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爆米花,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
電影院、路邊攤、微波爐、美國佬、亦或是媽媽口中的「垃圾食品」?
一款搶佔南京的「魔菇」爆米花說:
我很高大上,我要為自己正名。
在高校、商圈寫字樓、娛樂場所,已有不少年輕人愛上了這款多味爆米花,口感酥脆、包裝實用、公仔可愛以及便捷的購買方式,都是它躥紅的理由。
在CEO楊啟明看來,產品名為「魔菇」,除了爆出來的效果像一個個小蘑菇頭外,更寄寓了魔法般的想像力。你是否想過,這樣一款輕食產品具有多少增值空間?採用高檔原料、為其申請專利、做專業的形象包裝與渠道布局,你想到的,魔菇都做到了。
作為跨界網際網路、地產、科技領域的創業者,楊啟明志在創造一種快樂時尚的生活方式。「其實跨界玩的就是想像與顛覆,如果能變想像為現實,你就走出了一條新路。」楊啟明說。
新·探索
這是一款自2009年起風靡臺灣的爆米花品牌,年銷售達一億元以上,創始人王大華先生祖籍大陸,長於臺灣,一次美國迪斯尼之行讓他對爆米花產生了新想法。「在美國,爆米花屬於四大輕食之一,堪作國禮,特別是萬聖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上一桶爆米花,其普及程度就像中國的饅頭一樣。對我們中國人而言,爆米花是舶來品,由於加工粗糙,一度被冠以垃圾食品的惡名。我想做的,就是為爆米花正名,讓這款小食從電影院走向千家萬戶。」
此後,王大華前後花費近9年的時間,從全球各地精挑細原料進行研發,紐西蘭的奶酪粉、印度的咖喱、法國的巧克力、日本的巖燒海苔……爆米花在他手中玩出了18種風味。也因為王大華本人是素食主義者,在魔菇的製作過程中,糖分得以嚴格控制。這樣一款新型爆米花,一經面世便廣受好品,僅臺灣每年的棒球聯盟就包攬了一萬桶的訂購量。
2011年,時任唯知行商業集團總經理的楊啟明先生以地產人的身份加入海峽兩岸經營連鎖協會,在出訪與交流的過程中,他發現內地雖然消費能力增長迅速,但缺少新穎活潑的消費內容。憑藉在香港大學攻讀零售管理和購物體驗的閱歷,楊啟明開始嘗試與其他地產商聯合,借鑑香港、臺灣、新加坡、香港等地的文創活動與品牌經營方法,以快銷品創造一種年輕的生活樣式。
「從投資回報上說,國內已不再適合做大型的餐飲娛樂,於是我們開始關注臺灣地區有成長性的小食品牌,這時候,魔菇進入了我的視野。」
楊啟明告訴小鳥,在與王大華接觸之前,已有很多知名廠商表達了將魔菇引入內地的意願。經過一年半的溝通,楊啟明最終打動了對方,促成合作的原因有三:
第一,創業8年,楊啟明在商業地產、網際網路、生物防偽領域都有涉足,地產為載體,網絡為渠道,科技為助力,三者結合對新產品的孵化與新模式的建立十分有利;
第二,在前幾家公司經營中,楊啟明一貫的做法是,謀局籌建,等公司上了軌道,就把原來的經理人變成股東,給對方足夠的尊重與施展空間,自己則退居二線;
第三,在楊啟明的合伙人中,不乏萬達、紅星美凱龍等大型連鎖的高端人才,可提供爆米花從生產、流通到宣傳、銷售一系列的環境資源。
2014年12月19日,位於新街口大洋百貨的魔菇專賣店開張了。楊啟明說:「我們深知,要幫助一個好產品取得成功,必須有得力的合作夥伴做支持。雖然目前只有一家店面與一家中央廚房,但生意紅火,金鷹、中影、深圳華僑城等相繼找上門來談入駐。這款爆米花一定能在大陸達到十億的年銷售,這是我們的目標。」
走近魔菇專櫃,一排排黃色桶裝爆米花衝擊著視覺與味蕾,目前銷售的8種產品均價在30元左右,記者試吃了原味與海苔兩種口味,酥脆綿密,香甚於甜。
楊啟明告訴記者,不同於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蝴蝶狀爆米花,魔菇爆出來的效果如蘑菇一般是飽滿的球狀,最重要的是不含添加劑和反式脂肪。「魔菇並不是簡單地做一家爆米花公司,而是要打造全新的休閒食品文化。」
在他看來,做輕食首先是健康與口感,其次是品牌文化。為了詮釋魔菇「快樂、時尚、自由、奔放、分享」的理念,楊啟明不僅將創始人王大華請到南京親自調製產品,還堅持使用成本較高的魔菇桶。記者了解到,這樣一個印有魔菇標誌的盛裝桶可包含了不少秘密:桶蓋上的爆米花紋樣既貼合產品造型,又呼應魔菇公仔形象;桶身採用的是獲有專利的食品級PP桶,可與奶瓶材質較高下;桶底隔層中放有乾燥劑,其計量經過精確計算,使爆米花的保存期限長達一年;而整個盛裝桶可在食用完後作為家庭儲藏罐反覆使用。
不僅如此,在產品VI部分,團隊專門邀請了臺灣知名設計師為魔菇公仔形象做策劃,通過鑰匙扣、名片夾、馬克杯等周邊,記者見到了這個滿身金黃、造型萌動的形象代言人,而在每周的線下促銷中,魔菇公仔總是能吸引大批消費者的目光。據悉,公司僅鋪在VI設計上的費用就高達好幾百萬。
「我們賦予這個品牌很高的起點,這樣一款爆米花,有技術含量,也有人文情懷。儘管如今魔菇只是一家十幾人的小公司,但已與可口可樂等世界一線文化品牌展開交流,它將是中國下一個旺旺。」李啟明說。
眼下,魔菇團隊正兵分二路,一面專注研發產品新口味,一面積極布局銷售渠道。
在楊啟明的計劃裡,電影票與爆米花可以打包團購,甚至,人們購買爆米花的場景將不再局限於電影院。「在臺灣,魔菇產品的銷售渠道有五類:
電影院、KTV等休閒娛樂渠道;茶樓、咖啡廳等商務渠;食品批發渠道;企業定製及DIY渠道。借鑑臺灣運營經驗,未來半年內,魔菇網店將在南京全面散開,包括電影院、遊樂場、KTV、公園等。
此外,早在實體店開業前,魔菇就在淘寶與微商城上註冊了品牌專頁,人們可以網絡購買,也能微信下單。考慮到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與騰迅、時光網、院線通的捆綁合作亦基本完成。「將來,用戶訂購電影票的時候就能預先選擇到心儀的爆米花,隨到隨取,節省了不少時間,而價格算下來,也比售票處的優惠組合更便宜。」
楊啟明一再強調,對魔菇而言,爆米花不只是食品,更是一種文化輸入,「我們盡力做的,是讓客戶嘗到口味、理解安全,同時發現魔菇的品牌故事,與公仔友好互動,所有的鋪墊都是為了形成多渠道購買,為了養成快時尚的生活方式,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這個接受過程會越來越快。」
大·布局整個商業閉環的一部分
這已是楊啟明操持的第5家公司了。研究生畢業後,楊啟明回到祖籍揚州,先後從事物聯網增值、商業地產、生物防偽等領域的策劃代理服務。「一開始是與人合作,2010年以後便創業自己做了。」
對於跨界,楊啟明有他自己的一套思路:從地產進入科技,以線下支撐線上,先形成連鎖經營,再用實體帶動會員的發展與體驗。就魔菇的發展來說,有多年的地產經營為網點鋪張打下基礎,有生物防偽技術為品牌專利及食品安全提供保障,加上網際網路增值業務所聚集到的宣傳與銷售渠道,可謂「萬事俱備」。在此基礎上,不僅是爆米花,其他任何時尚新穎的產品都能短時間內得到資源對接,同時推向消費市場的,還有完善的用戶體驗。
「不少朋友都說我的棋盤太大,實則我們在做一個封閉的商業生態圈。土壤肥了才有好收成,一切都在萌芽,爆米花、找車位、親子遊……環環相扣,若一定要為這個生態做個定義,那就是我強調的快樂的生活方式,你看,改變正在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