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桌球德國公開賽已經結束,才在卡達賽上一鳴驚人,連續淘汰德國名將波爾、日本新星張本智和和國乒世界冠軍林高遠的巴西選手雨果·卡爾德拉諾這次不但沒能再次爆冷,而且還遭到了瑞典「怪球手」M·卡爾松的暴擊,全程被壓制最後2-4輸球。
M·卡爾松是橫拍兩面正手顆粒快攻、反手反膠運動員,這是種極其罕見的打法,幾十年來沒出過幾個高水平的專業運動員(滕義、李佳薇、詹健,算上兩面正膠的話還有黃文冠、巴蒂斯庫),業餘打的人也很少。正是因為打法的稀缺性,所以卡爾松能在無機新球時代大殺四方,打出了一片天地。
現在全世界桌球選手基本都打兩面反膠,反手貼顆粒的倒是有一些(快攻弧圈,或者削球),但正手顆粒就卡爾松一個高水平的運動員打(劉國梁那種直拍正手正膠也後繼無人了),別人完全不適應啊!一般國家根本找不到同樣打法的選手陪練,就算有,誰能真正和卡爾松一樣,身高1米88還能把臺內控制、正手快攻打得這麼流暢的?
本次德國賽卡爾松最大的亮點其實還不是快攻,而是他出色的臺內擺短控制。看之前卡爾松的幾場球,臺內小球技術還遠沒有這次精細。但這次他的搓、擺確實做得非常不錯,既保證了自己不被對方起板,又能利用顆粒優勢讓對方不適應,導致搓球直接失誤或者出現機會。
不但卡爾德拉諾,而且日本男隊主力、世界排名前十的「佛系」桌球選手丹羽孝希也完敗給了卡爾松。丹羽孝希以前打比賽總是要浪裡個浪很久的,但這次比賽他還沒開始耍雜技呢,就被卡爾松正手快攻反手暴力彈擊打得暈頭轉向,1-4就結束了戰鬥。
不過在四分之一決賽面對中國香港選手黃鎮廷的時候,卡爾松卻打得非常被動,最後也是1-4輸給了對方。
其實黃鎮廷在比賽中也對卡爾松的球有諸多不適應,出現了很多失誤。但為什麼他沒有步卡爾德拉諾、丹羽孝希的後塵而敗北呢?
原因很簡單:黃鎮廷不適應卡爾松的球,但卡爾松更不適應黃鎮廷的球。
黃鎮廷的打法,是直拍兩面反膠弧圈打法,與許昕、王皓、馬琳是一個門派,主要類似前兩者,因為他的反手位也是基本不推擋的。雖然直拍曾經在乒壇稱霸一時,但現階段國際上比較能打的直拍選手也就剩下了許昕、黃鎮廷和薛飛了——這三個人都在中國。
黃鎮廷找不到比較好的橫拍正手正膠陪練,可卡爾松照樣找不到比較好的直拍打法陪練。所以他倆的這場球就在那裡相互不適應,看誰先出現更多失誤,以及誰先將自己特長發揮出來,那誰就能佔得先機,拿下比賽。
顯然,黃鎮廷搶先了一步。
在比賽中,我們可以看到卡爾松極其不適應黃鎮廷的直板橫打反手拉球,完全找不到點。這種感覺和當年世界各國運動員打剛出道的王皓差不多——沒見過這麼打球的,這什麼鬼套路?直板橫拉的球天然帶側拐,兩個右手比賽的時候黃鎮廷的這個球上卡爾松臺後會往卡爾松懷裡拐,如果不事先預判好的話根本來不及側身,用反手也找不到點。
如果卡爾松是一個直拍快攻選手,那么正手轉反手推擋可能還快點。但橫拍正反手轉化確實慢於直拍,中間位是硬傷,因此面對黃鎮廷那反手拉球,卡爾松真是怎一個酸爽了得!各種吃,不輸就怪了。
雖然同為直拍選手,但黃鎮廷這個反手拉對方(右手選手)中間位或反手位的戰術讓許昕用的話效果就會差一點,因為許昕是個左手,拉中間位的球側拐後不會往對方懷裡走,而是跑正手了。但也因為許昕是左手,所以他直拍橫打最佳的戰術則是拉大角度、打對方正手空檔。
同樣的打法、同一個技術,卻要用不同的戰術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真是有趣啊!
除此外,黃鎮廷作為直拍選手,臺內球起板也比卡爾松要容易得多,這也是為什麼橫拍正手快攻打法遠不如直拍正手快攻更有市場的原因——快攻要的就是搶先上手,先打對方。就這點而言,直拍的優勢太明顯了。所以一般人打橫拍除非正手弧圈確實完全沒感覺,不然很少會選擇正手貼顆粒膠的,不然還不如和劉國梁一樣直接打直拍嘛!
在桌球打法日漸同歸於橫拍兩面反膠打法的情況下,其他打法選手的路確實越來越窄了。但可以想見的是,如果特殊打法裡能有個把天才出現,那麼他們也可能利用自己打法的優勢在比賽中讓對手不適應,從而取得特殊的效果加成,這也是一件值得球迷朋友們期待的事情。
百花齊放已經難看到,但一枝獨秀也別有趣味,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