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嘴巴裡是什麼!媽媽永遠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愛往嘴裡塞東西!

2020-12-24 福果媽媽

文丨福果媽媽

「寶寶,來吃飯了,剛剛在玩兒什麼?」

「嗯嗯嗯……」

「你嘴巴裡是什麼?」

孩子抿著嘴巴,搖頭。

「你嘴裡到底有什麼?!」

孩子否認:「沒什麼。」

「我已經看到了。聽著,我數一二三,把你嘴巴裡的東西吐出來。」

「1,2……」

孩子吐出來。

「你嘴裡居然有棉花糖、唇膏還有口哨?!「

孩子一臉無辜的點頭:「嗯。」

媽媽崩潰:「不要把什麼垃圾都往嘴裡塞,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已經!」

在你看不見的時候,孩子不知道塞過多少莫名其妙的東西在自己的嘴巴裡……

這似乎是小孩子的共同特徵,他們十分擅長於把吃的東西拿來玩兒,把玩兒的東西拿來吃……

所以媽媽們一看到孩子嘴巴不動,一直閉著,叫他吐出來他還使勁搖頭,都會本能的害怕,還不敢太過激烈,萬一孩子一慌張再把東西給咽了,那就麻煩了。

畢竟新聞中小孩子誤吞硬幣,誤吞紐扣的事情太多了,醫院裡收集下來的孩子誤吞的東西,亮出來能有整整一大排。

為啥孩子不管抓到什麼東西都愛往嘴裡塞呢?

法國布朗認知科學研究所發現:嬰兒無論撿到的是積木還是蠟筆都要放在嘴裡吃的行為,其實不是一種不良行為習慣,而是一種天生的大腦機制。

就像我們所感知到的一樣,孩子會把吃的東西拿來玩兒,玩兒的東西拿來吃,是因為他們認識事物的方式就是如此。

對於大人來說,每個事物都已經有了一個分類,認識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理性抽象的方式,通過概念知道這個東西是什麼,然後再去用對應的方式去深入的了解它。但是對孩子來說,認識所有的東西都需要全方位的去感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耳朵聽,用嘴巴嘗,拍一拍,砸一砸,通過各種感官來建立一個完整的認識。

這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最初的方式,也是孩子最初的一項學習技能,通過這個動作,孩子大腦中不同的區域協同分工,促進孩子能力的發育。

其次,孩子喜歡把東西放進嘴裡,也是一種本能。

對於嬰兒來說,,吮吸反應是他獲得食物的求生技能,飢餓感的存在,促使孩子非常依賴吮吸反應,讓嘴巴這個感知器官對孩子來說保持特殊的意味。

所以,孩子通過吮吸給自己帶來滿足感和安全感。比如安撫奶嘴,雖然並不能吃到奶,但是奶嘴可以給孩子帶來安慰,所以孩子會一直叼著一個吃不到奶的奶嘴。

而這個行為有一個特定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孩子的口欲敏感期。

寶寶出生後,面臨的第一個時期就是口欲期,這是寶寶一個完全不自立狀態下的表現,他必須要依賴母親或者其他養育者來進行生活。

一般來說,孩子的口欲期是0-1歲這個階段,也就是說1歲之後會結束,但是如果孩子在口欲期階段,他的需求沒有被滿足,那麼孩子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會留下這個缺口,需要重新去彌補。

比如有的孩子長大後也愛咬指甲,往往就是孩子口欲期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那麼,面對愛往嘴裡塞東西的寶寶,我們要為了滿足他的口欲期和探索欲而放任不管嗎?

與其強制制止,還不如給孩子一個安全一點的環境。

比如對於8個月以下的孩子,他們活動範圍比較有限,我們就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相對乾淨衛生的環境,讓他在裡面玩兒,孩子的玩具、繪本之類的,注意衛生,用溼巾擦乾淨,經常消毒,好好保存等,讓孩子可以放心的用嘴巴來探索世界。

當然,父母要帶娃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別給孩子準備很小的玩具,時刻看著孩子,防止孩子誤吞。

對於9個月以上的寶寶,他們這時候已經爬得非常熟練,或者已經要求爸爸媽媽帶他去更大範圍的活動空間了,到了一歲左右甚至已經可以開始走路了,而且這時候孩子其實可以聽得懂大人說的話。

這時候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不把危險的東西放進嘴巴裡。

有位寶爸做的好,他在孩子面前做了一個實驗。

他拿來一塊雞胸肉,又找來完好的紐扣電池。

然後切開雞胸肉,把電池放進去。過了一會兒之後,他向孩子展示了電池放置的位置,雞胸肉周圍已經變得焦黑腐爛,而紐扣電池也已經壞掉了。

然後他就告訴孩子,電池不可以吞進嘴巴裡,不然你的肚子裡面也會和這塊肉一樣的。

孩子看了之後若有所思,雖然不見得完全有用,但是孩子能夠理解爸爸媽媽跟他講的話是有道理的,再往嘴巴裡塞東西的時候就會想到這一幕了。

總之,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去維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哦!

相關焦點

  • 孩子為什麼見了東西往嘴裡塞?孩子背後這些心理暗示,我們要明白
    只見10個月大的凱凱一直將一臺玩具小汽車往自己的嘴裡塞。凱凱媽在一旁看到,趕緊將玩具車從孩子手拿走。並大聲和孩子說:「你這孩子,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髒的呢。下次再次放,媽媽可要打你。」我們聊了一會,凱凱趁著大人不注意的時候,特專心地咬著一隻不知道從哪裡拿來的襪子,凱凱媽媽看到後立刻制止,並且將襪子拿走。
  • 癲癇發作要掐人中、往嘴裡塞東西?你是不是讀了個假醫學院?
    媒體報導截圖讀到這裡,如果你也沒發現哪裡不對的話,那下面的知識值得你好好看看。另外癲癇的急救措施有三個要點,首先是要保證患者不被嘔吐物堵塞呼吸道;然後是不能讓他咬自己的舌頭,所以找來了樹枝保護舌頭;最後是掐人中、虎口,讓患者保持清醒。 無論是醫生還是警察、無論是在大街上還是醫院裡,掐人中、掐虎口、往口中塞異物防止咬傷舌頭近乎成了遇到癲癇發作的「標準動作」。沒問題?如果你覺得沒問題,那你很可能讀了個假醫學校。
  • 趙露思誤食散粉過敏,提醒小朋友不要什麼東西都往嘴裡放
    其實對於小朋友來說就經常容易把手裡的東西放到嘴裡,是因為1到2歲的小朋友正處在口欲期,這個時期的小朋友習慣性的吃手、吃腳、吃紙、吃玩具。。。其實口欲期寶寶並不在意吃的東西是什麼,而是能夠吃到什麼,小身板可接觸範圍內,有紙吃紙,有布吃布,觸手可得的東西就會往嘴裡放。
  • 孩子吮吸手指兩年多!知道真相後媽媽後悔不已!
    ,很愛吮手指,她都不知道怎麼辦了。許多媽媽紛紛建議,千萬不要讓孩子吮手指,稱這絕對是個壞習慣。可此時,一位媽媽王女士開始反對眾人的說法,她強烈建議媽媽不要阻止孩子吮吸東西。原來她的孩子小寶現在已經上三歲了,吮手指的習慣卻一直沒有停下來。萬般無奈之下,她求助於一位育兒專家,專家稱孩子現在還在吮吸指,這和媽媽在孩子小時候經歷口腔敏感期的做法不當著很大的關係。
  • 深夜監控拍下的這一幕,看哭無數人: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我答應會照顧好妹妹,但我想媽媽也需要我。我想親眼看看她好不好.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愛孩子如生命;卻不知道,孩子愛我們更無保留。4個月大的寶寶,因為患有一種罕見的疾病,看不清任何東西。戴上助聽器後,第一次聽到媽媽的聲音的她,激動到哭了。喜歡一個人,閉上嘴巴,捂住耳朵,也會從眼睛裡跑出來。有的說,女兒在幼兒園裡分到了一塊巧克力,她放兜裡捂了一天,回到家都化了。她看著滿手黏糊糊的巧克力,嚎啕大哭:「那是我留給媽媽吃的……」還有的說,自己的老公是做銷售的,常常飛往各地。
  • 「我把奶瓶塞到了我媽嘴裡……」超爆笑的坐月子日常,肯定有貴港媽媽的份!
    @不知道起什麼名-小莫:滿月帶娃去打預防針,辦完手續自己就去了打針的窗口,醫生問我你家孩子呢……現在想想就覺得自己好蠢啊!他爸抱著,不知怎麼突然哭了起來,我手裡拿著安撫奶嘴就使勁往大寶嘴裡放,忘不了他爸看我的眼神。@ds5211:我把要給我家松獅吃的磨牙棒塞我閨女手裡了。一轉頭狗狗悲憤地盯著我的手。我閨女在旁邊正準備把磨牙棒往嘴裡塞。@用戶65021025675:拿洗面奶當牙膏用,味道好怪啊,怪在哪兒呢?
  • 孩子不願洗襪子,家長強迫孩子把臭襪子塞嘴裡,孩子乾嘔不止
    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決定著孩子的未來,要是教育不當的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前段時間廣東就有一父親因女兒徹夜不歸,當街揪女兒頭髮,多次用拽拉等形式扇女兒巴掌,引發網友熱議,都覺得父親教育太過,近日12月20日陝西安康又有網友發出一段視頻,一男孩不願洗襪子,家長強迫孩子把臭襪子塞嘴裡
  • 古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往嘴裡塞東西?平民塞飯,貴族塞夜明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在許多盜墓類的電影和電視劇中,棺中的死者嘴中往往都含著一樣東西。這是一種什麼習俗呢?原來,死者口中含著的東西被稱之為「口含」,又叫做口琀或者飯含。這種習俗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當時的人們物資匱乏,沒有那麼多的物件,人們只是往死去的人嘴裡放入貝殼。比如商代,入殮前死者含貝已經成為一種正式的禮儀制度。周朝和商朝不同,人們往往用玉石作為口含。
  • 女兒替爸爸擋住倒下的墊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幸運的是兒子沒有被埋住,可以自由活動,媽媽卻困在下面,動彈不得。剛開始,男孩很恐慌,一直哭叫,但後來他還是冷靜了下來,因為他知道,只有他才能救媽媽。當時,廢墟裡的灰塵一個勁地往媽媽的嘴裡滲,媽媽嘴巴和喉嚨都幹得要粘住了,急需喝一些水才能更順暢的呼吸。
  • 「媽媽,我才12歲,同學們為什麼往我嘴裡塞衛生巾、摸我胸.」
    我說,「如果讓我查出來有欺凌這種事,我會讓你請家長,在全校師生面前向被欺負的同學賠禮道歉。嚴重者,我會停你的課,把你的惡行記錄在你的檔案裡……」 我的話,對於六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兒過了,但我必須把不好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裡。教室裡鴉雀無聲,劉晨晨也一直沒再抬頭。
  • 或是甲狀腺在作怪,3物再愛吃也別往嘴裡塞了
    很多的女性朋友可能會注重自己對皮膚的護理,也不希望自己的頸部出現皺紋,那樣會讓女人看上去更顯滄桑,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脖子慢慢的變粗了,也不能掉以輕心,這很可能是甲狀腺在向你求救。女人脖子變粗?而且女性朋友患上甲狀腺結節的概率要遠遠高於男性,其實這與日常生活中愛生氣,情緒不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絕大多數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一定要趁早進行調理,但是如果不注意調理的話,結節可能就會慢慢的變大,脖子突出會更加的明顯,嚴重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和工作,而且還可能會誘發癌變。
  • 9歲姐姐帶弟弟尋母,看哭無數人: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姐姐對著鏡頭說:「媽媽,今年一直聯繫不到你,你在營山還好吧?我和弟弟很好的,我和弟弟很想你。前幾天,弟弟坐了20多個小時的火車去看你,你為什麼不見他?媽媽,別的小孩都有媽媽在身邊,你是不是不要我們了?」一位自稱視頻中姐弟的舅媽留言稱,孩子的母親之所以不願回去,是因為遭遇了家庭暴力,已經有一年多沒有聯繫了。
  • 男孩手指卡在小洞裡,消防員趕來切割,為啥孩子都喜歡摳小孔?
    文|福林媽咪在網上看見一位寶媽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家兩歲的兒子特別喜歡把東西塞到小洞裡?」慶幸的是,孩子手指沒有大礙,但這也給家長們敲響警鐘,不要讓孩子總是把手指伸進小洞裡去,以免發生意外造成嚴重的後果。很多家長就會問,為什麼孩子總愛把手指往洞孔裡伸呢?小孩子在一定時期是處在充滿好奇心的階段,蒙特梭利曾經觀察和研究過這個現象,在寶寶一歲半左右的時候,會對周圍的小物件充滿興趣,總結為「細微事物敏感期」。
  •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孩子又問:「你用哪只手寫字?」朋友又擺了擺自己的右手。孩子這才開心起來,仿佛鬆了一口氣。這個四歲的孩子,還分不清左手和右手,但他知道,吃飯和寫字,是頂重要的事情。只要媽媽能吃飯和寫字,他就放心了。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孩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每個孩子都曾經是天使,他們曾趴在雲朵上,認認真真地挑選媽媽。
  •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他問:「媽媽,你用哪只手吃飯?」朋友擺了擺自己的右手。孩子又問:「你用哪只手寫字?」朋友又擺了擺自己的右手。孩子這才開心起來,仿佛鬆了一口氣。這個四歲的孩子,還分不清左手和右手,但他知道,吃飯和寫字,是頂重要的事情。只要媽媽能吃飯和寫字,他就放心了。
  •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那天,她陪孩子玩耍,孩子發現了這個秘密,忽然一臉嚴肅,沉默了好一會兒,輕輕地撫摸那根手指。朋友說,她當時想:「或許這個小傢伙在遺憾,自己朝思暮想的媽媽,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完美。」圖片來源:《怦然心動》同事家裡有個女兒,5歲。同事和大部分媽媽一樣,偶爾會抱怨帶孩子太累,或者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懂事。
  • 永遠不要和愛你的人講道理
    可母親總覺得我太過貪玩,在母親心裡只有念書才是正事,而我呢,總是埋怨母親太過霸道,根本不理解我,也許也不愛我。還有就是早上賴床的時候,母親總會想各種辦法叫我起床,比如掀開我的被子;捏住我的鼻子不讓我呼吸;往我的嘴裡塞煮好的雞蛋;在我的臉上放熱毛巾;甚至還曾經往我的被子裡放過冰塊。那段過去的回憶就像是人生的一場旅程,不管過了多久,只要我想,永遠都覺得歷歷在目。
  • 溫州女子被丈夫和公公持鐵棍暴打,往嘴裡塞大便!
    我們常說女子嫁人一定要嫁個好人家,可誰也沒想到壞人家有多壞,到底壞到什麼程度?民間常常有一些老話,講到女子無才便是德,嫁人了就要學會孝順,多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很少有話是規勸公婆善待兒媳婦的。被害者弟弟陳述12月13日晚間,溫州龍灣區沙城鎮的姜姓父子(公公姜某勤,丈夫姜某明),在兒媳婦孫某回自己娘家弟弟家的路上將其攔住進行家暴,並指示多名社會人員對其用鐵棍暴打,並且讓人將孫某摁住手腳,往自家兒媳婦的嘴巴和臉上塞大便。
  • 父親摔死2歲兒子,親媽全程直播,看哭無數人: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他們可能不會做出視頻中的父親這樣喪心病狂的殺人舉動,但他們也同樣以自己的方式傷害著天真單純的孩子。殊不知,每個孩子都是上天送給父母的天使,毫無保留地釋放著心中的愛。你只要給他1分,他就會還給你100分。睜開眼睛看看吧,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有多愛你……
  • 直接往我嘴裡種水稻是什麼意思 這個梗還是非常有趣的
    直接往我嘴裡種水稻是什麼意思 這個梗還是非常有趣的時間:2020-04-20 12:31   來源:新趣頭條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直接往我嘴裡種水稻是什麼意思 這個梗還是非常有趣的 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在看到主播或者遊戲比賽的時候,如果出現一些比較菜的操作,彈幕上都會刷屏一些下飯等等的詞語來調侃對方打的太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