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採訪,李誠儒透露《演員請就位》中有五六個年輕演員私下來給他送禮,但都被他拒之門外,還怒斥道:「小小年紀哪學的這套!你給我小禮物幹嘛?我收了你禮物我還說不說?」還爆料節目還沒結束,導演和某些演員在外面一起吃飯,「你差那頓飯嗎?能不能等欄目完了,避嫌還來之不及呢」。
我是贊同李誠儒老師的觀點的。送禮可以,吃飯可以,但可不可以放到比賽結束後。這畢竟是個競賽類節目,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大家一起聚餐沒什麼問題。但是只和某些演員吃飯,有點無所顧忌了。如果這些演員得了s卡,專業過硬還行,但凡演技不咋地,讓其他演員怎麼想。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管禮物輕了重了,這個行為都是不合時宜的。
李誠儒老師敢於說出這樣的真話,可見老演員的風骨了。他本人要演技有演技,要錢財有錢財,能站出來說些實話,實在是一股清流。
送禮和行賄的區別
送禮是為了表示相互之間的祝賀、關心、體貼或對正當幫助的感謝,其動機是基於相互之間的情誼。
行賄是指為了謀取不當利益,給工作人員金錢的行為。注意有兩個條件:一是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比如讓對方不過審的東西過審。二是向國家工作人員。如果是給你父母,是不算行賄的。
中國的送禮情結
中國人向來有人情往來的傳統。逢年過節,親朋好友之間相互走動,送禮是必備的一項。
人情往來形成了一個互助圈,也就是你的人脈圈。
人與人交往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益交換。這個利益不一定只金錢,也有可能是感情、面子等。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換原則,總想著不勞而獲。凡是好處都自己獨吞,那麼即使本人再有才能也沒有用。
從另一個角度,我們每個人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你缺少的資源在別人那裡,那些資源可能你不能得到,但通過人情可以幫助獲得這種資源。
有的人會覺得這有點勢利,沒有給大家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所以現在大的方向還是不要送禮,但是真要遇到什麼重要的事,你不託人辦點事還真不行。送禮可以,但是不要無所顧忌,不要臉不要皮地送。
這裡分享一些送禮的禁忌:
1、不要當著外人送。雖然中國有送禮的傳統,還是奉勸大家私下裡送禮,不要太過顯眼。當著外人送容易給別人傳達不好的想法。別人會覺得你愛巴結。認為接受的人見錢眼開。
2、不能向他人炫耀。有的人管不住嘴巴,把送禮的事告訴別人,這樣也是不可取的。
3、禮物不要太貴重,也不能太次,投其所好最重要。比如朋友搬家,送些需要的家具,比菸酒要好得多。再比如說有的朋友看病找不到某種藥材,你給他送去,說是老家有人種,這種送禮也是水到渠成。
4、能送家人,不要送給本人。送給對方本人,還不如送其家人,想想對方的家人說你的好話,比一般的交往建立了更加親密的關係,比如一些化妝品,幼兒用具。
5、平時多走動。最怕平時招呼都不打,要用到別人的時候,朝別人跟前湊。把人當工具人的目的太過明顯,失了情分。平時多來往,一起聚一聚,玩一玩,聊聊天,這樣送禮也會水到渠成。
6、選擇好時間。逢年過節,生病或者家裡有喜事,這樣送禮名正言順,對方更容易接受。
如果你想萬事靠送禮解決,無論做什麼事,都習慣性送禮,也是不可取的。有的人明明自己可以做的事,偏要麻煩別人,一來別人會覺得你沒有能力,不可交。二來也會讓自己目光短淺,處理事情不會靈活變通,失去真正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