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神仙姐姐分手快樂,相信對每個劉亦菲的粉絲和喜愛者而言,都是喜大淚奔,普天同慶,提前過年……
當然事實上,劉亦菲和宋承憲已經分手很久了,目前只是正式通告。
去年宋承憲已經多次被拍到和韓國女星高雅拉一起共度二人世界,而且公開並毫無顧忌。
而去年年底,劉亦菲接到好萊塢迪士尼大製作《花木蘭》,這一亞洲女星有史以來最好商業片資源,成為轟動全球影壇的大新聞時,宋承憲也一反常態,沒有再如兩人交往期間一樣,頻繁發相關捆綁通告,蹭女友上熱搜,也說明兩人早已是分手狀態了。
劉亦菲從14歲出道以來,原本一直是無數少年心目中的夢中情人、童年女神,出演過的4部電視劇,都是當時收視率超高、影響力巨大的電視劇。 《金粉世家》女二號白秀珠(收視12.2%), 《天龍八部》女主角王語嫣(收視11.5%), 《仙劍奇俠傳》女主角趙靈兒(收視5.775%), 《神鵰俠侶》女主角小龍女(收視8.872%), 在如今的電視圈,收視破1.5%就算年度熱播劇,收視破2%就是年度收視冠亞軍,《人民的名義》收視3.661%,已經是近6年來所有電視劇最高。所以10年前一部熱播主流電視劇的影響力,和今天的熱播電視劇,是絕不可同日而語的。
當初看著劉亦菲的電視劇度過童年、少年時光的許多人,如今已經長大,所以作為相當多部分80後、90後群體心目中的"神仙姊姊",她在這一年齡段的國民度、「偶像濾鏡」和「童年情懷」,當今還繼續活躍在一線的女星,已經少有人及。 而這些方面真正能和她相媲美的,同為80後、90後一代人「童年古裝女神」的那些傳奇女星,如今都基本已經淡出影視圈了,早成為大家永久的回憶。
然而,一個廣受公眾歡迎和喜愛的「國民女神」,第一次公開戀愛,卻是和一個韓國男明星,這可以說是極其挑戰大眾心理承受力的莽撞舉動。 因為某自封「宇宙大國」常年篡改歷史,更舉國上下從政府到民間,絲毫不掩飾對我國東北領土的覬覦之心,因此民間反韓情緒一直高漲,在「薩德」事件以後更加如此,曾一度贏得無數狂熱粉絲的一眾韓國明星,時下更多只有趕客效果。 這幾年娛樂圈的「禁韓令」,則因為順應了廣大民心民意,才獲得觀眾到影迷的普遍讚揚。
所以,2015年8月,單純而天真的劉亦菲,本以為只是遵從本心、承認了一場在行內再尋常不過、因戲生情的跨國戀愛,殊不知卻是落入一個情場老手的磬中,做的是一個對她本身事業發展猶如「自殺」、絕無任何好處的決定。 此事不止讓多少曾喜歡過她的人,失望,惆悵,嘆息,原本上佳的路人緣和觀眾觀都丟失了不少,各大網絡平臺都一片哀嚎,而且連劉亦菲原來的粉絲也瞬間「脫粉」了一大半。
很多此前一天天數日子,盼望著《露水紅顏》、《第三種愛情》上映,等待著《紫禁城的芭蕾》(後已流產)的人,明明理智上都知道,這種片子的票房肯定不會爆,還固執期望奇蹟會降臨給這個女孩的人,傷心、失望、難過,甚至怒而轉黑。 其實,並不是大家不希望劉亦菲享受戀愛,結婚生子,也並不是當真十分在乎男方那些「逃兵役、拍三級片」之類的所謂「黑歷史」, 而是大家都知道,她立足於娛樂圈,最大的根基就是她的路人緣和國民度,然而在當前的人人厭韓的輿論環境下和公眾情緒中,選擇一個韓國韓星做男友, 從這些「脫粉」的前粉絲看來,是「完全沒有事業心、不在乎自己事業發展」的表現,更和同年齡段的其他一二三線女星,無一不是雄心勃勃、力爭上遊,形成鮮明對比。因此,他們亦或她們,又怎麼還會繼續願意為劉亦菲去安利營銷作品、刷轉評贊等網絡數據、刷雜誌銷量、刷電影票房呢?
劉亦菲近十多年再沒拍過電視劇,也不上綜藝,不買熱搜,不籤約大公司,也完全沒有相應的包裝營銷團隊,大多數的00後、05後的追星青少年,都已經並不熟悉她了。
而原本的粉絲群體,又因和宋承憲公開戀情一事而元氣大傷,所以在這個流量經濟和粉絲文化主導娛樂圈的時代,劉亦菲相應的影視資源也大受影響。 ——選一個「已經和韓國人戀愛、可能還要和韓國人結婚、懷孕生育的女星」做影片主演,是一件風險極高、回報極小的事。
此後2年多時間,劉亦菲只接到一部電影《二代妖精》,還有一部合拍片《重力反轉》半途流產,2016年11月該片殺青後,長達13個月的空窗期,無戲可拍。——這就是冷酷的市場現實。 而2017年夏天上映的所謂阿里影片大製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鋪天蓋地的強大宣發造勢,製作質量本身卻十分堪憂,而劉亦菲在影片中的造型扮相,更被狠狠坑了一把,令很多希望重新目睹童年女神仙女模樣的人大失所望。
該片票房5.3億,雖然實際上沒有賠本,但也遠未達到8億票房的保底預期,更讓阿里這頭跨界巨鱷,打算只靠「宣發、明星、ip、流量」,漠視劇本和製作的圈錢大計,就此破滅。
而且因為原著涉嫌抄襲、其他主演粉絲鎖場等原因,口碑風評更是爛出天際,也進一步耗損了劉亦菲所剩的路人緣和觀眾好感度。 如果不是好萊塢看中蓬勃發展的中國市場,啟動《花木蘭》項目的真人化,而國內30歲以下女星的英語、打戲、顏值、國民度等綜合考慮,無人可勝劉亦菲,竟讓她在2017年底,出人意料拿下了這塊暫時不受國內粉絲經濟影響和左右的「驚天巨餅」 ——那麼劉亦菲簡直可以成為當下娛樂圈裡,事業規劃一塌糊塗、白白辜負了十年光陰,荒廢了極高起點和大好年華,高開低走的反面典型了。
好吧,也「痛心疾首」批評了劉亦菲這麼久,不論如何,《花木蘭》是很好很好的,和韓國人分手也是很好很好的,上天竟然又接連給了她兩次幸運,扭轉了她此前岌岌可危的事業生涯, 那麼就祝這個並不聰明、任性執拗、但卻一直善良、充滿愛心、無論遭遇何等惡意都微笑以待的姑娘,無論事業上還是生活上,都能否極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