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膠質瘤手術後兩年,突然又出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63歲的吳大伯(化名)以為是腫瘤復發了。幸虧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在樹蘭(杭州)醫院坐診,通過精準評估,專家判斷吳大伯並不是腦膠質瘤復發,而是放射性腦病引起的。
以為腦膠質瘤復發了實際上是放射性腦病
兩年多前,剛退休不久的吳大伯時常感覺到頭暈、頭痛,一側肢體發麻,到醫院檢查,不幸被確診為腦膠質瘤。和家人商量後,吳大伯接受了腫瘤切除術,手術切除了一塊直徑4釐米左右的腫瘤,病例提示:膠質瘤III級(屬於高級別膠質瘤)。手術後,還進行了足療程的射療。
之後,吳大伯的生活逐漸恢復了正常。直到去年年底,他又出現了頭痛、肢體麻木的症狀,到醫院檢查發現嚴重的腦水腫,輾轉幾家醫院就診,都認為是腦膠質瘤復發了。
聽說腫瘤復發,吳大伯一家人絕望又無助。當時正逢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中心副主任江濤教授在樹蘭(杭州)醫院坐診,他是國內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對腦膠質瘤的診斷和治療有著豐富經驗。
吳大伯找到了江濤教授,江教授仔細評估了各項檢查報告,判斷他的情況並不是膠質瘤復發,而是因為放射性腦病引起的腦水腫。通過手術降低顱壓,清除壞死組織後,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吳大伯和家人喜出望外,預約了手術治療。手術由江濤教授主刀,整個過程非常順利。如今半年多過去了,吳大伯恢復狀況良好。下周五,江濤教授團隊再次來樹蘭醫院坐診,他提前預約了前去複查。
膠質瘤是一種常見的顱內惡性腫瘤,也是國際公認的最難治的腦腫瘤之一,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復發。
樹蘭(杭州)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秦福創說,對腦膠質瘤患者來說,第一次手術非常關鍵,儘量選擇權威的專家和機構,這樣病情診斷、治療及術後康復等都能得到更精準、更規範、更安全的診療服務。
頭暈、頭痛也有可能是腦血管動脈瘤秋冬季是腦動脈瘤的高發季節
「頭暈、頭痛、肢體麻木,這是腦腫瘤的危險信號。同時,腦血管動脈瘤破裂也會有這樣類似的症狀。」秦福創副主任說,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動脈彈性變差,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影響,會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彈性變差,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動脈瘤。
不久前,樹蘭醫院接診了一位40多歲的女患者,早上起床後覺得頭昏腦漲,不久就出現炸裂性頭痛,被送到急診搶救。急診科迅速啟動診治流程,在隨後的血管造影中發現,在該患者頸內動脈床突段的血管上,有一個直徑3毫米左右的動脈瘤,考慮是蛛網膜下腔出血。
秦福創副主任說,眼下正是季節轉換的時候,醫院接診腦血管動脈瘤患者明顯增多。「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死亡率非常高,以往的常規開顱手術創傷較大,術後的恢復也比較慢,現在採用先進的介入栓塞手術,患者的創傷小,術後恢復也快。」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坐診
送出10個專家號提供精準診斷方案
不幸患上棘手的腦腫瘤怎麼辦?體檢查出腦血管動脈瘤如何處理?
9月18日上午,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放射科專家團隊將出診樹蘭(杭州)醫院,專門為快報讀者送出10個免費的專家號。如果你有腦腫瘤、腦血管動脈瘤方面的問題,可以請北京天壇醫院的專家為您答疑解惑,給出專業的治療方案。
如果您之前有相關的檢查報告,可以,按要求填寫姓名、性別、年齡、症狀描述,並上傳相關檢查報告。我們將選擇10位符合條件者,送出專家號。
報名截至9月15日12:00。
江濤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為腦功能區膠質瘤術中喚醒下手術精確定位與高級保護策略、腦膠質瘤分子病理指導下個體化綜合治療、膠質瘤分子靶向治療等。
邱曉光
首都醫科大學腦膠質瘤臨床診療與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膠質瘤協作組副組長。對膠質瘤,生殖細胞腫瘤,髓母細胞瘤,原發中樞神經系統淋巴瘤,轉移癌等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曹勇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研究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腦血管病一病區副主任。對腦血管病、老年神經腫瘤的診療有豐富臨床經驗。
唐鎧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博士。對膠質瘤、腦膜瘤、垂體瘤及其它顱底、腦幹、腦室、脊髓腫瘤、血管病等神經系統疾病的臨床診治有豐富經驗。
首席記者 俞茜茜
通訊員 鄒芸 謝晨
編輯 潘雷監製 徐芳
【來源:浙醫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