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廣州和革命老區少年兒童同慶「六一」。
市關工委開展「法律進民辦小學」活動。
各級關工委深入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
大洋網訊 日既暮而猶煙霞絢爛,歲將晚而更橙桔芳馨。羊城大地,無論春寒料峭還是夏日酷暑,一群群雙鬢斑白卻精神矍鑠的老同志不辭辛苦長年奔走在校園內外、活躍在社區鄉村,深入千家萬戶,「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把培養擔當民族重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扛在肩上、掛在心間、行在實處,讓關愛的陽光照亮每一個青少年的心靈。他們就是來自全市各級關工委的近10萬「五老」同志(老黨員、老專家、老教師、老戰士、老模範)。
2000年5月29日,經中共廣州市委批准,廣州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關愛之光,閃耀羊城。2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州市關工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和作用,圍繞黨政所急、青少年所需、關工委所能,在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營造文明健康的社會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為支持和幫助廣大青少年成長成才、促進廣州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0年11月17日,紀念中國關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廣州市關工委再次榮獲「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這是廣州自2005年、2010年以來再次榮獲該項殊榮。榮耀的背後,是全市各級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肩負使命守初心、託起朝陽育新人」的生動實踐。
深入開展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黨和政府為你們搭建了人生出彩的平臺,希望大家把握這個來之不易的機遇,無論是在座的大學生,還是中學生小學生,都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聽黨話跟黨走,刻苦學習早成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廣州市政府原市長黎子流在省關工委主辦、市關工委承辦的「騰飛中國、輝煌70年」青少年愛國主義主題教育百場巡講活動啟動儀式暨首場巡講走進大學城活動上如是勉勵廣大青少年。
春風化雨,潤澤心靈。為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規範化、常態化,市關工委堅持以黨和國家重要紀念日為契機,在全市先後開展了「老少共築中國夢」「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騰飛中國、輝煌70年」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共2萬多場次,受教育青少年近1000萬人次;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等部門舉辦「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動,依託市區兩級圖書館主陣地,通過開展系列地域主題鮮明的閱讀活動,引導羊城青少年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青少年的健康閱讀習慣,近五年來開展活動9300多場,吸引190多萬人次青少年參加;自2010年起,連續11年聯合廣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舉辦主題鮮明、內涵深刻的「關愛成長開學日」活動,反響熱烈;成立廣州市關工委講師團,組織「五老」20年如一日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廣州故事,收到很好的效果。全市各級關工委講師團每年宣講4000餘場,近150萬人次青少年和家長受到教育。
市關工委注重挖掘廣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近現代革命策源地、嶺南文化中心地的豐富愛國主義教育資源,組織紅色史跡、夏令營等研學實踐活動,編印製作華南地區革命英雄故事叢書、宣傳視頻、圖片展板,開展徵文演講、文藝展演、老少書畫展,引導青少年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各級關工委組織編寫的愛國主義教育讀本52種、印發20.8萬冊。
開展「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
幫扶青少年特殊群體
海珠區關愛團副團長鄧惠桃,18年如一日,以慈母般博大胸懷,用愛心幫助160名邊緣青少年和偏常生「迷途知返」;荔灣區關工委宣講團團長陳二先,騎著自行車長年奔走在深入各中小學進行黨史國史教育的路上,先後為近100所中小學校開展黨史國史教育150場次,近2萬名青少年接受教育……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是市關工委積極開展五老關愛行動的生動詮釋。
市關工委堅持把關愛幫扶青少年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凝聚社會多方力量,整合利用各種資源,紮實深入開展「十百千萬」五老關愛行動,為廣大青少年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匯聚起「五老」強大正能量,撐起羊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一片藍天。
一是培育十個特色關工幫扶品牌。培育發展農村創業青年培訓、「愛心陽光熱線」青少年心理諮詢、夏令營辦在家門口、愛心企業家聯盟及慈善幫扶資金等10個關心下一代關愛幫扶品牌。
二是建設過百所兒童之家。建設優秀兒童之家242個,校外教育基地(含四點半學校、校外教育輔導站、假日學校)381個,近五年開展各類文化育人活動近9000場次,服務青少年125萬人次;開展家庭教育活動達9500場次,受教育家長約90萬人次。
三是培育超千名「雙帶」農村創業青年。在農村地區培樹全國「雙帶」先進個人劉淑芬等一批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青年人才;舉辦創業青年培訓班198期,培訓農村創業青年1.3萬人次;命名農村創業青年示範基地21個。
四是幫助1.72萬名困境青少年解決實際問題。各級關工組織積極協調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企業等,搭建平臺、創新形式,形成救助幫扶青少年特殊群體的合力。湧現增城區關心下一代愛心企業家志願服務聯盟、天河區慈善會關心下一代分會、黃埔區善德助學會等一批關愛新力量;近五年來共為1.72萬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供了課後輔導、生活救助、心理疏導、情感撫慰等關愛服務。
同時,市關工委廣泛動員「五老」組成五老普法講師團、法制教育報告團等關愛工作團,為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識;聯合市司法局成立青少年法律諮詢服務中心,派出律師定期到各中小學開展法律教育和法律諮詢活動,切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與市司法局、教育局等部門聯合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活動,配合市法院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等,引導青少年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此外,市關工委還通過「一對一」幫教、五老關愛團、網吧義務監督、銀髮工作室、關心下一代志願者聯盟等,動員更多五老參與矛盾調解、社會調查、社區矯正等工作,積極配合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社會化機制建設,為青少年營造健康、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
立足實際鍛造特色品牌 關工工作亮點頻出成果可喜
「廣州市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穗港澳三地青少年中共同開展『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教育系列活動,我感到十分高興,這是一個加強穗港澳三地青少年融合的創新舉措。三地青少年共同搞徵文比賽、搞書畫展、搞演講、搞文藝演出,通過這些活動共同加深對『我和我的祖國』的感受。這項活動一定要搞好,不但廣州要搞,還可以推廣到全國,讓全國關工組織和廣大五老都來關注、關心、關愛港澳青少年,讓他們能健康成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對市關工委開展的「我和我的祖國」穗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活動給予高度評價。
一直以來,市關工委堅持以青少年現實需求為導向,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不斷創新教育形式和工作載體,創造出一大批具有廣州鮮明特色的工作品牌,推動廣州關心下一代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一是黨建帶關建體制機制在全國領先。2005年,為進一步加強黨對關工工作的領導,市關工委在全國率先提出與探索黨建帶關建領導體制機制。十多年來,市關工委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全面推行市、區、鎮(街)三級關工委「雙主任」領導體制、積極擴大黨建帶關建基層覆蓋面、不斷提升黨建帶關建制度化規範化等方面下功夫,逐步形成具有廣州特色的「黨建帶關建」領導體制,其經驗做法得到了中國關工委和省關工委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廣。
二是「三工」聯動關愛路子為全國首創。為探索新時代城市社區關工工作新路子,市關工委以社工服務站(原家庭綜合服務中心)為平臺,積極探索建立健全「關工+社工+義工」「三工」聯動關愛工作新模式,取得顯著成效,形成經驗品牌。目前,全市188個社工服務站均建立「三工」結合的從事關心下一代工作隊伍,約10萬名五老活躍在基層社區從事青少年教育關愛工作,每年服務青少年超過50萬人次。
三是穗港澳青少年愛國教育影響廣泛。2019年,市關工委抓住學習貫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利契機,充分發揮穗港澳三地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的優勢,主動協調香港廣州社團總會等港澳愛國團體,探索穗港澳三地聯合開展青少年愛國教育的新做法新機制;持續深入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穗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通過舉辦文藝匯演、青少年演講(朗誦)會、書畫展、徵文比賽等活動,不斷厚植穗港澳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愛國情懷。主題教育活動共吸引來自穗、港、澳三地15萬餘名青少年踴躍參與,參與人數之多、聲勢之大、效果之好,為近年少有,得到了中國關工委、省關工委領導及社會各界充分肯定和廣泛讚譽。
四是創新推動民營企業建立關工組織。為進一步擴大關工工作的覆蓋面和影響力,立足廣州是民營企業大市的實際,在組織、統戰、工商聯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市關工委積極探索在民營企業建立關工組織,加強對民營企業廣大青年職工的關心教育引導。目前,全市已有逾千家民營企業建立關工組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祖國的未來屬於下一代,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站在20周年新起點上,廣州市關工委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篤志前行,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譜寫新時代廣州關心下一代工作新篇章,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增光添彩。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姝泓 通訊員穗關工委、穗文明
[ 編輯: 佘湘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