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於許多事物的認知也在飛速發生著變化。21世紀初,電子遊戲也隨著網際網路的大浪潮,逐漸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人們對於電子遊戲的看法,也慢慢的從"電子海洛因"、"精神鴉片"這樣負面消極的詞彙,慢慢開始轉變。現如今,電子競技冠軍上央視已經不再是什麼新聞,甚至前段時間LOL著名選手"UZI"簡自豪退役之後也得到了央視的專訪。
然而,"遊戲圈"終究還不能算是大眾文化,不管是在當年,還是在在多元文化大碰撞的今天,許多圈外人士對於遊戲玩家總是不可避免的擁有著或多或少的刻板映像,有些著名的雷人發言更是成為了遊戲玩家之間自娛自樂,自我調侃的"梗"。今天復讀姬就來帶大家重溫一下,那些年,圈外人對於遊戲玩家的那些"傷害"吧!
玩DNF的都是肥宅!
4月26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日子,但是對於廣大DNF玩家來說,卻是一年一度的盛會。在這一天,他們會穿著西裝,打好領帶,腳蹬皮鞋,正襟危坐在網吧的電腦前,點上一杯價格不低於五塊的飲料,默默在YY等待團長打團的指令。這便是DNF西裝節。
這個西裝節是怎麼來的呢?只因為在一次節目採訪中,一名女大學生被問及:"你覺得玩DNF的男生,在生活中應該是什麼樣子呢?"她的回答直接震驚了800萬阿拉德勇士:"玩DNF的都是肥宅,穿著破球鞋,衣服邋遢不堪。"
這個視頻迅速在網絡上傳播開來。作為回應,由各大平臺的DNF主播們牽頭,大家紛紛在網上曬起自己西裝筆挺打副本的樣子,用實際行動向大家證明:我們這些DNF玩家,也是有自己的生活品味的,才不是什麼屌絲肥宅!這樣的行為慢慢演變成了一種DNF玩家間特有的文化,於是便有了日後的DNF西裝節。
劍網3人均電競選手
說了被圈外人貶低的例子,再來說說莫名其妙被圈外人"吹"了一波的劍網3玩家們吧。這句經典的話語出自某知名藝人的粉絲團體之口,在這些飯圈迷妹口中,劍網3的玩家們成了"厲害的有經濟實力的高智商電競選手",這一高帽突然戴在了諸位劍網3玩家頭上,各位玩家別提有多高興了!
不過最高興的應該還是郭煒煒,他多年的電競夢想終於在這一天得到了實現!為了慶祝郭煒煒夢想實現,各位劍網3的忠實粉絲們光速學習了娛樂圈明星的打榜技巧,一口氣將劍網3和郭煒煒的帳號一下子送到了微博閃耀榜前三~
不過玩笑終歸是玩笑,郭煒煒的電競夢也不曾停下過腳步。在王者榮耀,刺激戰場這樣的手遊越來越"電競化"的今天,劍網大IP下的新作《劍網3:指尖江湖》顯然也是對電競手遊化的一種嘗試。官方在去年暑期就已經舉辦了第一屆"西山論劍,競技邀請賽"的活動,當時雖然遊戲還在測試階段,卻仍然收穫了許多玩家的關注和好評。
在指尖江湖中,所有裝備道具一律不能帶入PVP的論劍、戰場和大師賽中。雖然角色的技能為了契合手遊操作作出了相當程度上的簡化,卻在戰鬥中引入了以往動作遊戲才有的"格擋"、"閃避"和"浮空連段"等等全新機制,更是加入了時下熱門的MOBA推塔玩法,讓整場PVP的觀感體驗更佳。
同時,遊戲中也包含著其他一些經典的PVP內容。《劍網3:指尖江湖》中酷似格鬥遊戲規則的1V1江湖論劍,允許玩家選擇三名俠客進行決鬥,並且能在決鬥期間切換上場的俠客。這樣的設計無疑減少了由於不同俠客之間不可避免的克制因素帶來的勝負影響,讓玩家在選人階段就能根據自身的陣容做一定的戰術部署,進一步增強了遊戲的競技性。
除了靠1v1比拼自己的技術之外,玩家也能在3v3競技場中享受團隊配合。3v3作為端遊的經典PVP模式,在手遊中也得到了移植。在3v3中,陣容選擇與團隊配合往往比技術更為重要,你可以選擇標準的3v3陣容,當然也可以選擇無治療的菜刀隊,不同的陣容選擇往往會為你帶來別樣的體驗!
這一系列的改動讓《劍網3:指尖江湖》成為了一款同時具有競技性和觀賞性的遊戲。背靠著劍網3這個大IP,能讓這款遊戲的曝光率得到保證。眼下這款遊戲剛剛公測,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這款遊戲的官方電競賽事。
王者榮耀都是小學生
每逢新春佳節,親戚家的"熊孩子們"上門的時候,往往是最讓人頭疼的時候。不過王者榮耀的出現似乎改變了這樣的情況,熊孩子們從一進門到處亂跑搞破壞,變成了一進家門就問你要WIFI密碼,然後抱著手機或者平板,在沙發上一坐便是一下午(晚上)。
也許正是這樣的情形,才讓大多數網友們產生了一種王者榮耀是小學生天堂的錯覺。然而根據去年的一次數據統計中顯示,王者榮耀這款遊戲玩家年齡佔比最多的,竟然是35-44歲的中年人,總量高達47.7%,而真正18歲以下的小學生的比率只佔到2.4%。
雖然其中也許有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們拿著父母的帳號在玩,但是我相信這樣大的數量差距可不是這一點點誤差可以彌補的。因此,以後王者榮耀被坑了可別再甩鍋給小學生啦,坐在手機另一頭的,可能是一位"叔叔阿姨"輩的長者,也有可能是比小學生更坑的"女大學生"。
從08年央視專訪楊永信《誰把天才變成了"魔獸"》,到20年,央視主動採訪退役電競運動員UZI。12年的時間,我們看到主流媒體和普羅大眾對遊戲玩家看法逐漸從偏激走向緩和,並且正在逐步走向理解和支持的過程。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網際網路觀念的不斷深化,同時也與這批深受電子遊戲"毒害"90後逐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脫不開干係。
時間向我們證明,90後不是被網際網路毀掉的一代,電子遊戲本身也並非洪水猛獸,它與上個世紀的鄧麗君、武俠小說和霹靂舞一樣,只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娛樂方式。遊戲玩家們也正在從過去由外界的偏見所帶來的陰影中慢慢走出來,以一種樂觀,豁達的方式粉碎了過去外界的種種"刻板印象",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不是肥宅,而是一群健康快樂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