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風雨過後是彩虹
2019年對於科幻來說是特殊的一年。因為春節檔影片《流浪地球》的火爆帶動了科幻影視化的發展,因此2019年也被稱為「國產科幻電影元年」。其實早在幾年前,各處資本就已借《三體》與《北京摺疊》獲雨果獎的勢頭湧入國內四處收購IP,多快好省大幹猛幹之下,這幾年也貢獻出了比往年產量高得多的影視作品來。除了為國產科幻電影打開一扇門的《流浪地球》以及又把門關上的《上海堡壘》之外,院線或網絡媒體上還有一批比較小眾、沒有做大手筆宣發,因而幾乎沒人看過的國產科幻影片,它們良莠不齊風格多樣,像不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同學們交的家庭作業,這裡挑其中幾部比較典型的介紹一下。
《慾念遊戲》
《慾念遊戲》是由郭濤自導自演,範偉、梅婷等實力派演技明星助陣的科幻影片,去年4月上映。它的題材是國內很罕見的虛擬實境一類,利用真假難分的場景製造燒腦情節,在跌宕起伏方面渲染得相當不錯。片中,郭濤飾演一名技術精湛的人工智慧專家郭實,他開發了「化蝶」虛擬實境系統,能夠以極其逼真的手段營造以假亂真的虛擬環境,藉此影響並操控人的感知,可由於一次事故,該虛擬系統造成了小女兒的意外死亡,郭實悲痛萬分,放棄「化蝶」而終日沉淪,以至於妻子離婚、合作夥伴反目。與此同時,他捲入了一場謀殺案,被莫名其妙認定是兇手。在被追殺而逃亡的路上他和年輕的徒弟以及偶遇的少女萌萌一起追查真相,在最後揭開真相的同時,也完成了中年人的自我救贖,是個大團圓的故事。
郭濤在本片中主打中年感情牌,為此還不惜勾勒了一段中年出軌三角戀,雖然最後被證明不屬實,但這個過程看起來難免尷尬,容易帶來觀影體驗減分項。不過片中的科幻元素都營造得相當精緻,如助理小機器人、各種智能家居、舞臺虛擬影像等,可以看出片方在這些細節上下了不少功夫,雖然影片沒有好萊塢式的大場面,整體評價也不算高,但看在細節認真有誠意的份上,及格線還是超的。
《殺人蜂入侵》
將古代帶有神話色彩的傳說和現代科學結合製造衝突,這是科幻領域中的一個典型創作手法,《殺人蜂入侵》走的正是這條道路。《殺人蜂入侵》的上映時間是今年4月份,由於疫情原因未進入院線,只在網絡上發布。片中虛構了古老的佔婆族,他們是歷史上最早的養蜂人,他們信仰蜂神,認為蜜蜂是靈魂的攜帶者和拯救者。但忽然有一天,外界的科考組來到佔婆族人的孤島上,發現了一塊包含古代巨蜂的名貴琥珀,並且還從琥珀中提取了古代巨蜂的基因。可是,這種基因變異導致了島上的佔婆族的蜜蜂基因突變,變成了致死的殺人蜂,幾乎團滅了科考組成員。以秦天為首的武裝救援隊登上孤島尋找倖存者,面對鋪天蓋地的殺人蜂,他們要怎樣做才能倖存或消滅敵人?
本片的科幻設定十分引人入勝,海島與叢林的實地取景也顯得很有誠意,影片前半段的情節推進的節奏感把握不錯,扣人心弦,一波三折。而且科考隊和救援隊中有好幾方勢力,有搶物的有救人的有滅蜂的,各人心懷鬼胎,給後續情節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懸念。但當影片過半時,後繼無力的感覺就體現出來了:場景衝突重複出現,打狗、炸狗、打蜜蜂、炸蜜蜂,幾處同質化的鏡頭讓人感覺這種重複操作純粹是為了弄死多餘的龍套角色,或者說劇情擺出的盤子太大不好收斂,只能安排一個接一個人去領盒飯,包括前半部分神秘的佔婆族人也莫名其妙地被殺人蜂團滅。最後消滅殺人蜂時除了男女主角外別人幾乎全死光了,男女主角疑似打算去過快樂幸福的生活,由此結束了全片。結束的時候還不甘心地讓一隻落網的殺人蜂再從畫面上一掠而過,像老版本的《哥斯拉》片尾又孵出一隻小哥斯拉一樣預示著還有續集,這種結尾也是科幻片中的常用招數。
滿分五星的話,本片前半段觀影指數三星,後半段這指數急劇下跌,跌到多少似乎也不重要了。另外有密集恐懼症的觀眾慎看,蜂群的特效和《極度驚蝗》類似,看起來容易起雞皮疙瘩。
《圓環行動》
《圓環行動》是今年上映的一部時間穿越題材的警匪片,由於疫情原因該片同樣沒有進入院線,只在網絡上發布。劇情的主線是一位緝毒戰士穿越到十年前去刺殺大毒梟,卻目睹了臥底的戰友即將被殺害的場景,究竟是完成任務還是營救戰友改變未來時間線,這位戰士果斷選擇後者,由此又帶來一系列正邪對抗的冒險故事。本來影片的這項時空穿越的設定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開頭情節也算有吸引力,可當片中的高層領導宣布戰士的代號被命名為9527後,一切都朝奇怪而失控的方向發展去了。匆匆暴露出最大反派後又匆匆結尾,還很不厚道地同樣留一個等待續集的懸念,這種虎頭蛇尾的手法讓人懷疑影片的後期投資出了大問題,總體來講因為失控而沒有達到及格線,不太推薦觀看。
《星際流浪》
以「星際」兩個字開頭的影片有好多部,無論是「迷航」還是「穿越」,無論是「救援」還是「探索」,不熟悉的觀眾要一眼分辨出來還真不容易。蹭「星際」熱度的《星際流浪》講述了一個類似於《明日邊緣》或《原始碼》那樣在同一個時空輪迴、一對戀人為了保護曲率發動機和歹徒反覆周旋的故事。該片情節緊湊引人入勝,但最大的問題在於嚴重模仿2016年的國外科幻片《超時空傳輸》,同樣是一男一女陷在時空環裡只有死亡才能重新回到起點,同樣是三個歹徒反覆衝進來脅迫男主女主,情節直接照搬到國內,只有片尾的結局稍有不同。這種嚴重同質化的影片即使片方不承認抄襲,咬定是向經典「致敬」,那也是跪趴在地上的諂媚奉承,並非有尊嚴的敬禮。如果要看,推薦直接觀看《超時空傳輸》,不要讓這投機的中間商把差價給賺了。
除了上面幾部影片外,還有沾點兒科幻的邊但實際上是文藝愛情片的《被光抓走的人》、《機械陪伴》等,這裡就不細說了。總的來說,「國產科幻電影元年」開張後,國產科幻片忙著交作業,前後冒出來的作品數量確實要顯著高於科幻開始變得熱門之前的平均數。不過,雖然作業的數量上去了,但盤點的這兩年的影片中,除了《慾念遊戲》與《殺人蜂入侵》有可圈可點之處外,其餘幾乎均未達到及格線,少部分還是那種一看就是為了圈一波科幻的錢就跑的作品,質量堪比當年為了套取補貼而粗製濫造卻號稱耗資2100萬的《雷鋒的故事》,讓人忍不住要怒而批判一番。
影業因疫情重創,國產科幻電影受到的衝擊也很大,不過,相信風雨過後是彩虹,優秀的作品在磨礪中總能留下自己的燦爛光彩,至於那些粗製濫造的投機品,消失就消失了,也毫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