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路街道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文明實踐」,積極探索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建設新路徑。今天,讓我們走進石泉路街道品尊國際居民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起看看他們的風採吧!
特色團隊
品尊「紅袖章」志願服務隊
品尊「哆唻咪」合唱團
品尊「快樂舞蹈」團
品尊「望月」時裝隊
品尊國際小區是大型高檔的居民住宅區,早出晚歸的上班族、有彈性工作的SOHO族、難得露面的「漂漂族」佔比大。居委會上班、「三族」也上班;居委會下班、「三族」也下班,這樣的情況對居民區管理和服務帶來極大難度。
動員力量架經線
針對小區現狀,品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為黨建引領,積極探索「指尖上的群眾工作法」。開設QQ群、微信群,以「品尊一家親」帳號與居民開展零距離交流。以線上溝通、線下互動的方式,改變「敲不開門、說不上話」的狀況,讓群眾工作從「線下」拓展到「線上」,跳出時間、空間限制。
同時,將黨員幹部、先進人物、專業人士、社會志願者吸納進實踐隊伍中來,與共建單位一起形成強大工作合力,打造了包含「紅袖章」志願服務隊、「青年議事廳」在內的多支服務團隊品牌,多內容、多角度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使其成為引領思想認識、傳播黨的聲音、培育文明新風、傳承優秀文化的主陣地。
理論宣講潤民心
品尊居民區文明實踐站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管理模式,將社區黨組織網絡延伸到白領樓宇。組織黨員幹部、青年群體參觀一次紅色場館、聽一次智能黨課、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聽一次抗疫專題講座、體驗一次黨史元素手工、看一場紅色電影、認領一個微心願等「七個一」相結合的方式,引導白領青年學四史、擔使命,最大限度發揮黨員進社區的影響力,提高群眾對黨員志願服務的滿意度。
專業牽引育少年
堅持德育為先、知識為基、能力為重的育人導向,以「室內+室外」雙空間育人模式為平臺,打造「跳蚤集市」等品牌項目,內容覆蓋思想領航、知識分享、素質提升、勞動育人等多個方面。聯合華東師範大學附屬小學,為「小記者」團講解居民區如何開展防疫工作;設立學生社會實踐崗位,讓學生們感受基層工作者在平凡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精神。
文化之旅淨身心
文化建設不應是「空中閣樓」,要以豐富文化生活為目標,以傳承優良傳統為宗旨,廣泛開展以「傳、藝、幫、慶」為載體的文化浸潤活動。邀請手藝精湛的民俗藝人將燈籠製作、捏麵人、龍鳳字、中國結及草編棕編等DIY活動送入居民區。在志願服務活動中孕育了4支文藝團隊,形成「文化+志願」雙循環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素養。
活動回顧
石泉路街道將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三級陣地作用、聚力作用、輻射作用,答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層答卷」,讓「文明大樹」深紮根、廣散葉、育碩果,厚積薄發,快速成長。
編輯:陶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