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多年來佔據國內音樂劇市場票房大半壁江山的海外大戲全線 「停擺」,今天就跟著小朵一起來看創作者們是怎麼危中尋機,抓緊提升華語音樂劇的「造血能力」,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讓我們走進黑暗中的光--2020華語音樂劇大賞!
在疫情尚未完全結束之時,中國音樂劇產業基地音樂劇出品公司連線就已經打響了劇場演出的保衛戰,由多家音樂劇出品機構聯合舉辦的【暖場】系列線上演唱會,至今已演出十期,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1.4億,近千萬播放量,成為眾多劇迷的必看節目,填補了幾個月來線下演出市場的短暫缺席,也為大賞奠定了堅實的觀眾基礎,「風雨同行,為愛暖場」。音樂劇人緊緊抓住時代契機,突破傳統線下演出的限制,努力發展自身優勢,為觀眾奉獻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演出。
演出馬拉松式展現了多年來中國音樂劇發展的碩果,除線下演出外,也同步開通了線上直播,讓更多音樂劇愛好者通過線上渠道,共同見證這場音樂劇盛宴。
十二家優質音樂劇公司(合翮文化/涵金文化/海笑文化/開心麻花/魅鯨文化/繆時客/七幕人生/染空間/徐俊戲劇/星在文化/一臺好戲/致敬文化)聯手打造的首屆華語音樂劇盛典。
截至當前,微博話題閱讀量已突破1.5億,討論量、互動量超16萬,聽到了來自各處的聲音。
百位演員傾力之作,19部優質劇目精彩紛呈,《白夜行》《貝多芬》《白蛇驚變》《火焰》《蘭波》《戀愛吧!人類》《近乎正常》《馬不停蹄的憂傷》《如果》《澀女郎》《帥小夥的蔬果店》《我,堂吉訶德》《危險遊戲》《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信》《搖滾年代》《猶太人在上海》《趙氏孤兒》《醉後贏家》一同上演
作為市場化程度最高的演出類型之一,音樂劇也遭受到嚴重的疫情衝擊,本屆大賞匯聚百位音樂劇演員,多家音樂劇出品機構首次聯合展示與分享了多年探索之下總結的行業發展經驗,致力於為當前音樂劇市場注入更多活力。
2020華語音樂劇大賞凝聚國內諸多優質音樂劇製作公司及優秀的音樂劇演員,力求打造高知名度、高質量的音樂劇品牌,未來還將對標百老匯託尼獎、韓國音樂劇大賞等國際戲劇盛典,推出頒獎典禮,致力於將其打造為中國音樂劇行業的旗幟標杆,為上海建設亞洲演藝之都、打造國際文化高地構建平臺優勢。
最好的戲劇也不過是人生的縮影,所有悲歡離合你我都曾見證。萬丈光芒會消散,但心中的熱愛永不落幕,黑暗之中,總有微光,2020華語音樂劇大賞舉辦的意義,就是點燃黑暗中唯一的「火炬」,去吸引更多的「微光」,一同照亮行業的黑夜,駛向更明亮的未來。我們堅信中國音樂劇,會在眾多音樂劇從業者的不斷進取與努力下,迎來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