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為了不讓別人看透她的想法,小英(蔡英文)養成了不露聲色的無表情習慣。最近她的書單和劇單曝光,或許能讓人們窺見她的關注點和行事靈感來源。
看書刷劇,是普通人再平常不過的生活,但對於備受關注的名人政客來說,他們的選擇和喜好,難免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昨天(5日)有報紙報導了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愛看的劇和喜歡的書,小妹估計這單子要火要火。
不是《權力的遊戲》,也不是《紙牌屋》,小英最喜歡看的劇是——日劇《下町火箭》和《搶救拿破崙之村》。不是犯罪,不是愛情,據說小英喜歡電視劇在於能讓她獲得政治靈感。
《下町火箭》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提再提的熱門日劇,作者是寫了《半澤直樹》的小說家池井戶潤。
此劇講述的是一家日本中小型企業始終堅持自主火箭專業技術研發,但也因此處在瀕臨破產的境地。一家大企業原想花重金買專利但遭拒絕,不過最終結果並非大魚吃小魚,而是大小企業合作將資金技術相結合,不斷精進,屢度難關,共同推動日本的航天產業發展。
資深日劇迷「小葉日本臺」點出了蔡英文行事理念和這部劇的相似之處。蔡英文曾提到五大創新計劃,其中包括民間和軍方技術的相互合作轉化,帶動產業創新升級。
另一部日劇《搶救拿破崙之村》,則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高級公務員將原產當地的「神子原米」送給天皇、美國總統和教宗,最終成功獻給教宗後被媒體報導,引發搶購,最終拯救一個人口稀少、面臨廢棄的落後村莊。
同樣,這部劇也給了小英很多啟發。臺灣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如何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帶動村落發展也急需思考。「小葉日本臺」稱,這部戲劇深刻描述日本地方的產業發展,不僅吸引年輕人返鄉,還讓老人自食其力,感覺被需要。
一般人看綜藝節目都圖個樂呵,不過小英喜歡的日本綜藝卻吹出一股實用風。《超級全能住宅改造王》聚集日本頂尖建築設計專家,針對各式各樣家庭的住宅翻修需求,進行令人嘆為觀止的大改造。
「小葉日本臺」說,此節目名稱叫「改造」而非「改建」,就是因為不會改變原本結構,不會牽涉複雜的法規問題。小妹覺得這種智慧改造,可能也是吸引小英目光的緣由之一吧。
蔡英文愛書愛日劇的畫風,與馬英九截然不同。中國傳統文化薰陶下的馬英九,有「為天地立心,為民生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擔當(其在「習馬會」上引用)。其父還教其曾國藩做人做事的原則:「以天下之至誠勝天下之至偽」。而對於兩岸關係,他最早的感悟還是他母親在他小的時候講過的故事——鄭伯克段於鄢。
相比馬英九,愛日劇的蔡英文的政治靈感更多來源於日本。蔡英文在情感上乃至政治立場上的「親日」,是臺灣民眾人所共知的。
今年臺灣「大選」前,蔡英文就曾訪日,不僅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期而遇」,還進入日本內閤府時被「超規模接待」。蔡英文此行除了有為經濟貿易合作布局鋪墊之意,也有拉攏日本牽制大陸之嫌。
▲圖為蔡英文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右)。
再看日本如何回表心意。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不到兩小時,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向她表達了祝賀。安倍晉三更是得意,還專門辦了一場慶祝會鼓吹「蔡英文的勝利,是民主的勝利!」表示要「更深入的合作」。
蔡英文當選後,除了同日本官員大大小小的會面,還傳出駐日代表將會是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的消息,也擺明了蔡英文對日本的跪舔之嫌。
會日語、了解日本的人不在少數,為何傳出派謝長廷——這個臺灣首個擁有卸任「行政院長」身份的駐日代表,不是大材小用委屈人家嗎?
看日媒一語道破。日本《時事通信》針對謝長廷可能擔任新當局駐日代表一事做出報導,稱謝長廷是曾任「行政院長」的「大物政客」(「大物」在日文中有大人物、有能力之人等意思),可見臺灣「新政府」對日本十分重視。
蔡英文身上集中了學者、法律人和政客的角色,為何「親日」會成為她的政治性格?這要從家庭和政治歷練進行剖析。
家庭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巨大的影響力。蔡英文曾說,她父親的言行影響她的人生觀。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年輕時曾赴日學習飛機維修技術,日本侵華戰爭期間被派往中國東北修理日軍的飛機,後又到日本工作,返臺後就到臺北經營汽車維修廠、投資房地產,逐漸成為「大地主」。
此外,蔡英文的哥哥蔡瀛南常年往返日本經商,也曾留學日本。蔡英文小名取的是日本名「吉米牙」(意思是「小不點」),成年後也經常到日本休假。
可以說,蔡家屬於日本殖民臺灣時期的既得利益集團中的一員,對日本的歷史記憶、觀感,以及對日本殖民統治的認識,與奮起抗日的兩岸人民的感受和認同應該是迥異的。
▲圖為蔡英文抱著李登輝(右)。
蔡英文的「親日」情結,還繼承了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媚日」遺風。回顧蔡英文從政之路,一路得到李登輝「如父」般照顧,2012年李登輝為蔡英文站臺時溫暖擁抱的畫面更是被廣為流傳。如此「政治父女」關係,繼承李登輝的「親日」情結也不足為怪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為通說原創稿件,
如需轉載請註明作者及文章來源。
《通說》
責任編輯:陳芯
本文作者:龐悅
-----------
香港中國通訊社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