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反義詞不是失敗,是甘願平庸,真正的自由是不再受困於安全感的自信與自勇」
——《乘風破浪的姐姐》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我一直熱追的綜藝,喜歡這些明星姐姐妹妹明麗養眼的顏值,或熟悉或陌生,有些甚至掀起記憶中積澱了很久的片段,比如伊能靜、寧靜;喜歡她們各自不同的個性,在一起時,能量匯聚成小宇宙爆發無限潛能或是產生摩擦的火花,偶爾有走火的可能;喜歡她們各自不同的才藝呈現,或媚舞妖嬈或勁爆激情四射,或者歌聲划過氣流,留下旋律優美的顫動,在心間掀起漣漪層層;喜歡她們為團隊拼盡全力學歌練舞,不舍晝夜;更喜歡她們經過努力拼搏綻放不一樣的自我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的那一刻,真的很酷!
一共看了七期,有感於比賽競爭的激烈,淘汰沒有選擇,儘管黯然神傷,終究還是要離開這個舞臺;而選組時若沒舞曲、票數、才能等優勢,也只能尷尬地站到最後無可選擇的角落。第六期這樣的表現特明顯,萬茜組大家爭先恐後舉手選擇,而到孟佳組則悄然無聲息眼神躲避。
站在選擇與被選擇的位置上,都希望自己能到達自己想去的地方,但有時卻有身不由己的無可奈何。
和人生很像。這幾期下來,很佩服張雨綺,她在第二次公演的時候,自告奮勇,當選隊長,爭取主動權並鍛鍊自己。在排練舞蹈有些氣餒的時候,隊友安慰她,說她有人氣。她說:「人氣是人氣,業務是業務,這是兩回事。人氣高的人只靠人氣站在臺上你問他虛不虛?虛!哪個演員不得拿出一兩部作品,我是實力派我站在舞臺上才硬邦邦!」最後,張雨綺克服自己舞蹈功底差的劣勢,不斷練習,並加了一個有難度的大招,最後憑藉真正的實力,獲得團隊得票第一名。
第六期的時候,張雨綺本來不想當隊長,想讓別人嘗試,但因為觀眾喜愛度靠前,繼續成為隊長。在選人的時候,她第一次本來有更好的選擇,但因為金沙在之前說過想嘗試跳舞,於是她第一輪毅然選了金沙,一個並沒有舞蹈優勢的隊員。之後選的是藍盈瑩。這個選擇算是有了一個主心骨。再之後,因為伊能靜一直爭取,她也讓其加入了。同樣知道對方的舞蹈狀況。最後一個機會給了張含韻,如果不被選,張含韻只能在孟佳組。
整個選隊員的過程,除了藍盈瑩舞蹈很棒,其他人選,張雨綺都是抱著成全對方的態度。因為她第一次當隊長挑戰,得了第一名,深切體會到嘗試會讓一個人成長得很快,充滿成就感和自信。這次她給其他願意嘗試努力的人機會,所以選人的時候,並沒有按舞蹈的功底去選,而是根據對方的意願。因此,她這個組的成員,年齡差最大。
這還不是最讓人感動的,最讓人沒想到的是,在公演加分環節,每個隊選擇一個隊員的時候,張雨綺沒有選舞蹈功底最好的藍盈瑩,而是把機會給了躍躍欲試的張含韻。這時候,她還是抱著成全他人的態度,並沒有把比賽名次排在第一位。否則,她一定選藍盈瑩了。其他隊都選舞蹈最厲害的,但她沒有。開始的時候我有些替藍盈瑩感到惋惜,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假如我在團隊中不是能力最強者,但有潛力,肯定也希望遇到張雨綺這樣的領導,給自己施展的舞臺和機會。
練習期間,張雨綺領導同樣很出色,抓時間摳動作,該強勢就強勢,從不唯唯諾諾。這使喜歡操心的伊能靜和一直擔當督促角色的藍盈瑩放下不少負擔,整個團隊一起向前衝。
當第七期張含韻比賽的時候,得了第一名的票數。張含韻驚喜萬分,張雨綺激動地說:「我的眼光就是這麼好!」個人覺得張含韻舞蹈表演一般,是不是投票的觀眾部分因為張雨綺團隊而投的也不一定。但張雨綺給了張含韻表現的舞臺和機會, 對她來說,獲得第一名的成就感是一個特別大的鼓舞。第一期觀眾喜愛度排名最後,雖然說不介意,但心裡肯定希望喜歡她的人更多。畢竟被肯定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需求。這次成功展示自己的機會,張含韻成就感和自信心爆棚,恐怕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金沙在排練的時候,會走錯位,表演的時候,掉了扇子,最後哭著離開。但,張雨綺給了她機會,她也同樣得到鍛鍊和教訓,這些比比賽結果重要的多。伊能靜也在練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
雖然,張雨綺團最後得票並不多,但她成全了金沙和伊能靜想跳舞的心願,在有更好人選的情況下,給了「x」可能的張含韻以無比的信任,這種信任所產生的動力,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敢說敢想敢做敢拼,「不再受困於安全感的自信與自勇」,願意成就他人,給予他人更多的機會,這樣的張雨綺,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