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周迅一直都以拍戲為主,今年忽然一下就參加了四檔綜藝,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周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奇怪,為什麼大家一直認為我在雲端?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自己的性格吧。我比較不愛說話,但我這兩天話很密,我的性格也是比較喜歡藏起來。 」
周迅透露,自己選擇綜藝的標準是「我喜歡、我願意、我覺得適合自己」。13個字霸氣表明態度,還表示現在很開心能在《很高興認識你》的每周兩次直播裡,和大家一起度過一段時光。
和周迅一起參加綜藝的阿雅也說,自己跟毛不易聊起過周迅的變化。毛不易認為周迅以前可能是會把帘子拉起來的,因為那時她就需要如此,現在到了一個可以把帘子打開的狀態。
周迅表示這種改變並不是自己刻意而為:「就是順著生命的成長,自然而然就發生了。當然身邊有非常好的朋友,非常優秀的團隊,每個因素都湊在一起,給我很大的安全感,才可以在這個空間裡自在做自己。」
對於周迅回應「走下雲端論」的言辭,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力挺。有網友評論道:「觀眾自己把她送上雲端(自己認為的),又嫌人家走下雲端,可人家憑什麼按照你想的來啊!」
「有些標籤就是觀眾自己給明星貼上去的,當明星表現出不一樣的時候,觀眾又開始說明星「人設崩了」。反正觀眾是看客,怎麼都能說,360度,每個角度都能說。就不能純粹些,他們啥樣你就看啥樣,為什麼非要給他人下定義呢?」
「觀眾不造神,就不會有所謂的「神的隕落,女神可以憑實力任性。」
筆者非常贊同這幾位網友的觀點,就像金十四釵在小說《唇槍》中所寫的:「他們塑造英雄時,不遺餘力;他們毀滅英雄時,欣喜若狂。」
與其說觀眾們喜歡偶像的人設,倒不如說那些人設都是觀眾自己希望看到的。一旦偶像所表現出的真性情不符合他們心中的預期,他們就會認為受騙,從而發出偶像「人設崩塌」的感慨。但其實,從始至終,偶像身上的光環都是觀眾自己的臆想。
對於周迅這樣的實力派來說,並不需要這種外界強加的光環。回顧周迅的從影經歷,可以肯定,她的紅靠的從來都不是運氣。
當年,周迅畢業於浙江藝術學校民族舞專業,從沒受過正規表演訓練。剛「北漂」的她在歌廳唱歌,是陳凱歌發現了這塊「璞玉」。
陳凱歌曾評價周迅,她是「一位心靈的溝通者」,不需要怎麼訓練,也不需要多麼用功,你看著她一直在睡覺,但只要導演喊開始,鏡頭對準她,她就能立刻像被劇中的角色附體了。
周迅的天賦註定了她是吃演戲這碗飯的,而她的實力和較真,又決定了她能大紅大紫。可對於這一切,周迅卻並不執著,外界說什麼,對她來說從來都不是事兒。
有人說過,周迅身上最美的衝突是世故與天真並存:她其實什麼都懂,她明白所有的退路,但她往往會義無返顧地選擇不留退路的那條路。
周迅天性喜歡自由,只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愛上了一個人,就會不管不顧地用力去愛,就算曾有過許多段失敗的戀情,也從未停止過對愛情的期待。
所以,現在的她,戲演夠了,就去上綜藝,讓自己可以放鬆一下。面對爭議,周迅回應「我喜歡、我願意、我覺得適合自己」也很符合她的風格。
因為陳坤就曾評價過她:「在面對流言蜚語或者鋪天蓋地的讚美時,從來沒有失掉自己的節奏和狀態。」
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周公子雖入行多年,身上卻始終有種乾淨的氣息。她既像身邊真實的普通人,又似天邊那輪遙遠的月,吸引著你所有的目光,她就是有這種能力和氣場。」
或許很多觀眾覺得,一個有地位的實力派演員是不可以參加綜藝的,參加綜藝就是不愛惜羽毛,恰爛錢。可實際上,這些實力派演員就算參加綜藝,也並未丟掉他們專業上的實力。
就像黃渤,即使參加了很多綜藝,觀眾們也依然喜歡他。因為他的實力、人格魅力,才是真正能吸引人的,而這一切,都不需要刻意偽裝。他們在綜藝上釋放的天性,那才是真實的他們!
周迅也一樣,她在鏡頭前從來就沒有刻意裝過,她可以沒有偶像包袱,素顏參加明星的線上直播,也可以在採訪裡變成熱心市民周女士。正如網友所說的「她演技是雲端,但表現一直親民。」
最後,希望觀眾們能多給明星一些空間,他們演的電影,喜歡的就看看,不喜歡的也可以看別的。至於他們參加的綜藝,感興趣的可以追一下,不喜歡的也可以無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想法,你不可能要求明星按照你的喜好去生活,所以,看開點吧,真的沒必要替明星們瞎操心。
作者簡介:小旭和你聊情感,分享故事,情感解答,歡迎投稿,期待和你一起聊暢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