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因瀾滄江而得名,因「亞微節」而揚名。自2013年起亞洲微電影藝術節每年秋季在臨滄舉辦,7年來,在各主辦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共徵集到世界各地參賽作品22000多部,有30多個國家250多名國內外知名導演、藝術家、影視機構負責人、製片人,12000多名中外嘉賓,共同參與和見證了「亞微節」的茁壯成長。為外界更加清晰的認識臨滄、了解臨滄、走進臨滄,為臨滄「推窗向洋」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架起了「文化之橋」。
緊扣「國際性」,致力於把亞微節「金海棠獎」打造成為深受社會關注、極具品牌價值、廣被業界認可的微電影獎項
作品徵集突出國際性。作品徵集不限地域、不限機構、題材廣泛,參評作品來自世界各地,專門設置了國際單元獎。作品既出自專業影視製作機構,又來自業餘愛好者和在校大學生,內容涉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形式多樣,貼近生活,健康向上。
嘉賓邀請突出代表性。嘉賓來自緬甸、柬埔寨、泰國、寮國、越南、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等20多個國家的影視製作機構、影視演員、企業商會負責人。有丁蔭楠、尤小剛、馮小寧等著名導演;有斯琴高娃、王馥荔、沈丹萍、馬德華等著名表演藝術家;有朱軍、朱訊、張澤群、程前等著名主持人,大家齊聚臨滄,交流微影事業、共謀影視發展。
獎項評選突出權威性。充分發揮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央新影集團在業界的影響力,邀請影視單位負責人、業界專家、影視名人組建評審機構,嚴格評選環節,突出微電影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金海棠獎」獲獎率壓縮至0.88%,不斷提升獎項權威性和認可度。
緊扣「群眾性」,致力於把微電影打造成為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廣泛群眾基礎,以小切口反映大世界的文藝形式
立足大眾性,讓微電影走進千家萬戶。出臺《臨滄市扶持影視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著力完善微電影創作、生產、傳播的引導和管理機制,開展本土題材微電影作品徵集、評選、展播活動,對優秀微電影作品進行扶持。特別針對非專業創作者和在校大學生制定了扶持標準,鼓勵社會各界開展微電影創作,充分發揮微電影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的長項,讓微電影走進千家萬戶。近年來共拍攝製作本土題材微電影200多部。
立足品牌性,打造一批叫得響、傳得開的精品力作。樹立精品意識,堅持引領風尚,推動影視作品向高端化、精品化發展。電影《阿佤兄弟》《滇西有朵紅色的雲》先後在中央電視臺6套和「1905電影網」播出。電視劇《都是一家人》被國家廣電總局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電視劇展播重點推薦劇目」,在中央電視臺8套播出,收視率在全國同期電視劇排名中名列前茅。26集鄉村振興系列主題劇《情滿雙江》《愛上阿佤》《創客囧途》,在中央電視臺17套播出。拍攝製作脫貧攻堅主題微電視劇《臨滄溫度》。微電影《紅旗耀邊關》《老牛》獲中宣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徵集展示活動二等獎;《少校村官》《紅旗耀邊關》《老牛》獲「2018·中國紅色微電影盛典」獎;《大山裡的微笑》《渡》《紅門兄弟田正軍》獲2018美麗鄉村國際微電影藝術節西北賽區十佳影片獎;《大山裡的微笑》《心橋》《紅門兄弟田正軍》入選2019第五屆全國微電影春晚,被推選到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播。
立足廣泛性,開放活動群眾全程參與。舉辦系列文化活動,廣泛邀請群眾參與。如群眾文藝展演,組織臨滄本土文藝團隊和緬甸文藝團隊共同演出,吸引了大量市民觀看。尤其是頒獎晚會,有近萬名市民觀看演出,企業家代表、大中專院校師生、公路鐵路建設工人、環衛工人、基層群眾佔總人數的50%以上。一段段提名短片、一位位藝術家亮相、一個個文藝節目,讓各族群眾在家鄉就親身體驗國際性的文化盛宴,不斷增強了群眾的文化自豪感和獲得感。
緊扣「臨滄性」,致力於彰顯臨滄特色、展示臨滄精彩,讓人想到微電影就能想到臨滄,讓大美臨滄的城市品牌更加響亮
多媒體集聚,全方位「寫臨滄」。先後邀請了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新社、國際商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雲南日報、雲南廣播電視臺、春城晚報、雲南網、緬甸《金鳳凰》中文報、仰光傳媒等數十家媒體、300多名記者先後到臨滄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的報導了亞微節的盛況。
「世界佤鄉好地方,避暑避寒到臨滄」「中國紅茶之都」「世界佤鄉,天下茶尊」等城市品牌更加響亮,「亞洲微電影城」「影視創作拍攝天堂」等概念和說法不脛而走、流傳廣遠。
新媒體聯動,網絡大V「說臨滄」。邀請網絡大V以獨特的視角、現身說法,記錄臨滄、宣傳臨滄。今日頭條、趣頭條、新浪看點、一點資訊等多個客戶端大量轉載了與亞微節相關的報導,相關資訊蛛網式迅速傳播。微博、微信、百度貼吧等新興媒體的眾多網友發帖談論亞微節,部分影視明星通過微博發表參加亞微節的感想,吸引了大量網民關注。新興媒體的廣泛傳播,極大豐富了宣傳渠道,拓寬了傳播範圍,網友們紛紛點讚並進行評論,對節會影響力、區位優勢、城市環境、民族文化等給予了高度評價。
視頻網站「播臨滄」。人民網、新浪網、土豆網、騰訊網、愛奇藝等多個視頻網站刊播了亞微節現場實況,大量網友能「身臨其境」地感受現場氛圍,領略盛會風採。雲視新聞七彩雲、麗江新視聽、雲起西雙版納、雲上普洱、彝鄉楚雄、精彩德宏、視聽文山、無限紅河、天境怒江等省市媒體聯合對頒獎晚會進行移動端現場直播。僅2018年就有14個平臺共開展了7場網絡直播,總觀看量超過1300萬次。
文章轉載自 今日臨滄
@一部手機遊雲南 現已入駐
| 微博 | 微視 | 騰訊新聞 | 抖音
| 今日頭條(@遊雲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