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英國的一份小報紙《太陽報》上刊登了英國一名評論員的文章,文章中揚言,要我國為全球新冠疫情擴散做出賠償,理由便是就在全球各個國家的經濟都被疫情摧毀時,我國卻「不合潮流」開始賺錢。該評論員甚至呼籲英國派出大艦巨炮,似乎就要動用武力,然後有意思的事就發生了。
就在該評論員發表囂張言論的第二天,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二號艦先當了「逃兵」。根據報導,這艘伊莉莎白級航母的二號艦在船塢內因為內部管道破裂發生了一系列故障。內部的電氣設備以及長達數公裡的電網發生故障。根據計算,這艘英國航母的維修工作可能將一直持續到2021年5月,預計維修費用將高達數百萬英鎊。
英國航母的再次事故,讓英國海軍2023年前,航母具備作戰能力的計劃再次成為泡影。英國皇家海軍如今的軍事實力如何?一句話總結,那就是不願意承認現實的落魄貴族。
假如在一百多年前,英國還是一個有著強大的皇家海軍,如日中天的龐大帝國。然而時過境遷,現在的大英帝國早已衰落,現如今的皇家海軍擁有的艦艇總噸位數只有那可憐巴巴的48萬噸。就連曾經不被英國放在眼裡的日本,其海上自衛隊的艦艇噸位總和都比英國多一萬噸。假如再去掉潛艇,一些非戰鬥艦艇以及戰鬥力低下的護衛艦之後,英國皇家海軍就只剩下少得可憐的六艘45型驅逐艦和兩艘伊莉莎白級航母了。
而這兩艘所謂的大英帝國的牌面,伊莉莎白級航母,目前也是百病纏身。不止一次出現過機庫漏水,發動機泡水,傳動軸斷裂等事故。不僅如此,「伊莉莎白女王」號至今還沒有專屬的艦載機,每當需要參與演習時,不僅要向自家的皇家空軍借F-35B,甚至要找美國海軍陸戰隊借飛機。更別提所謂的兩艘航母,其中一艘最近又趴窩了。英國如今的海軍就這幾艘艦,一旦真敢和我們動手,055型飛彈驅逐艦一輪飛彈齊射還沒結束,英國海軍的船就頂不住了。
如今的我國,早已不是19世紀的那個清政府了,也許目前我們的海軍和美國相比起來還有不少差距,但除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我們還沒帶怕的。目前我國海軍的總噸位之和已經遠遠超越了英日兩國的海軍總噸位之和,達到了227.5萬噸。20餘艘的052D,30艘054A,6艘052C,以及在服役路上的8艘055型大型驅逐艦,更別提還有兩艘6萬噸級的航空母艦。面對英國的海軍,可以底氣十足地說一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無論是數量,還是總體實力上顯然英國都不是對手,也不知道這位英國評論員哪兒來的錯覺,認為大艦巨炮可以讓我國屈服。殊不知英國的軍艦一旦出現在我國海軍,那旁邊立馬就會有幾十艘甚至十幾艘中國的軍艦圍觀,這數量差距還怎麼叫囂。
事實上,早在今年年初,英國就曾經叫囂過要將自己的「薩瑟蘭」號護衛艦開來我國南部海域轉轉。英國國防大臣還揚言英國海軍有權這麼做,這是在捍衛自由航行的權利。然而一直到三月份結束,我們也沒等來該船的身影。整整一個月後才發現這艘揚言3月來中國南海挑釁的英國軍艦,繞開南海去了日本。
不過假如英國真把二戰時期的大艦巨炮開過來,那我們倒是舉雙手歡迎。英國如今保存的大艦巨炮也就剩那麼幾艘。不論是英國皇家海軍過去的傳奇勝利號風帆戰列艦還是貝爾法斯特號輕巡。這兩艘不論哪一艘開來都是一個好消息,風帆戰列艦和二戰的輕型巡洋艦都是軍迷們的心頭好。找個港口停泊再拉一座棧橋,一個新的5A級景區就建好了。一天的門票收入就夠路上的油錢了。當然這只是個玩笑,同樣在面對這樣的國家叫囂時,我們也就當個笑話娛樂一番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