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下「梅河口影城」可快速關注
萬眾期待的《小時代4》全國引爆,小編作為原著粉,之前三部都是看了首映,而昨天小編一下班也是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影廳,勢要實現「我用十年青春,赴你最後一撕」
果不其然,劇中各種撕逼大戰,男女混戰....像這種 ↓
當然,也有很多催淚點(小編這種易碎玻璃心表示從片頭哭到片尾)
顧裡癌症的時候...
唐宛如毀容
時代姐妹花的各自傷感
當然,小編作為廣大的原著粉之一,最感興趣的就是我們的小四究竟會怎麼處理結局最後一場戲。原著裡面是一把火把除楊冪以外的所有人都燒了要真的拍出來,難度太大,廣電不是吃素的,我不信他能過審。直接改結局?估計會被粉絲噴死。
在昨晚看完電影以後,小編心裡久久不能平靜,翻來覆去睡不著啊有木有!於是上網刷了一下影評,我發現其實對於小時代4的結局,一百個人就有一百種理解,於是小編連夜總結,分析出關於結尾的七重結局
(參考微博網友「金戈的歌」「浮誇的想念」「E_land_W」歸納總結)
電影首先停在林蕭和陸燒的互相回眸上。然後畫面就黑下去了,整個約半分鐘的黑屏被拆分成了三段,第一段是徹底的安靜,很多觀眾以為,電影到此結束了。(我身邊一個無知少女擦著眼淚問身邊的男朋友:「熒幕怎麼不亮了?是放映機壞了嗎?能退票嗎?不能退票明天我們換一家再看一次吧,我不能允許自己錯過了結尾!」)
第二段聲音,是關鍵的信息量獲取:一種大範圍燃燒的聲音,同時聲場中段是人的呼喊聲,聲場最遠處,是隱隱約約的消防車聲音。(這段信息量,對不熟悉小說的觀眾來說,是不知所云的。但是對熟悉小說的粉絲來說,是致命的。從這裡開始,不同的觀眾開始分化,信息量的獲取不均等,導致觀眾走向不同的結局,以看過原著和沒看過原著為分水嶺。)黑屏最後一段,是一陣高跟鞋的聲音。然後畫面再起,一個穿著黑色衣服的女人背影,往別墅裡面走,她打開門,然後就是一個在國產電影裡算得上非常牛逼的一個長達八分鐘的一鏡到底「長鏡頭」……
到這裡的話,就是劇中最後一幕了。也是七重隱藏結局的開始...
【結局剖析】
四姐妹人到中年,有了各自的生活,但是每年都依然會約好一個時間,回到曾經一起居住的別墅聚會,懷念曾經一起的青春年華。(其實小編覺得沒有看過原著的人是幸福的,因為看不到小四設置的陰暗面)
【第二重結局】當年最後的一場聚會,林蕭出門買酒,本來周崇光能夠和她一起逃脫,但是周崇光留下來擋狗仔,林蕭獨自一個人去超市買酒。因此,她逃脫了隨後發生的一場大火。而在別墅中所有的人,注意,是所有的人,全部葬身火海。
【結局剖析】
1、林蕭穿的是黑色套裝,另外三個女孩穿的都是純白色的衣服,林蕭在三部電影中,只有兩次穿過全身黑衣:顧裡爸爸的葬禮,崇光的葬禮。全身素黑的衣服在中國人傳統觀念裡,具有非常明確的暗示。而另外三個女孩兒全身純白的衣服,同樣暗示意味極其強烈,天堂裡的人,穿的都是白的。
2、走進別墅之前,大門口曾經掛著的一幅畫,而現在沒了,變成了空白,而且鏡框的玻璃是破碎的。
3、別墅裡的家具全部用白布封存。
4、唐宛如的臺詞:林蕭,你每年都這麼早到,你也太想我們了吧。(注意,如果三個女孩兒依然健在,平時就算她們四姐妹有各自的生活,但是不可能不互相打電話聯繫,不可能每年需要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回到曾經的地方,說「太想我們了吧。」而每年一次的固定探望,基本等於清明節的掃墓。
5、顧裡臺詞:「都說了我們每年都會回來啊,還用白布蓋得這麼嚴實,好麻煩啊。」在中國的傳統裡,去世的人,每一年忌日,是會回到去世時居住的地方的,這也是中國很多老年人不願意搬家的原因,因為怕去世的人,找不到家。(類似的情節唐山大地震裡也用過,徐帆燒紙錢的時候,說不願意搬家。)
6、林蕭聽見開門的聲音,回頭時,是熱淚盈眶,並且,她看見三姐妹走進來的時候,並沒有和她們有任何的交流,全程都在低頭思考。如果是真實的人,不可能不和她們發生對話和肢體接觸。所以,三個白衣應該是林蕭的幻覺。
【第三重結局】所有人都在那場大火裡燒死,在她瀕死之前她回溯了與朋友們的種種往事,最後看到了已在「彼岸」的三個朋友來「迎接」自己,最終她笑著說「我來了」,然後走向朋友們,也就是走向「彼岸」,走向死亡。
【結局剖析】
1、八分鐘的一鏡到底,它不是把原先電影裡的段落直接剪輯拼起來,而是同樣的情節,用完全不同的鏡頭視角來拍攝,鏡頭始終是處在一個向下俯視的視角,並且伴隨持續的漂浮感,就像一個人飄在空中俯瞰的狀態。在什麼狀態下人的視角能漂浮起來——靈魂出竅。人們通常認為在什麼狀況下人會靈魂出竅?——最常見的說法是,人在臨死之前,靈魂會脫離肉體,浮到空中,所以經常會有瀕死體驗的人回憶起看見病床上的自己。同時,在生命消逝前的最後時刻,腦海中會不斷回溯過去種種時光,俗稱「走馬燈」。並且,人們的走馬燈只會出現記憶深刻的場景和最關心的人,不會閃回無關緊要的畫面和人物。也因此,不管是畫面中四女戴紙王冠的田徑場亦或是大學湖邊正在餵天鵝的中央廣場,都空無一人。(因此,這不是真實的記憶,真實的場景中,有著滿滿的群眾路人)
2、四姐妹穿高中校服排練《友誼地久天長》。這是電影的最後一個情節,看的時候我還是有點小感動的,但是現在再回味,越想越覺得毛骨悚然。第一重結局的觀眾覺得這是四人每年歡聚時保留的固定節目,第二重結局的觀眾覺得這是林蕭的幻覺。然而,以上皆錯。首先,這不是真實的回憶。因為這個別墅是四姐妹大學畢業以後才住進來的,她們不可能高中時候就在這裡排練過。從時間軸上來說,這個場景不可能真實的出現過。其次,這也不是林蕭的幻想。因為如果是林蕭的幻想,那麼應該只有其它三姐妹是穿著校服的樣子,而林蕭應該還是穿著黑色衣服,三十多歲的盤發模樣。但我們看到的是,四姐妹都穿著高中校服在排練,所以真相只有一個(……柯南上身了- -),就是林蕭也死了,四個人以靈魂的形式,在老房子裡,徘徊。而這個時候,背景音樂是:「我們曾經終日遊蕩……我們也曾歷盡苦辛,到處奔波流浪。」
【第四重結局】所有的人,除了林蕭以外,都燒死在屋子裡了,而最後林蕭也自殺加入了他們。
【結局剖析】
1.自己想了一下,真正詭異的事是……三個白衣姐妹出現之前,林蕭一直站在那裡冥想……這一段我估計得有10分鐘那麼長,而且非常之詭異!都是小時代1、2、3以前的片段,但是又不是完全剪輯回歸的片段,是情節相同,但取景角度完全不同的!……不知道我這麼表達你是不是明白,就是好像有一個詭異的鏡頭在不同的位置把她們以前經歷過的事倒放了一遍,而且除了顧裡、唐宛如、南湘之外,其餘所有人都在這個冥想中!
2.第三點中提到的走馬燈,在這個漫長回憶的末尾,林蕭被其餘三個姐妹招手呼喚進了她們的隊伍,她們開始在那個空屋子裡,穿著高中的校服,跳第一部裡她們跳的那個舞蹈!而且每個人都跳得歪歪斜斜好像馬上就要摔倒……
3.一鏡到底之後四姐妹的表情和臺詞。在別墅裡女孩們的對話並非閒聊,每句都有隱藏含義。唐宛如說:「你每一年都到這麼早,太想我們了吧」——意思是那場大火後,林蕭每年都會來別墅裡祭奠死去的朋友們。顧裡走過林蕭身邊出鏡後,在畫面外持續不停地對林蕭說「林蕭,你還在等什麼?快過來呀,快過來」,而林蕭並不像通常被朋友邀請時會有的表情,而是眼含淚水,低頭沉思了一會兒之後,才抬起頭,表情有一種解脫後如釋重負的微笑,淡淡地說:「來了」。緊接著畫面就變成了四姐妹穿著高中校服排練《友誼地久天長》。——【注意,這是關鍵信息量】
所以我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結果是……林蕭也死了!
這間屋子根本已經燒毀了,它只不過是林蕭幻想出來的一個空間,在經歷了一年又一年苦苦的孤單的緬懷之後,她終於受不了了,回到了這間屋子,主動加入了三姐妹白色靈魂的隊伍——這就是小時代4為什麼要叫「靈魂盡頭」的意思吧!
然而,還不止這四重結局
【結局剖析】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代2》的結尾,周崇光說了一段話:「人死後靈魂會飄起來,俯瞰整個大地」影片最後足足有8分鐘的林蕭俯瞰的場景是她的視覺回憶
2.三姐妹進門後林蕭一直沒說話,而是低頭思考沉默,所以說明三姐妹與林蕭不存在在同一空間
【結局剖析】
林蕭精神分裂後,會出現很多幻覺,精神病人都會用意念欺騙自己,會幻想美好事物,所以她走進燒焦的房子基本都是潔白的
房子裡都用白布蓋著,林蕭對此十分恐懼,她想拿掉,但白布下的東西會勾起她痛苦的回憶
【結局剖析】
1.當唐宛如不慎打碎酒瓶的那一刻,就暗示著悲劇已經開始。酒,是火災的導火線,酒精能引發大火。之後林蕭說再去買一瓶,陸燒提出陪她一起去,出門遇到大批記者攔在門口。那時,陸燒說了類似『你先走我幫你擋住記者』的話,其實這句話就暗示著這是陸燒對林蕭最後的保護。緊接著屏幕全黑,響起救護車鳴笛聲火燒聲警笛聲。
2.那場火的確就是陸燒放的。陸,是六的繁體。燒,寓意火,暗示火災。陸燒放火燒死了除林蕭以外的六個人(原著六人,電影版八人)。
3.陸燒的癌症其實已經治不好了,雖然做了手術可還是會死。那他為什麼要拉著大家一起死?因為死掉的人中,都是曾經對林蕭有威脅或者傷害過林蕭的人。陸燒的保護欲其實是相當強烈的,然而除了他,世界上也再也沒有那麼愛林蕭的人,所以在他死後,就沒有人能夠像他那樣保護林蕭了。他怕林蕭因為大家再次受到傷害,所以只能以這種方式來保護她。按道理,陸燒放火後完全可以逃走,不被燒死。但他不管現在死還是將來死,只要能保護林蕭,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更因為,他想讓林蕭以為這只是一場意外。如果林蕭知道陸燒為了保護她自己而殺死她最摯愛的朋友們,一定會愧疚一輩子,出於他對林蕭強烈的愛,這就成了他唯一的選擇。當這場大火燒完,屏幕再度亮起時,是林蕭身穿黑衣再次回到顧裡的別墅,我們可以看到,在別墅內,一切都被蒙上一層白色,林蕭的黑衣就成了最突兀的,格格不入的顏色(為了祭奠大家),這時林蕭拿起照片開始回憶時代姐妹花的點點滴滴,間接也能看出她的思念。當回憶結束,林蕭落淚,顧裡南湘唐宛如就身穿白衣走進了林蕭的視野內,和平常一樣的打鬧,但是和林蕭黑衣顏色相反的白衣仍暗示著他們已經死去。
★小編記得,高中的時候,每天在宿舍睡覺都用手機打著光偷偷看小時代小說,會隨著四姐妹的喜怒哀樂,自己的心情也跟著轉變。不管電影受著多少的爭議,這是承載了90後十年的青春,多少人頂著腦殘粉的罵名還是義無反顧地踏進了電影院,小編覺得,這大概是我們對青春紀念最好的方式
★相信很多人會記得,我們在許多課間的午後,會和最親密的朋友手拉手去廁所,而我們可能因為很多很多原因,會少了和這些的親密的人聯繫,如果可以的話,請跟這些我們曾經朝夕相處的人一起踏進影院,緬懷我們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