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
文/叄叄
日前某P2P網貸平臺「愛錢進」APP 爆雷,37萬人被騙230億。而著名主持人汪涵曾經為它代言,奧運冠軍劉國梁曾是該平臺的「幸福體驗官」。
有網友放言,正是相信了汪涵和劉國梁為人正派的形象,相信他們在為「愛錢進」代言之前,肯定做過詳細周密的調查,覺得「愛錢進」是真實的、靠譜的,才會搭上自己的信譽和公眾形象。但「愛錢進」去年已經出現兌付困難,並不符合相關規定,現已被立案調查。這就導致了一部分受騙的投資者聚集喊話汪涵:「汪涵退代言費,汪涵請出來還我血汗錢」。
汪涵和劉國梁相繼公開道歉。
汪涵發聲明:「對廣大用戶遭遇兌付困難感到痛心。」
劉國梁:「出現這種情況,自己內心很愧疚,也非常痛心!」
網絡出現兩種聲音,一部分網友並不買帳,直呼道歉有用的話,要法律做什麼?
一部分網友坦言,他們都已經道歉了,知足吧。
原不原諒是一回事,態度很重要。
汪涵和「愛錢進」的合作時間是2016年-2018年,劉國梁和「愛錢進」的代言始於2018年5月,2019年底結束,在雙方合作前,「愛錢進」出示過其展開合法經營活動的相關證明材料,他們的合作是符合程序的。合作已經結束,「愛錢進」爆雷嚴格意義上講已經和他們沒啥關係了。為產品代言的名人明星很多,出狀況的也很多,像他們主動公開道歉的不多,至少他們態度是端正的,有擔當,不迴避。投資者是為了掙錢,汪涵和劉國梁肯定也是為了掙錢,他們也希望把錢很順利地揣進褲兜,出事了也不是他們所能料到,所願意的。現在的汪涵和劉國梁日子肯定不好過,網絡是是非非的說法鋪天蓋地,形象名譽大大受損,如坐針氈。他們也會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換個角度,投資者們都是滿了18歲的成年人,有自己思維和判斷,有為自己言行負責的能力和義務,並不會因誰誰誰的一句廣告詞就盲目投錢,無非還是因為「愛錢進」承諾的高息高回報深深誘惑了內心的欲望。高收益伴隨的是高風險,網絡上爆雷的類似平臺早就警鐘長鳴,我們為何依然掩耳盜鈴前赴後繼呢?欲望使然,汪涵劉國梁代言不是根本原因。
汪涵和劉國梁已經拿出了他們最大的誠意——承認錯誤,道歉。他們錯在哪兒呢?
錯在不該代言「愛錢進」,如換一種其他產品,穩穩噹噹賺錢。或者,錯就錯在不該做代言這件事。
沒有了汪涵劉國梁代言,也會有李國梁們代言,「愛錢進」始終是「愛錢進」,它依然會爆雷。所以,我們為何不像他們一樣,也低頭做一下自我批判呢?
承認自己錯了,的確很難,但坦然面對自己的過錯,吃一塹,長一智,不會永遠陷入相同的泥淖,把自己犯的錯不負責任地推卸到別人身上。自省,做不做,是態度問題。
做人,態度很重要。
01
相傳,有一個懶漢,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平時都是由妻子照顧他的生活。有一天,妻子要回娘家,大概要耽擱好幾天才能回來,不免擔心丈夫怎麼吃飯。
左思右想,聰明的她想出了一個法子,烙了一個大餅,中間掏一個比懶漢腦袋稍大的洞,剛好能夠穿過懶漢的腦袋,套在懶漢的脖子上。這個餅很大,足夠懶漢吃上十天半月。妻子做完這一切,才放心地回了娘家。
但在娘家過了幾天,妻子又開始擔心起家裡的懶漢丈夫,擔心他會不會餓著,餅有沒有吃完?娘家人見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只好讓她回家。
這位善良的妻子回到家打開門一看,懶漢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一探,早已氣絕。再看懶漢脖子上的大餅,只少了嘴巴夠得著的地方,其他地方都沒動。原來這懶漢懶得連頭都不願轉動一下,只吃了他嘴巴夠得著的餅,而後就這樣活活餓死了。
所以,面對生活,只有態度積極端正,才不至於受窮,像懶漢一樣嘴都不願動一下,只有被餓死的命運。我們老羨慕別人住大房子,開豪車,不愁錢花,哀嘆自己運氣不好。我們只看到別人風光的一面,從沒細究過他們背後的付出和心酸。
前段時間見了一從事高科技的朋友,我們閒聊時,他的微信提示音一直響,他總是趁我續茶水的分分秒秒回復,一直走神。他說他們沒有周末,加班是常態,每天晚上11點,附近軟體園是最堵車的時候。在高科技行業幾十年,神經一直緊繃。並說中國這幾年發展這麼迅速,全靠大家死磕出來的。
聽他一席話,我甚為汗顏。他們那麼拼,每天忙得昏天黑地,而我們卻天天在空調房裡嫌無聊。沒有誰可以隨隨便便成功,只有端正態度,勇於付出,勇於吃苦耐勞,才有成功的可能。
02
「好羨慕你啊,那麼瘦,我喝水都會胖呢!」
你是否也說過或聽過這樣的話?
胖子和瘦子無非是一種態度堅持的問題。瘦子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鍛鍊健身,堅持健康的飲食,堅持有規律的作息,十年如一日,從不改變,堅持之下,就形成了一種易瘦體質,就算偶爾放縱一下,也不會長肉。
胖子相反是堅持一種不良的生活方式,久坐不動,吃完飯就窩在沙發裡或床上玩手機,看電視,改不掉暴飲暴食,吃甜食、零食的習慣。久而久之,越不動就越不想動,脂肪越來越厚。
散漫、放鬆都將前功盡棄,持之以恆地堅持就成了一種態度,態度端正,才能督促我們繼續堅持,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和很好的執行力。
03
某男讀書時很喜歡同桌的女同學,但中間畫了條三八線,在青澀的年代,沒說上幾句話。初中畢業後,女生上了重點中學,某男因為那份喜歡,在女生走後的第二年拼命考上了女生的同一所高中。
高中三年,在校園裡彼此偶遇過,淡淡一笑就算打了招呼。高中畢業後女生又去了更遠的地方。他們的命運似乎並無交集。
幾十年後,他們再次在老家相遇,彼此有了家庭,各自牽著自己的小孩。幾近中年的男生早褪去了青澀,約了女生喝茶。直到那個下午,為了夙願,男生才鼓足勇氣,給了女生遲來的告白,但彼此已經沒有了可能。臨別,女生無比遺憾地說:「當初,你有很多時間很多機會,我也懂你的心思,但你一直不說,如果說了,說不定我們會有不同的人生。」
男生無比幽怨地望著自己依然喜歡的姑娘漸行漸遠,反覆咀嚼她臨別的那番話,萬般滋味在心頭。面對喜歡的姑娘,面對愛情,勇於表達,你沒說,怎知她不喜歡你,說還是不說,依然是態度問題。
從古至今,名人偉人們之所以豐功偉績,是因為他們有積極端正的態度,敢於面對,遇事不慌,遇困難不怕,遇挫折絞盡腦汁克服。
汪涵和劉國梁其實他們也可以完全不理會輿論,不用公開道歉的,但他們做了,群眾看到了他們的態度,事情的性質就大不相同。懂是非明事理者會冷靜對待,就事論事,撇開表象看本質,尋找事情的源起。
生活中,態度往往決定走向,態度既可創造機會,也能演繹奇蹟。不要把自己局限於一個狹小的思維空間,在心裡七上八下,紙上談兵,打開門,走出去,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
工作、事業、愛情,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你沒去嘗試,沒去做,怎知自己不行?
做了就算失敗了,至少我們不後悔不留遺憾,同時也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和短板所在,為下次積累經驗。
你沒說,怎知她不喜歡你?
你沒爭取,怎知得不到?
你沒開口道歉,怎知對方不會原諒?
你沒去走,怎知此路不通?
你沒開嗓,怎知自己唱歌不好聽?
只有端正態度,勇敢邁出第一步,才有後面的無限可能。
做人,做事,態度很重要。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