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抗日戰爭劇集,很多人第一反應肯定就是,天哪,又是一部神劇。確實,近年來抗日神劇非常非常地多,有一槍打死幾個鬼子的,也有一巴掌拍死人的,甚至有飛簷走壁,出入鬼子軍營,無人知曉的。這樣的劇情現狀下很多人都直接棄劇。不過,在這個神劇時代,也會有很多真正貼合歷史真相的劇情,比如說這兩天全網上映上映的電影《八佰》,還有17年的《風箏》。
就拿電視劇《風箏》來說,17年它一經上映,在一開始可能並沒有很多人知道,但是劇情緊湊、貼近歷史事實、劇情還原,如此製作精良的諜戰劇一下子就震驚了很多人,看過的網友們交口稱讚,一時間,口碑爆棚,一傳十、十傳百,《風箏》就這樣火了起來。
一時之間,《風箏》走進了很多人的世界。很多人都說,在國產劇浮誇、虛假的電視劇時代背景之下,《風箏》的出現就像是一股清流。它沒有刻意的去表現什麼,也沒有特意的去說教什麼,只是著眼於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以普通人的角度、普通人的視野去將那一場關於革命的故事。那些看起來很多難懂苦澀的信仰,那些很多電視劇都不能真正將其表現的紅色精神,《風箏》以小見大,如涓涓細流般的、如毛毛細雨般的將其一點一點的化解,一點一點一點的展示。就是這樣的一部諜戰劇,可以說是成為了國產諜戰劇的一個標準,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風箏》的口碑都非常的好,究其根本是因為它是真正貼合實際歷史出現的諜戰劇情。而在近期,又一部貼近歷史的良心戰爭劇集出現在大家的眼前,那就是由黃軒、陳赫領銜主演的《瞄準》,很多人都說,《瞄準》是繼《風箏》之後難的的一部良心諜戰劇。無論是劇情的節奏把控還是劇情包括各種時代背景的準確度都非常好,甚至是兩位男主演的演技都十分的出色,哪怕是平時都是以笑臉迎人、走諧星路線的陳赫在此次的《瞄準》之中飾演的狠辣角色也是毫不違和。只要你抱著嘗試的心點進來,你就會忍不住的想要一睹究竟,你就會抑制不住想要追劇的心,這就是《瞄準》的成功,《瞄準》的魅力。
《瞄準》聚焦在很少在國產劇當中出現過的城市狙擊手,時代背景是在49年,給大家講述了由黃軒飾演的蘇文謙和陳赫飾演的池鐵城兩人從生死搭檔、金牌組合到之後兩人兵戎相見、各分陣營的故事。這是一部少有的雙男主設定的劇情,也是一部少有的狙擊手的故事。整個電視劇都是以不同的小故事環環相扣,一步一步帶我們深入去了解。各種伏筆、各種暗示接踵而至,兩集一個篇章的節奏讓人慾罷不能,信息量之大、情節之多、動作場面、高能場面應接不暇。
很多電視劇開篇可能比較得平緩,喜歡慢條斯理地給觀眾朋友們展示一個故事,《瞄準》反其道而行之,開篇即高潮的劇情一下子吸引了觀眾的目光,直接帶著觀眾朋友們一秒入戲。開篇第一個劇情【碼頭狙擊戰】當中,王硯輝飾演的軍統特務葉冠英從出場開始就帶著我們感知到了這部良心劇的良心所在。臺階、店面、小鋪子的各種叫賣聲、周邊的灰色建築之類的都是滿滿的年代感,很多人看到都直接在彈幕表示這個是一個電影的畫面質感。
隨著鏡頭的挪動,我們看到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城市狙擊。不同於以往的隨意開兩槍就是百發百中的誇張描述,《瞄準》裡面的狙擊手是專業的。專人撐傘來傳遞情報,狙擊手找角度,化妝成為女大學生選擇一個負責雕刻的攤子以雕刻來掩飾自己監視的行動,之後行動出現異常再馬上就偽裝成小孩姐姐接近案發地,以小風車來傳遞風速信息,行動前提前規劃撤離路線,再到真正完成狙擊任務後安全撤離,這一幕幕畫面無不體現著《瞄準》的細節把控十分的到位。雖然劇情緊湊節奏快,但是細節也一個不落,這樣的電視劇看得才叫過癮。
而在劇情緊張豐滿的同時,《瞄準》也十分的寫實。在第一集當中,女殺手單凌在刻完木雕之後用金圓券付錢,而且直接付了2000塊。看到這一情節很多人在彈幕中表示不理解,確實,以我們現在來看確實真的很貴,看起來十分的不合常理,但是只要了解那個年代的人便會知道,其實這就是那個時代通貨膨脹造成的時代現狀。一個木雕2000元,一個白雪公主蛋糕20萬元,這樣的物價高得令人咋舌,卻真實的反映了歷史。在物價瘋漲、紙幣貶值的解放初期,人民的生活艱難這一現狀在電視中雖然沒有明說,但也是顯而易見的。
而在後面劇情當中我們看到的傳真機和步話機,也是引起了很多觀眾的討論,甚至很多觀眾為了去核實這些細節還特意去惡補知識,不過都無一例外的被《瞄準》節目組給打動了,因為一切的一切都過於真實,都是符合歷史真實背景的。三十年代就被發明、二戰時期就已經在使用的步話機在《瞄準》當中的松江,這個大都市的公安局配有幾部步話機是符合歷史的,那那個在北洋政府就開始流傳的傳真技術更不用說了,在49年的公安局出現是合情合理的。這樣的細節,這樣的真實把控,都說細節決定成敗,《瞄準》的成功由此可見。
在最新播出的劇情裡面,情節把控就更加激動人心了。一邊是歐陽在咖啡廳逼問紫舒,紫舒對於往事的一一回憶,一邊是池鐵城和蘇文謙兩大金牌狙擊手的巔峰生死對決,一邊是爭分奪秒想要刺殺紫舒父親、小雪爺爺的水母暗殺組,一邊是緊急尋找,想要保護小雪爺爺的公安局專案組成員,幾個劇情同時展開,鏡頭不斷切換,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也是直接將劇情推到了高潮,池鐵城知道小雪是自己的女兒之後再度和蘇文謙聯手,從暗殺組槍下救下小雪和小雪爺爺。這樣飽滿豐富的劇情真的是緊張又刺激。
在緊張刺激的劇情背景之下,兩大主演也是不斷地狂飆演技。蘇文謙是一個沉默內斂的人,重情重義但是不怎麼會表達自己,很多事情都憋在心裡不願意去訴說。這樣的一個角色要演繹起來其實很難,但是黃軒的演技真的不愧是青年一代當中響噹噹的,演技自然得就將這樣一個形象展示給了大家。
在演技這一塊更受關注的其實是陳赫,在池鐵城之前,陳赫就一直在走著諧星的路線,很多人都將他"曾小賢"的形象映入腦海,他只要一笑,那"曾小賢"的靈魂都有了。不過這次陳赫卻讓大家大吃一驚,直接成功轉型。雖然還是談笑風生,但是卻有殺人如麻。上一秒還在開心地跟別人說著烘培的具體事項,邀請別人品嘗他做的西點,下一秒就直接割喉;嘴上說著送一個分別禮物給大家,做出的卻是一個裝著炸彈的蛋糕;不經意間就直接給自己不聽話的徒弟將手給掰斷了,這樣一個形象,在陳赫的演繹之下,加上他那"額哈哈哈"的笑聲顯得更加的深不可測,讓人毛骨悚然。
與其他諜戰劇的快節奏、強衝突相比較,《風箏》的風格整體上顯得非常穩重和厚重。整個劇集的畫面構圖、色彩等等別具一格,很多時候又給觀眾帶來更強烈的震撼力量。可以這麼說,諜戰故事的特殊化處理與特有的情節展示,也為《風箏》增添了浪漫主義色彩。回頭看《瞄準》,情節設計似乎在《風箏》之上,觀賞性更好一些。深究內核,肯定還需多多追趕,但好劇的模樣已有,作為後起之秀還是不為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