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第一臺全畫幅微單發布於2018年9月5日,從EOS R開始到現在,短短2年時間,佳能R系統已經擁有了17枚鏡頭、4臺全畫幅微單以及一臺RF卡口的電影攝像機。如果說從1987年開始,EF鏡頭逐漸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卡口系統,那麼RF卡口,則是從基礎設計上就更具有優越性,更適合未來數字影像的發展。
一、微單的使命是輕量化,佳能R系列是兼顧輕量化、高畫質與高性能的光學系統
我們知道在單反時代,佳能EF卡口一大優勢,就是具有54mm的大尺寸卡口內徑。卡口內徑不僅可以設計更大的鏡頭光圈,而且更有利於實現大光圈下的高畫質表現。因此早在1989年,佳能就發布了EF50mm f/1.0L USM,這就是得以與EF卡口54mm的卡口內徑。
RF卡口具有54mm的大尺寸內徑,以及12個電子觸點
到了微單時代,RF卡口繼續秉承了54mm的卡口內徑,因此我們看到RF鏡頭髮布僅兩年,就有RF50mm F1.2 L USM、RF85mm F1.2 L USM等三支F1.2光圈鏡頭髮布。而且這些鏡頭不僅做到了大光圈,更實現了F1.2光圈下的優秀解析力。而且RF鏡頭擁有12個電子觸點,可以更好地進行信息交互,實現更高效的對焦與防抖。
佳能RF50mm F1.2鏡頭,是一枚體積與畫質兼顧的超大光圈鏡頭
例如下面這張圖片,是使用RF50mm F1.2 L USM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在F1.2全開下,我們截取中一部分做100%放大,放大之後畫面的細節解析力非常強大。
佳能RF50mm F1.2全開拍攝,筆者截取中心紅框部分
焦距:50mm 光圈:f/1.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佳能RF卡口另外一個優勢,就是20mm的短法蘭距,也就是卡口到傳感器的距離只有20mm,而單眼相機的法蘭距都在40mm以上。短法蘭距,為光學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RF28-70mm F2 L USM,這支鏡頭在單反時代是難以想像的。就算能夠設計出來,體積和重量也會非常大,但是在微單時代,這枚鏡頭可以做到只有1.43kg的重量。
佳能RF28-70mm F2.0相比於傳統大三元,擁有更大的光圈
對於RF卡口鏡頭而言,帶來非常大的一點改變,就是鏡頭的便攜性。由於RF卡口的短法蘭距,配合外變焦設計,可以大大降低鏡頭的體積和重量。因此諸如RF70-200mm F2.8 L IS USM、RF70-200mm F4 L IS USM、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等鏡頭,都有著比過去鏡頭更小更輕便的設計。但是小巧設計的同時,鏡頭依然能夠保持高便攜性,足夠適應日常拍攝的高畫質要求。
RF100-500mm F4.5-7.1重量只有1370g,而且長焦端達到了500mm
佳能RF100-500mm F4.5-7.1鏡頭,可以涵蓋更大變焦比,同時擁有理想的畫質
焦距:27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s
例如這張照片,是使用RF70-200mm F2.8 L IS USM拍攝的照片,雖然這枚鏡頭重量只有1070g,比大部分70-200mm F2.8鏡頭重量輕超過300g,但是鏡頭依然有極高的銳度表現,而且能夠保持良好的對焦響應速度。
RF70-200mm F2.8是現在體積和重量最小的一枚全畫幅70-200mm F2.8
佳能EOS R6配合RF70-200mm F2.8 昏暗光線下也能實現動物的快速捕捉
焦距:2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6400 曝光時間:1/250s
如今,RF卡口已經具有17枚鏡頭,以及2枚增距鏡,17枚鏡頭涵蓋了從15-800mm的實際焦距,如果配合增距鏡,可以涵蓋15-1600mm的焦距。所以對於大家來說,如今即便不使用轉接環轉接EF鏡頭,RF卡口系統,已經足夠滿足日常攝影的絕大多數需要。
使用RF15-35mm F2.8鏡頭的15mm廣角端,印尼峇里島海神廟日落
焦距:15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30s
使用RF800mm F11拍攝的月亮,無裁切實際大小
焦距:80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500 曝光時間:1/80s
從相機發展的角度考慮,微單相機是光學系統和電子系統發展的必然產物,而佳能RF卡口,也是面向未來30年的卡口系統。
二、高畫質是RF卡口的基本要求
對於佳能相機,一直堅持三個核心理念——快速、舒適、高畫質。其中高畫質這一項,可以說是每個相機系統最重要的性能。對於佳能R系列相機和RF卡口鏡頭而言,高畫質就是機身與鏡頭設計的先決條件。
佳能RF卡口鏡頭的優勢,除了更先進的光學設計理念,還有更新的鏡片研磨技術,以及更好的鍍膜工藝。因此RF鏡頭在極端拍攝時,可以帶來更理想的抗眩光、抗色散表現。例如我們使用RF卡口鏡頭面對陽光拍攝,都不會出現明顯的眩光和鬼影,因此攝影師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線進行創作,不用擔心環境因素對照片帶來負面影響。
極端逆光的環境下,佳能RF15-35mm F2.8的眩光控制非常優秀
焦距:35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當然,對於相機系統而言,機身是一方面,鏡頭是另一方面。在2020年,佳能EOS R5、R6這一次在高畫質表現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佳能EOS R5具有4500萬像素的高像素,配合高畫質鏡頭,可以體現更加優秀的細節解析力。而不論EOS R5還是R6,在寬容度上也有了質的飛躍。如今佳能R系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同時具備細節、畫質、色彩三方面因素的高品質光學系統。
EOS R5配合RF70-200mm F2.8,具有高寬容度與高細節表現力
焦距:200mm 光圈:f/10.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s
憑藉優秀的細節解析力,佳能微單相機與鏡頭,如今廣泛應用於風光、人像、野生動物、體育等眾多拍攝領域。一方面佳能相機,一直具有優秀的高感與色彩表現;另一方面,佳能鏡頭優秀的解析力,讓機身的實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延伸。
佳能EOS R配合RF24-105mm F4拍攝珠峰日落金山
焦距:70mm 光圈:f/10.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6s
佳能EOS R5配合RF600mm F11拍攝火烈鳥
焦距:60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400s
對於佳能而言,不僅RF卡口中高端鏡頭擁有理想的畫質,RF系統還有很多入門級的鏡頭,諸如RF35mm F1.8 MACRO IS STM、RF85mm F2 MACRO IS STM以及大家期待已久的RF50mm F1.8 STM。這些鏡頭雖然更加小巧,而且價格更加親民,但是同樣擁有優秀的畫質。
佳能RF85mm F2是一枚小巧但高畫質的入門級定焦鏡頭
例如RF85mm F2 MACRO IS STM,相比於以往的85mm,這枚鏡頭不僅擁有更好的畫質,而且還具有1:2的微距拍攝能力,大大豐富了鏡頭的拍攝題材。
佳能RF85mm F2配合EOS R5,不僅可以拍攝微距,而且對焦寧靜且快速
焦距:8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放大後佳能RF85mm F2的銳度表現相當不錯
三、高性能,讓拍攝更加隨心所欲
個人認為,數位相機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一點就是:相機的操作與使用越來越便捷。如果往前推20年,我們拍攝時,需要把很多精力用於調整對焦、控制曝光、控制拍攝時機等等,而如今,我們只需要設定好必要的參數,至於測光、對焦等等,都可以讓相機自己來進行判斷。
2020年,相機技術發展上出現了兩大重要進步:防抖與對焦。這兩項技術,是機身與鏡頭技術的共同進步,而佳能RF系統在這兩點上,更是走在了相機領域的最前排。
先說防抖,佳能EOS R5、R6如今可以實現8檔機身防抖效果,意味著我們可以實現2-3s的手持拍攝,依然能夠保證清晰的影像。雖然機身防抖發展已經有一些年頭了,但是要做到高檔位機身防抖,有兩個先決條件:卡口內徑足夠大、鏡頭與機身防抖組件可以充分聯動。
佳能EOS R6配合RF15-35mm F2.8手持夜景拍攝,可以獲得穩定的拍攝畫面
焦距:17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2s
100%放大,細節表現依然非常豐富
佳能RF卡口具有54mm的大尺寸內徑,因此傳感器擁有更大的位移範圍。佳能RF卡口可以憑藉12個電子觸點,實現機身和鏡頭的充分聯動,也就意味著當我們需要某一方向位移矯正時,可以實現光學防抖組件和機身傳感器同時位移,從而實現更高效的防抖。
佳能RF系統的大三元鏡頭,全部搭載了IS光學防抖
另外一方面,佳能大部分RF鏡頭都具有IS光學防抖,而且IS防抖效果非常出色。例如,佳能RF卡口的大三元鏡頭,不論是RF15-35mm F2.8,還是RF24-70mm F2.8都搭載了IS機身防抖,就算使用在沒有機身防抖的EOS R、RP上,也能獲得非常穩定的手持拍攝效果。
佳能EOS R配合RF24-105mm F4手持拍攝的大阪夜景(此處無法使用腳架)
焦距:8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3s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對焦,佳能微單相機對焦,其實也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發展。最初佳能採用Hybrid混合對焦系統,後來佳能微單相機統一採用了全像素雙核對焦。這是一種高效、高識別率的對焦系統,擁有更大的對焦覆蓋面積,以及更好的動態追蹤效率。
如今到EOS R5、R6,佳能全面採用第二代全像素雙核對焦,不僅覆蓋面積提升至100%,而且具備了驚人的鳥類眼部識別。目前,能夠實現鳥類眼部識別的相機,僅有佳能R5、R6兩臺,在拍攝鳥類時,哪怕高速運動的飛鳥,也能夠通過鳥眼識別,精準對焦。
佳能EOS R5、R6配合RF100-500mm F4.5-7.1可以實現精準鳥類眼部識別
焦距:500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時間:1/1250s
要實現精準的對焦,鳥類眼部識別是一方面,鏡頭的對焦驅動是另一方面。佳能的RF鏡頭具有強大的對焦馬達,哪怕長焦鏡頭也能實現快速且寧靜的對焦。而且RF鏡頭與機身的聯動非常好,配合機身的精確識別,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指哪打哪」。
佳能相機另外的優勢,就是弱光下的對焦性能。如今佳能EOS R、R5可以實現EV-6的弱光對焦性能,而EOS R6可以實現EV-6.5的弱光對焦。在黑暗光線下,佳能相機可以依靠微弱的光源,就能實現快速對焦,而且對焦準確度頗高。這一點在風光攝影中,有重要作用。在黑暗環境下,過去我們必須依賴手動對焦,而如今自動對焦已經非常可靠了。
印尼宜珍火山口,黑暗中拍攝硫磺工人和藍色火焰,佳能相機可以順暢自動對焦(佳能EOS R配合RF24-70mm F2.8拍攝)
焦距:7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2800 曝光時間:1/13s
四、高品質,是佳能對消費者的最大尊重
佳能相機與鏡頭,最值得信賴一點,就是做工優秀。佳能鏡頭不論鏡頭做工,還是鏡頭的耐用性都相當優秀。目前所有RF系列的鏡頭,全部由佳能日本本土工廠製造,而不像有些品牌分布在泰國、越南等,因此可以保證更好的品控與製造工藝。
佳能R系列機身和RF鏡頭,都有著嚴苛的工藝要求,足以經受惡劣環境的考驗
在實際拍攝中,攝影師經常會遇到嚴寒、風沙、雨水等眾多問題,佳能RF卡口鏡頭在各類環境下也能夠穩定工作。
例如這張照片,這是在2019年在印尼宜珍火山口拍攝的照片,拍攝這張照片時,周圍遍布硫磺氣體,因此對相機與鏡頭的防護性有著極高的要求。佳能RF系統不論機身還是鏡頭,都具有極強的防護性,哪怕是硫磺氣體和大量灰塵的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鏡頭與機身不會進灰。
印尼宜珍火山口的清晨(佳能EOS R配合RF24-70mm F2.8拍攝)
焦距:24mm 光圈:f/9.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20s
再例如這一張照片,拍攝於冬季11月底的珠峰大本營絨布寺。清晨時分氣溫達到零下20度左右,拍攝時使用佳能EOS R與RF24-105mm F4 L IS USM,在低溫下相機與鏡頭都能實現穩定的拍攝。在面對極端寒冷的條件時,佳能相機與鏡頭,一直是攝影師最值得信賴的拍攝夥伴。
珠峰絨布寺的清晨(佳能EOS R配合RF24-105mm F4拍攝)
焦距:53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2.5s
五、我對R系列的使用感受
R系列微單,可以說是筆者這兩年使用最多的相機系列,從2018年開始EOS R伴隨筆者去過西藏、日本、寮國、印度尼西亞等很多地方,而2020年開始,EOS R5、R6成為了筆者拍攝的主力工具。對於佳能微單相機以及RF鏡頭,筆者個人認為有三點使用感受:
一、省心。如今佳能微單相機相比於以往的相機更加智能,在拍攝的時候,筆者可以專注於拍攝的構圖與取景上,而不用分心考慮其他問題。
二、放心。佳能的防抖與對焦,可以提供極高的拍攝成功率,因此拍攝時我們可以放心手持拍攝,在夜景拍攝時,也可以信賴機身自動對焦的精準度。
三、高畫質。從機身到鏡頭,佳能R系統擁有高更出色的解析力。相比於以往,EOS R5、R6擁有更好的高感,以及更高的寬容度;而且如今RF鏡頭在光圈全開下,以及小光圈下都能獲得理想的畫質。
佳能RF系統,可以為攝影師提供可靠的高品質圖像輸出,適合各類拍攝環境(佳能EOS R配合RF15-35mm F2.8拍攝)
焦距:21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56s
如今隨著5G時代到來,攝影師對於圖片畫質以及視頻拍攝的需求越來越高,佳能RF系統擁有更強大的信息交互能力,以及更優秀的光學性能,能夠滿足更高要求的圖像拍攝需求。對於入門消費者而言,RF系統也有眾多優秀的入門鏡頭,可以充分滿足日常拍攝時對於畫質以及價格的均衡性需要。
最後,正如前文所言,佳能相機與鏡頭有三個核心要素:快速、舒適、高畫質。隨著科技發展,RF系統也將越加強大,愈加智能,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佳能還有什麼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758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