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智齒」,有人對它咬牙切齒,恨不得一顆都不長,不僅痛起來要命,還得忍受拔牙之苦;但也有人對它非常歡喜,因為它又稱「智慧齒」,光聽名字就讓人欣喜……
智齒,其實並不能讓人變得聰明,只是在人智力發育旺盛時期長出,才有這別名。
智齒並非人人都會長。有些人四顆智齒都會齊全,但也有些人只長一兩顆,甚至一顆都沒有。一般來說,正常人有28-32顆牙齒,如果您從正中的門牙往邊緣數,第八顆就是智齒了。
經常會有醫生建議拔了智齒?甚至有些人剛發現智齒就得拔了?這到底怎麼回事?
1
長了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1
智齒用處不大,但問題多
智齒,其實也有人稱其為「無用牙」,因為飲食越來越精細,牙槽骨發育不完全,慢慢退化,智齒也就生長受阻甚至消失了。
但也正因為如此,智齒的問題相對更多——雖然長得晚,但容易蛀牙,還可能長歪,影響鄰牙正常生長……
2
哪些智齒需要拔除?
①自身蛀牙
由於智齒位於口腔深處,即使完全萌出也難以清潔到位,因此往往會發生齲壞,這種情況,醫生會建議拔除。
②阻生牙
阻生牙姿態不一:側臥、倒立、斜靠……總之就不願意待在正確的位置上,不僅自身難以清潔容易出現問題,還會威脅鄰牙或者戳到頰肉。容易形成鄰牙齲壞、被吸收、牙神經疼痛,甚至鬆動。
③牙列不齊
智齒萌出時產生的推動力常常是造成牙齒擁擠和排列不整齊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僅會頂壞鄰牙,甚至還可能擠歪整嘴的牙。
④無對咬合智齒
沒有對咬合的智齒容易出現智齒過長的現象,從而影響正常咀嚼,導致下頜關節出現疼痛不適等問題,這種情況也建議及早拔除。
⑤智齒冠周炎
有些智齒在生長時,只有部分牙冠在牙齦上露出,另外一部分被牙齦覆蓋,這樣智齒牙體和牙齦間就形成了一個狹窄較深的盲袋,容易藏汙納垢。而且牙冠上的牙齦也容易因咀嚼食物受損,形成潰瘍。當身體抵抗力下降,就可能引起冠周炎。
智齒冠周炎,個體表現差異大。它既可能平淡無奇,消炎即愈,又可能腫脹封喉,引起鄰近組織器官或筋膜間隙感染,危險時甚至需要切開氣管保命。
但是,一些智齒也可以考慮保留。
2
哪些智齒可以考慮不用拔?
①正常萌出
有些智齒正常萌出達到鄰牙頜平面、未被牙齦覆蓋、不存在咬合問題,並且沒有齲壞、疼痛等問題,沒有對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影響,這種情況是不需要拔除的。
②第二磨牙缺失或病損
智齒前面一顆牙齒,也就是第二磨牙,當它缺失或者因病損無法保留時,如果阻生智齒的傾斜角度不超過45度,可以保留,為假牙修復提供基礎。
③完全埋伏
當智齒完全埋伏於頜骨內,並且與鄰牙無相通,沒有壓迫神經引起神經疼痛,可以暫時保留。但如果是阻生牙,即便沒有露出牙齦,也考慮拔除。
2
拔牙有禁忌
這6類人要特別小心
1
月經期女性
月經期牙槽可能會發生代償性出血,所以對於一些「根深蒂固」的阻生牙或深埋牙,建議避開經期。
2
妊娠期女性
一般來說,懷孕期間儘量不要拔牙,不僅操作難度大,還可能出現早產、流產風險。因此,更建議女性在備孕期間先進行口腔檢查。
3
高血壓患者
拔牙容易間接刺激血壓增高,因此,對於本身血壓就偏高的人,容易引起出血不止、血管破裂等症狀。建議高血壓患者在拔牙之前,一定要定時檢測血壓,只有血壓在正常範圍內才能考慮拔牙。
4
高血糖患者
對於血糖過高且控制不理想的人群,患牙周病的概率要明顯高於常人,但是醫生建議不要輕易拔牙,因為患者往往免疫力低下,容易合併感染,且感染情況一般比較嚴重,不容易控制。
此外,糖尿病患者感染還會加劇三大代謝紊亂:葡萄糖抵抗不平衡、脂質抵抗不平衡、蛋白質抵抗不平衡,容易誘發高血糖危象。
5
凝血功能障礙患者
凝血功能障礙患者,拔牙後可能會出現術後出血不止,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6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
甲亢患者控制不好,拔牙過程中容易出現高熱、昏迷、心力衰竭等甲狀腺危象,因此需要謹遵醫囑、謹慎拔牙。
提示
拔智齒後的2-3天內,唾液中有少量血絲是正常情況,但如果3天後拔牙處仍然疼痛難忍、大量出血,需要儘快去醫院處理。
【來源:重慶衛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