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匯流的合川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合川區聞令而動、積極作為,把唱響「雙城記」作為重大的發展機遇和重大的歷史使命,圍繞市委賦予的「重慶主城都市區發展的重要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節點」新定位,加快融合發展、增強綜合實力,感恩奮進、砥礪前行,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同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奮力在對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承擔新使命、展現新作為。
合川提高政治站位和戰略站位,樹牢一體化理念和一盤棋思想,堅持「雙城記」大框下謀劃發展、推動合作,唱響融城之歌、彈好協作之調、練就發展之功。
唱響成渝「雙城記」的「合川和聲」,高遠而悠揚。
共唱「一家親」的山水歡歌
齊心協力,攜手同行,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續寫川渝一家親的情緣——山水相依、地域相連、人文相親,「巴蜀通衢、成渝要塞」的合川與周邊自古一家親,在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具有獨特區位優勢和堅實合作基礎。
在合川區和廣安市武勝縣,有一道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飛地」奇觀——武勝清平鎮棕灣村1組位於合川古樓鎮境內,而古樓鎮天子村5組和6組的土地延伸到清平鎮境內。
這些罕見「飛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見證合川與周邊四川市縣千絲萬縷的聯繫和密不可分的往來。
延綿川渝的有嘉陵江、渠江、涪江,有華鎣山、龍多山、嘯馬山……三江匯流、山巒疊翠的合川,自古為巴蜀通衢、成渝要塞,不僅與四川廣安、遂寧、南充、廣元地緣接近,更與武勝、華鎣、蓬溪、嶽池等市縣毗鄰接壤。江河山脈、民俗風物、經濟文化,都是相近相連、相似相親。
這種山水相依、地域相連、人文相親的不解情緣,讓合川與周邊市縣的區域合作由來已久。
早在2018年,《合川·武勝區域合作三年行動計劃》就已籤訂,兩地就交通互聯、文旅融合、生態環保、鄉村振興等方面達成9項實質性合作。
唱響「雙城記」背景下,合川與周邊市縣合作更是按下「快進鍵」。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率黨政代表團,赴廣安、南充、遂寧、廣元以及武勝、蓬溪、嶽池等市縣對接協作,籤訂協議13個;區級部門、鎮街加強與周邊市縣對口聯繫,籤訂協議60多個;周邊10多個市縣到合川考察互動。
乘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東風,合川與周邊市縣將「一家親」的山水歡歌唱得愈發高昂嘹亮。
唱響「雙城記」的激揚音符
心懷感恩,不負使命,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堅定高質量發展的信心——確立「一個目標」、推進「四個融合」、增強「三個實力」,加快融合發展,增強綜合實力,合川在對接融入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新作為。
市委、市政府對合川明確了新定位,這既是對合川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盼,也是對合川提出的更高要求。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潮中,合川何處定格發展坐標?
合川確立了建設100平方公裡、100萬人口的區域中心城市的整體發展目標,初步考慮通過以產興城、以城聚產、產城互動,每年新增3萬人,力爭2035年基本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具有帶動作用的「雙百」區域中心城市。
基於「大藍圖」,合川又確立了「四地一樞紐一中心」(全國旅遊目的地、西部產業高地、創新高地、應用技術教育和基礎教育高地,渝西北川東北交通物流樞紐,醫療康養服務中心)具體目標,打造區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
按照「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推動融合發展上下更大功夫」要求,合川推進「四個融合」,提升「三個實力」,努力在對接融入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新作為。
「四個融合」方面,一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實施數字經濟倍增計劃,力爭2025年數字經濟總產值達600億元。二是區域融合發展,加快交通設施一體化,推進交通與主城同城化、與周邊一體化布局,打造「半小時主城、1小時周邊」通勤圈。三是城鄉融合發展,提升城市功能和文化內涵,狠抓鄉村振興「一鎮兩村」試點示範,完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張網」。四是產城景融合發展,將歷史文化元素植入釣魚城和淶灘大景區,加快釣魚城創5A級景區和申遺。推進天頂汽車城、草街網絡安全產業城、南溪醫藥健康產業城、渭沱物流城「四大產業城」建設。
「三個實力」方面,一是提升產業競爭力,實施上市企業培養支持計劃、優質存量企業成長支持計劃、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支持計劃和政企互動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動「三計劃一行動」,發展汽摩裝備、網絡安全、醫藥健康「三大主導產業」。二是提升城市承載力,加快合川南部片區融入中心城區,建設山水城文融合的宜居宜遊城市。高標準建設高職教城、花灘、沙溪「美麗合川」標誌區,實施「三江六岸」整體提升工程。三是提升公共服務能力,推動政務服務聯通、公共資源共享、社會治理共建,打造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
發展藍圖、實現路徑……彰顯著合川在對接融入重慶主城都市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的新擔當新作為。
融入「經濟圈」的強力節拍
搶抓機遇,砥礪奮進,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強化高質量發展的舉措——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現代產業協作共興、協同創新聯動共贏、生態環境共建共保、對外開放協同共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合川推動與四川周邊市縣合作落地落實。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合川既是重慶「極核」重要組成部分,又位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發展主軸之中。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合川搶抓機遇,砥礪奮進,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努力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幹出實實在在的成績。搭建工作機構、開展集中調研、強化統籌部署、積極對接協作……今年以來,合川以蹄疾步穩的身姿,開啟了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新徵程。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優化鐵路規劃布局,編制合川鐵路專項規劃,爭取渝西高鐵過境合川並設站。推進公路互聯互通,對外構建與主城交通同城化布局、對內形成城周一環線和貫通東南西北的二環線「兩個環線」。深化港口航運協作,共同推動改造提升嘉陵江東西關、桐子壕等水電樞紐,共同爭取嘉陵江井口航運樞紐項目。
現代產業協作共興——協同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共建合川—武勝材料、合川—嶽池醫藥及醫療器械、合川—青川川渝資源合作「產業示範園區」。深化區域物流合作,加速建設渭沱物流城和高陽鐵路貨運站。建設文旅走廊,成立嘉陵江國際文化旅遊產業聯盟,與南充、廣安、遂寧、廣元策劃5條精品旅遊線路。打造產業平臺載體,建設嘉陵江流域轉型發展示範區和合川—廣安—長壽經濟協同發展示範區。
協同創新聯動共贏——搭建科創平臺,新建博芯半導體研究院等研發機構9家,創建博琨瀚威等6家國家級企業研發平臺。與上海交大等12所高校、中國工程院等5所科研機構、中國電子學會等6個行業組織開展戰略合作,引進360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高端創新平臺。
生態環境共建共保——推動建立嘉陵江全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嘉陵江生態廊道。加強跨界汙染協同治理,聯合開展巡河和生態聯防聯控,聯合開展環保交叉檢查30餘次。協同提升治汙能力,與周邊市縣建立聯席會和環評會商制度,聯合開展川渝跨界突發水環境汙染事件應急演練。
對外開放協同共進——建設對外開放平臺,幫助外貿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提升企業通關便利。提升對外貿易水平,聯合組織企業參加線上智博會等,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優化營商環境,實現同一事項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同標準受理、無差別辦理、行政審批結果互認。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推進教育協同發展,與廣元、嶽池、武勝、蓬溪等籤訂協同發展協議。緊扣成渝產業需求,新增新能源汽車維修等3個中職專業。建設區域醫療衛生中心,與嶽池等4地籤訂醫療資源共享協議,區內44家醫療機構可跨省異地結算。強化人力資源合作,與嶽池聯辦用工網絡招聘,在合川智能產業培訓中心開設武勝專班。
一次次牽手,有力增強了區域合作的頻度、力度、廣度和深度。
演繹「大合唱」的美妙旋律
對標要求,真抓實幹,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建設網絡安全產業高地、建成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構築綠色生態屏障、打造成渝「後花園」,合川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同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奮力打造成渝合作的樣板和典範。
巴蜀山水,樂遊合川——12月1日,2020釣魚城旅遊文化節開幕式暨成渝雙城旅遊形象推廣大使選拔賽·總決賽舉行。這是繼去年首屆嘉陵江國際文化旅遊節後,跨區域重大文旅活動在合川再次上演。
好戲連臺背後,是搶抓成渝合作新機遇的考量。這些節會就是合川發展人文休閒、度假康養,打造成渝「後花園」的實際行動。
隨著國家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扶持政策和支持力度持續加碼,合川如何發揮比較優勢,實現錯位發展?
11月30日,工信部授予合川網絡安全產業城「網絡安全創新應用先進示範」稱號,躋身全國6家首批示範園區,標誌著這座年輕的產業城躍然崛起。目前,已形成以博琨瀚威、恆芯天際為代表的硬體安全產品生產板塊,以羅克佳華、訊飛幻境為代表的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數據安全板塊,以360集團、天融信為代表的安全服務板塊,以中科院、豬八戒網為代表的研發孵化板塊,2019年產值達200億元。在成渝共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助力下,合川網絡安全產業城加速千億級信息安全產業布局,打造國家網絡安全產業高地。
合川還著力打造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信息化和現代化,提質升位高中教育,支持在合川高校擴容提質。推進全國健康城市試點和全國健康促進示範區建設,推進數家三級醫療機構創建。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升級社會治理大數據體系,變「反應式管理」為「參與式治理」。
合川地處重慶上風上水,渠江、涪江水環境質量達到Ⅲ類水質標準,嘉陵江總體達到Ⅱ類,是重要飲用水源和成渝生態屏障。合川將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與上下遊深化汙染跨界協同治理,推動生態共建共保,構築成渝綠色生態屏障。
水秀三江,古韻合川。天生麗質的合川,文韻璀璨、生態優良、旅遊資源豐厚。文旅是成渝合作的重頭戲,合川正在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培育康養度假產業,加速融入巴蜀文旅走廊,打造成渝「後花園」。
建設網絡安全產業高地、建成區域性公共服務中心、構築綠色生態屏障、打造成渝「後花園」……合川以「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同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的理念和謀劃,打造成渝合作的樣板和典範。
何軒 圖片由合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責編:陳易、張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