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年來由於張叔平在多部影視劇裡平穩如一的造型水平,普通觀眾眼裡他已經成為「梳平」的代言人,但張叔平的美學素養還是得到過不少獎項的認可。
張叔平從來不只是個服裝造型設計師,他擔任了《阿飛正傳》、《重慶森林》等電影的美術指導,參與剪輯了《東邪西毒》等,多次獲得金像最佳剪輯、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獎。
言歸正傳,本篇文章只談論張叔平的造型設計,且只討論古裝造型,不談其他。
提到張叔平繞不過去的是經典香港電影,過去香港武俠電影盛極一時,其實縱觀當時的香港武俠電影,會發現造型都非常大膽,在當時電影的色調下是很適合的。
張叔平做的第一部古裝片是《新蜀山劍俠傳》,整體影片設計上參考了國畫風格,將瑤池仙堡設計成了敦煌石窟的風格。在該片裡林青霞的造型也非常有飛天的味道。
其實「梳平」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初見端倪。
這種將頭髮梳平,頭上做一個沖天髻的做法還真不是所有人都能hold住。
但是張叔平似乎格外喜歡這種風格,而林青霞在他手下也貢獻出不少「梳平」和「高髻」的造型。
這種「梳平」的熱愛是散射的,林青霞、王祖賢、張曼玉等一眾大美女都難逃梳平。
在《青蛇》裡,王祖賢和張曼玉的造型基本符合勒緊頭皮,腦後頂發包,額前加銅錢。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
這些造型美嗎?我摸著良心說是美的,哪個不是頂頂的美人呢?
但是這些造型適合當代的明星嗎?不適合。
勒緊頭皮,將頭髮梳平,完全露出演員的臉,對臉部的流暢程度和頭臉比例都有極高的要求。
也就是說在這種「梳平」造型下顯得不好看的原因的是演員不夠好看,顏值不夠。
張叔平是一個很喜歡將過去的造型再現的造型師,所以對比會顯得更加鮮明。
比如同樣的梳平加髮髻再加頭紗。
比如難以形容的梳平,中分長直發。
比如在頭上頂奇怪的東西。
比如對一些元素的偏愛。
對於頭臉比例好的,臉部線條流暢的明星來說,頭髮梳平最大程度地露出臉部,這會很大程度地表現出ta的好看。
但是對頭臉比例不好,髮際線不行的明星來說,則是缺點暴露展。
張叔平為人詬病的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對大部分明星的造型設計都是梳平,不去考慮明星是否適合這個造型。
造型師應該根據藝人的個人條件去做造型,而不是對照一個完美的模板去設想一個完美的好看造型,難道要求所有人的頭臉條件都和林青霞一樣嗎?
這還只是造型糟糕的原因之一,其二是不考慮電影和電視的不同。
電影製作一般意義上都是精良的(不考慮粗製濫造的電影),花費的時間金錢心思一般是倍殺電視劇的。
而造型效果其實是和色調相關的,電影和電視劇的色調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
能想像電視劇用《青蛇》的色調嗎?
因此即使是類似的「乞丐裝束」,在電影和電視劇裡的質感也截然不同,甚至不需要找電影劇照,直接就能看出二者差別。
(以下均非劇照)
造型是為作品服務的,也是為藝人服務的,並不是造型師腦子裡的所謂藝術,造型是很實際的東西。
對於觀眾而言,可能更希望看到千篇一律的美,而不是千奇百怪的醜。
我認為如果對美有要求,就更不該容忍手下出來的造型與藝人不搭,原本是美的呈現最後卻變成醜的。
在這種要求下,張叔平為很多電視劇設計的造型可以說都是不合格的。
世界上哪裡來那麼多的絕世美人,造型師該做的是把不美的變得儘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