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延遲退休的話題被大家炒得火熱,最近這些天養老金或將上漲的消息也經常出現在朋友圈中。
最近四川人社廳官網發布了一條這樣的消息。
2020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提高啦!
原文連結:
http://rst.sc.gov.cn/rst/zcwj/2020/12/15/5bb897e1b5854899948b5db1fe94c820.
該通知主要有下面兩個重點:
一、提高我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從2020年7月1日起,全省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105元,即在原每人每月100元的基礎上增加5元,提高標準所需資金由中央財政全額補助。
二、對年滿65周歲及以上待遇領取人員加發基礎養老金
2020年6月30日已年滿65周歲不滿80周歲的待遇領取人員,從2020年7月起月基礎養老金增加2元;已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月基礎養老金再增加3元(總額達到5元)。2020年7月1日之後年滿65周歲、年滿80周歲的待遇領取人員,從年滿65周歲、年滿80周歲的次月起月基礎養老金增加2元、3元。
01養老金16連漲
以上說的雖然是城鄉居民養老金,但是在今年疫情影響下,咱們打工人的養老金也仍然沒有減少,反而漲了不少,並且這也是自2005年以來國家連續第16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下面湘滬小編帶大家來回顧下今年我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調整情況。並就明年的養老金是否繼續調整上漲做一個預測。
先來看看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定額部分西藏、上海較高。
今年的養老金調整分為定額調整和掛鈎調整兩部分。
從今年的情況看來,固定調整金額,各省差距不大
定額調整是指按照一個固定的標準,統一對退休人員領取的養老金數額進行調整,同增同減。
2020年定額調整的金額各個省份並不一致,可分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
這3個省份月增養老金均超過70元:
■西藏最高,為每月增加80元。
■其次是上海,每月增加75元。
■第三是遼寧,根據參工時間,最高每月可增加70元。
第二梯隊
定額調整每月超過50元的省份共17個,分別是:
第三梯隊
定額調整每月超過30元的省份共11個,分別是:
掛鈎調整比例,各省相距較遠
儘管從固定調整金額來看,各省的差距並不算太大,但是掛鈎調整比例則相距比較遠
最低的河北、貴州,分別為0.4%、0.5%。
最高的福建、上海和廣東,均超過2%。
舉個例子
以退休人員老李為例,他65歲,繳費年限30年,養老金水平3000元。在同等條件下:
在北京,其養老金每月增加255元。
在河南養老金增加150元。
在遼寧,其養老金增加124元。
也就是說→同等條件下,北京比河南的養老金多出105元,比遼寧的養老金多出131元。
02明年養老金是否迎來「十七連漲」?
從2018年開始,養老金漲幅基本維持在5%左右。到2020年,養老金已經實現「十六連漲」,明年養老金是否接著上漲迎來「十七連漲」?
養老金在儲備方面還比較充足,有足夠的錢支持明年養老金上漲。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
(1)截至9月底,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為9.87億人、2.12億人、2.63億人,均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2)1月至9月,三項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3.57萬億元,總支出4.22萬億元,9月底累計結餘6.28萬億元,基金運行總體平穩。
今年社保制度改革方面的一個大動作,也為明年養老金發放或上漲提供了可能性:
(3)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工作全面推進,截至三季度末,已有26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現基金省級統收統支。
(4)做好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工作,前三季度資金已繳撥到位。
明年的養老金如何調整,我們拭目以待吧。
關於養老金,今年全國多地相關政策如下。
03全國多地養老金政策匯總
一、河北
統一繳費比例。統一執行國家核准的繳費比例,單位繳費比例16%,職工個人繳費比例8%。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20%。
統一繳費基數。自2020年1月1日起,統一按照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作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按照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核定單位繳費工資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上年度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的60%至300%之間,自主選擇申報繳費工資基數。
二、遼寧
統一繳費比例
統一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為16%;職工個人繳費比例為8%,記入個人帳戶。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帳戶。
統一繳費工資基數核定口徑
統一以全省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加權計算的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以下簡稱全口徑平均工資)核定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各地不得自行改變繳費工資基數核定口徑。
參保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在全省全口徑平均工資的60%、70%、80%、90%、100%、200%、300%七個檔次中自願選擇。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後追補繳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三、廣東
根據省統計部門有關從業人員人數和從業人員工資的統計數據計算,2019年全省全口徑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6756元。其中,第一類片區(廣州市、深圳市、省直)全口徑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為7880元;第二類片區(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為5855元;第三類片區(汕頭市、肇慶市)為5400元;第四類片區(韶關市、河源市、梅州市、汕尾市、陽江市、湛江市、茂名市、清遠市、潮州市、揭陽市、雲浮市)為5325元。
四、北京
北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下限確定
2020年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下限繼續執行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準。
五、甘肅
全省2020年社會保險個人繳費基數下限可繼續執行2019年個人繳費基數下限標準,個人繳費基數上限按規定正常調整。
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2020年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確有困難的,可自願暫緩繳費。
2021年可繼續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對2020年未繳費月度,可於2021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基數在2021年全省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範圍內自主選擇。補繳免收利息和滯納金,按規定比例記入個人帳戶,繳費到帳當年開始計息。
六、河南
統一繳費比例:全省參加養老保險的用人單位及其職工繳費比例分別為16%和8%,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20%。任何地方不得降低國家和我省規定的繳費比例。
統一繳費基數:以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以下簡稱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核定全省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上下限標準。
參保單位以其全部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作為單位繳費工資基數;職工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作為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全省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算繳費工資基數;超過全省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300%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工資基數。
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在全省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300%之間自主選擇申報繳費工資基數。
七、吉林
用人單位以職工繳費工資之和核定單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為16%,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以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資作為個人繳費基數。職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超過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300%以上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基數;低於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60%的,以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作為個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的核定周期為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
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可按年度繼續延長繳費至滿15年。其中《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的,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
八、湖北
(1)關於繳費比例
全省執行統一的繳費比例。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單位繳費比例為16%,職工個人繳費比例為8%;以個人身份參保的,繳費比例為20%。繳費比例的調整按程序報國家核准後,由省人民政府確定。
(2)關於繳費基數
工資口徑。以全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簡稱全省社平工資),作為確定繳費基數標準的依據。
繳費基數標準過渡。設置過渡期,將現行全省分區域三檔繳費基數標準逐步統一至全省使用一檔繳費基數標準。過渡期內各年度繳費基數具體標準,由省人社廳會同省有關部門研究制定,報省人民政府審定後發布。
單位繳費基數核定。自2020社保年度起,單位繳費基數按該單位參保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核定,不再實行單位職工工資總額與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對比。
九、浙江
繳費政策
從2022年1月1日起,統一按職工個人繳費工資之和核定單位繳費工資,單位繳費比例調整為16%,城鎮個體勞動者繳費比例調整為20%。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僱主的養老保險費全部由其本人繳納;僱工的養老保險費,由僱工繳納8%、僱主繳納12%。
2021年12月31日前,單位繳費工資核定辦法和繳費比例仍按現行規定執行。各地不得擴大一次性補繳適用人群範圍,不得違反規定對參保人員進行一次性補繳。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應按月繳費,不得以事後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
註:以當地最新政策為主。
如果您有不了解的信息,都可以聯繫湘滬小編諮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