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獄題材電影,總是格外精彩。
暗黑、燒腦、人性之惡統統在這裡上演。
但監獄題材電影,並非都是「越獄故事」「監獄風雲」「人間至暗時刻」。
2013年,韓國電影《七號房的禮物》橫空出世。
一位智障爸爸和女兒在監獄中的溫情催淚故事,直面法律判決中的不公和黑暗,超過1200萬韓國人在影院瘋狂飆淚,哭到不能自已。
《七號房的禮物》在豆瓣拿下8.9的高分,一舉拿下年度票房冠軍,成為韓國溫情催淚喜劇片裡程碑之作,感動全球的高分神作。
本月,土耳其改編版《七號房的禮物》將在影院與大家見面,這部電影是影院復工以來第一個溫情催淚彈。
我們都知道,改編很難,改編經典,難上加難,一不小心就是改編事故。
但土耳其版《七號房的禮物》卻改編成了經典。
去年,這部電影在土耳其上映之後,票房成績超越《復聯4》等好萊塢大片,輕鬆拿下2019年度土耳其本土票房冠軍、影史總票房第八的好成績。
在豆瓣,這部電影的評分高達8.3,有超過83%的豆友給出4星以上評分。
很多網友認為:雖是改編,但比韓版更贊。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名叫梅莫的爸爸和她的女兒奧娃。
六歲的奧娃有一位非常特別的爸爸,因為她的爸爸雖然是成年人了,但心智卻只有六歲,年紀和她一樣。
兩個人會像朋友一起躺在草叢上看雲朵、放羊、一起哭一起笑......無拘無束。
爸爸甚至比她更調皮,走著走著就忽然去追小鳥,給每一隻羊取名字,睡前還要讓奧娃給他講海蒂的故事。
正因為如此,奧娃的爸爸也成了大家欺負的對象。
連小朋友們都叫他「瘋子」。
好在奧娃和爸爸還有一位慈祥的太奶奶,她總是能在關鍵時刻安撫奧娃和爸爸的情緒。
還能強硬地為父女倆出頭。
太奶奶告訴奧娃,如果大家再說爸爸瘋了,她就會去割下他們的舌頭。
雖然是一位智商僅僅為六歲,連小朋友都會欺負的爸爸,但梅莫可是一個合格的好爸爸,他會時刻注意奧娃的一舉一動。
聽奧娃講每一件心事。
每天接送奧娃上下學。
為了奧娃喜歡的海蒂書包,努力賣蘋果掙錢。
女兒第一眼看到海蒂書包的樣子,深深地刻在這位父親的腦海中。
他當即決定買下,但書包的價格,高到他難以想像。
於是,這位爸爸的心中有了一個大目標,他每天都開心地掙錢,只為買下女兒喜歡的海蒂書包。
錢攢夠的那一天,兩個人高興地衝到商店,卻看著海蒂書包被一位軍官買走。
女兒和爸爸都很傷心。
爸爸傷心的是,沒能把海蒂書包送給女兒,擔心她可能不會再笑了。
而女兒傷心的是,爸爸追著海蒂書包跑的時候,被人打了。
爸爸再次見到背著海蒂書包的軍官女兒,興奮地追著書包跑。
女孩看他瘋瘋傻傻,故意逗他,卻一不小心失足跌入水中。
爸爸第一時間跑到水中抱起女孩,女孩卻已經失去生命。
女孩的軍官父親來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的梅莫,忽然被一群人圍了起來。
憤怒的軍官當場掏出手槍,差點一槍斃掉他。
雖然沒有當場喪命,但梅莫的人生自此改變。
他被送往監獄,強迫按下手印。
被獄卒打,被獄友打。
連看上去文質彬彬的獄長都要來惡狠狠地警告一下他:「你膽敢有一點不規矩,我就親手宰了你。」
這一切的敵意,都是因為他殺死了一個小女孩。
但,慢慢地,大家發現了梅莫的秘密。
他會像孩子一樣和鴿子說話,然後放飛它們。
不分場合地衝出來大喊大叫。
隨時隨地,他都能放飛自我,嗨到不行。
這樣的歡脫和格格不入開始讓獄友明白,梅莫並不是正常人。
但,眼見為實沒有用,軍官利用自己的勢力讓梅莫「精神正常」。
讓他一級謀殺罪名成立。
讓他不用去審問,就能獲罪。
甚至還要為他開一個特例,用上許久沒有用過的絞刑。
影片的最後,有目擊證人願意為梅莫作證,證明女孩是自己失足。
法制高牆之內,生命居然如此卑微,陰暗到令人無法想像。
但《七號房的禮物》並沒有將故事的意義停留在淺層的司法不公、權力謀私等現實層面。
它追求更多的是法制、規則之外人性的溫暖與光輝。
梅莫雖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樂呵呵的,但提起奧娃,他會哭。
身處七號房監獄,他日日思念女兒,用有限的單詞給女兒寫信,對著小小的窗戶一次次向外喊著奧娃的名字,希望她能聽到。
當梅莫明白自己終於要和女兒分離的時候,那個不管是被打、被罵、甚至被刀子捅了都不怕的他,跪倒在地,壓垮他的痛是與女兒永不相見。
而爸爸2抓走之後,奧娃難過到連學校都去不了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老師好不容易寫了申請,帶著奧娃來到監獄,卻被告知「不許探視」,小小的女孩一次次出現在監獄門口,追尋父親的身影、聲音、痕跡。
當兩個人終於對上「暗號」的那一刻,我的眼淚狂飆不止。
在所有人看來,這個瘋瘋癲癲、低智、行動無常的父親絲毫沒有正常人的情感可言,但他會為女兒的每一次呼喚緊張、難過、痛哭。
而那個一無是處的父親,對奧娃來講,是生命的全部,無比珍貴。
最令人痛心的是,奧娃從小喪母,父親入獄被判處死刑,而那個答應她等她長大再去天堂的太奶奶,也忽然離世,小小的她,該何去何從?
《七號房的禮物》除了原著故事情節本身的催淚之外,演員的表演、細節的鋪墊也十分到位。
男主阿拉斯·布魯特·伊涅姆利飾演的智障父親,表演生動而真實。
他既要表現出智障患者與普通人不一樣的神態,又要表現出與所有普通父親見到女兒時相似的特定行動反應。
當女兒來到監獄,他會像小孩子一樣抱著她任性地說,梅莫不要與奧娃分開。
知道海蒂書包價格的時候,他為自己買不起而落寞,但抬頭望向天空的驚訝感卻很符合智障患者的神態。
女兒的飾演者妮莎·索菲亞·阿克松古爾天真可愛,感情戲、催淚戲非常飽滿,充滿了感染力,每一位觀眾都會忍不住為她落淚。
細節方面,導演也非常用心,很多地方設置了隱喻鏡頭和鋪墊。
例如,梅莫入獄之前,站在槍口所指的方向,以及倒在軍人腳下。
這都暗示了他日後會身處軍政危機之中,毫無還擊之力。
土耳其版《七號房的禮物》,無論從製作,還是口碑來講,都是成功的改編作品。
拍出了原作的精髓,而且更加的揭露現實,更加的催淚。
奧娃與爸爸在監獄相聚,爸爸把女兒高高地舉過頭頂。
看完影片,我淚流不止,尤其是當爸爸被士兵打時,奧娃心疼地衝過來,護住爸爸的那一幕。
梅莫的那一份善意,永遠令人動容、感動,人人都說爸爸是傻子,但他對女兒的感情卻真摯、深刻。
這其中除了認真還原原作之外,還加入了很多創新之處。
比如韓版作品中,現實意義強烈,而土耳其版本作品中,無論是從取景地的選擇,還是人物的刻畫、結尾的改編都更像一個童話世界。
焦糖蘋果、遠處的高山、小院中的美景、太奶奶的皺紋,都讓這裡美不勝收。
網友感嘆,這電影美得甚至想讓人在土耳其蹲監獄。
美少女戰士書包換成了海蒂書包、背誦《古蘭經》的囚犯、監獄中班琴的演奏、水果啤酒party、以及80年代軍權膨脹的大背景、開頭強調的2002年廢除死刑,都非常具有土耳其特色,整部電影完全不存在落地問題,簡直是土生土長的土耳其故事。
《七號房的禮物》,禮物究竟是什麼?
是梅莫,是奧娃,是獄友對親人、朋友、社會的回饋。
梅莫來到這裡之後,監獄之前壓抑、暴躁的氛圍被他改變了。
他給女兒寫信,信的內容是:
願你安好 奧娃
我好想你
爸爸很好
這個地方很好
他說爸爸交了很多朋友,但畫面是他在挨打。
他說阿斯柯羅佐是他在這裡最好的朋友,但他連看都不願意看梅莫,認為他是個傻子。
他很開心,開心的是一直在給室友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
梅莫像個歡樂的孩子感染著這裡的每一個人,那些十惡不赦的獄友,從看一個傻子到看一個精靈,自己的心靈也被他洗滌著。
獄友為此想盡辦法把奧娃帶進監獄,讓父女倆團聚。
甚至,最後為此獻上生命也在所不惜。
而奧娃的到來,表面看來是七號房送給梅莫的禮物,但她最後卻成為了整個七號房的禮物。
獄友敞開心扉和奧娃講述自己得了什麼「病」。
當一個犯人講到自己偷錢的經歷時,奧娃問他是不是需要很多錢,毫不猶豫地拿出了太奶奶給自己的零花錢。
這位犯人第一次說了最溫暖的謊話。
整個監獄中變化最大的要數十惡不赦的阿斯柯羅佐,老婆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他跑到商店打爆了別人的頭。
在監獄的日子,他從來不願意向親人敞開心扉,甚至連孩子都不願意見。
但梅莫和奧娃相處的點滴,讓他明白,愛是如此珍貴。
第一次,這個硬漢當著老婆的面哭了,他決定出獄後要為了家人好好工作......
連那個暴躁的獄卒,最後也被父女倆感動,為他們創造了最好的結局。
監獄之底的黑暗與不堪,因為梅莫和奧娃的到來,照進了陽光,給每個身處煉獄的人帶來希望。
七號房的牆上有兩行字:「血腥要用清水衝洗,而不是復仇。」
非常諷刺的是,強勢插入的監獄教育無法做到的,一位智障父親和他六歲的女兒做到了。
這讓我們反思,真正的善良也許不需要白紙黑字,不需要規則束縛,不需要拿槍指著誰,我們需要的僅僅是愛。
但這個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會愛人,會接受愛呢?
明明已經是成年人了,多少人卻沒有愛與被愛的能力,這些年經歷了什麼,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但,痛過、傷過、毀過之後,我們仍然要坦然面對這個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愛啊,這將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10月15日,走進影院,去看看這部金秋十月,影院送我們的禮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