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檔真人秀節目,叫做《新生日記》。被這一季的應採兒一家著實的圈粉了。我對應採兒的教育執法也是很贊同的,它很值得各位媽媽們借鑑。
原因是這樣的:
Jasper刪掉了節目組拍攝的素材,應採兒知道這件事之後非常生氣,大聲的斥責Jasper為什麼要這麼做。
不知道原委的人都會覺得應採兒這樣做對孩子過於嚴厲,畢竟Jasper現在也只有七歲。而長輩們則對孩子產生了袒護之情,但是應採兒道出了其中的原委。
之所以讓應採兒如此生氣,是因為Jasper這麼做是故意的,只是因為應採兒沒有給他買到想要的「閃電俠」的衣服,就一直耿耿於懷,所以故意破壞,刪掉了攝像組的素材。
Jasper受到了媽媽訓斥之後,連飯也沒有吃,帶著委屈就回到了房間裡。用被子把自己的頭蒙上,讓自己冷靜下來。其實看到這裡我也很驚訝,一個七歲的孩子居然會自己處理情緒!
令觀眾和節目組的人更驚訝的一點是,在Jasper反省之後,竟然主動拿起了對講機和導演說話,並且起身到房間有鏡頭的地方,對著攝像頭說了句對不起。這樣一場Jasper對每個攝像頭道歉的表現,直接被各大網友送上了熱搜。
其實在以前的節目中,我們也能看到應採兒的教育對孩子有多深的影響。在應採兒的育兒方法中,我總結了這樣的幾點,因為我們的孩子也需要這些能力。
俗話說:慣子如殺子。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我們常聽到的一個詞叫做「熊孩子」,而熊孩子都是被家長溺愛出來的。我們不想被貼上「熊孩子」的標誌,就要摒棄「溺愛」
《新生日記2》之前有一期,應採兒講自己生二胎的時候說了段很戳心的話,其實二胎的到來就是在告訴Jasper「你並不是世界的唯一,大家不會都一直圍著你轉。」
所以在節目中,Jesper才能表現得如此獨立。我們除了不溺愛,還要幫助孩子立規矩,讓孩子知道做什麼事情都有規矩的,比如在公交車上不能亂喊亂叫,孩子小難免淘氣,一旦犯錯誤,家長就要立刻制止,幫孩子把規矩立住。
如果孩子缺少抗壓能力的話,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那麼孩子到了社會上也是無法生存的。經歷一點事情心理就會承受不了,從而做出一些很不明智的舉動。一遇到挫折就會退縮,都會不斷地否定自己。其實身體的脆弱遠沒有心裡的脆弱可怕,增加孩子的抗壓能力,也是在未來孩子道路上多了一種保障。
在《新生日記》有這樣一句話就很好:媽媽教溫室中長大的孩子接受失望,應對壓力。才能自己從挫折中恢復過來。
李玫瑾教授有一句至理名言:「家庭的撫養不僅僅是物質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撫養。」
雖然我們總說要窮養兒富養女,但是作為男孩子,我們同樣要也需要心靈上的富養。
我們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鼓勵,當孩子一件事做得很好的時候,我們要不吝嗇自己的誇獎,讓孩子明白自己是可以的,孩子的自信也會隨之增加。那孩子的可塑性和潛力往往是在情緒的關照和鼓勵在挖掘出來的。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帶孩子出去看看世界,開闊一下孩子的眼界,如果不方便,我們也可以讓孩子大量的閱讀來豐富孩子的知識。當孩子的眼界打開了,有一些堅固的壁壘被打破了,就會給成長帶來不可估量的前景。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