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伏羲女媧 VS 亞當夏娃

2021-01-08 直擊熱聞

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分屬華夏民族和希伯來民族的始祖神話。在華夏文明裡,女媧既是一位創世神又是始祖神。傳說她與伏羲,兄妹成婚,共同繁衍了人類。因而,他們又被尊為華夏民族的始祖。而在希伯來的造人神話裡,按《舊約·創世紀》記載,上帝在第六天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了亞當,同時為了能夠使他更好地履行職責,上帝就用亞當的肋骨造出了第一個女人——夏娃。但是有一天,魔鬼撒旦趁著上帝不在的時候,混進了伊甸園,附在蛇身上,誘惑夏娃吞食了智慧果,而亞當也吃了夏娃送來的果子。上帝回來發現後,將他們夫妻逐出了伊甸園而去耕種

雖然這兩個神話是一種原始的文學樣式,是想像和虛幻的產物,但是其基礎卻是當時的現實生活的反映,浸潤著古老文化、民族精神及傳統民俗的背景。因此,本文對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進行比較,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們,以何種文化手段和以怎樣的想像力來講述並表達對源初世界的理解與領會,則始源地體現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始初的差異性。基於不同文化土壤的各民族人類起源神話包含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標準和道德風俗等民族意識內容,它必然對後世文化心理、思維方式以及行為習慣等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對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進行比較研究,有利於準確理解中國、希伯來民族意識之差異,促進彼此理解與尊重,減少民族文化的隔閡與誤解,進而促進其共同發展。 

一、相同的敘事模式和視角

首先,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神話雖然是在兩個完全隔絕,而又相對封閉的文化系統中形成的神話,但它們在敘事模式和視角攝定方面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一)共同的敘事模式

解析兩則神話的敘事系統,我們發現它們有著一個共同的敘事模式:同被受罰———同為人類的始祖神。

在中國,伏羲女媧生人的傳說又與洪水故事發生了聯繫。據說人間百姓得罪了玉帝,故降大雨把百姓都淹死,只因天上一位神仙見伏羲女媧兄妹人品好,便賜一個竹籃或葫蘆作為避水工具。洪水後,兄妹成婚,百日之後,女媧生下一個肉團,伏羲看後生氣,便拿刀亂砍,砍下的肉陀一個個變成了人,恰好一百個,每人一個姓,這就是百家姓的由來。伏羲女媧生人神話之藉助於葫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洪水背景下的伏羲女媧生人神話已是再造人類,而不是原始人了。肉團變人導出兩種結果:其一是,說明百家姓之由來;其二,說明各民族及各民族分支之由來。怪胎及畸形兒,是對兄妹婚的譴責與懲罰,也可以看出原始先民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與觀察,已對近親婚配給後代造成的危害有了相當自覺的認識,已逐漸認識到嚴禁氏族內部通婚,而實行族外婚的必要,歷史正是沿著人類的這種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軌跡,一步步演變前進的。

在兩河流域的希伯來文化中,上帝是希伯來民族唯一信仰的神,他的地位獨一無二,並且神聖不可侵犯,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上帝創造並主宰的,所以人類必須絕對地服從和遵循其意志。因此,在長期的過程中,兩者之間產生了巨大的階級差距,僅僅只是存在著單向的統治權,而人類所謂的自由、價值和生命意義都在於上帝的掌握。比如,夏娃由於蛇的誘惑與亞當一起犯了誡令而偷食了禁果,上帝知道後便嚴厲地懲罰了他們,在逐出伊甸園之後,罰亞當終生在地裡勞作,罰夏娃在懷孕和分娩時遭受痛苦,這便是人類誕生之時犯下的「原罪」,從此每個人從一出生就走上了一條漫長的救贖之路,而獲救的辦法只有一個——信仰上帝,只有接受懲罰並虔誠地皈依上帝,才能找到終極基礎和可靠保障。

(二)共同的視角:女性地位的缺失、男權地位的增強

女媧、伏羲共同生人,這不但昭示著中國古代由女性生人到男女共同生人觀念的轉變,同時也預示著中國社會由母系氏族時期向父系氏族時期的過渡。在各種史籍中,女媧僅以伏羲的妹妹和妻子的身份被記載,這顯然是塗抹上了男權主義文化的色彩,更適合男權社會統治的需要,女媧不再是獨立神,而成為了伏羲的配偶神。表明女性不僅在現實生活中,而且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下降了,男性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得到提升。隨著男權制社會的發展,女性在社會經濟關係中不再處於主要地位,經濟獨立權喪失,地位進一步下降,逐漸由社會的主角滑向社會配角的位置。男權制進一步強化,女性對男性的依附在所難免。

夏娃被逐出伊甸園後,終生屈從丈夫管轄,承受生兒育女的苦難與艱辛。而且在這裡女性被認定為是人類墮落的淵藪,並認為男人被永遠連累。女媧、夏娃神話就是這樣為男權社會的合法化發放著通行證。這些神話也昭示人們,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當人類進入父權制時代後,父權是在不斷地同女權殘餘思想進行殊死搏戰中,徹底徵服和剔除女權意識,才建構了惟我獨尊的男權社會,男權文化和男權話語的。

這種敘事模式導引出的結果是:從此在東西方語境下形成了對男權地位推崇的文化母題。其次,兩則神話都是以男性視角進行描述和判斷的話語系統,為此,女人都被視為是男人的附屬,女人的品格、意志和道德水準都較男人為低。這顯然已是人類早期社會中男權取得統治地位時對女權消解的神話,男人已掌握了在氏族和社會上話語的權力,這種描述與判斷中轟鳴著男性權力與地位不可凱覦的聲腔。  

二、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差異——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神話的文化價值比較

剖析這兩則神話,進而放眼它們所生成時代的所有東西方神話,我們可以看出它們在文化上的差異和區別。

首先,女媧神話是中國原始農耕文化意識的遺存。由於中國先民較早進入農業文明,所以,和伏羲女媧神話同時代或更早時代的中國神話,基本上都是農業文明時代的神話。而農業文明時代神話的一個共同主題就是希望構建一個天下太平,守土為安的生存環境。在社會生活中,具體表現為竭力穩固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關係。此外,農耕文明時代注重人丁興旺。女媧既是古老的女性的「形象大使」,也是生殖文化的圖騰範式。女媧與伏羲總是交合在一起,雙尾纏繞是典型的生殖崇拜。

其次,農業文明的突出特徵是定居生產。伏羲女媧神話從一個側面向我們道出了農耕文明興起時代的文化心態:守望家園,樂對人生,面視現實,這就是農耕文化經儒家化形成的華夏民族的人生信仰和道德規範。它導引著華夏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護著現世的家園。

亞當夏娃神話則是古代希伯來民族遊牧文化時代的歷史餘音。上古希伯萊人和所有的遊牧民族一樣,驅趕著牛羊群,浪跡天涯,徵服著每一塊未知領域,追逐著理想之地——即水草豐茂的大草原,充滿著冒險的激情。這種集體無意識深深鐫刻在古希伯萊民族的精神碑石上。就當他們興致勃發追尋理想之國時,天降大禍,他們又一次次被拋入苦難深淵,亡國之痛、滅族之災,使全民族渴望著掙脫罪罰,遠離苦難,重返天堂樂園。怡然豐裕的遊牧生活被極盡艱辛的流亡生活所取代,追求、抗爭、挫敗、掙紮成為全民族的精神體驗,而渴求幸福、安寧、和平的情感欲望最後在重返天國的契合點上凝結成新時代的民族文化精神。亞當夏娃神話實際上是古希伯萊人遊牧流亡文化編碼的變形改寫,這種遊牧文化是伴隨著戰亂與流亡生活聯袂而行的。亞當夏娃神話以隱性話語敘述了古希伯萊民族社會轉型期的文化演變結果。神話是民族的身份證,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神話以獨特的話語結構,向我們解說了生活在亞洲東西兩端的兩個古老民族的文化身份。

(來源:《神州民俗》,原題: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比較研究)

Lucas Cranac,《亞當》和《夏娃》,1530

這是一對充滿誘惑,又天真無邪的胴體。亞當身體微微左傾,眼神迷茫,右手撓頭,左手握著夏娃遞給他的蘋果,一根長得出奇的蘋果枝條一直伸到亞當那令人遐想的私處,幾片蘋果葉剛好遮住了馬賽克部位。另一幅畫中的夏娃則身體右傾,微微上吊的眼梢給她少女般的面龐增添了柔媚之色,金色的柔軟捲髮鋪在畫面黑色的背景上,她左手扶著頭頂的蘋果樹枝,右手也握著一隻蘋果,相比亞當的茫然,她的臉上有種已經知曉命運的狡黠,或者,按照當時人們的看法,這就是「誘惑者」的表情。

1971年,美國商人諾頓·西蒙從一位舊俄貴族手中買下了這一對6.8英尺高,真人大小的板面油畫《亞當》和《夏娃》。畫家老盧卡斯·克拉納赫(Lucas Cranach)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與丟勒並駕齊驅的繪畫大師,這兩幅畫是他1530年左右創作的。過去四十餘年中,這兩幅珍品一直由美國南加州的帕薩迪那諾頓西蒙美術館保存。儘管購買途徑完全合法,但博物館已經為它們吃了十年官司,直到今年8月23日,南加州地方法院的約翰·F沃爾特法官才下定了最終裁決,判決這兩幅畫作由博物館繼續保存,其前收藏者、荷蘭猶太藝術經銷商雅克·戈德斯提克爾的兒媳瑪麗·馮·扎赫提出的訴訟被駁回。畫作的命運在經歷了舊俄貴族、納粹、猶太人、美國人之手後,終於暫時塵埃落定。

提香,《人類的墮落》

文藝復興追求人性的繪畫風格興起以後,「性感的夏娃」成為了一個經典的反抗圖騰。中世紀宗教藝術中那些扭曲的、負罪的夏娃形象,被豐滿豔麗、充滿肉慾的裸女形象代替。她們驕傲地袒露柔軟的胸部,面龐柔美嬌豔。但有一點沒有改變,無論是在丟勒、提香還是老克拉納赫的畫作中:夏娃總是那個「誘惑者」,而亞當則是恍惚、無辜、茫然的「被害者」,或者像提香的《人類的墮落》裡描繪的那樣,是慌張的「阻攔者」。

伏羲女媧流溢著寧靜空靈之美,亞當夏娃激蕩著悲壯理想之情。東西方的神話譜寫著人類不同的始祖,真相究竟是什麼?

相關焦點

  • 伏羲女媧 VS 亞當夏娃
    在文化身份上伏羲女媧神話代表著農耕文明,亞當夏娃神話則表現為遊牧文化;在哲學意義上,伏羲女媧神話反映著東方陰陽和諧、人本主義精神,而亞當夏娃神話則顯示著西方二元分立的哲學思想;在美學追求上,伏羲女媧神話流溢著寧靜空靈之美,亞當夏娃神話則激蕩著悲壯理想之情。 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分屬華夏民族和希伯來民族的始祖神話。在華夏文明裡,女媧既是一位創世神又是始祖神。
  • 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的比較研究
    因此,本文對伏羲女媧和亞當夏娃神話進行比較,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人們,以何種文化手段和以怎樣的想像力來講述並表達對源初世界的理解與領會,則始源地體現著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始初的差異性。基於不同文化土壤的各民族人類起源神話包含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行為標準和道德風俗等民族意識內容,它必然對後世文化心理、思維方式以及行為習慣等產生巨大的影響。
  • 世界50億人竟彼此都有血緣關係——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關係之分析
    在源遠流長的中西文化傳統中,都流傳著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如中國的伏羲女媧和西方的亞當夏娃。伏羲女媧與亞當夏娃神話雖然是在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度,但它們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究竟他們只是相似,還是本就是不同版本的相同傳說?在華夏歷史文明裡,女媧和伏羲其實是兄妹,他們兩人的形象都是人首蛇身,他們是為了創造人類才結為了夫妻,也有人說世間萬物都是女媧和伏羲創造出來的,共同繁衍了人類。
  • 奇珍異寶之萬物終始:楚人心目中的伏羲女媧,就是中國的亞當夏娃
    自古以來,關於人類起源的理論有很多,其中最值得相信的莫過於陰陽結合說。物理學家人物認為,物質起源於正反電離子;道家代表人物認為,太極生兩儀,陰陽是萬物之始;而神話中則給人類編撰了許多不同的始祖,比如亞當夏娃,比如伊邪那岐兄妹,再比如伏羲女媧。
  • 伏羲女媧亞當夏娃是夫妻又是兄妹?為何各個古文明都有類似的傳說
    伏羲女媧既是兄妹也是夫妻?為何古希臘古巴比倫埃及也有類似傳說中國上下五千年,史籍文字最早能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的原始時代,然而就遙遠的神話故事來講,如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補天、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精衛填海等等卻是更早的史前神話時代。
  • 東方有伏羲和女媧,西方有亞當和夏娃,他們竟然如此的相似?
    伏羲和女媧,亞當和夏娃!先說伏羲和女媧的故事。在中國傳統的神話傳說中,人類的誕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作為兄妹的伏羲和女媧他們結合,因此誕生了無數的人類!另外一種方式是女媧捏土造人而有了無數的人類。西方神話故事當中,上帝創世的第六日,仿造自己的樣子創造了亞當。
  • 中國的亞當與夏娃——伏羲與女媧
    所以,西方文化中有亞當和夏娃的愛情故事,而我,當真是女媧隨便甩的泥點子嗎...... 其實大家也許不知道,在上古的另一傳說中,女神女媧也和另一位男神伏羲也被緊密聯繫在一起, 今天我們就來八卦一下女神和伏羲的感情史吧!
  • 西方神話的亞當夏娃和東方神話的伏羲女媧居然是同一個對?
    第四,華夏神話論講神話這種事情,怎麼可能少的了我們華夏呢,我們華夏作為人類始祖的人物還是很多的,比方說東皇太一,再比如說伏羲女媧,而最出名的莫過於就是伏羲女媧二人了。伏羲、女媧,承天地之志降生,身懷造人大業,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伏羲一畫開天地,為人類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及生存條件。
  • 伏羲女媧圖的文化天機
    這裡面本身就隱藏著老子對伏羲女媧的隱藏見解,還不夠清楚我們就接著往下看其他的含義。伏羲女媧圖的第二重含義:「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兮另指的就是伏羲的含義,禍另指的就是媧的意思,紅顏禍水這句成語大概是指的越漂亮的女人越是禍,而女性的始祖也是女媧,這個禍代表的就是媧的含義,不僅僅是越美麗的女性越危險,任何美麗的事物也都是越危險的,所以這句話的的第二重疊加含義不僅是用來描述人生無常的天機,是用來描述女媧伏羲的天機。
  • 「三皇之二」伏羲女媧圖賞析
    目前高昌遺址發現這種伏羲女蝸圖總數達三十幅以上。這些圖一般都畫在抹布或絹上,用木釘釘在墓室頂部,畫面向下朝向被葬者的臉。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的傳說,伏羲和女媧都是「三皇」(伏羲、女媧、神農)之一。伏羲女媧圖表現了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類始祖的形象。畫中左邊是女媧,右邊是伏羲。圖中男女二人,均微側身,面容相向,各一手抱對方腰部,另一手揚起,男女下半身均為蛇形,互相交繞。女媧右手執規(拿「規」是用來研究天象的。中國最早的立法就叫「女媧歷」,也就是用來立法的。女媧補天又有一種說法叫「女媧補天」,不是說天露了。
  • 女媧與伏羲,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
    總結一下就是:《天問》講了女媧造人,《淮南子·覽冥訓》講了女媧補天,《淮南子·說林訓》講了女媧「七十化」,王逸在註解《天問》的時候講女媧「人頭蛇身」,至此,伏羲和女媧發生過一次同框,但也只是在列舉上古氏族,並沒有提到兩者之間的關係。到了西晉,女媧同伏羲開始靠近,皇甫謐的《帝王世紀》把女媧氏說成是伏羲的繼任者。
  • 伏羲女媧交尾圖的含義以人首蛇身的遠古英雄
    ,然後就和現在的人們一樣,在地面上奔跑,但是有的人卻並不知道,其實女媧和伏羲也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伏羲女媧圖」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在唐代是高昌國。在高昌國的遺址發現的伏羲女媧圖有好幾十幅,用途一般都是隨葬。這些伏羲女媧圖畫在麻布或者絹上,用木釘釘在墓室的頂部,畫面向下對著死者的臉。畫上伏羲在右,女媧在左,下半身交纏,周圍畫著滿天星辰。女媧右手拿圓規,左手拿四支算籌,是種古代做數學計算的工具,左手搭在伏羲肩上。
  • 玄玄上人、無極老母、三清五老與亞當夏娃之間的輩分關係……伏羲、女媧慈訓!
    諸貶之詞,皆能用之毫不誇大,毫不詞脫自視己身,看是如何明鏡朗照,全身是破黑氣壓頂,吞噬身肺業障累累,渾身痛罪爾等不知,皆是債業實乃不忍,見此迷遂願諸男女,聽進忠言莫到最終,成為飛煙人族聖母女媧娘娘慈訓 風中搖曳,千紗夢越嫋嫋清煙蓮步絕飛飛仙,悠悠也天音飄飄心舒悅水上寒生,萬絲柔顏輕輕嘆念無善緣微微臉,鎖眉間哀心綿綿冰天雪吾地母至尊女媧娘娘,為先天五母之一。
  • 還是亞當夏娃的後代?你知道嗎
    還是亞當夏娃的後代?你知道嗎早在遠古時期,還沒有發現人類進化論的時候,一直奉行的都是神創人論的觀點。並且在西方和東方都有自己的神創論,而且都是說的有板有眼的,一間在一些領域還都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下面小編就帶你認識一下這兩種不同的古代神創論。 在西方,比較奉行的是亞當夏娃創人的理論。說是耶和華因為無聊,就根據自己的模樣創造了一個男性亞當。
  • 趣歷史︱女媧伏羲究竟有著怎樣的「神力」
    特別是女媧,傳說她摶黃土造人、化生萬物,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稱她是「古之神聖女」。古書上還說,上古天有缺漏,女媧曾鍊石補天。這個故事被曹雪芹寫入《紅樓夢》,產生了巨大影響。有的神話說,伏羲、女媧是兄妹;有的說是夫妻,上古發生大洪水,他們躲入葫蘆,得免洪災,出來後成為人類的祖先。那麼,女媧、伏羲的神話故事具體有什麼意蘊呢?
  • 崩壞3聖痕故事:古老傳說中的伏羲與女媧,與蒼玄有什麼關係?
    【1】伏羲與女媧伏羲與女媧可以稱得上是「東方文明之祖」,遊戲最初也借鑑了這一設定,並且,【聖痕】的起源多多少少與這2位有關,當然,這些故事還編入了黃帝與神農,而且還有衍生出的副本「軒轅篇與蚩尤篇」——說起來,都是一些很遙遠的事兒了。
  • 世間流傳無數女媧伏羲圖,女媧真是人首蛇身嗎?
    涉縣媧皇宮女媧雕像女媧伏羲圖有多個古畫版本(多圖警告):漢人祭·伏羲或女媧時候的儀舞·太昊陵廟會石刻天穿節廟會石刻敦煌壁畫,西魏,285窟,窟頂東坡:上部正中——伏羲女媧手執規矩唐《伏羲女媧圖》絹畫唐 伏羲女媧像頁絹畫吐魯番的伏羲女媧圖·《國際社會科學》雜誌封面:化生萬物1983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社會科學》雜誌試刊中,首頁的插圖就選用了這張神秘的「伏羲女媧圖」,並題名為「化生萬物」。
  • 伏羲女媧圖,中國的斯芬克斯之謎
    1960年,考古人員在阿斯塔納-哈拉和卓古墓群中,發現了二三十幅伏羲女媧圖。
  • 伏羲、女媧的佛教藝術形象: 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
    莫高窟第285窟(西魏)窟頂東披,伏羲、女媧的形象出現在窟頂。伏羲女媧傳說來自民眾對日神信仰,伏羲與羲和、帝俊、帝嚳、黃帝是同一人;女媧與女蛾、常儀、嫦娥、嫘祖、西王母是同一個人或神。在摩尼寶珠的兩側,分別畫出伏羲和女媧的形象,他們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獸形。左側為伏羲,他一手持矩(折角尺子),一手持墨斗,身上有一圓輪,內有金烏,象徵太陽;右側為女媧手持規(圓規),身上圓輪內有蟾蜍,象徵月亮。
  • 《山海經》與《聖經》記載相同的歷史,人類起源是同一個故事嗎?
    在《山海經》中人類的祖先成了伏羲和女媧,伏羲女媧本來是一對兄妹,但他們也是夫妻。山海經中記載,女媧和伏羲曾向天詢問,如果允許他們結合,則將天上的雲彩聚在一起,如果他們不能結合,那麼就讓天上的雲都散開。結果天上的所有白雲瞬間聚到了一起,二人也就結成了夫妻。山海經中記載,女媧與伏羲均為蛇身人首,所謂蛇身即為「之」,配上人首即為「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