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的前世今生

2021-02-08 中科院物理所

■王紫陽、喬霓炫、龔雲貴、張元仲/文





赫維賽德基於引力和電磁力都是平方反比力以及電磁波的物理特性早在1893 年就提出了引力波的概念。龐加萊於1905 年進一步指出了引力波以光速傳播。1915 年年底愛因斯坦給出了引力場所滿足的相對論場方程—愛因斯坦場方程,並且於1916 年對愛因斯坦場方程在平直時空背景下做線性近似,推導出了引力波所滿足的波動方程及引力輻射的四極矩公式,從而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及引力波以光速傳播。



赫維賽德。圖片來源網絡


龐加萊。圖片來源網絡


遺憾的是愛因斯坦在1916 年的推導中犯了一個錯誤,從而錯誤地預言引力波存在三個自由度,即三個偏振方向。一年半之後的1918 年愛因斯坦糾正了這個錯誤,正確地指出引力波只有兩個獨立自由度,即兩個偏振方向(屬於橫波),並計算了引力波輻射的能量。


和經典電磁輻射是由電荷加速運動所產生的機制類似,愛因斯坦的四極矩公式告訴我們加速運動的物體會產生引力波。如果一個系統的質量分布不對稱地運動,那麼時空變形就會以波紋的形式向外傳播,這就是引力波。


引力波在本質上不同於我們熟悉的電磁波,由加速運動物體產生的引力波是時空纖維本身的波。由於電荷守恆定律,電磁輻射最低階是偶極矩輻射。而能量守恆、動量守恆及角動量守恆定律則要求引力輻射最低階是四極輻射,即典型的引力波源為類似轉動啞鈴的雙星系統。因此,那些球對稱的引力效應不會產生引力輻射,如超新星的完美球對稱坍縮不會產生任何波。而非球狀的塌縮則會輻射引力波,所以雙星系統會輻射引力波。由於引力波的強度為物體運動速度與光速之比的五次方(υ5 /c5 ),因而其強度極小,非常難探測,所以在愛因斯坦提出引力波之後的幾十年間有關引力波的理論研究並不多。




引力波是否存在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甚至愛因斯坦自己都懷疑引力波的存在。1936 年愛因斯坦和他的助手羅森寫了一篇引力波不存在的論文(題目是「引力波存在嗎」)投稿到美國《物理評論》,編輯部依據匿名審稿人的審稿意見拒絕發表該文;後來愛因斯坦接受了他在普林斯頓大學的好友羅伯森的意見改寫了論文(並修改了引力波不存在的錯誤結論,但是他並不知道羅伯森其實就是匿名審稿人),題目也改為《論引力波》並在富蘭克林學院學報上發表。



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理解引力輻射問題,人們發展了不同的近似方法。1938 年愛因斯坦及其合作者提出了處理弱場中低速運動的「後牛頓」方法,利用這個近似方法,計算到(υ/c)4 階都不會出現引力能量輻射。四極矩輻射出現在下一階,這點直到1947 年才被中國物理學家胡寧教授證明。但是對於非低速運動的引力輻射,上述近似方法便不再適用,而需要發展一套新的近似方法。對於雙星系統,考慮引力波與雙星系統的總能量守恆後,四極矩輻射公式則仍然適用。要處理如黑洞併合時所輻射的引力波,則需要利用數值相對論方法。



胡寧。圖片來源網絡


直到20 世紀50 年代,一些相對論理論物理學家,特別是邦迪嚴格證明了引力輻射實際上是一個可觀測的物理現象。因為引力波攜帶能量,所以一個輻射引力波的系統會損失能量。其實早在1805 年,拉普拉斯就在他著名的「天體力學條約」中指出如果引力以有限的速度傳播,一個雙星系統中的引力就不會指向兩星之間的連線上,並且系統的角動量會隨著時間緩慢地減小。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是因為雙星系統通過輻射引力波而損失了能量和角動量。1957 年費曼和邦迪提出把兩個黏性小球套在一根剛性杆上,當引力波傳來的時候,剛性杆因為原子力的作用長度不發生變化,但兩個小球的間距將會持續震蕩變化,這樣會與剛性杆發生摩擦,產生熱量,這熱量的來源就是引力波。



費曼的「粘珠」思想實驗。圖片來源:wordpress.com




引力波會扭曲時空,換句話說,它們會改變兩個自由的宏觀物體之間的距離。一列引力波穿過太陽系時,會在空間產生一個隨時間變化的伸縮力,它會在垂直于波的傳播方向上周期性地改變太陽系中所有物體間的距離。主要的問題是,由於引力波的通過而導致的相對長度變化是很小的。例如,受到典型白矮星雙星系統輻射的引力波的影響,相距1013  米的兩個檢驗物體之間的距離的周期性改變只有10–10  米。從引力波攜帶很少能量的意義上說,這並不意味著引力波很弱。相反,在不太遠的星系中的一個超新星的引力波會以幾千瓦的強度拉扯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然而,因為時空是極僵硬的彈性介質,最終的長度改變仍然很小,以至於即使是微小的扭曲也需要極高的能量。










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韋伯最早嘗試探測引力波。他利用一個被稱為韋伯棒的鋁合金圓柱體作為探測器來探測引力波,引力波會使得韋伯棒長時間地發生「共振」,安裝在探測器上的轉換器可以監測不同振動模式的複雜振幅。韋伯使用的圓柱體共振棒長2米,圓桶直徑為1米,重約1噸,在室溫下工作,其中心頻率為千赫茲,帶寬只有幾赫茲。1968 年韋伯宣布他利用共振棒探測到了引力波,但他的實驗結果並沒有得到重複及驗證,被學術界普遍認為是錯誤的。



韋伯和他的「韋伯棒」。圖片來源:physics.umd.edu


自韋伯之後,共振棒探測器有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路易斯安那低溫及引力波天文臺(ALLEGRO),位於西澳大利亞大學的NIOBE,位於義大利東北部的AURIGA, 位於歐洲核子中心的Explorer,以及位於義大利國立核子研究所的NAUTILUS 等。現在的共振棒一般工作在液氦溫度,其探測引力波強度的靈敏度可以達到10-19 。因為球狀探測器對所有方向都敏感,萊頓大學的minGRAIL 探測器是第一個設計成球形的探測器,其直徑為68 釐米,重1300 千克,共振頻率約為3000 赫茲,帶寬為230 赫茲,期望工作在20mK。巴西聖保羅大學計劃建造的Mario Schenberg 引力波探測器具有類似的設計,其直徑為65 釐米,重1.15 噸,工作溫度為20mK。


下一代的探測器如TIGA 一般是球狀的,工作溫度在50mK 以下,在千赫茲頻段,其探測引力波強度的靈敏度可以達到10-21 。另外需要提到的是,1972 年在中國也有二家實驗室建立了韋伯棒用來探測引力波;一家是中國科學院在北京中關村的實驗室,另一家是廣州中山大學的實驗室。




20 世紀70 年代,赫爾斯和泰勒發現了脈衝雙星PSR 1913+16,並且對該雙星系統的周期變化進行了精確觀測,發現雙星系統的周期變化結果和根據愛因斯坦理論計算的輻射引力波的結果是相符的,這一成果間接證明了引力輻射的存在。1993 年他們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赫爾斯和泰勒。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20 世紀70 年代韋斯等提出利用雷射幹涉儀來探測引力波。1984 年,索恩、德雷弗和韋斯領導了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計劃。1994 年LIGO獲得3.95 億美元的資金支持,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引力波探測儀。2002 年,LIGO 搭建完成並開始了對引力波的探測。2004 年,LIGO 開始了升級,新的高級(Advanced)LIGO 開始搭建,並在2015 年開始運行。兩個相距3002 千米的相同的高級LIGO 分別位於美國華盛頓州漢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頓,每個LIGO 就是兩個相互垂直的臂長為4 千米的麥可遜雷射幹涉儀(LIGO 的外貌見圖1)。


圖1 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




地面探測引力波的裝置除了LIGO 之外,還有位於義大利的Virgo(臂長為3 千米),德國的GEO600(臂長為600 米)。計劃中的澳大利亞國際引力波天文臺(AIGO,也稱為LIGO- 澳大利亞,臂長為5 千米),印度的INDIGO(也稱為LIGO- 印度,臂長為4 千米),日本的低溫雷射幹涉天文臺(CLIO,臂長為100 米,其前身是臂長為300 米的TAMA300)及神岡引力波探測器(KAGRA,臂長為3 千米)等。


這些雷射幹涉儀一起構成的網絡可以用來定位引力波源。下一代的雷射幹涉儀計劃如愛因斯坦望遠鏡(ET)將建造在地下,由三個10 千米長的臂構成等邊三角形,每個角上放兩個探測器,ET 可以用來探測引力波的偏振。我國相關大學及研究所也在計劃建造地下雷射幹涉引力波探測器。




2016 年2 月11 日,LIGO 宣布他們在2015 年9 月14 日觀測到了來自兩個黑洞併合時釋放的引力波,並推測出兩個黑洞的質量分別為36 及29 個太陽質量,併合後的質量為62 個太陽質量(缺失的3個太陽質量以引力波的能量輻射出來),距離我們410Mpc(410 兆秒差距約為13.4 億光年)。這個發生在13.4 億年前的引力波信號被命名為GW150914,它先被位於Livingston 的幹涉儀探測到,6.9 毫秒後被位於Hanford 的幹涉儀探測到。至此,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直接觀測到了引力波。隨後的2016 年6 月15 日,LIGO 又宣布觀測到第二個引力波信號,這個信號發生在2015 年12 月26 日,來自距離我們440Mpc 的質量為14.2 個太陽質量及7.5 個太陽質量的兩個黑洞的併合,併合後的黑洞質量為20.8 個太陽質量,這個信號被命名為GW151226。




由於受到地球引力梯度的限制,在地面上不可能觀測頻率低於1 赫茲的引力波。要探測頻段為10-4  到1 赫茲的引力波,則需要在空間進行探測。


計劃中的空間探測引力波計劃有歐空局(ESA)的從LISA 雷射幹涉空間天線(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計劃到eLISA 計劃;日本的分赫茲幹涉引力波天文臺(DECIGO);中國科學院的太極計劃,中山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的天琴計劃等。下一代的空間引力波探測器有大爆炸天文臺(BBO)等。


其中歐空局的eLISA 是LISA 的進化(evolving)版本,其布局是由三顆太空飛行器組成邊長為200 萬千米臂長的等邊三角形,三顆星之間由雷射連接形成雷射

幹涉儀可以探測引力波造成的臂長變化,三顆星的編隊圍繞太陽運動。


中國科學院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源於胡文瑞院士從2008 年開始組織中國科學院和相關高校的有關專家的論證和方案設計,該空間引力波探測計劃於2016年初命名為太極計劃,其方案也是三顆星的編隊圍繞太陽運動(類似於eLISA, 不同之處主要在於其臂長為300 萬千米)。中山大學與華中科技大學的天琴計劃

中的三顆星臂長為10 萬千米的量級,三顆星編隊是圍繞地球(而不是太陽)運動的。以上三個空間計劃的布局之間的比較參見圖2。


此外,需要一提的是為了驗證eLISA 計劃的關鍵技術,歐空局的LISA 探路者(LISA Pathfinder)已經於2015年12月3日發射,其環繞第一個拉格朗日點旋轉,實驗結果已經於2016 年6 月發表在美國的《物理評論快報》上。



圖2 eLISA、太極、天琴的比較




通過觀測引力波對電磁波在空間傳播過程中的影響也可以用來探測引力波。脈衝測時陣便是通過測量引力波對微秒脈衝星的電磁脈衝到達地球上的望遠鏡的時間的影響來測量引力波的,這種方法可以測量到頻段為10-9  到10-5  的引力波。脈衝測時陣有歐洲脈衝測時陣(EPTA),北美納赫茲引力波天文臺(NAN- OGrav),Parkes 脈衝測時陣(PPTA)等國際脈衝測時陣。中國科學院的110 米口徑全可動射電望遠鏡(QTT)及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也可以通過脈衝測時陣方法測量引力波。


帶電粒子的加速運動會產生經典連續電磁波,原子內電子的量子躍遷會產生分立的電磁波。類似地,除了上面討論的由非對稱質量分布的系統加速運動產生的經典引力波外,宇宙極早期暴漲時期的量子漲落會產生原初引力波,其頻譜範圍為10-18  到107  赫茲。頻譜在10-16  到107  期間的原初引力幅度很小而且幾乎與頻率無關,前面討論的那些方法基本上不可能測量到這麼小的原初引力波。由於原初引力波會在微波背景輻射極化中產生所謂的B 模極化,所以通過測量微波背景輻射中的B 模極化不但可以探測原初引力波,而且可以用來研究極早期宇宙的物理。對B 模極化測量也分為地面及空間探測兩種方式。地面探測實驗主要有位於智利的POLARBEAR 及位於南極的BICEP 與QUaD。儘管BICEP 組在2014 年3 月17 日宣稱探測到了原初引力波對微波背景輻射B 模極化的遺留痕跡,但是後來發現他們在處理前景噪聲時存在問題,所以這個發現純屬烏龍。目前空間項目主要有歐空局於2009年發射的Planck 衛星,下一代空間項目有PRISM 及COrE 計劃等。到目前為此,我們還沒有發現原初引力波。中國科學院針對原初引力波提出了阿里計劃。


位於西藏的阿里高原實驗室,用以進行引力波研究探測(蘇萌提供)


總之,今天引力波的發現以及明天的進一步探測不但是對愛因斯坦理論在強引力場情況下的檢驗,而且更是為我們研究引力理論及天文現象打開了一個全

新的窗口。


來源:《現代物理知識》, 2016, 28(5): 24-27.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中科院高能所」(ID:casihep)授權轉載

編輯:HWQ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無數學不人生——原來數學講的是滿滿的人生啊!

2. 二十個令程式設計師淚流滿面的瞬間

3. 熱烈祝賀趙忠賢院士榮獲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

4. 開年革命性發現:金屬氫!百年理論終於完成向現實的華麗轉身

5. 這個遊戲沒有玩家,為何在學術圈火了半個世紀?

6. 終於明白「女人如水」的含義 | 線上科學日

7. 物理界的華山論劍,一次會議聚集了地球三分之一的智慧

8. 這些大科學家的logo,你見過嗎?

9. 人類為什麼要為難自己搞出個閏年?

10. 一言不合折只雞! | 線上科學日

點此查看以往全部熱門文章

相關焦點

  • 我的前世今生
    我的前世今生我的前世今生電影故事脈絡梳理一油灌車爆炸事件,死傷無數,致使很多家庭破碎。章小敏就是此次事件的無辜之一,她開車趕著回家給將四歲的小女兒慶祝生日,經過某高速公路,不幸遇難。章小敏也無路可逃,她被銬上了鐵鎖,鬼差給了她一張陰陽生死簿,記錄了她今生的生平,她不願離開,她死得太冤了,不甘心,她不想看生死簿,她滿手泥濘的。(她沒有辦法,這是既定的事實,無法改變的)【6】她一路跟著鬼差,到黃泉路上,她看到她前世的媽媽,想跟她一起走,但那都只是前世,過去的前世,前世媽媽帶她找到她前世的緣,和死因,她前世的愛人,道別。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前世與今生如果真的還有今生,那麼今生無法報答的恩情等到來世再報 。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
  • 斯琴高麗歌曲前世今生完整版歌詞介紹 前世今生好聽嗎
    關於愛情的《前世今生》,她用自己的理解,道出《戀戀女人香》。  前世今生  人們常常說上輩子的愛情是這輩子欠的債。所以我們要用今生今世償還。《前世今生》這首歌曲帶有一種透明的憂傷,擁有獨特中國風情歌的旋律,斯琴高麗用略帶悲傷的輕淡低吟表達成情歌的悲歡。《前世今世》可以說是斯琴高麗的感情觀,也是對待愛情的真切感受。而斯琴高麗首度在歌曲中嘗試的「真情念白」也令人刮目相看。
  • 揭秘前世今生催眠之旅
    ……瑟琳娜帶你雲遊前世今生,助你你親眼目睹你的正確答案……帶你進入一段不可思議的前世旅程讓你重溫久遠的記憶—————你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你的使命是什麼你前世的父母是誰他們在今生又是你什麼人你今生的戀人前世與你是什麼關係你今生是否還能再次攜手
  • 前世今生與來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小灰的自習室,ID:uptogetheru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如果我有前世那我是幸運的如果我有今生那被思念重重纏繞痛苦而無奈的昨日因為它讓我沒有幻想只有悔恨的無法選擇讓我在無法自拔的痛苦中掙扎於是猛然醒悟我活在今生
  • 前世看今生姻緣
    其實很多人都相信有前世今生的說法,都相信這輩子的相遇是因為上輩子的緣分,都相信自己這一生的情人,是上輩子修來的姻緣,而既然很多人都相信前世今生的說法,自然也希望知道自己前世今生的姻緣,那麼如何預知我們的前世今生呢?比肩劫財 比肩劫財是幫助我的力量,與我處於同一層次,就好像兄弟朋友一樣。
  • 前世今生茶館~尋找前世之旅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你們希望自己的前世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就在不久之前,我偶爾在某平臺觀看了一部名為《尋找前世之旅》的電視劇。這部電視劇讓我感受頗深,這裡沒有太多的勾心鬥角劇情,而是通過對前世的解讀來闡述了今生所遭遇的苦難。主人公小隱和師傅開辦了一間名叫「前世今生」茶館,小隱通過穿越時空來幫助前來茶館求助的人,而來的人卻要留下一滴眼淚來當做報酬。
  • 八字命理與前世今生
    出生月份看你前世今生  正月生之人(寅月出生)因果  正月生人前年四月受胎,前世生於四川,做秀才,喜教人事,行善積德,愛顧莊民,舍己成仁,受人恭敬,大有慈悲。今世可以享足衣祿,榮幸之人。但此世不可驕奢,繼勵前世之態,後世不憂也。
  • 真實的前世今生(附對比照片)
  • 致我前世今生的他
    於是我開始懷疑這個人真的是今生守護我的那個人嗎?現在我在回憶一件事,也許前世守護的人已經來過了。那隻貓或許就是我前世的愛人,只可惜,他今生輪迴沒能如意變成人,而成了一隻貓,但他也沒有放棄今生還用另外的方式照顧我。只是那時我太小,我們今生已經錯過。
  • 《前世今生:生命輪迴的啟示》
    (美)魏斯 著 譚智華 譯光明日報出版社 2013年4月前世與來生,對現世的我們來說,只能是種種猜測與推斷。因為對於未知的事物,我們總是心存恐懼。布萊恩·魏斯博士的《前世今生》為我們做出了回答。1980年,美國著名科學家、心理學醫生布萊恩·魏斯接待了女病人凱薩琳,在催眠治療中發現了生死輪迴的秘密,病人和醫生的生活從此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魏斯醫生頂著社會輿論的壓力,將神奇的治療過程寫成此書。
  • 《七月半2:前世今生》終極海報 前世冤魂索命
    《七月半2:前世今生》終極海報 前世冤魂索命 今日,片方曝光了電影的終極海報,女大學生面對自己的前世冤魂只能癱坐當場,怨氣逼人的背後是無路可逃的慘劇。終極海報冤鬼現身 詛咒籠罩無處可逃    《七月半2:前世今生》作為鬼節系列恐怖電影品牌的升級之作,力圖帶給觀眾今年暑假真正的驚魂時刻。
  • 今生所有的遇見,皆是前世未了的緣
    01佛說:今生的遇見,是前世的因緣。今生遇見,是因為前世未了的情愛,是前世虧欠的情債,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前世的虧欠,今生的註定,都是緣分安排好的一切。「在哪裡見過你」,這種似曾相識的驚訝都是前世的熟悉,是前世殘存的記憶,藏在靈魂深處,今生遇見才會覺著很是眼熟,好像在夢境裡見過,其實,這是一場註定的遇見,命中的重逢。
  • 前世不欠,今生不見,今生相見,為了還債,來世再不相見
    一、前世相欠今生還債前世不欠,今生不見; 今生相見,為了還債,前世若無相欠,今生怎會相見。紅塵一夜冷雨,化為燭淚漣漣。來日青蓑竹笠,扁舟一夜江南,瘦顏孤釣雁翎。相見不如不見,來生不再相愛,前世不欠,今生不見,緣起緣滅只在一瞬間,既然不見為什麼還是相見呢?隨心,隨性,隨緣,這就是因緣,到底還是見了,前世不欠,今生不見,前世相欠,今生才見。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土星宮位看出你的前世和今生
    今生的你不願意再重蹈覆轍,因而痛改前非,抱持著「執著」的態度。即使遭遇到困難和挫折也絕不輕言放棄,頗具使命感。今生的你個性上一反前世,耐心相當好。第二類型者,土星二宮前世的你,豐衣足食,生活無慮,偶爾奢侈一時,悠遊度日,倒不成問題。但是,長久下來,縱使有金山銀山,也有用盡的一日。老年之後經濟狀況就很不好了。縱便想重新修正,奈何時光不再。這一份感慨延續到今生。
  • 催眠:貪得無厭的前世,苦苦掙扎的今生
    所以她就突發奇想,想去看看她自己的前世,她認為或許看過了自己的前世,可以對今生的很多事情釋懷。我催眠前世的價格對於一個學生來說並不便宜,但是可能內心強烈的渴望,她自己湊齊了錢後就立即給我下單了。因為是遠程催眠,為避免對她有什麼影響,所以就把她帶離前世。而前世她的離世,是在前線作戰時被敵軍發現後殺死的。
  • 佛語:前世因,今生緣
    人生所有的遇見都是緣分,前世因,今生才能緣聚,有緣的人才能彼此相遇,無緣的人即使相逢多次也註定無緣相守。這一生你究竟會遇見誰,又會有怎樣的結局其實早就命中注定了,人生的所有關係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有緣才會相逢!
  • 有梨渦的人前世今生的命運如何?
    以前總聽人提起梨渦是因為上輩子很幸福,所以笑到臉上都有了凹陷,乍聽起來沒有任何的依據,但是人們還是特別願意相信這種美好的事情,其實梨渦對於我們的今生也存在一定的影響,那麼臉上有梨渦代表前世什麼?今生又代表著什麼呢?
  • 靈魂擺渡:前世債成今生緣
    說到般若,她串起了一段前世今生。她見證了趙吏和夏冬青的前世今生的糾葛。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前世的夏冬青名叫阿金,雖然只是一個出身普通的理髮匠,但是更是一個熱血青年,她離開心愛的姑娘彩芹踏上戰場,那個時候的趙吏日夜行走在黑暗中,不死不滅卻毫無希望,沒有靈魂的遊走著,但是因為阿金留給他的一壺水才有了生氣,他把阿金從死亡堆裡扒出,一心想讓他活下去,最後阿金卻讓般若把自己的眼睛給了趙吏,般若告訴他,總有一天,他們會再相見,就像她一直在等待與她的主人再次相遇,命運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