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哈家奶奶」
文/韓 麗
「哈家奶奶」,最開始是侄女雪兒叫的。然後,家裡的小孩子都跟著這麼叫。在撒拉話裡,「哈家」是奶奶或姥姥的意思,我們也從小這麼稱呼自己的姥姥。
真正讓「哈家奶奶」走進我兩個孩子的內心,是因為我結束十六年的愛情、十年的婚姻,離開了生活了十一年的德令哈,回到母親身邊。
那時,我帶著倆孩子和父母擠住在他們並不寬敞的房子裡。工作、生活、環境都需要慢慢適應,兩個孩子尤其是剛剛兩歲的兒子很不適應這邊的生活,每次我出門,感覺我要拋棄了他似的,
哭得聲嘶力竭,直至雙眼結膜發炎……在每一個白天我努力工作,晚上躺到床上,各種委屈和痛苦伴著濃重的夜色向我襲來,我消瘦如柴、疲憊不堪,卻沒有一絲睡意,和母親又不願談及傷心事兒。於是,手機成了最能安撫我的親密夥伴。
每當夜深人靜,輾轉反側的我又拿出手機,母親就會說,「阿娜(閨女),睡吧!明天還要上班呢!」「阿媽,你睡吧!你別管我了。」「你不要眼睛了嗎?黑燈瞎火看手機,眼睛壞了咋辦?」「我要不看手機,感覺心臟就要破裂,那我要眼睛有啥用?」……她說不過我,默默拿一盞小檯燈放我枕邊,為我打開一片暖暖的光亮。
一個周末,我又玩手機到三更半夜才沉沉睡去。第二天,我聽到孩子們醒來的悉索聲,母親悄悄跟孩子們講:「媽媽睡得晚,你倆不要出聲,穿好衣服出來,哈家奶奶陪你們玩兒!」倆娃很配合地穿好衣服,跑到隔壁臥室,孩子們的聲音忽高忽低傳過來。不一會兒,聽到母親在陽臺上輕聲呼喚:「你倆快來看!這裡有蜘蛛——」倆娃興奮的聲音飄到陽臺上。我微微睜開眼睛,刺眼的陽光從窗簾縫隙裡擠進來,落在被子上,迅速撒下一束光亮,外面早已燦爛一片。我突然想聽聽他們幾個人在聊啥?
「哈家奶奶,這是蜘蛛媽媽嗎?」是兒子的聲音。
「哈家奶奶,這邊還有一隻蜘蛛,共三隻蜘蛛哎!這一隻是媽媽,跟著媽媽的這一隻就是我!」這是閨女的聲音。
「那隻小的是我!我跟在媽媽和姐姐的後面走。」兒子稚嫩的聲音裡充滿快樂!
「嗯嗯,就是你們一家三口,走到哪裡都不分開!」母親的聲音裡滿是憐愛。母親從不殺生,看到蟲蟻出現在房間裡,都會掃簸箕裡倒外面去。那天,他們三人在陽臺上編了好一會兒童話故事,才把三隻蜘蛛放出去。
我突然被母親的言語感動,似乎看到陽光下孩子們滿眼閃爍著的喜悅,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探索。
母親的一生也很坎坷,生養了五個兒女,年輕時在循化老家務農,還要照顧爺爺奶奶和年幼的我們,最需要幫襯時父親卻去了部隊。後來隨軍了,沒過幾年幸福的日子,她和父親的婚姻又出了狀況。在我的記憶裡,母親愛父親愛得很卑微,所以我們幾個女兒身上也帶有這樣的烙印,會掏心掏肺地愛一個人,可是缺乏安全感又很情緒化,我非常理解母親有時候的言行不一致。在父親生病的日子裡,她把所有的愛傾注於行動中,有時她也會有一些怨言,但依然按時按點做飯,依然細心照顧病中的父親。當我結束婚姻帶倆娃回來,她比我還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偶爾問起,問完又後悔觸及我的痛處,然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一家人的飲食和幫我照顧孩子上……
我慵懶地躺到毫無睡意,起來穿衣洗漱,母親熱了早已做好的可口飯菜,端到桌上,只等我一起床就能補充能量。那段日子裡,母親唯一的心願,就是我養好自己的身體,照顧好自己的心情,所有她能解決的她都力所能及。
後來,我和倆娃有了自己的房子,兩個孩子慢慢長大,大的上小學,小的上幼兒園。有時,遇到出差或下鄉,女兒就緊張地問我,媽媽,那我和弟弟咋辦?我說,沒關係的,還有哈家奶奶呢!她會照顧好你們的。
因為有「哈家奶奶」,我的工作和生活越來越順,我也慢慢回歸母親的角色,擔負起照顧和教育孩子們的責任;也回歸女兒的角色,陪母親做頓飯,陪父親說說話,生活裡的陽光也越來越多!
同事有次逗我,總聽你們講「哈家奶奶」,覺得她好厲害,好像什麼事兒都難不倒她!哪天有機會真想見見這位傳說中的「哈家奶奶」。
那段日子,由於父親生病,母親去西寧照顧父親。我說,我有空陸續寫寫傳說中「哈家奶奶」的小故事。其實,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們有一天長大了,明白,在我們的生命裡,有一些愛純潔無私,溫暖我們身心,引導我們向前。「哈家奶奶」把她滿腔的愛給了我們幾個子女,又傳遞給了我們年幼的孩子……
作者簡介:
韓麗,女,撒拉族,青海省循化縣人,青海省作家協會會員。現居黃南,為《黃南報》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