了導演兼編劇處女作電影《切勿吞食》,該片獲得了第5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的亞歷山大·柯達獎最佳英國電影和最佳原創劇本獎。這個殺手不太冷紐約貧民區住著一個義大利人,名叫萊昂(讓·雷諾飾),他是一名職業殺手。
  • 《這個殺手不太冷》男主70多,女主也38了,經典卻一直留存著……
    《阿甘正傳》訴說著一種吃苦耐勞,艱苦樸素的美國精神(實際並不然)。之所以《阿甘正傳》能夠在國內被很多人認可,也是因為他的吃苦耐勞和赤子之心。那麼對於《這個殺手不太冷》呢?似乎這一套裝備就在訴說著「蘿莉」兩個字。大家覺得《這個殺手不太冷》算是經典嗎?對於我來說,簡直是太經典啦!
  • 假如,《這個殺手不太冷》要拍續集
    就連《銀翼殺手》這種在科幻片領域數一數二的經典都能拍出成功的續集電影(《銀翼殺手2049》),沒理由《這個殺手不太冷》沒辦法拍出來。按照原主演娜塔莉·波特曼的年齡,其實她完全可以演一個成年Mathilda的故事,除非她本人不願意。在原來的電影當中,Mathilda和主角Léon有著類似的遭遇。
  • 韓國版《這個殺手不太冷》,特工宅大叔+小偷蘿莉
    類似的題材前面有經典的《這個殺手不太冷》,但是《孤膽特工》依然給小編帶來震撼。(」當鋪鬼」)——懷孕的妻子臨產前被殺,從此大叔意志消沉。由於這個母親,小米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平時也幾乎得不到母親的照顧,只能自生自滅般被大家像「垃圾桶」一樣討厭,避而遠之。大大的眼睛,有著天真無邪的笑容,給人一種渴望保護她的欲望。主角大叔由元彬飾演,一個眼睛富有魔力的清秀男子,初期給人的整體印象是頹廢,陰鬱,冰冷和寡言。
  • 《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是講殺手被蘿莉害死的故事?
    傳聞中的殺手幾乎都很冷血,但唯獨《這個殺手不太冷leon》電影中的殺手卻不太冷。該影片在豆瓣上獲得9.4分的評分,從一定程度上來書,她講述的是一個殺手被一個蘿莉害死的故事,別說你不信,因為讓鄰居瑪蒂達避免被冷血警察殺害,職業殺手裡昂伸出援助之手將她藏在家裡
  • <這個殺手不太冷>主要表達的是什麼
    大叔和蘿莉之間也能有真愛。其實《這個殺手不太冷》最打動我的反而是它的那一份純粹,不似《洛麗塔》般地毀滅,也不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般地窒息。每每說到大叔和蘿莉,許多人心裡都會覺得是禁忌的、病態的、甚至難以啟齒。但是《這個殺手不太冷》卻讓所有人都接受了這一段關係,有愛的人看到了愛,有情的人感受到了情。這也是這部電影最高明的地方,雖然沒有把裡昂和瑪蒂爾達之間的感情攤開來,一五一十地說個清楚明白,那種模糊的感情反而讓觀眾像是經歷了一場與心儀人之間的曖昧遊戲。
  • 《這個殺手不太冷》裡昂是瑪蒂爾達鼓足勇氣面對生活的一場夢
    裡昂是瑪蒂爾達鼓足勇氣面對生活的一場夢《這個殺手不太冷》是由呂克·貝松編劇並執導,讓·雷諾、加裡·奧德曼、娜塔麗·波特曼主演的動作片,該片於1994年9月14日在法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一名職業殺手萊昂無意間搭救了一個全家被殺害的小女孩瑪蒂爾達,他和小女孩互生情愫,最後他為了救瑪蒂爾達而身亡的故事。一部24年的老電影,一部關於殺手的電影,一部大叔與蘿莉禁忌愛情的電影。故事很簡單簡單到貼近生活,拍攝技巧與現在更是沒得比,然而就是這麼一部電影穩居豆瓣排名第三。對於老電影我沒有多大興趣,電影我更喜歡新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