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陽!別忘了給家中的父母長輩打個電話……

2020-11-20 澎湃新聞

2020年10月25日

庚子年九月初九

星期日

我們迎來了「重陽」佳節。

「人間百善孝先行,九九重陽敬老情。」

重陽節,是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節、曬秋節,也是法定的「老人節」。

《易經》用陰陽,表示萬物。

九九重陽之時,「日月並陽,兩九相重」,陽數達到了最大,自然而然的「九九歸一,終成正果」。

這個時節,天高,雲淡,氣淨,風輕,是一個最宜人的節氣。

因此,人們登高,望遠,辭青,懷念,感恩……告別一個結束,開始一個起點。

關於重陽節,有這樣一個傳說:

東漢時期,方士費長房有一個徒弟叫桓景。桓景的家鄉瘟疫橫行,父老鄉親非常苦難。

費長房便讓自己的徒弟恆景帶著兩樣法寶,茱萸葉子和菊花酒,在九月九日天地之氣極陽之時,去為家鄉人消災解禍。

這一天,桓景帶著鄉親們爬到最高的山上,身上插上茱萸,喝著香醇的菊花酒,驅邪避禍。

自此便有了九九重陽節,登高望鄉、插戴茱萸、喝菊花酒的傳統。

登高「辭青」

九月初九正值仲秋時節,天高氣爽,正適合登高遠望,活動筋骨,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

登高之地沒有限制,人們在山上除了觀賞紅葉野花,還要飲酒吃肉,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具有吸引力。

插戴茱萸

古代奉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因此重陽節又叫做「茱萸節」。

他們認為九月九日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而茱萸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

因此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闢邪求吉,茱萸因此還被人們稱為「闢邪翁」。

喝菊花酒

菊花,是長壽名花。在「霜降之時,唯此草盛茂」,由於菊的獨特品性,菊成為生命力的象徵。

重陽佳節,我國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吃重陽糕

據《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的習俗,即最初的重陽糕。糕與高諧音,吃糕有美好的意義,因而受到人們的青睞。

作為節日食品,重陽花糕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的用意,之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陽正值深秋時節,天氣漸寒,分享四條重陽養生小知識也是必不可少的,望君牢記心上。

飲食方面:潤燥養肺

飲菊花酒,益陰滋腎

吃羊肉麵,益氣補虛

起居方面:起臥避風

早睡早起,適當午睡

熱水泡腳,勝似補藥

運動方面:注意適量

早起天寒,切勿貪涼

合理運動,調養肺氣

心態方面:心情開朗

有事看開,無事多笑

保持樂觀,切莫悲秋

重陽節這天,除了謹遵習俗注意養生,更是盡孝的好時節。

王維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團圓的時刻,身在異鄉總會倍加思念親人,感念父母。

慈父之恩,高如山王;

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把我帶們到這個世界上來,讓我們看到旖旎多姿的世界,讓我們享受豐富多彩的生活。

父母貼心貼肺地愛我們,用省吃儉用的錢給我們買好吃的,供我們上學,讓我們成才, 還要看著我們遠走高飛。

世界上,最寬廣的不是天空,不是海洋,是父母的胸懷和愛。

如今,當父母頭髮花白,眼角爬滿皺紋,卻依然不斷地給我們力量,守護著我們的成長。

也許他們習慣早睡,卻還是在深夜為晚歸的我們亮起一盞回家的燈,也許他們開始健忘,卻還要喋喋不休的囑咐我們按時吃飯天冷加衣。

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愛,是流在血液裡的情。

今日重陽,別再藉口沒有時間,別再讓父母痴痴等待。

給父母打一通電話,聊聊最近的生活;給父母買一件新衣,問問家裡的情況。

當然,最好是常回家看看,唯有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

說重陽,道重陽,九月九日菊花黃;

賞菊花,登高望,遍插茱萸思念長;

斜陽裡,雁幾行,佳音頻傳福無疆;

寄問候,訴衷腸,願君如意又安康!

願天下父母:

身體康健,平平安安,

家庭和睦,笑容盛綻,

平安多喜樂,歲歲常安康!

進賢縣融媒體中心聯繫方式

新聞熱線:85670123

原標題:《今日重陽!別忘了給家中的父母長輩打個電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重陽丨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古人在重陽這一天,登高踏秋插茱萸,為的是闢邪護平安。
  • 九月九重陽到,這5樣食物別忘給長輩準備,寓意好情意濃
    今天重陽節,別忘給長輩準備這5樣食物,驅寒保暖身體好今天就是中國傳統佳節,重陽節。九月九重陽到,家人團聚最重要。重陽節除了多孝順長輩以外,還還有不一樣的飲食風俗。每個傳統佳節都有相對應該吃的食物,重陽節也不例外,以下這5種食物重陽節別忘記給長輩準備,寓意好情意濃。吃這些食物不僅是習俗,也是養生的代表。重陽節吃重陽糕重陽敬老,登高以避災。而「糕」與「高」同音,又寓意「步步高升」的意思在裡面,也是比較吉利的。
  • 最美重陽詩詞: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不知自家的父母可好?不知家中長輩身體是否依然硬朗?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南雁歸時更寂寥。同樣的重陽思念,由王維來寫是悵然若失,由李清照來寫是痛徹心扉,而由納蘭性德寫來,別有一番寂寥滋味。對於年輕人來說,重陽是思念,是歸鄉望親,是關懷長輩,對於老人來說,重陽是一次「聊發少年狂」的日子。和一群年輕人重陽宴飲,滿座黑髮裡只有一個如霜的孤色,就好像滿園黃金甲裡面混入了一朵白菊。
  • 「今日重陽」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我們迎來重陽節祝老人健康長壽願家人幸福安康>於是有了長久的含意是個很受重視的日子金秋九月,天高氣爽許多人會和家人一起外出「踏秋」出遊賞景,登高遠眺已成了人們喜聞樂見的活動
  • 除了登高,你不知道的重陽習俗還有哪些
    由於重陽節的習俗源遠流長,時至今日,有些習俗並不是十分為人所知。明天就是重陽節,讓我們重溫一下那些或被忽略的習俗吧。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及至今日,它也成了頗富人情味的節日——老年節,被賦予敬老助老的內涵。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氣爽的時節,此時登高望遠,心曠神怡,最適合健身祛病的天氣。此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壽」之意,因此長期以來為人們所推崇。
  • 重陽|獨在異鄉的你,最思念誰?
    【組詩】詞/南山一花奴 《醉花陰 別雁》 詞/南山一花奴 又是一年重陽節。漸覺風寒徹。陣雁去衡陽,水闊山高,揮手長亭別。 幾多悵惘誰言說。唯有樓前月。
  • ...佩戴茱萸、陪長輩登高……重陽到,這組精美的「粉筆畫重陽」火了
    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來到,連日,一組精美的「粉筆畫重陽」在揚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師生朋友圈熱傳。24日,記者找到堪稱藝術品的粉筆畫的作者,該校基礎教育部主任、數學教師朱中海。朱老師不僅畫得好,還結合和重陽習俗有關的古詩詞,以「登高望遠,詩畫重陽」為題,和師生分享傳統文化。
  • 洪秀柱跑10多場重陽敬老活動與臺南在地長輩搏感情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九九重陽佳節,參選臺南市第六選區「立委」的前國民黨主席洪秀柱,連日來跑了10多場重陽敬老活動,獲得大批長輩的歡迎
  • 重陽節感動億萬人的漫畫,九九重陽節,感恩父母情!
    九九重陽節,感恩父母(長輩)情!讓我們借重陽節,把心中的感恩之情傳遞給父母長輩吧!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臺
  • 【德興旅遊】重陽:十八畝段的冬天
    重陽如歌,在宋朝的舊時光裡搖拽生姿,從李清照的詞中深情款款走來。金人南侵,風雨飄搖的大宋,冷涼了女詞人大半個晚上。天公作美,秋日晴好,佳節又重陽,登高望遠,清氣漸徐舒。十八畝段的重陽又是怎麼一個氣象?天氣這麼好,市團委創業沙龍的青年和奪命小串烤串店的晨曉雨,以及市旅發委、市農業局、城建局、財政局的三兩好友,在重陽節的前一天決定去十八畝段登高賞秋。不是賞秋嗎,和十八畝段的冬天有什麼關係?
  • 重陽節尊老:應如何對待家人 聽聽父母的心聲
    很多訴求,為人父母的他們甚至從未對自己的子女提及過。   這個重陽節,關愛父母從了解爸媽的內心開始吧——   重陽將至,科學新生活周刊聯合騰訊網推出重陽大調查:父母們,請說出您的心聲!   到底該怎樣盡孝?給錢、買禮物抑或陪在一起,這些都是父母們真的需要的嗎?親愛的父母們,請把您的需求大膽說出來。
  • 男人是否真心愛著你,這樣打個電話就知道了,別明白太晚!
    想要判斷男人是否真心愛著你,這樣打個電話就知道了,別明白太晚。1.在半夜的時候給他打個電話,看他是否會嫌棄你無理取鬧記得剛剛跟我老公談戀愛的時候,我經常會失眠。那時候的我比較小,反正睡不著的時候都會給他打一個電話找他聊天。他從來沒有嫌棄過我,後來我問他為什麼不會生氣呀,他說聽到你的聲音挺好的,你睡不著有我陪著也挺好。
  • 「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主題徵文活動西安開啟
    重陽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同時也是敬老節,在重陽之日享感恩敬老,詠唱高德,傳承至今。今日上午,"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徵文大賽暨頒獎盛典新聞發布會在西安舉行。並於10月24日重陽節前夕,隆重舉辦"詩意重陽 感恩父母——我的父親母親"大型徵文頒獎盛典。本次活動邀請學者肖雲儒、作家陳若星等人擔任評審委員會評委,在活動結束後,對徵文進行專業評審,評審結果將在新聞媒體發布。活動還將設置一等獎一名,獎金1萬元;二等獎三名,獎金5000元;三等獎五名,獎金1000元;優秀獎20名,獎金等值800元獎品。
  • 【我們的節日•重陽】重陽節習俗知多少
    南宋韓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雲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 王重陽武功天下第一,為何徒弟七個才能打贏黃藥師一個?
    射鵰英雄傳中,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武功最高的當屬中神通王重陽!然而王重陽的武功天下第一,他的徒弟全真七子就顯得有些不夠看了,七個聯合起來打梅超風,才能勉強佔上風,這還是在梅超風瞎了眼的情況之下,若梅超風眼睛不瞎,說不定情況就另當別論了!
  • 今又重陽 ( 組詩 ) / 筆墨天方
    另外,來稿還將選擇性發布於人氣火爆的『今日頭條』平臺,沒被選發於今日頭條的,如能在本微信平臺發布後獲得30位以上讀者的留言評論也可以發布於今日頭條,點擊查看(今日頭條閱讀量),投稿和稿費說明請點擊(投稿·打賞·稿費說明)。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
  • 重陽情詩
    重陽節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我們因幻想的心態再給生命添幾多美麗秋陽溫馨胸懷,老淚灑向紅葉一聲仰天長嘆振奮你我踏著不老青春的火輪來年再叫江山多姿映眼帘 秋水一樣的時光九月九在流逝中被今天的茱萸點亮詠著王維的重陽詩就著陶公的菊花酒揀拾一片落葉採擷一束野菊花兒濃烈地吐露著今日的香
  • 重陽節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白衣送酒東晉文人陶淵明,嗜酒好飲,然家中貧窮,不能常得。一年重陽節,家中無酒,只好摘菊盈把,攜至野外,側置久坐,凝思遠望。忽見一白衣而至,原是官府給役小吏,代表江州刺史王弘送酒來。大喜過望,立地盡醉而歸。後來人們以「白衣送酒」表示雪中送炭,心想事成。
  • 情景喜劇串聯+經典歌曲重唱,《歲歲又重陽》的破年齡層之道
    談及父母旅遊、變老、養生等話題,既有對父母老去的心疼,也有對缺少陪伴的遺憾,言語真實且充滿生活氣息,笑點與淚點並存,讓節目找到了與現實更多連接點。既有閻維文、于魁智等藝術家坐鎮,也有王麗達、王傳亮、金婷婷、嚴噹噹、周旋等中生代歌唱家,以及吳克群、肖戰、劉維、扎西頓珠等青年歌手為觀眾帶來精彩演出,滿足了父母長輩與子女的差異化娛樂需求。
  • 無論是陰曆還是陽曆生日,這三個「黃金生日」,父母別忘了給娃過
    而陰曆生日則是「家庭日」,如果有時間,雙方老人都會過來聚一聚,給孫子搞個小型的儀式,甚至比過年人還全。不過婆婆對於孩子過兩個生日還是有些小意見的,或許是歲數大了的緣故,越老越想「半歲半歲」的過,眼瞅著就要入土了。雖然他們是小年輕吧,可一年過倆生日總有些「折壽」的意味。小麗說婆婆這是封建迷信,哪有這種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