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壁虎的尾巴斷了後,它們的身體會分泌一種叫「成長素」的激素,這種激素能夠刺激再生性細胞,使尾巴重新長出來。壁虎斷尾重生,跟我們的頭髮、指甲被剪掉後能重新長出來或傷口癒合的原理是差不多的,都是再生性細胞在起作用,不同的是壁虎的再生性細胞是尾巴斷了之後才會被激活。
壁虎雖然能斷尾重生,但是,它們重新長出來的尾巴已經不是一根完美的尾巴。從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出,壁虎再生的尾巴又醜又臃腫,完全沒有原來的靈活性。實際上,壁虎原來的尾巴是包含有脊柱和神經的,而重生的尾巴只是一根不完善的軟骨管而已,可以形象地說,那是壁虎的「假肢」。
但在最近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利用蜥蜴(壁虎也是蜥蜴的一種)的幹細胞,幫助失去尾巴的蜥蜴重新長出包含有脊柱和神經的新尾巴。
南加州大學的凱克醫學院整形外科、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助理教授託馬斯·洛齊託認為,這是爬行動物、鳥類或哺乳動物通過幹細胞療法顯著改善附屬物再生的唯一案例之一,它為改善人類傷口癒合提供了信息。
這些新的和改進的蜥蜴尾巴展示了所謂的「背腹模式」——這意味著它們的上部或背部有骨骼和神經組織,下部或腹部有軟骨組織。洛齊託表示:「蜥蜴已經存在了2.5億多年了,在這段時間裡,沒有蜥蜴能再生出背腹型的尾巴。我們的團隊在實驗室裡創造了第一條具備骨骼個神經的完美再生尾。」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和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科學家團隊分析了成年蜥蜴尾巴的再生是如何發生的,而且還將這個過程與胚胎發育相比較。在這兩種情況下,神經幹細胞或神經幹細胞,即構建神經系統的幹細胞,發揮著核心作用。
成年蜥蜴的神經幹細胞產生一種分子信號——「腹向信號」,會阻止骨骼和神經的形成,但會促進軟骨生長,向尾部兩側延展,最終長出了又醜又臃腫的軟骨管再生尾。而且這種分子信號會使神經幹細胞無法為新長出來的尾巴生成新的神經組織。
相反,胚胎神經幹細胞僅在軟骨區產生這種「腹向信號」,軟骨區成為尾部的下側或腹側。同時,在沒有這種信號的情況下,上側或背側發育出骨骼和神經組織。因此,尾巴獲得了原始胚胎附屬物複雜的背腹模式特徵。然而,如果胚胎神經幹細胞被植入成年尾殘端,它們會對腹向信號產生反應,並不能發育成背側結構。
為了克服這些障礙,洛齊託的研究小組使用基因編輯工具使胚胎神經幹細胞對腹向信號無反應,並通過外科手術將這些細胞植入成年蜥蜴斷尾的殘端,從而再生出完美的尾巴。
洛齊託說:「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提高生物體再生潛能的基本實踐。完善不完美的再生蜥蜴尾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藍圖,以改善無法自然再生的傷口的癒合,如斷肢和脊髓。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希望我們的蜥蜴研究將為治療人類難以癒合的傷口帶來醫學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