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某航空公司21歲空姐明珠執飛完畢,在鄭州機場航空港區打了一輛滴滴順風車,準備趕凌晨1點多的火車回濟南老家參加親戚的婚禮。
途中,明珠失聯了。
奇蹟沒有出現。5月8日早晨,明珠的遺體在一片荒地上被找到,身上有多處刀傷,僅背部就十多刀,頸部兩邊大動脈全被割破。兇手的殘留物顯示她在遭受到侵犯時反抗遭到殘忍殺害。
太可恨了。
另一邊,案發地周圍監控記錄顯示,5月6日凌晨1點多,一團模糊的夜色中隱約有人跳河。
▲前為明珠上車,後為劉振華跳河的監控錄像 圖源:CCTV13《法治封面》
終於在5月12日,已溺亡的嫌犯——網約車主劉振華被打撈上岸。
兇手死一百遍也不足惜,但女孩再也回不來了。
難以想像明珠家人是怎樣的撕心裂肺。她還不滿21歲,獨生女,從航空學院畢業參加工作才一年。她性格開朗,英語口語特別好,從小到大都是懂事的「別人家孩子」,雖然家庭條件挺好,大學時還是主動去勤工儉學……
越美好,被撕碎就越讓人痛心。
就在遇害之前,明珠還在微信上跟同事兼室友說遇上了一個變態司機,對方搭訕「你長得特別美,特別想親一口」,慶幸自己沒坐前排。
▲明珠與同事兼室友的微信對話
同事出主意,讓她打個電話假裝老公來接。過了一會,同事電話打過去,明珠連說三次「沒事了」。事後想來,不知道是不是被歹徒拿刀脅迫。
微信、電話、沿線監控、車載GPS記錄拼湊出一條密集的時間線:
23:53,明珠上車;
0:02,明珠跟同事發微信講述遇見變態司機;
同樣0:02,兇手劉振華退出app並註銷打車軟體,說明已經萌生惡念並準備付諸實施;
0:06,劉振華行駛至一處荒地,停留了7分鐘後繼續行駛;
0:25,又在另一處荒僻坡地上停留26分鐘;
那之後,一片空白。
1:06,劉振華跳河,至於是畏罪自殺還是逃跑,已經無法知道了。
從上車到壞人露出猙獰只有9分鐘,所有這一切罪惡都是在短時間內急速發生的,快到一個柔弱的女孩根本來不及自救。
▲今天看見這張兩年前全網刷屏的舊照片,仍然忍不住憤怒、痛惜
僅僅110天之後,悲劇竟又上演。
2018年8月24日,浙江樂清20歲女孩小趙去永嘉參加同學的生日會,乘坐滴滴順風車時遭到司機鍾元性侵、殺害。時隔一年,兇手鍾元被執行死刑。
殘忍細節就不贅述了,兩起案件幾乎如出一轍。滴滴被罵上了風口浪尖,推出27條整改措施,順風車業務一度長期下架。
在世界另一邊,Uber也曝出侵害女性的醜聞。
CNN記者調查發現,索馬利亞戰犯Yusuf Abdi Ali竟悄悄混進了Uber司機隊伍,已經開了一年半的網約車。
▲外媒關於這件事的報導,圖右的壯漢就是「鑽石司機」——昔日在索馬利亞殺人如麻的Yusuf Abdi Ali
這個恐怖司機以前幹過什麼事呢?
索馬利亞內戰中,他和手下曾參與大規模槍殺,把人綁在樹上活活燒死、讓軍用車輛拖著把人撕成碎片……
這個毫無人性的劊子手「從良」之後,居然在Uber司機評分體系裡達到了4.89的高分,甚至被評上了「鑽石司機」。
這太可怕了!
▲Yusuf Abdi Ali工作時的樣子,如果你是乘客,能想到這位司機大叔的真實面目麼?
幾乎跟明珠遇害的同一時間段,2018年5月,CNN公布了對美國20個主要城市網約車的調查結果,發現3年裡有103名司機被指控對乘客進行性侵或虐待。有個醉酒女乘客打了一輛Uber車回家,在後座昏睡,恢復知覺時發現司機爬到了她身上,幸虧離家不遠,她奮力逃脫。
後來警察在這名司機電腦裡發現了隱藏的錄像,是他5年前強姦女性、虐待青少年的自拍,司機因強姦乘客被判80年徒刑(是的,一些國家法律中有80年、100年的刑期)。
▲2017年、2018年,優步報告說兩年接到近6000起乘客性侵投訴
騰訊新聞稜鏡深網發表過一個觀點,我個人很贊同:
Uber也好滴滴也好,都只是一個平臺、一個工具,在這裡發生的任何事都是人性的折射。換句話說,犯罪發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計程車、酒店馬路、熟人之間。
監管不力,平臺當然必須重罰。但最要緊的,不是一出了事就狂罵平臺,而是想盡辦法預防。
▲被罵「女性處境最危險」的印度,也在想辦法改進這一切,比如建立性侵者資料庫 圖源:《珠江新聞眼》
比如美國性侵者的信息系統對外開放,任何人都可以查詢自家附近有沒有性侵犯。資料庫短則5年、長則一輩子不可除名。
素有「強姦之國」罵名的印度,2018年9月也建立了第一個性侵者資料庫,錄入了44萬性犯罪者的信息。可惜這個資料庫不公開,只給警方掌握——這份仁慈我真心覺得不必,有性侵、嚴重暴力前科的人,就別談什麼隱私了。
▲性侵者資料庫頁面
比如兇手劉振華,早已從蛛絲馬跡中露出了猙獰。他結過婚,不久老婆就跟他離了。他喜歡槍戰遊戲,性格孤僻,當眾毆打父母,因為堂叔家養的小雞吃了一口他的麵條,他竟然抄刀要砍堂叔,嚇得他們搬走了。
可惜,這些劣跡都發現得太晚。
明珠遇害整整兩年過去了,女性普遍的安全感有改善嗎?
——有,但並不夠。
這兩年裡仍有女性在遇害,也有大案在告破。
2019年7月18日,殘忍殺害章瑩穎的惡魔布倫特·克裡斯滕森被判終身監禁。章瑩穎父親仍在自責:「我連她一根頭髮都沒帶回來……」
▲在殺害章瑩穎之前,兇手克裡斯滕森曾訪問過一個網站FetLife,裡面有很多「完美綁架幻想」和「策劃綁架」等邪惡信息
2019年9月8日,18歲大二女生李心草在室友邀約下出去玩,室友又喊來兩名男子,李心草疑遭對方摟抱、毆打,在離酒吧僅十餘米處溺水身亡。
今年2月23日,28年前的南醫大女生遇害案兇手終於被抓住。
▲一位參與過南醫大女生遇害案調查的警員,因為案件多年未破,內心極度煎熬,寫過一篇《難以釋懷》。今年2月23日晚上,他得知隊友們終於破了案,悲欣交集。
同樣震怒一時的南大碎屍案,更兇殘,兇手也更狡猾,仍然在逃。
女性遇害是低概率事件。但再低的概率,對一個家庭來說都是滅頂之災。
這幾年,各國陸續出現了為女性服務的專用設施:酒吧、餐廳、人行通道、海灘、公交車、停車位、社交網站……
這裡又cue到印度。雖然交通極其擁擠,但印度每條地鐵線路都有了女性專用車廂。
▲印度地鐵是主要出行工具,專設女性車廂,一般在最前面兩節
伊朗德黑蘭最早提出女性專用計程車概念,司機全是女性,配有全球定位系統和報警按鈕。俄羅斯、英國、委內瑞拉等也都有女性計程車。
▲國外的女性專用計程車
韓國在首爾推出只給獨居女性租住的單身公寓,每層樓道都設置緊急按鈕,晝夜在線直通保安室。
▲韓國首爾的獨居女性專用公寓 圖源:CCTV2《國際財經報導》
在國內,新事物也層出不窮——
2016年4月,鄭州在早晚尖峰時段推出夏季女性公交專車;2018年5月,廣州西郊遊泳場開設女士專用泳道;2019年11月,山東泰州率先開設100個女性專用停車位,基本被租光……
這些新事物可能還沒在你我身邊出現,但這是一個好的信號。
▲山東一小區的女性專用車位
與生命的失去相比,一切語言都是蒼白的,但我還是想囉嗦幾句——
請從小教給男孩:克制、尊重、敬畏;
請從小教給女孩:謹慎、理性、分寸。
每次一有女性遇害的悲劇出來,評論區就好像吵成了兩派:一派@所有女生,如何謹言慎行加強戒備;一派@所有男生的媽媽,疾言厲色指責她們怎麼不管教好自己的兒子。
客觀地說,殘忍暴力,是性別決定的嗎?
根本不是。
評論區裡的兩派完全就不矛盾,而且是一個問題的A面與B面。畸形的家庭或冷漠的學校,走出來的孩子,都將是社會的一枚隱性炸彈,這跟男女有什麼關係?!
▲電影《誤殺》劇照
另一個觀點我想說三遍:別抬槓,別抬槓,別抬槓。
就像每當推出女性專用設施時,總有人槓精附體,甚至上升到女權、平等的高度。
真的大可不必。只要有心意、有體諒、有關照,有替忙著趕路的女性解決一分後顧之憂,就值得去肯定,不積跬步怎麼至千裡呢?
有些事老生常談,但還是要談。
我梳理了很多媒體總結的女性防範方法,擠掉水分,幫你「擰」出這5條最簡短的乾貨:
「乘車時」
核對車輛信息,型號、顏色、號牌;
不坐副駕駛,最好坐側後方座位;
打開手機定位,一旦發現偏離路線立即喊停;
熟悉一下你的打車軟體,裡面都有緊急報警功能;
打電話給親近的人,告知乘車信息、實時位置,要讓司機聽見;
乘完飛機、高鐵、火車,把帶有身份證號碼和姓名的票根撕碎。
選擇靠譜的酒店,不要太偏僻,連鎖品牌酒店優選;
在網站上看看住客評論,差評多的不要住;
進房門前先掃一眼身邊有沒有可疑的人跟隨。
入住之後就是兩大「重頭戲」:
一個是,檢查有無偷拍。
▲藏在空調後面、偽裝成塑料瓶的攝像頭
狡猾的攝像頭可能藏在沙發縫隙、天花板、鐘錶、插線板、路由器、機頂盒、衣架掛鈎……眾多日常用品背後。甚至一個飲料瓶,都可能被偽裝。
不要相信網上流傳甚廣的那個說法:「拉上窗簾關上燈,打開手機攝像頭,有紅點就意味著有針孔攝像頭」。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已經取消紅外補光了。正確方法是買一個專用的反針孔偷拍偷窺小設備,比手機管用。
一個是,帶個安全門擋。
▲SNH48成員林思意發文講過自己住酒店遭遇的「驚魂兩連」:第一次被陌生男人敲門;聯繫工作人員解決後,她換了一家酒店,第二天又發現門的安全鏈條被弄斷,酒店說是打掃衛生的阿姨打不開門就扭斷了……
網上有花樣繁多的阻門器、安全門擋,最好選卡在門底的那種,它通過金屬結構支架將推門的力引到地面,壞人輕易撞不開。
▲這種一端接在地上的安全門擋相對來說更加牢固
如果半夜有人敲門,千萬不要開燈,敵我都在暗處就沒那麼危險。給前臺打電話要求立即來解決,否則報警。就算很爛的酒店也怕驚動警察,一般都會迅速派保安趕來。
再就是,檢查雙面鏡。
▲檢測雙面鏡方法
用手指甲頂著鏡子,如果兩者之間有距離,那就是正常的單面鏡;如果鏡子跟指甲之間沒有距離,可能就是雙面鏡,趕緊退房離開。
「獨居時」
每天進門喊聲「我回來了」,讓外人覺得你不是獨居;
外賣、快遞先透過貓眼確認,避免長期只點某一家外賣;
快遞儘量放入快遞櫃;如果必須寄到家,最好不用真實姓名,可以用某先生,或者給自己取個大直男名字;
快遞單、外賣單撕掉電話號碼和住址再扔;
不要輕信「查水電燃氣」的人;
搬家後跟中介或房東溝通換鎖,如果是密碼鎖,自己刷新重設;
家住低樓層,在浴室貼上防偷窺的磨砂窗紙。
「社交網絡」
如非必需,關閉微信「附近的人」功能,關閉手機裡的「常去地點」;
在微信設置中關閉「通過QQ號搜索到我」「通過手機號搜索到我」;
過於感性、脆弱、寂寞的情緒僅自己可見,或僅限最好的朋友分組可見;
身份證、私家車、護照、機票、結婚證、孩子的學校班級等涉及隱私的照片記得打碼。
「一旦遇襲」
萬一遇襲,不要喊「放開我」「救命」,會讓別人誤認為是夫妻打架。往人多的地方跑,喊「著火了」「殺人了」,尋找機會踢碎貴重物品、破壞公用設施,引起路人尤其是保安和警察的注意。
▲2016年4月,彎彎(化名)在北京和頤酒店入住時被陌生男子跟蹤,抓住頭髮用力拖拽。彎彎大聲呼救,服務員卻認為是夫妻吵架沒有插手,幸虧一位女房客察覺不對救了她。
遇到危險的時候,一定放下任何羞澀和優雅,露出最尖利的牙齒。
在國外遇到緊急情況,聯繫當地中國領事館,外交熱線是12308。
希望你記住這份安全提醒,但永遠用不上。
【關於作者:紫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籤約作者。資深編輯、新聞評論員,專注研究中國女性情感與社會】
ID:women37du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37度女人雜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