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shèng rén)。近義詞有:賢人,偉人,至人。反義詞有:凡夫,凡人,小人。
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毛澤東《黨內團結的辯證方法》:「有些人似乎以為,一進了共產黨都是聖人,沒有分歧,沒有誤會,不能分析。」]指孔子。[毛澤東《青年運動的方向》:「中國古代在聖人那裡讀書的青年們,不但沒有學過革命的理論,而且不實行勞動。」]封建時代對帝王的尊稱。天主教認為死後能升入天堂、品行優秀可成為教徒表率、應受宗教敬禮的人。
聖人參考例句:
1、聖人從事,必藉於權而務興於時。
2、而正方圓;聖人能生法,不能廢法以治國。
3、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4、聖人之用兵,戢時而動,不得已而用之。
5、要知兵器為兇器,聖人不得已用之。
6、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7、聖人覺悟於當下,解脫於未來。
8、聖人能生法,不能廢法而治國管子。
9、聖人參天兩地,養太和之氣,一歸渾沌之真。
10、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
聖人有關的成語:
1、五經掃地(wǔ jīng sǎo dì):五經: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臉都丟盡了。舊時也指聖人之道泯滅。
2、聖人忘情(shèng rén wàng qíng):聖人:具有崇高道德的人物。指聖人不為感情所動
3、清聖濁賢(qīng shèng zhuó xián):漢末饑荒,禁止釀酒,飲酒人避諱言酒,稱清酒為聖人,濁酒為賢人。指酒的別稱
4、泣麟悲鳳(qì lín bēi fèng):①古代以為麟是仁獸,天下太平時乃出現;又以為鳳鳥至乃聖人受命而王之兆。孔子因亂世獲麟而涕泣,又因鳳鳥不至而傷嘆。見《公羊傳·哀公十四年》、《論語·子罕》。後因以「泣麟悲鳳」為哀傷國家衰敗之典。②古琴操名。
5、龍行虎變(lóng xíng hǔ biàn):《易·幹》:「飛龍在天……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又《革》:「大人虎變。」孔穎達疏:「損益前王,創製立法,有文章之美,煥然可觀,有似虎變,其文彪炳。」後遂以「龍行虎變」喻帝王革故鼎新,創製建業。
6、河清社鳴(hé qīng shè míng):《文選·李康〈運命論〉》:「夫黃河清而聖人生,裡社鳴而聖人出。」劉良註:「裡社,神祠也。」後以「河清社鳴」為太平祥瑞的象徵。
7、內聖外王(nèi shèng wài zhǔ):指一方面具有聖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8、超然獨處(chāo rán dú chǔ):謂超出世事離群獨居。《文選·宋玉<對楚王問>》:「宋玉曰:『夫聖人瑰意琦行,超然獨處,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為哉!』」亦作「超然獨立」。《淮南子·修務訓》:「君子……超然獨立,卓然離世。」
9、古聖先賢(gǔ shèng xiān xián):聖:品德智能極高。賢:有才能有道德。古代的聖人賢者。
10、聖經賢傳(shèng jīng xián zhuàn):舊指聖人手訂的經典和賢人闡釋的著作。
《聖人造句和解釋_聖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