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了人性

2020-12-24 小東愛歷史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流傳著許多祖宗留下來的俗語,這些俗語經歷了這麼長的時間流傳到現在,一定是有其中的一些道理的,比如說老人常說:「兩腮無肉不可交」,比如說「娶妻娶德不娶色「等等。

明代大才子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曾這樣說道:「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樹怕三搖

春季是植樹的最佳季節,也就是三四月份。這個時候的土壤比較鬆動,把樹種下之後還要把填好的土用腳踩實,這時的根基還不穩,有時還需要用木頭來固定住,就是希望新種下的樹能穩穩地紮根。

如果這個時候去搖樹的話,無疑有百害而無一利,所謂「人挪活,樹挪死」就是這個道理。

此時的樹根系還不發達,「三搖」指的是多次,意思是不能經常搖晃,如果你用力的去搖它,很可能破壞樹的根,導致這棵樹無法正常的吸收營養,變得不再挺拔並且樹葉枯黃,不利於日後的成長。

其實這也是古人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小樹若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打好根基,這個時候絕對不能隨便搖晃。

做人也是一樣,年幼的時候誘惑太多,一旦走錯就將誤終生。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腳踏實地,打好基礎,擼起袖子加油幹,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不是嗎?

女怕三撩

對於撩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在網絡上和聊天中常常都看到這個字眼,「撩」在字典中解釋的意思是伸手做某件事。其實女人就怕被不停地撩,最終很可能會動情動心。

因為女性多是感性大於理性,以前的人,是認定只有非常喜歡的,才會去主動地追求,但是現在的人把對方的顏值看做資本,甚至把追求當做是炫耀的資本。

這不僅僅是對對方不負責任,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畢竟女人都是比較感性的,如果一個人總是鍥而不捨的去追求,那女方很可能會因此而動心。這裡的女怕三撩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揭露人性

在《智囊全集》中就告訴了我們下半句,就是「雞怕攆狗怕舔」。

雞比較喜歡安靜,尤其在下蛋的時候最怕有人攆它。本來就膽小的雞,因為害怕就會到處亂飛,真是雞飛蛋打。如果沒有下出來的蛋也會因為害怕而縮回肚子裡。

其實還有個引申的含義,就是不要把人逼急了,因為這樣很容易給自己帶來麻煩。

狗對於人們的印象就是寵物,不僅能看家護院,有些狗的品種還可以為人類服務,不過更多的則是會養在身邊,成為寵物。只要主人對狗稍微一點好,就可以讓它活蹦亂跳非常開心。

狗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或者人一見面就會馬上迎上去,它表達喜歡的方式則是用舔,狗對剛生下的小狗崽就會一直舔它幫它清潔。但是這裡所說的狗怕舔是告訴你不要對狗太好。

狗通人性,你對它過分的好它就不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甚至開始認為自己才是一家之主。所以對狗狗再喜歡也有收斂,否則會慣壞它。

其實這句話還可以用在感情上,如果對方不喜歡自己,就不要再毫無尊嚴和沒有底線地用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了。

「三撩」固然重要,但如果一味的失去本心,不但迷失自我,還會被對方看不起。只有自己強大了,魅力也就擋不住了。

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通過經驗教訓給我們留下的至理名言,是中華文明傳承千年以來的智慧沉澱。

由此可見,古人的智慧我們不能不學。很多人也是通過學習老祖宗的智慧,解決現世的難題。但是想要學習老祖宗智慧,又該從何下手呢?

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曾國藩身上一窺端倪,曾國藩之所以能從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一路官升10級做到武英殿大學士,靠的就是"智慧"二字。而他獲得智慧的方式也很奇怪,居然是日夜捧讀《智囊全集》。

曾國藩曾說:"每當夜深入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可見,曾國藩是非常喜歡《智囊全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進行翻閱,慰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

這本《智囊全集》是明代文學大師馮夢龍所著。同時也被譽為"千古謀略第一書"的奇書。

書中內容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曆代智慧故事1238則,全部出自正史和筆記、野史。

不僅有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謀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機智。

就連我們熟知的大才子紀曉嵐也熟讀此書,甚至是到了倒背如流的狀態!

曾經讀過智囊的康熙,乾隆皇帝,還將其稱為「國之利器」,讓大臣們學習,不能隨便傳閱

而到了現在,我們熟知的萬達總裁王健林,也將這本智囊列為書單,給萬達高層,看中的就是這本書中蘊含的職場智慧!

馮夢龍在寫這本《智囊全集》時,就說:「天下無餘智」,這意思就是——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於此,以此我們就知道這本書到底有多厲害了。

由於原著是文言文,很多朋友讀著不盡興,所以我推薦大家閱讀文白互譯版的《智囊全集》,不僅用通俗易懂的話將原文進行翻譯,更是將作者馮夢龍的點評都完整的收納,注釋詳盡,更容易讀懂。

全套《智囊全集》也就一頓午飯錢,便能從古人的失敗中學習教訓,從成功中借鑑經驗,學習老祖宗們安身立命的智慧。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老祖宗的處世哲學,今人自愧弗如!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老祖宗的處世哲學,今人自愧弗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老祖宗根據切身經歷,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老話,如 「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夫不可扶」「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 「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 「正月不剃頭」 「臘月不定親」等等,都是智慧的結晶,身為一脈相承的炎黃子孫,更應該奉守老祖宗的這些教誨。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你知道它的真實含義嗎?
  • 俗話說,「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句子的後半部分是精華
    介紹這些年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言,還有自己的智慧,雖然這些諺語很短,卻卻教會了我們很多真理。「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是什麼意思?01、樹怕三搖種樹的人都知道樹苗經不起風雨。我們種樹時,通常踩在地上,以防新栽的樹被風吹倒。
  • 俗話說「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古人的話,現在還對嗎?
    在我們古代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來許多寶貴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其中精神財富除了有優美的詩歌還有就是古人經驗的總結俗語,這些俗語短小精悍,蘊含豐富的哲理,有些到現代依然適用。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樹怕三搖,女怕三撩」。
  • 古人追女孩早有妙招:「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到底怎麼撩呢?
    在俗語中有一句話叫「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字面意思簡單,卻隱含著追求女孩子的方法。詩經有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來心儀的女子便是謙謙君子所追求的目標,那麼古人是如何追求心上人的呢?樹怕三搖,是字面上的意思。參天大樹起於一根嫩苗,樹苗在剛入土的時候是最脆弱的。如果此時用力搖晃,就會影響樹苗的根基。為了保證樹苗的成長,古人一般都會用木棍固定住樹幹,這樣即使遇到強風,樹苗也能安然無恙。
  • 「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哪三撩能抓住女人心?
    《詩經·邶風·靜女》中就有一對有情人的美好描寫:「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那麼,男子要如何才能打動心儀女子的芳心呢?在這方面,古人其實有一些不錯的經驗。 在封建社會,男女婚姻大多不由自主,通常都要講究一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也並非絕對,有時候一些男子遇到了自己心儀的女子,兩情相悅下也會請父母上門提親。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指什麼意思?背後的道理讓人深思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老祖宗留下了許多智慧,比如唐詩宋詞,戲劇臉譜,名畫書法,陶瓷器物等等。但要說最樸實的就是農村俗語,因為這與古人的生活習俗和文化交流息息相關,而且至今為止,俗語諺語多得數不勝數。
  • 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是什麼意思?其中包含了直男脫單密碼
    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很多都市男青年處於單身狀態,這其中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沒有掌握找對象的技巧,而古人關於這方面的事情,留下了這樣一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圖片:單身男子劇照一、俗語解釋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句話形象的通過搖動樹木和撩撥女生做對比,向人們傳遞了關於情感方面的技巧。
  • 俗語說「樹怕三搖,女怕三撩」,男人知道是哪三撩嗎?
    大家應該都聽過"「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句話吧,很多人聽過這句俗語,但是並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三」在這裡並不是字面意思三次,而是多次,意思就是樹怕多次搖動,而女人怕被不斷撩而動情。很多人認為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層紗,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時候這句話並不見的是對的,男人如果對一個女人沒有感覺的話,就像是塊鐵板。無論你怎麼努力用心,也沒有辦法走進這個男人的心裡。但是相比之下,女人是感性的,在荷爾蒙的作用下,很多女人會被一個男人無微不至的寵愛之下打動,甚至淪陷。
  • 「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三撩」咋理解?古人教你如何追女孩子
    其實古人就總結了追女孩子的經驗,「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就是如此,我們來看看。 1、「樹怕三搖」 每年的三四月份是種植樹木的好時節,將樹苗栽種下去後,需要將土壤壓實,用上石頭或木頭固定好,讓它能快速的生根。
  • 「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此話有道理嗎,俗語不俗
    老祖宗遺留下的俗話「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在其中所蘊涵的大道理究竟是什麼,想使我們後代從這當中汲取什麼實踐經驗呢?又是不是真有些道理呢?實際效果如何,且看下面分解。最先說說「樹怕三搖」。由於被剛栽下的幼苗十分柔弱,也許一次無意間地搖晃,就會造成 樹種因為植根不穩,而成長為歪脖子樹,與大家理想中想要挺拔的大樹相去甚遠。自古以來,大家都喜愛將樹比作成人,想像樹一樣正氣凜然,有一定的使用價值,那麼人生道路的某一環節與樹種的「幼苗」又有何差別呢?
  • 農村俗語:「細女也怕撩,粗木也怕搖」是啥意思?
    這時,老農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細女也怕撩,粗木也怕搖」,有些男孩子之所以談不到女朋友,其原因就在於他不懂得如何「撩撥」女孩子的心,倘若他深諧女孩子的心理,還怎麼會談不到女朋友呢?「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的嗎?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老農的這種說法,去確實感覺有些迷惑,於是,便向老農提出了疑問。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智慧
    我們對於善良和邪惡的區分,是從人性以及法律的角度來看。如果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有的人做出的一切事情都沒有違背人心的道理,也沒有觸碰法律的底線,那麼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善良的人,反之他則是邪惡的。但這個劃分也不能說非常準確,畢竟人的善良與邪惡,不能用是否違法犯罪來區別開來,這樣的話,這個範圍實在是太廣了。
  • 「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如何理解?古人此話有何含義
    就像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他就是祖輩通過在生活中仔細觀察而得出,具有一定的教誨之意,也可作為古時百姓的擇偶標準來用!好男有毛怕一摸,好女有膘怕一撩這句俗語從字面看意思非常簡單,就是說古人對於好男好女的評定標準,而後面指出的所怕之事就有點耐人尋味了。並且,這好男好女的標準也不是古人隨便定下來的,那都是靠生活的積累,仔細的對比觀察後才總結而出的。
  • 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到底是什麼意思?
    民間的俗語可以說是大智慧,最近芝麻君又從朋友那裡聽到了一個關於愛情的俗語,那就是好男怕騷,好女怕撩,男怕三騷,女怕三撩。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上來說,好男人最怕的是騷女人的勾引,因為大部分男人即使沒有壞的想法,遇到了女人勾引,也很難坐懷不亂,最終還是會被蠱惑。而好女人呢,最怕的就是男人的撩撥,很容易讓心神蕩漾,最後被男人徵服。
  • 女怕「三撩」是哪三撩?老實男人不懂,壞男人早就知道
    文|小鹿與驢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其實從表面就可以大致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了。說的就是一個樹害怕多次搖動,會影響到樹的根部,女人最擔心被人多次撩。男人對女人死纏爛打,時間久了這個女人難免就會動心。撩的意思很廣泛,可以指無意間的撩,也可以指帶有目的性的撩。
  • 俗語:「女怕三撩,男怕三挑」是什麼意思?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女怕三撩,男怕三挑」是什麼意思?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俗語是一種我們中華民族特殊的文化種類,就像是歇後語一樣,是我們的前人在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之後總結出來的道理。同時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之中,感情是一種非常需要的東西,而在俗語之中有一句對「男女之事」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女怕三撩,男怕三挑」。其中包含的道理那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而我們這一期說的也就是這句俗語了。女怕三撩女怕三撩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從字面上來說是女的害怕被撩三次,當然實際上遠遠不止三次了,而是頻繁的,多次的去撩才能夠奏效。
  • 「樹怕三搖,女怕三撩」:古人戀愛三步走,追得你的意中人
    很多人認為古人在戀愛方面的經驗很是薄弱,這樣的觀念是對古人生活的誤解,那些「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閨中少女。她們往往都是富貴人家的小姐,因此受到禮教的束縛最深,可是對於大多數的人們來說,物質生活的不富裕就必須要通過精神上的自由追求來彌補,因此古人的戀愛生活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呆板和無聊。
  • 古人講「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才是經典,古人的智慧
    我們對於善良和邪惡的區分,是從人性以及法律的角度來看。如果從這兩個方面來看,有的人做出的一切事情都沒有違背人心的道理,也沒有觸碰法律的底線,那麼它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善良的人,反之他則是邪惡的。但這個劃分也不能說非常準確,畢竟人的善良與邪惡,不能用是否違法犯罪來區別開來,這樣的話,這個範圍實在是太廣了。
  • 古人說「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為什麼怕?有什麼深意?
    從古至今,端午節延續了這麼多年,流傳下來的相關諺語也不少,像「最怕端午節水、不怕七月半鬼」。這句話有很多人不理解,有些人覺得這句話很粗糙。但是,如果你仔細品讀其中蘊含的道理,你會感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 女怕三撩是哪三撩?老實男人不懂,壞男人才清楚
    民間有一句俗語叫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這句話的意思是,樹木最怕多次搖動,女人最怕多次撩撥。而到了現代,撩這個字,又有了更多的色彩,女怕三撩也不僅僅是怕死纏爛打,而是怕男人用套路用方法,女人最怕真心而又執著的撩,那么女怕三撩,到底是指的哪三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