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勳講《紅樓夢》,究竟跟旁人有何不同?

2021-02-07 財經

最早看紅樓夢時,還是個少不更事的小孩。


10歲,不知愁滋味,看不懂寶黛釵的三角戀,看不懂賈府的興衰。


卻記得電視上的劉姥姥耍寶,一句「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笑得肚子都疼了。



18歲,爭強好勝,信誓旦旦地把《紅樓夢》列入必讀書單。


可讀了沒幾回就放棄了,實在讀不下去晦澀的文字,也不懂為什麼姑娘們居然都一致地愛上了寶玉這樣的「渣男」?



30歲,一個人在他鄉拼搏。窮過,哭過,經常熬夜到凌晨2點,卻離理想的生活很遠很遠。


面對孤獨的城市,我不知道應該咬牙堅持留下,還是回老家去尋找詩與遠方?


直到聽到電臺裡的一個磁性男聲,他說:


大觀園裡兩個最精彩的女孩子,一個寶釵,一個黛玉。她們兩個一個出世,一個入世。黛玉在大觀園裡陪葬了她的青春,而寶釵決意入世。


她自認為不可能永遠保有青春的天真無邪,必須進入充滿糾結的現實世界。



聽罷我才發現,我以為自己想成為黛玉,隨心所欲地活著,但是內心深處的躁動卻讓我想做薛寶釵,在塵世中奮鬥,做個有擔當的人。


但是,單做林黛玉或薛寶釵,都不會幸福。


女人要做的,是學會在積極入世的同時,保持一顆寧靜的心態。在大江奔流中,始終守住心中的歲月靜好。



年少不懂紅樓夢,讀懂已是中年人。


直到聽到這個男人對寶黛的解讀,我才真正懂得了紅樓夢裡的大智慧。


詳情請點擊圖片


從滿清貴族,到一窮二白

這個男人說「紅樓夢,是我自己的故事」


那天以後,我忍不住把這個男人的背景都扒出來看了一遍,結果欲罷不能。


原來,林青霞把他稱為唯一偶像,每個周末從香港飛到臺灣聽他講紅樓。


他每開一場講堂都座無虛席——上至豪門闊太企業金領,下至賣菜小販服刑犯人,都趕來聽他一席話。


一度,整個臺灣都為他痴狂。


他就是蔣勳——紅樓夢的擺渡人。



紅樓夢,是蔣勳自己的故事。


蔣勳之母是清末正白旗貴族,家道中落,舉家逃亡到臺灣。原來的富貴人家,為了「活命」而四處奔波,轉瞬身無分文。


家業衰敗後,父親對蔣勳極其嚴苛。小蔣勳一次去偷挖番薯,結果被老農民罵到口乾舌燥,回來父親就罰他跪下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初讀紅樓時,蔣勳嚇了一大跳。他發現曹雪芹也是正白旗貴族,14歲就被抄家,像極了他的身世。


從那以後,頑石一般的蔣勳,發了瘋似地讀著紅樓夢。


唯獨在紅樓之中,他孤獨的心才有地方安放。




他成了華人圈家喻戶曉的文化教父

因個性超脫而爆紅網絡


原來,命運早就自有安排。


長大後,蔣勳寫的小說得過臺灣省小說比賽第一名;電臺節目獲得了1988金鐘獎;書籍寫了70多本。對紅樓夢的解讀也爆紅網絡,受到上億人追捧。


他成了華人圈家喻戶曉的文化教父


然而看遍了紅樓中生命的大起大落,蔣勳卻比普通人更捨得放下。


他捨得放下功名:很少人知道他曾被賦予擔任要職,卻斷然拒絕,只因想做簡單的自己。


他捨得拋棄利祿:可以僅僅因為看到一名學生在草地上讀詩,心嚮往之,就立刻辭去做了7年的美術系主任。


就像賈寶玉一樣,蔣勳「渴望擺脫大人加在他身上的虛假價值」,活出真正的自己。



一次他出行,地鐵上人貼人,充斥著濃濃汗臭。


蔣勳心裡正難受,又一想: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來共枕眠。這些人都是幾百年才遇到的人,那就更捨不得錯過了,立刻饒有興趣地觀察這些有緣人。


一次他講課,有位女生不聽講,只顧在教室裡哭。


蔣勳想要勸阻,卻突然想到:她是不是跟林黛玉一樣,是來還眼淚的?於是溫柔地由她去了。



《人物周刊》這麼描寫他的一天:


每天黎明即起,打坐、抄經,「仿佛七八十歲的老僧」


9點鐘開始一天的工作,這時他是溫厚的中年人。


晚上,學生常常帶他去年輕人的夜店和歡場,他在那裡看到以各種匪夷所思的方式浪擲的青春,宛如20歲青年。


在紅樓夢的薰陶下,他能發自內心的尊重不同的活法,把每一種人生都活到極致。




他是林青霞的「唯一偶像」

連菜市場大媽都對他的聲音「上癮」


為什麼蔣勳解讀的紅樓夢,得以在半個世紀內不斷風靡,讓人聽了10遍,20遍,30遍都不過癮?


海清說:蔣勳的淵博,讓人想偷來填充自己。


張曉風說:蔣勳從容、雍雅、慧傑、自適。


就連林青霞——這個被導演徐克稱為「五十年才出一個的美人」,每周必從香港飛到臺灣聽他講紅樓。


當時林青霞正處於人生低谷,是蔣勳的解讀讓她重新獲得了寧靜。她說:


「蔣勳的聲音能給我安定的力量,就像半顆安眠藥。



蔣勳講紅樓夢中讓人上癮的,是他對紅樓夢中人入木三分的人性解讀。


談到妙玉的不近人情,說那是一種防衛的硬殼:


「妙玉家道中落,心中積壓著不可說的苦悶,對鄉下來的劉姥姥嗤之以鼻。這樣孤芳自賞的性格,即使在今日也難有朋友。


但她的孤芳自賞是一種怕受傷的保護,像最柔軟的蛤蜊,往往需要最堅硬的外殼來防衛。」


談到寶黛的愛情,他說:


黛玉天生喜散不喜聚,而寶玉天生喜聚不喜散。


黛玉覺得既然要散,為了不增添悲傷,不如不要開始和人交往,寶玉覺得情深難得,所以久一點柔情是一點。


「個性如此不同的人成為知己,是因為他們對生命的眷戀是一樣的。



談到晴雯的悲劇,他說晴雯傲氣的性格容易遭人怨恨,所以王夫人才會誤會她勾引寶玉,將她逐出賈府。


晴雯心比天高,丫鬟是要做很多粗重的活的,但晴雯卻留了3根慈禧太后那樣的紅指甲,因為那是金貴的象徵。


病死之前,她憑著最後一絲力氣將自己最寶貝的長指甲咬斷,交給寶玉,令人動容。


就像許多出身卑微的人一樣,她們不對世俗妥協,寧可受到誤解,再平凡也要活出自己。


蔣勳對紅樓的解讀風靡了半個世紀,不但豪門闊太喜歡聽,連賣菜的小販都坐滿了他一個班。


在課上,蔣勳說紅樓裡讓他最震驚的就是晴雯之死。晴雯臨死時,話都說不出來,為了表達愛意,她和寶玉交換了內衣。


結課後,菜販子模仿晴雯對寶玉做的,送蔣勳一條紅內褲,用最私密的衣物表達對他的感激。


蔣勳說:「曹雪芹了不得,他能看見所有的人。」


蔣勳了不得,他有一雙曹雪芹般的眼睛,能夠帶你洞明人性。




30歲後,讀懂《紅樓夢》

做十分懂人性的女人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害怕讀紅樓的人。


一跟他們交往,我就像一個透明人,他們似乎擁有一本「人性的百科全書」。


他們對人性的透徹認知,讓我既想靠近,又害怕暴露出我的無知。


雖然很多人曾無數次地想要拿起書架上的《紅樓夢》,卻以失敗告終:


「讀過幾次,每次連第一回都看不完。」

「動不動就來一首詩,赤裸裸地在挑戰我的文學素養……」

「講的都是生活瑣事,黛玉和寶玉的感情線倒是有點進展啊!


20 歲以前,你讀不讀紅樓,可能是運氣所限。


可是到了30、40、50歲,你讀不讀紅樓,能不能夠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是自己能夠決定的。


現在為你帶來蔣勳半個世紀以來、數十次閱讀《紅樓夢》,凝聚而成的《聽蔣勳講紅樓夢》

點擊圖片即可訂閱



聽蔣勳暢談120個章回

已更新完畢,支持反覆回聽

每天15分鐘,聽蔣勳解讀不一樣的紅樓夢

洞察中國人性,治癒你我人心

僅需99元!




要讀懂中國人的人性,紅樓夢是絕佳選擇。


蔣勳把大觀園比作「青春王國」,「大企業」和「複雜黑暗的小社會」,你能在其中見到你的上司,你的同行,你的孩子,你的家人。


寶黛釵的愛情糾葛,薛姨媽王夫人的教育心法,寶釵熙鳳的絕高情商……每一段關係都藏著你生活和成長必須了解的事情。


讀懂它,你的生活會順利得多,通達得多。






從前蔣勳只講過紅樓夢的前80回,而在後40回內,紅樓男女的命運一一都有了定數。


寶黛釵三人誰能走進婚禮,誰又悽慘離開?

熙鳳為何被休棄?襲人又為何被趕出賈府?


蔣勳卻站在「人性」的視角,為你講述每一個人物的結局,反思是怎樣的性情,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林青霞稱蔣勳說紅樓為半粒安眠藥,是因為他的聲音抑揚頓挫、淳厚有力,又富有磁性,如魔音入耳,聽完難以自拔。


大多時候,「聽」比「看」更能傳遞文學的美感。


每天上下班、做家務、吃飯、臨睡前抽出一點點時間,走進蔣勳的聲音,一起在紅樓的世界裡溫暖相擁。


世界上很少有一本書,可以像《紅樓夢》這樣,事無巨細地展現,每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與幽微心理。


這一次,跟大師蔣勳一起走進紅樓,這是你讀懂中國人性,治癒你我人心的絕佳機會。



聽蔣勳暢談120個章回

已更新完畢,支持反覆回聽

每天15分鐘聽蔣勳解讀不一樣的紅樓夢

洞察中國人性,治癒你我人心

僅需99元! 


點擊圖片即可訂閱


相關焦點

  • 聽蔣勳講《紅樓夢》
    蔣勳心裡正難受,又一想: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來共枕眠。這些人都是幾百年才遇到的人,那就更捨不得錯過了,立刻饒有興趣地觀察這些有緣人。一次他講課,有位女生不聽講,只顧在教室裡哭。蔣勳想要勸阻,卻突然想到:她是不是跟林黛玉一樣,是來還眼淚的?
  • 《聽蔣勳講紅樓夢》每天15分鐘,最好的催眠藥
    家業衰敗後,父親對蔣勳極其嚴苛。小蔣勳一次去偷挖番薯,結果被老農民罵到口乾舌燥,回來父親就罰他跪下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初讀紅樓時,蔣勳嚇了一大跳。他發現曹雪芹也是正白旗貴族,14歲就被抄家,像極了他的身世。從那以後,頑石一般的蔣勳,發了瘋似地讀著紅樓夢。唯獨在紅樓之中,他孤獨的心才有地方安放。
  • 《紅樓夢》裡隱藏的這一點,每個女人都應該了解!
    而有一個人,能把紅樓夢講得簡明易懂、妙趣橫生,一聽就欲罷不能。《蔣勳說紅樓夢》連續三年被央視《讀書》欄目評選為大眾喜愛的50種好書;《生活十講》撫慰過監獄裡無數個失落的靈魂;《美的沉思》被譽為臺灣版的《美的歷程》……
  • 聽蔣勳給你講講《紅樓夢》
    所以,蔣勳講《紅樓夢》,就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體會,是一個生命對其他生命的叩問和聆聽,很真實、很感性、很深刻,也很美。林青霞把他當成唯一的偶像:「聽老師講《紅樓夢》的光碟,心裡很安定,很容易入睡。」現在,《蔣勳說紅樓夢》(修訂版)在一條生活館獨家首發。共8冊,原價398元,一條特惠298元,現貨銷售。
  • 推薦 | 蔣勳細說紅樓夢,暗號見文末
    《蔣勳細說紅樓夢》有聲書,是中國第一部以主講者原音呈現的「文學經典」,蔣勳老師曾獲臺灣廣播界主持人最高獎—金鐘獎,他的聲音具有宗教般的感染力量,難怪曾有陌生人對他說
  • 回歸文本讀《紅樓夢》:從蔣勳的《細說紅樓夢》說起
    以前看過根據《紅樓夢》小說翻拍的影視作品,但是電視劇大多是講寶玉、黛玉還有寶釵三個人的感情糾葛,還有紅樓夢中描寫的一些大事件。最近看紅樓夢小說,特別吸引我的是那些沒有大事件的日常生活的描寫,那些小人物的語言,還有場景轉換中間的起承轉合……所以如果要了解紅樓夢的魅力,真的還是要回歸《紅樓夢》文本小說。蔣勳先生說,他現在把紅樓夢當作佛經來讀。
  • 推薦 | 蔣勳細說紅樓夢,暗號見文末(更新地址)
    《蔣勳細說紅樓夢》有聲書,是中國第一部以主講者原音呈現的「文學經典」,蔣勳老師曾獲臺灣廣播界主持人最高獎—金鐘獎,他的聲音具有宗教般的感染力量,難怪曾有陌生人對他說
  • 蔣勳《蔣勳說紅樓夢》
    2020年結束了,新的一年必須要有一個好的開端,不敢說日更,爭取不要年更。畢竟還是拖延症晚期,自我要求也不要太高,能時常更新就不錯了。2020年於國於家都很艱難,時至今日,提起新冠疫情,依然談虎色變。對我而言更是永遠不想回憶的一年。最艱難的那段日子,是蔣勳老師的《說紅樓夢》陪我度過的,這本對我的意義非同小可。
  • 蔣勳講紅樓夢裡的微塵眾
    蔣勳說,很多人講《紅樓夢》都是在講考證,這個版本、那個版本,秦可卿在歷史上是誰,薛寶釵又是誰,很多考證,一學期都在講考證的部分,但是唯獨沒有碰小說本身,沒有碰觸文本。他就來講一講文本。因如此,《紅樓夢》是一本寫給「有故事的人」的小說,深者讀深,淺者讀淺,這或許就是經典的意義,每讀一遍都有新的領悟,永遠都讀不完,因為你在面對一個不斷變化、不斷領悟的自己。《紅樓夢》就像一面鏡子,它照出你自己的生命。《蔣勳細說紅樓夢》有幾次把我講哭了,是因為他點破你心中已有的東西,讓你去赤裸裸的面對了,反倒平靜了。我很感謝蔣勳,他讓我對《紅樓夢》有了一次開啟,對生活有了許多領悟。
  • 蔣勳:覺得《紅樓夢》後四十回「面目可憎」,是不是一種偏見?
    蔣勳 鳳凰網讀書《紅樓夢》後四十回的真偽至今眾說紛紜,一定要說誰對誰錯,不如先用「偏見」二字看待。我自己也有「偏見」,「偏見」要等有足夠強的理由出現,才能修正。過去講《紅樓夢》從不涉及後四十回,有一部分是想避開考證。
  • 《紅樓夢》:那些情商高的人,都做到了這一點
    他的「細說紅樓夢」線下講座,每辦一地,座無虛席,場場引發紅樓熱潮;就連影后林青霞都視他為「唯一偶像」,每周一次飛到臺北,只為了聽他講《紅樓夢》;他就是《紅樓夢》的最佳引路人——蔣勳。《蔣勳說紅樓夢》連續三年被央視評為大眾喜愛的50種好書;《生活十講》撫慰過監獄裡無數個失落的靈魂;《美的沉思》被譽為臺灣版的《美的歷程》……
  • 蔣勳說紅樓夢[Kindle+有聲]
    大學時期學習中國美術史偶然間接觸到蔣勳的《殷媛小聚》後來讀他的《孤獨六講》和《吳哥窟之美》他的作品陪伴著我營造自己思維意識的成長我愛紙質書,但蔣勳的作品我更愛有聲書即使此刻繁忙的畫圖,但是有蔣老師聲音的陪伴也能感覺到身無外物,只想沉浸在美的世界中
  • 因為慈悲——我聽蔣勳說《紅樓夢》
    因為慈悲——我聽蔣勳說《紅樓夢》 一、我讀紅樓夢小時候聽大人講,《紅樓夢》是要看三四遍的。那時只是好奇,心想哪有小說看這麼多遍的。這個正月,因為公園裡的梅花和我突發的詩性,我又拿起了《紅樓夢》,專門看大觀園裡她們的詩社雅集。可聽了蔣勳的細說《紅樓夢》,我知道,我這樣讀,還是不夠的。 二、我和蔣勳初識蔣勳,是在若干年前的杭州曉風書屋。那本《孤獨六講》就靜靜地擱在那裡,很特別的書名,作者蔣勳也是很陌生的名字。可翻看裡面的文字,發現很耐咀嚼,於是,就收下了這本書。自此,蔣勳進入了我的生活。
  • 蔣勳細說紅樓夢
    這是蔣勳老師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中反覆閱讀《紅樓夢》三十多遍後的系列講座錄音集,蔣勳從美的角度,從情感出發梳理《紅樓夢》文本中滲透出的細微感覺。蔣老師完全超越了考據,滿足的不是人們的好奇心,而是與你生命的對接。
  • 知書 | 蔣勳:閱讀《紅樓夢》,就是閱讀自己的一生
    毛主席也非常喜歡紅樓夢,四大名著裡,《紅樓夢》是他的最愛。他對《紅樓夢》的喜愛,一直從青少年時期延續到晚年,還稱它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是一本值得反覆研讀、細細揣摩的好書。《紅樓夢》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是一本可以永遠留在身邊,一讀再讀,在一生的不同階段給人以感悟、啟發和反省思考的書。閱讀《紅樓夢》,就像在閱讀自己的一生。
  • 蔣勳:覺得《紅樓夢》後四十回面目可憎,是一種偏見嗎?
    過去講《紅樓夢》從不涉及後四十回,有一部分是想避開考證。我有偏見,文學美學到了要「考證」的時候,瑣瑣碎碎,有點煞風景。我還是喜歡原作者開宗明義的一句話—— 「假作真時真亦假」,像早已預知後世煩煩瑣瑣的糾纏,作者留下了一句這麼不合邏輯的「偈」。何為真?何為假?作者讓眾生在糾纏無明時跳脫一下執著,可以了悟解脫。
  • 蔣勳《紅樓夢》裡的人生道理,女人越早知道越好(薦讀)
    「紅學」的嚴謹考據固然是讀紅樓的一種形式,然而,蔣勳對人性的細緻解說也是讀紅樓的一種形式。蔣勳讓《紅樓夢》走下神壇,裡面的人物個個有血有肉,讓我們閱盡人生百態,從而找到共鳴。跟著蔣勳遊遍《紅樓夢》的每個角落,會發現,原來你也在其中。有時候是黛玉,喜歡孤獨;有時候是薛寶釵,在意現實的成功;有時候是史湘雲,直率天真,不計較細節。
  • 這才是真實的《紅樓夢》,暴露了每一個中國人必須要懂的情商
    他的「細說紅樓夢」線下講座,每辦一地,座無虛席,場場引發紅樓熱潮;就連影后林青霞都視他為「唯一偶像」,每周一次飛到臺北,只為了聽他講《紅樓夢》;他就是《紅樓夢》的最佳引路人——蔣勳。有人說,蔣勳講紅樓夢就像「精神毒品」,一旦聽到就再也脫不開手。更是一劑良藥,讓人告別生命的糾結苦痛。那麼,蔣勳講《紅樓夢》,究竟跟旁人有何不同?
  • 聽蔣勳老師講紅樓
    其實很早之前就開始聽蔣勳老師講紅樓了。但是因為音頻實在太長,斷斷續續一直也聽不完。但是一有時間的話還是會選擇聽下去的。蔣勳老師的聲音充滿磁性,讓人莫名的安心。在太祖「中國人至少早讀三遍《紅樓夢》「的號召下,高三畢業後買了紙質書,很認真的讀了,但是很多東西還是讀不出來,可能是沒有相應的閱歷。或者實在不想讀那麼多拗口的古詩文。所以很感謝蔣勳老師,若是沒有跟著他讀一遍紅樓,感覺可能這輩子也不會再翻開這本書。
  • 連載|蔣勳細說紅樓夢 : 第二回(下)2【光慈音頻課堂】
    】連載|蔣勳細說紅樓夢 : 第二回(上)2【光慈音頻課堂】連載|蔣勳細說紅樓夢 : 第二回(上)3【光慈音頻課堂】連載|蔣勳細說紅樓夢 : 第二回(上)4【光慈音頻課堂】連載|蔣勳細說紅樓夢 : 第二回(下)1【光慈音頻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