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畫質與輕量化的融合 面向未來的佳能RF系統

2020-12-25 中關村在線

佳能第一臺全畫幅微單發布於2018年9月5日,從EOS R開始到現在,短短2年時間,佳能R系統已經擁有了17枚鏡頭、4臺全畫幅微單以及一臺RF卡口的電影攝像機。如果說從1987年開始,EF鏡頭逐漸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卡口系統,那麼RF卡口,則是從基礎設計上就更具有優越性,更適合未來數字影像的發展。

一、微單的使命是輕量化,佳能R系列是兼顧輕量化、高畫質與高性能的光學系統

我們知道在單反時代,佳能EF卡口一大優勢,就是具有54mm的大尺寸卡口內徑。卡口內徑不僅可以設計更大的鏡頭光圈,而且更有利於實現大光圈下的高畫質表現。因此早在1989年,佳能就發布了EF50mm f/1.0L USM,這就是得以與EF卡口54mm的卡口內徑。

RF卡口具有54mm的大尺寸內徑,以及12個電子觸點

到了微單時代,RF卡口繼續秉承了54mm的卡口內徑,因此我們看到RF鏡頭髮布僅兩年,就有RF50mm F1.2 L USM、RF85mm F1.2 L USM等三支F1.2光圈鏡頭髮布。而且這些鏡頭不僅做到了大光圈,更實現了F1.2光圈下的優秀解析力。而且RF鏡頭擁有12個電子觸點,可以更好地進行信息交互,實現更高效的對焦與防抖。

佳能RF50mm F1.2鏡頭,是一枚體積與畫質兼顧的超大光圈鏡頭

例如下面這張圖片,是使用RF50mm F1.2 L USM拍攝的照片,可以看到在F1.2全開下,我們截取中一部分做100%放大,放大之後畫面的細節解析力非常強大。

佳能RF50mm F1.2全開拍攝,筆者截取中心紅框部分

焦距:50mm 光圈:f/1.2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佳能RF卡口另外一個優勢,就是20mm的短法蘭距,也就是卡口到傳感器的距離只有20mm,而單眼相機的法蘭距都在40mm以上。短法蘭距,為光學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例如RF28-70mm F2 L USM,這支鏡頭在單反時代是難以想像的。就算能夠設計出來,體積和重量也會非常大,但是在微單時代,這枚鏡頭可以做到只有1.43kg的重量。

佳能RF28-70mm F2.0相比於傳統大三元,擁有更大的光圈

對於RF卡口鏡頭而言,帶來非常大的一點改變,就是鏡頭的便攜性。由於RF卡口的短法蘭距,配合外變焦設計,可以大大降低鏡頭的體積和重量。因此諸如RF70-200mm F2.8 L IS USM、RF70-200mm F4 L IS USM、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等鏡頭,都有著比過去鏡頭更小更輕便的設計。但是小巧設計的同時,鏡頭依然能夠保持高便攜性,足夠適應日常拍攝的高畫質要求。

RF100-500mm F4.5-7.1重量只有1370g,而且長焦端達到了500mm

佳能RF100-500mm F4.5-7.1鏡頭,可以涵蓋更大變焦比,同時擁有理想的畫質

焦距:270mm 光圈:f/16.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40s

例如這張照片,是使用RF70-200mm F2.8 L IS USM拍攝的照片,雖然這枚鏡頭重量只有1070g,比大部分70-200mm F2.8鏡頭重量輕超過300g,但是鏡頭依然有極高的銳度表現,而且能夠保持良好的對焦響應速度。

RF70-200mm F2.8是現在體積和重量最小的一枚全畫幅70-200mm F2.8

佳能EOS R6配合RF70-200mm F2.8 昏暗光線下也能實現動物的快速捕捉

焦距:20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6400 曝光時間:1/250s

如今,RF卡口已經具有17枚鏡頭,以及2枚增距鏡,17枚鏡頭涵蓋了從15-800mm的實際焦距,如果配合增距鏡,可以涵蓋15-1600mm的焦距。所以對於大家來說,如今即便不使用轉接環轉接EF鏡頭,RF卡口系統,已經足夠滿足日常攝影的絕大多數需要。

使用RF15-35mm F2.8鏡頭的15mm廣角端,印尼峇里島海神廟日落

焦距:15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30s

使用RF800mm F11拍攝的月亮,無裁切實際大小

焦距:80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500 曝光時間:1/80s

從相機發展的角度考慮,微單相機是光學系統和電子系統發展的必然產物,而佳能RF卡口,也是面向未來30年的卡口系統。

二、高畫質是RF卡口的基本要求

對於佳能相機,一直堅持三個核心理念——快速、舒適、高畫質。其中高畫質這一項,可以說是每個相機系統最重要的性能。對於佳能R系列相機和RF卡口鏡頭而言,高畫質就是機身與鏡頭設計的先決條件。

佳能RF卡口鏡頭的優勢,除了更先進的光學設計理念,還有更新的鏡片研磨技術,以及更好的鍍膜工藝。因此RF鏡頭在極端拍攝時,可以帶來更理想的抗眩光、抗色散表現。例如我們使用RF卡口鏡頭面對陽光拍攝,都不會出現明顯的眩光和鬼影,因此攝影師可以更好地利用光線進行創作,不用擔心環境因素對照片帶來負面影響。

極端逆光的環境下,佳能RF15-35mm F2.8的眩光控制非常優秀

焦距:35mm 光圈:f/6.3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60s

當然,對於相機系統而言,機身是一方面,鏡頭是另一方面。在2020年,佳能EOS R5、R6這一次在高畫質表現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今佳能EOS R5具有4500萬像素的高像素,配合高畫質鏡頭,可以體現更加優秀的細節解析力。而不論EOS R5還是R6,在寬容度上也有了質的飛躍。如今佳能R系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同時具備細節、畫質、色彩三方面因素的高品質光學系統。

EOS R5配合RF70-200mm F2.8,具有高寬容度與高細節表現力

焦距:200mm 光圈:f/10.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100s

憑藉優秀的細節解析力,佳能微單相機與鏡頭,如今廣泛應用於風光、人像、野生動物、體育等眾多拍攝領域。一方面佳能相機,一直具有優秀的高感與色彩表現;另一方面,佳能鏡頭優秀的解析力,讓機身的實力得到更大程度的延伸。

佳能EOS R配合RF24-105mm F4拍攝珠峰日落金山

焦距:70mm 光圈:f/10.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26s

佳能EOS R5配合RF600mm F11拍攝火烈鳥

焦距:600mm 光圈:f/11.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時間:1/400s

對於佳能而言,不僅RF卡口中高端鏡頭擁有理想的畫質,RF系統還有很多入門級的鏡頭,諸如RF35mm F1.8 MACRO IS STM、RF85mm F2 MACRO IS STM以及大家期待已久的RF50mm F1.8 STM。這些鏡頭雖然更加小巧,而且價格更加親民,但是同樣擁有優秀的畫質。

佳能RF85mm F2是一枚小巧但高畫質的入門級定焦鏡頭

例如RF85mm F2 MACRO IS STM,相比於以往的85mm,這枚鏡頭不僅擁有更好的畫質,而且還具有1:2的微距拍攝能力,大大豐富了鏡頭的拍攝題材。

佳能RF85mm F2配合EOS R5,不僅可以拍攝微距,而且對焦寧靜且快速

焦距:8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1/320s

放大後佳能RF85mm F2的銳度表現相當不錯

三、高性能,讓拍攝更加隨心所欲

個人認為,數位相機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一點就是:相機的操作與使用越來越便捷。如果往前推20年,我們拍攝時,需要把很多精力用於調整對焦、控制曝光、控制拍攝時機等等,而如今,我們只需要設定好必要的參數,至於測光、對焦等等,都可以讓相機自己來進行判斷。

2020年,相機技術發展上出現了兩大重要進步:防抖與對焦。這兩項技術,是機身與鏡頭技術的共同進步,而佳能RF系統在這兩點上,更是走在了相機領域的最前排。

先說防抖,佳能EOS R5、R6如今可以實現8檔機身防抖效果,意味著我們可以實現2-3s的手持拍攝,依然能夠保證清晰的影像。雖然機身防抖發展已經有一些年頭了,但是要做到高檔位機身防抖,有兩個先決條件:卡口內徑足夠大、鏡頭與機身防抖組件可以充分聯動。

佳能EOS R6配合RF15-35mm F2.8手持夜景拍攝,可以獲得穩定的拍攝畫面

焦距:17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2s

100%放大,細節表現依然非常豐富

佳能RF卡口具有54mm的大尺寸內徑,因此傳感器擁有更大的位移範圍。佳能RF卡口可以憑藉12個電子觸點,實現機身和鏡頭的充分聯動,也就意味著當我們需要某一方向位移矯正時,可以實現光學防抖組件和機身傳感器同時位移,從而實現更高效的防抖。

佳能RF系統的大三元鏡頭,全部搭載了IS光學防抖

另外一方面,佳能大部分RF鏡頭都具有IS光學防抖,而且IS防抖效果非常出色。例如,佳能RF卡口的大三元鏡頭,不論是RF15-35mm F2.8,還是RF24-70mm F2.8都搭載了IS機身防抖,就算使用在沒有機身防抖的EOS R、RP上,也能獲得非常穩定的手持拍攝效果。

佳能EOS R配合RF24-105mm F4手持拍攝的大阪夜景(此處無法使用腳架)

焦距:85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600 曝光時間:1/3s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對焦,佳能微單相機對焦,其實也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發展。最初佳能採用Hybrid混合對焦系統,後來佳能微單相機統一採用了全像素雙核對焦。這是一種高效、高識別率的對焦系統,擁有更大的對焦覆蓋面積,以及更好的動態追蹤效率。

如今到EOS R5、R6,佳能全面採用第二代全像素雙核對焦,不僅覆蓋面積提升至100%,而且具備了驚人的鳥類眼部識別。目前,能夠實現鳥類眼部識別的相機,僅有佳能R5、R6兩臺,在拍攝鳥類時,哪怕高速運動的飛鳥,也能夠通過鳥眼識別,精準對焦。

佳能EOS R5、R6配合RF100-500mm F4.5-7.1可以實現精準鳥類眼部識別

焦距:500mm 光圈:f/7.1 ISO感光度:1000 曝光時間:1/1250s

要實現精準的對焦,鳥類眼部識別是一方面,鏡頭的對焦驅動是另一方面。佳能的RF鏡頭具有強大的對焦馬達,哪怕長焦鏡頭也能實現快速且寧靜的對焦。而且RF鏡頭與機身的聯動非常好,配合機身的精確識別,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指哪打哪」。

佳能相機另外的優勢,就是弱光下的對焦性能。如今佳能EOS R、R5可以實現EV-6的弱光對焦性能,而EOS R6可以實現EV-6.5的弱光對焦。在黑暗光線下,佳能相機可以依靠微弱的光源,就能實現快速對焦,而且對焦準確度頗高。這一點在風光攝影中,有重要作用。在黑暗環境下,過去我們必須依賴手動對焦,而如今自動對焦已經非常可靠了。

印尼宜珍火山口,黑暗中拍攝硫磺工人和藍色火焰,佳能相機可以順暢自動對焦(佳能EOS R配合RF24-70mm F2.8拍攝)

焦距:7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2800 曝光時間:1/13s

四、高品質,是佳能對消費者的最大尊重

佳能相機與鏡頭,最值得信賴一點,就是做工優秀。佳能鏡頭不論鏡頭做工,還是鏡頭的耐用性都相當優秀。目前所有RF系列的鏡頭,全部由佳能日本本土工廠製造,而不像有些品牌分布在泰國、越南等,因此可以保證更好的品控與製造工藝。

佳能R系列機身和RF鏡頭,都有著嚴苛的工藝要求,足以經受惡劣環境的考驗

在實際拍攝中,攝影師經常會遇到嚴寒、風沙、雨水等眾多問題,佳能RF卡口鏡頭在各類環境下也能夠穩定工作。

例如這張照片,這是在2019年在印尼宜珍火山口拍攝的照片,拍攝這張照片時,周圍遍布硫磺氣體,因此對相機與鏡頭的防護性有著極高的要求。佳能RF系統不論機身還是鏡頭,都具有極強的防護性,哪怕是硫磺氣體和大量灰塵的環境下,依然能夠保持鏡頭與機身不會進灰。

印尼宜珍火山口的清晨(佳能EOS R配合RF24-70mm F2.8拍攝)

焦距:24mm 光圈:f/9.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20s

再例如這一張照片,拍攝於冬季11月底的珠峰大本營絨布寺。清晨時分氣溫達到零下20度左右,拍攝時使用佳能EOS R與RF24-105mm F4 L IS USM,在低溫下相機與鏡頭都能實現穩定的拍攝。在面對極端寒冷的條件時,佳能相機與鏡頭,一直是攝影師最值得信賴的拍攝夥伴。

珠峰絨布寺的清晨(佳能EOS R配合RF24-105mm F4拍攝)

焦距:53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時間:2.5s

五、我對R系列的使用感受

R系列微單,可以說是筆者這兩年使用最多的相機系列,從2018年開始EOS R伴隨筆者去過西藏、日本、寮國、印度尼西亞等很多地方,而2020年開始,EOS R5、R6成為了筆者拍攝的主力工具。對於佳能微單相機以及RF鏡頭,筆者個人認為有三點使用感受:

一、省心。如今佳能微單相機相比於以往的相機更加智能,在拍攝的時候,筆者可以專注於拍攝的構圖與取景上,而不用分心考慮其他問題。

二、放心。佳能的防抖與對焦,可以提供極高的拍攝成功率,因此拍攝時我們可以放心手持拍攝,在夜景拍攝時,也可以信賴機身自動對焦的精準度。

三、高畫質。從機身到鏡頭,佳能R系統擁有高更出色的解析力。相比於以往,EOS R5、R6擁有更好的高感,以及更高的寬容度;而且如今RF鏡頭在光圈全開下,以及小光圈下都能獲得理想的畫質。

佳能RF系統,可以為攝影師提供可靠的高品質圖像輸出,適合各類拍攝環境(佳能EOS R配合RF15-35mm F2.8拍攝)

焦距:21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 曝光時間:1856s

如今隨著5G時代到來,攝影師對於圖片畫質以及視頻拍攝的需求越來越高,佳能RF系統擁有更強大的信息交互能力,以及更優秀的光學性能,能夠滿足更高要求的圖像拍攝需求。對於入門消費者而言,RF系統也有眾多優秀的入門鏡頭,可以充分滿足日常拍攝時對於畫質以及價格的均衡性需要。

最後,正如前文所言,佳能相機與鏡頭有三個核心要素:快速、舒適、高畫質。隨著科技發展,RF系統也將越加強大,愈加智能,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佳能還有什麼樣的驚喜,我們拭目以待。

(7580610)

相關焦點

  • 高畫質與輕量化的融合 面向未來的佳能RF系統(全文)_佳能 EOS R5...
    一、微單的使命是輕量化,佳能R系列是兼顧輕量化、高畫質與高性能的光學系統    我們知道在單反時代,佳能EF卡口一大優勢,就是具有54mm的大尺寸卡口內徑。,而佳能RF卡口,也是面向未來30年的卡口系統。
  • 佳能發布RF 600mm F11 IS STM、RF 800mm F11 IS STM鏡頭
    佳能RF600mm F11 IS STM/佳能RF800mm F11 IS STM鏡頭拍攝圖片與EOS R系列專微攜手造就入門級超遠攝新體驗融合了EOS R系統相機和鏡頭技術的兩款小型輕量化超遠攝鏡頭新品
  • 佳能發布L級RF超遠攝變焦鏡頭 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
    佳能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鏡頭該鏡頭藉助佳能1EOS R系統大卡口直徑和短後對焦距離特性,實現了從100mm中遠攝至500mm超遠攝5倍光學變焦範圍內的高畫質表現以及輕量便攜設計,無論是拍攝中長焦人像、風光,或是翱翔天空的鳥類、又或是運動中的飛機、火車以及體育運動、舞臺表演,只需一支鏡頭即可覆蓋多種拍攝場景,同時可減少攜帶時的負擔,擁有非常高的適應性和實用性
  • 佳能EOS R和RP如何選擇?RF24-70-105mm鏡頭怎麼樣?
    產品包裝:高端大氣,上檔次外形外觀:機身線條流暢,按鍵布局合理,反轉屏很實用成像效果:2620萬像素,全像素雙核CMOS,DIGIC8影像處理器,高畫質的保證反應速度:4779個對焦點位,速度快單反有了,想買臺備機,半畫幅的小,但畫質不滿意,對比之後選擇了全畫幅RP,雙十一有活動就下單了,拿到機器後,整體很滿已,機身小很多,畫質不輸單反,試了一下拍攝視頻,效果也不錯,特別的反轉屏幕
  • 佳能EOS R系統再添新翼 EOS RP及6款RF鏡頭新品續寫影像傳奇
    小澤董事長體驗會現場發表致辭作為EOS R系統的新成員,EOS RP在繼承EOS R專微相機優秀畫質、高速精準對焦、高效操作性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小型輕量化設計,機身尺寸僅為132.5×85.0×70.0
  • 把輕巧貫徹到底,佳能發布兩款RF鏡頭
    在整個焦段內實現更高的畫質,同時實現更近的拍攝距離佳能在設計鏡頭時有效利用了EOS R系統所帶來的大直徑卡口和短後對焦距離的優勢,實現了高畫質和緊湊的光學結構。由於可以在更靠近成像平面的位置配置大口徑鏡片,因此在焦距為70-200mm的整個變焦範圍內,RF70-200mm F4 L IS USM從畫面的中心部分到周邊部分都實現了高畫質。通過採用包括4枚UD鏡片在內的11組16枚鏡片的光學設計,從畫面中心到周圍都減少了色像差。鏡頭採用佳能研發的ASC鍍膜技術,有效抑制了因光反射引起的鬼影和眩光,從而實現更高的畫質。
  • 佳能發布RF 85mm F2 Macro IS STM鏡頭
    經典的EF 85mm f/1.8 USM鏡頭,憑藉大光圈下的高畫質表現,多年來深受眾多攝影愛好者和攝影師的喜愛。如今,伴隨佳能EOS R系統而生的RF85mm F2 MACRO IS STM在光學性能與鏡頭設計上實現了新突破,使得該鏡頭在最大光圈下,也可以拍攝出令人滿意的高畫質圖像。
  • EOS RP+RF新鏡頭、ROCK搖滾風以及佳能V-log範兒
    小澤董事長體驗會現場發表致辭作為EOS R系統的新成員,EOS RP在繼承EOS R專微相機優秀畫質、高速精準對焦、高效操作性能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小型輕量化設計,機身尺寸僅為132.5×85.0×70.0mm
  • 佳能相機高畫質的秘密武器
    佳能的EOS R系統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從2018年發布至今,已經推出了EOS R、EOS RP和前不久的EOS R5、EOS R6四款全畫幅微單相機。佳能EOS R系統相機憑藉著優秀的拍照和視頻畫質表現,深受業餘和專業攝影人士的認可和喜愛。就拿最新的EOS R5和EOS R6為例,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賣點和優勢,但是相通的就是它們優秀的畫質表現。
  • 佳能發布EOS R系統、EOS R全畫幅專微、RF鏡頭以及附件等新品
    作為新的相機及鏡頭影像系統,EOS R系統將進一步提升鏡頭設計自由度,拓展光學可能。▲ 佳能EOS R系統,包含RF鏡頭對光線的控制是照片及視頻視覺表現力的精髓所在,其中鏡頭至關重要。為了追求更高畫質,佳能開發出新的EOS R系統。該系統採用改進的鏡頭卡口,作為相機與鏡頭的連接點,新鏡頭卡口能夠使鏡頭設計實現更大自由度,拓展光學可能。
  • 佳能EOS C70發布:首款RF卡口4K攝影機
    9月24日,佳能宣布推出數字電影攝影機新品——EOS C70,預計2020年11月銷售,售價暫未公布。它是佳能首款採用RF卡口的CINEMA EOS數字電影機,同時也是EOS R系統中首款採用Super 35mm影像傳感器的EOS機型。
  • 全面解讀佳能RF 70-200mm F2.8 L IS USM鏡頭
    河合(商品企劃):這款鏡頭的開發理念是發揮RF卡口大口徑與短後對焦距離的特點,實現不負F2.8L大三元系列之名的高畫質,同時實現能夠輕鬆手持拍攝的良好攜帶性。EOS R系統在設計上更易發揮「高畫質」「高性能」以及「小型化」的優勢,此款鏡頭的設計也儘可能地體現了此優勢。
  • 好一支RF卡口「大白」 佳能RF100-500鏡頭打鳥必備
    好一支RF卡口「大白」 佳能RF100-500鏡頭打鳥必備 2021年01月18日 17:06作者:申沛編輯:申沛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雖然佳能
  • 佳能RF 50mm F1.8 STM鏡頭(附實物上手圖)
    佳能(中國)有限公司1於2020年11月4日推出EOSR系統大光圈標準定焦鏡頭RF50mm F1.8 STM,其發揮了RF卡口大口徑、短後對焦距離的設計優勢,並採用了1片非球面鏡片,實現了高畫質和出色的便攜性,同時提升了近距離拍攝性能。
  • 佳能最新多功能旅行鏡頭佳能RF 24-240mmF4-6.3 IS USM鏡頭正式發布
    7月9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官方宣布佳能RF 24-240mmF4-6.3 IS USM鏡頭正式發布!19年2月,佳能宣布正在進行適用於RF卡口的RF鏡頭的開發工作,並計劃於2019年正式推出。佳能RF24-240mm F4-6.3 IS USM鏡頭是佳能發布的第六支RF鏡頭。此鏡頭擁有小型、輕量化設計,適用於EOS R以及EOS RP。
  • 佳能RF 70-200mm F4L鏡頭(內附實物上手圖)
    RF70-200mmF4 L IS USM 是一款短小輕便的L級紅圈鏡頭,具有適合多種拍攝主題如風景、運動和肖像等的焦段,,追求高畫質、高性能,及便捷的操作性能和穩定性。在全焦段內支持F4光圈,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 佳能RF人像鏡皇RF 85mm f1.2 L USM正式發布(完整版)
    作為一款為人像而生的專業L級鏡頭,RF85mm F1.2 L USM藉助佳能1新的EOS R系統大卡口直徑和短後對焦距離特性,再次實現了光學性能上的突破,在f/1.2大光圈下得以獲得驚人的解像力,並通過RF卡口的強大數據通訊能力以及控制環設計帶來操控新體驗。
  • 白炮高畫質 遠近觸手及 佳能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
    在EF單反鏡頭時代,佳能的「紅圈」「白炮」,代表頂尖的L級鏡頭,都是市場上佔有率最高、最受歡迎的鏡頭之一。進入到EOS R全畫幅專微時代後,憑藉RF卡口大口徑+短法蘭距設計的優勢,佳能多年以來積攢的光學設計經驗和製造技術可以得到最大化的釋放和返回。一支靈活又高畫質的長焦鏡頭會給攝影帶來很多意料之外的想像力。
  • 佳能600D:高畫質、智能場景、翻屏數碼單反
    佳能600D:高精細再現高畫質影像約1800萬有效像素圖像感應器 高精細再現高畫質影像約1800萬有效像素圖像感應器EOS 600D搭載的CMOS圖像感應器為佳能自行研發生產,有效像素約1800萬(APS-C規格,有效拍攝視角相當於鏡頭標記焦距的約1.6倍)。
  • RF新鏡兩連發!佳能能否推動全幅微單鏡頭小型化?
    △佳能RF70-200mm F4 L IS USM撇開機身的因素,那麼影響整體體積和重量的因素就剩下鏡頭了。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樣的體積算小?】、【什麼樣的重量算輕?】、【鏡頭做小做輕畫質能否保障?】雖然目前我們還沒有經過畫質實測,但從高達4片的UD鏡片使用來看,足矣相信其畫質的表現是非常出色的。而最高7.5級的聯動防抖(搭配EOS R5/R6),再配合小巧的體積,將手持的可能性實現了最大化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