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我還不太知道新冠肺炎的事,趁聖誕節回了趟國,1月17號就回到了米蘭。
不久後,疫情蔓延,義大利關閉了中意往來的直飛航班,很多在義大利留學工作的人都無法回來。我父母都因為我早早回到義大利而感到慶幸。
那時候國內疫情越來越嚴重,大家都認為義大利是相對安全的地方。
然而停飛的航班並沒有阻止病毒的腳步。
2月22號,義大利首例本土患者確診。該患者在確診之前參加了萬人馬拉松,還參與了大量的社交活動。
疫情在義大利爆發了。
2月初:出門一趟後,我得了流感回義大利後我就很少出門了。因為覺得有很多人從國內回來,怕他們攜帶病毒,所以我都儘量避免外出,減少和他們接觸。
我很擔心國內的父母,想多買些口罩寄給他們,口罩還沒有寄出,中意航線就斷了。好在他們很懂得保護自己,早早的備好了口罩和吃的,儘量待在家裡不出門。
到2月中,義大利一直沒有新增,放鬆警惕的我便出門了。
出門回來,我感冒了。
當時大腦一下子就空白了,十分恐懼,心說:我不會感染了吧?
我趕緊給我的家庭醫生打電話,她很仔細地詢問了我的病情,以及是否有武漢接觸史。在得知我並沒有武漢接觸史之後,醫生讓我吃些感冒藥 ,在家裡先觀察幾天。
義大利和中國的醫生我都聯繫了,兩邊的醫生都告訴我不要怕,沒有事,但是我還是止不住地多想我不敢跟爸爸媽媽提這件事,害怕他們擔心我。
我每天都要在網上搜索無數遍新冠和感冒的區別。但網上信息繁雜,各種說法都有,越看心裡越亂,腦子裡亂七八糟的。
我一邊快速檢索有哪些可能被傳染的場景,一邊難以控制地去想像自己呼吸困難的場景,想像自己如果真的呼吸困難了該怎麼打急救電話,不停地默念急救電話118的號碼,一遍遍在心裡演練接通電話後,如何準確快速的報清楚自己的地址和名字……
我不停地在手機上查可能會用到,但還不會說的義大利語單詞,比如palpitazione(心慌)、diarrea(腹瀉)、infettare(傳染)……還有一些正在吃的感冒藥物的名字。
以防萬一,我還準備好了所有就診需要的資料,每天都跟家庭醫生匯報情況。
我好害怕自己會客死他鄉,又害怕自己如果確診,會連累到朋友和所有接觸過的人。
因為太過於恐慌焦慮,我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恐慌和無助快要把我拖垮了。我開始失眠,沒有食慾,心慌。心一慌我就更害怕了。想去醫院看急診,可是醫生又不讓我出門,我也害怕出門傳染給別人。日子充滿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
我實在受不了了,和心理醫生聊了聊,放鬆了不少。
一直到第十二天,感冒好了。
懷著一種死後重生的心情,我終於鬆了口氣。
2月下旬:疫情爆發,權衡過後,我選擇留下僅僅兩周,疫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米蘭所在的倫巴第大區成為了義大利的「武漢」,整個義大利成為了歐洲的「武漢」。
我一個人被困在異國他鄉,又孤獨又害怕。
我看著新聞上每天暴增的數字,覺得這會是一場持久戰,決定開始屯糧。畢竟當生存有了保證,不安才會稍微緩解一點。
我先盤點了所有已購買的食材,清算出食物儲備還能維持多少天,列出需補充的物料,然後在網上瘋狂下單。水糧、存放久的肉蔬和乾貨、油鹽醬料、凍品、衛生用品……買了好多東西。
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在囤貨,本地超市原來每天有好幾個時間段可以安排配送,疫情爆發後要排上4-5天,到現在已經基本排不到送貨時間了;中超剛開始是隔天送,最近變成不定時地偶爾開放下單時間,需要在線蹲搶。
所有配貨我都要求配送員放在我家門口,等他們離開之後,對所有物品消毒,在門外靜置至少半小時之後,再拿進家裡。
收完貨,我根據物資清單,粗略地做了一個食品物料的使用計劃,確保自己能扛過去。
我每天跟父母視頻——跟父母聊聊天總能緩解我的不安。
我不是沒有想過坐飛機回家,但是確診病例越來越多,路上的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多,我連家門都不敢出。飛機上同行的乘客、國內的境外輸入病例、轉機時巨大的人流量、出關時漫長的等待時間、飛機停航、封城、拒絕出入境……好像哪裡都危機四伏。
所以權衡過後,我覺得還是待在家裡等疫情過去最安全。
3月:公司關門,失業的我開始寫公眾號我之前在義大利留學,畢業後直接在當地找了工作。但前段時間,公司因為疫情暫時關門 ,我一下子沒了收入。
回家的航班也停了,我一個人在義大利,身邊沒有家人,沒有工作,要交房租,要生活……想想都覺得透不過氣來。
雖然之前已經權衡過,決定不回國,但是心裡總是有個聲音:
好想回家。
家是媽媽的味道 | 圖蟲創意我每天盯著手機看疫情新聞,看各種抗疫群裡的信息,時不時還有謠言出來散布恐慌情緒,很讓人反感。我只能靠著無腦綜藝、打打遊戲、跟父母視頻來轉移注意力,混沌過日子。
反觀樓下公園裡閒散的義大利人,直到封國之前,都還在外面聚會溜達。我家樓下公園裡,太陽一出來,他們就像蘑菇一樣都長了出來。草地上,長椅上都是聚在一起曬太陽的人。而且沒有一個人帶口罩!
老爺爺在長椅上看報紙,鏟屎官們聊天遛狗子,年輕人圍坐成一圈做遊戲……歲月靜好得讓人感覺有些不真實:疫情是真的正在這裡發生嗎?
2月24日義大利疫情數據一個人在家裡久了,就很渴望和外界的交流。
我開始喜歡在群裡跟人聊天。原先,我從不主動看群裡的消息,現在居然盯著群裡的消息等更新。朋友圈以前也很少發,現在不僅發朋友圈頻繁了,還熱衷給別人點讚評論。
我還加入了一個微信群,裡面都是留在義大利抗疫的小夥伴。群裡每天都有「廚藝大賽」,各個都是「廚神」。
雖然大家互不認識,但是在疫期裡,有這麼一群人互相分享下廚的快樂,大家一起好好吃飯,感覺挺溫暖的。
我決定開始寫公眾號,來記錄自己疫情之下的所思所想。沒想到通過寫文章,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他們來自各個地方,留言說喜歡我的文章,讓我保護好自己。有讀者告訴我,他因為我的文章走出了焦慮,還有讀者給我發自己做的菜的照片,也有人發來自己畫的畫……
感謝這些可愛的朋友們,讓我的心裡喜滋滋的,也讓我宅家抗疫的生活有了盼頭。
我突然發現,好像被疫情困在家裡,也不完全是一件壞事。這讓我有了一個沒有外界幹擾,完全面對自己本心的機會。
我正在寫文章的時候,樓下的門鈴響了。接起門鈴電話一聽,原來是隔壁樓我超喜歡的老太太。她散步經過我家,順便問問我過的好不好。
掛門鈴前,她讓我到窗戶去,說想看看我。於是我跑到窗口,快樂地跟她打了招呼。
目送老太太走遠,心理暖暖的。覺得自己真是個幸福的人,每一個遇到的人對我都很好。
現在的義大利,正在經歷一個很艱難的時刻。不管一開始是否掉以輕心,至少現在政府是真的在認真抗疫。
從窗外觀察的我,看到了義大利人生活習慣的改變:他們見面不再貼面擁抱,去公園遛狗不再聚在一起,見面聊天相隔甚遠,去超市排隊不再緊密,天氣再好公園裡也沒了聚會的身影。
每一個人都在貢獻自己的力量。
3月15號,義大利人相約晚上21點在陽臺上「點亮義大利」:熄滅家裡的燈,到陽臺上,點亮手機,或者蠟燭,或者手電,祈禱健康,祈禱平安,祈禱希望。
這讓我想起了哈利波特電影的最後一集,所有人一起點亮魔杖保護霍格沃茲的場景。
至暗時刻,無人放棄。
祖國援助義大利: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現在倫巴第所有的醫療設施已經飽和了,貝加莫每天平均80人死亡,喪葬部門超負荷運行,很多棺材需要軍隊運載到外地火化。
祖國爸爸來支援義大利後,我們這些滯留的華人別提有多激動了。
義大利人對華人的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支持中國的聲音越來越多。
這些從祖國趕來的醫務工作者們,從國內的前線奮戰結束,都還沒有休息,就來到了義大利的前線。除了敬佩和感謝,就只希望你們一定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平平安安的來,也要健健康康的回去,好好跟家人團聚。
不管未來怎樣,宅家的我們只能不斷學習,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充實自己。
雖然目前義大利的情況還是很不容樂觀,但我相信疫情一定會過去。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本文為投稿文章,作者:粗細Cuxi,責任編輯:南牆。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