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死回生的「返魂香」竟然真有其物!

2021-02-22 道教記

據傳,當年東方朔施法令武帝與亡去的李夫人相見,就是藉助於返魂香的功勞。

「一炷返魂香,徑通三界路。惟願大慈悲,宣揚秘密語。拔度亡靈,出離地獄三途苦。」

這是道教超度亡靈時所用的「返魂香」韻。在濟煉亡靈的法臺上,高功起韻後,會掐訣持香,用令牌於香上書「救苦諱」,通過天尊法力對該香進行加持,以便亡魂受香菸引導齊聚法臺同享法食。

返魂香,顧名思義是讓亡魂隨香而返回來與親人相聚的意思,其不只是指道教法臺上加持過的香,在現實生活中也真實有其物。

傳為東方朔所作的《十洲記》中曾記載:「返魂香,斯靈物也,香氣聞數百裡,死屍在地,聞氣乃活。」

返魂香的製作,主要取材於返魂樹,另外添加進去很多種藥材,香燃後氣味撲鼻。

宋代陸佃作訓詁書《埤雅》中記載,聚窟州有一座人鳥山,山中生有許多狀似楓樹的大樹,其花散出來的香氣可飄至幾百裡外。此樹名叫返魂樹,敲擊後可發出如群牛吼叫一般的聲響,聽者莫不心驚神搖。

砍此樹的根心放到玉釜中煎熬出汁液,再用文火熬成黑粒狀,搓成香丸,名叫驚精香,又名返生香,同時還有震檀香、人鳥精、卻死香和震靈香等不同稱呼。傳說,死人聞到香氣後就能復活。

《漢武內傳》載:「凡有疫死者,燒豆許燻之再活,故名返魂香。」

「生態」蓋指生命體與其環境的有機聯繫。生態倫理就是人們對生命存在與生態環境關係的道德觀念、基本規範和道德實踐。20世紀以來,隨著人類對環境危機的廣泛體認,生態意識猛然走出專業圈囿,置身公眾舞臺,被賦予影響人類環境實踐,維護全球生態平衡的重任,成為世界顯學。道教不是生態學,但其生態倫理精神因其獨有的特色而為其他學說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則就不可能衰而復興,流傳至今,影響深遠。在倫理認識上,道教以其重視生命的喜樂、寧靜、恬淡、樸素和心靈的充實與擴展為特色,關注自我與自然的協調,以人為本,內容簡而深、博而約,具有無窮的趣味;在倫理實踐上,道教致力於體玄修道,韜光養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為、自然、人倫與文化的互動中長存長立,因此它在對自然生態和人的關係的認識上,表現出開發生命活力的自覺能動性、與自然對象的同一性以及倫理認識的整體系統性。用道教的話來說,就是「自然之道不可違」 1 、「順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質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會之自然。參悟事物、人生和社會之本質,求得生命與本性應有的風格、態度和氣象,就是道教倫理追求的目標與精神支柱。 

道教生態倫理精神體現在它的精緻深刻的內容和吸引世人的內涵中,蘊涵在使它延續、發展久遠的生命力中。具體而言,道教生態倫理精神主要表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萬物一體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對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謂得道,就是通過修煉與大道一體化,因此,道教在中國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現實生命的宗教。在它看來,世間萬物是一體的,自然萬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萬物的一部分,應當以生為樂,重生惡死,使生命不斷升華。人類也要以平等意識尊重自然萬物的存在與個性。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萬物」 2 ,認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與各個層次的自然事物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裡,萬物一體的平等意識也非常明確和豐富,他認為人通過修煉可以實現「長生久視」、「肉體成仙」的理想,這個理想也就是與自然齊一或萬物一體的境界。道教還有「生道合一,重人貴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天地萬物,物我一也。」這表明道教注重從宇宙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人類的意願。萬物一體的生態倫理精神告訴人們,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營造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的社會。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與萬物一體的精神相關聯,道教認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準則是產生萬物而不佔有萬物的道德。道教認為,人的肉體修煉、精神完滿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產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 3 並且自認為這是對老子智慧大道的發揮。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義是:「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於繁生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幫助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導萬物而不宰制它們。唐代道教學者、醫學家孫思邈就是這種精神的實踐者,他的醫學理論以天人一體、生而不有說為基礎,謂「天有四時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陽用其形,陰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醫導之以藥石,救之以針劑,聖人和之以至德,輔之以人事,故形體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災。」 4 孫思邈本人「學殫數術,高談正一」,不僅醫術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這種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當的實踐性和普世意義這種實踐性和普世意義,提出了世間事物持續平衡發展的觀念,揭示出人類要順應自然,效法自然法則,有所為而有所不為,才能得心應手,取得成果;如果強行索取,則會適得其反,破壞和諧,不能達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萬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傳》有言:「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這裡指出天道與地道是相對峙而又相協調的,其協調是由人來作中介的。老子將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麼人就不是僅依附於自然,受制於自然,而要駕馭自然規律。因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道教於此進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審時度勢,求仙問道而不強作妄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勢必敗壞心性,甚至危害人類自身。道教的修習者認為人與宇宙萬物是互相感應的,感應的基礎在於人和萬物都有靈性,人與物資訊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為宇宙共同體中的一員,應該以促進整個宇宙更加和諧完美為目標,而不應該以毀滅各種自然物的行為來扼殺宇宙的生機。因此,道教不僅給人以一種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將注意力放在教義教規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禱的肅穆和虔誠,而且將信仰或教義教規具體化為各種道功、道術,進而形成操作體系,引導眾信徒去實踐力行。可以說,道教是重視道、術、行的宗教,既重視「道」的提升,又積極提倡功法和煉養術。真正的道徒對道教真諦的切實掌握,在於不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備其虔誠的信仰,還要作道術的訓練,努力積累道功,日進無疆,不斷深化和純正信仰。這樣,就充分強調了人類活動的主體能動性,以及人與自然的適應性。人作為天地的中介與協調者,既要順應自然,又要制約自然變化,加以引導,以曲成萬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與傳統倫理學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經》提出:「中和者,主調萬物者也」,認為自然界與人間社會各層次的事物,皆包含陰、陽、和三種基本要素,合而構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氣有三名:太陽、太陰、中和。形體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極為中也。地有三名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陰陽之道體現天意,所以人要順應陰陽之理,從各個方面保持人與人、人與自然關係的和順,才能消災去異,致力世界太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統、丹術符籙、儀式規範中發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態智慧,幫助人們認識到世間萬物多樣性存在的意義。保護了事物的多樣性,就有可能達到可持續發展。

五是循環再生的精神。在關於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傳統的中國人確立了「大」和「久」的目標,並認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節制人的無窮欲望,不造成對自然與人類的傷害。《周易》指出了兩個途徑,其一是「九二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節而四時成,節以制天下,不傷財,不害民。」道教也發展了類似的思想,強調對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條件的確認是聖人之智、聖人之德,是聖人之業,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個物我同一的美好社會,認為在那樣的社會裡,生命可以循環連續、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認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行,卓然特立於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異形,有似雀之化為蛤,雉之化為蜃。後來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倫日用思想,從生命循環再生的角度出發,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視,出入任意」 6 作為神仙之道。五代時期的道教學者譚峭以「化」的觀點看待宇宙、人生和社會,提出:「虛化神,神化氣,氣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顧眄化揖讓……」 7 整個人生和社會的興盛就處在變化統一的過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資的觀念上,主張人類要多多節制欲望,保持萬物的生機與發展活力,這與中國傳統思想中的依時令進山伐林,夏以前禁採樵,禁捕幼獸幼鳥、禁殺魚蟹,不竭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等觀念是相當一致的。人與生物資源相處,要進行物質交換。進行物質交換不是強行佔有,而是對自然作順應與調適。

六是融通萬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個充滿生命的超巨大系統,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機地聯繫著,宇宙在其歷程中運行,是時間坐標和空間坐標的交叉線。從老、莊之始便探其玄機,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體關係。老子說:「大道泛合,其可左右。萬物持之持生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說,大道像廣闊的河水一樣滋潤著萬物,毫無私心,毫無偏意,像偉大的母親一樣愛護著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養育而生。對自然界要善意對待,這是因為在根本上「人與天一也」。 9 既然如此,就必須保護生態環境。莊子曰:「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說,萬物都來自特定的物種,但在不同物質的物種之間也存在著聯繫和轉換,如同圓環一樣,分不出始終和次序。這種自然的聯繫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認為道為世界的本原,道是創造一切生命的總源泉,是融貫萬物生成的總動力。唐代道士吳筠說:「通而生之之謂道,道固無名焉。畜而成之之謂德,德固無稱焉。嘗試論之,天地人物,靈仙鬼神,非道無以生,非德無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終。探奧索隱,莫窺其宗,入有之末,出無之先,莫究其朕,謂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綱也。」 11 這裡立足於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體對於物象世界的意義,其中蘊涵著通生無匱、品物有方的生態倫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觀察天地萬物的出發點;站在大道的角度觀察人世,天地同一,萬物一齊,物我無分,無此無彼;天地萬物雖然形態各異,人間諸事雖然各有其理,但說到根本上,則各順其情,各盡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這就是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體悟到差別之中的同一,相異之中的不異,也就體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總而言之,上述諸方面,落實到現實中以保持生物物種、綠化美化生活環境,可以為維護生態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這就意味著,道教生態倫理必然並且能夠進行現代性轉換。而轉換的契機,則在於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現代性人格的塑造。因為根據道教的觀念來看,人經過修煉而達到的崇高境界並不神秘,遙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體現。我國宗教史專家牟鍾鑑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徵概括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夠健康長壽;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擺脫「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預見性,卻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塵;四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功德在世;五是瀟灑自在,豁達從容,善於化解煩惱,始終保持喜樂心情。能夠做到這些方面,就可以稱為活神仙。所謂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樂的人,便是優美宜人的環境。藍天白雲,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著,其樂融融,這就是人間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 12 我們認為,人們只要努力建設,把中國道教的這種萬物一體、生而不有、曲成萬物、合而不同、循環再生、融通萬有的倫理精神,融會灌注到現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進我們的物質和文化建設,人間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現的。

武帝時,西域月氏國曾進貢返魂香三支,「大如燕卵,黑如桑椹」,燃此香後,病者聞之即起,死未三日者,薰之即活。《博物志》中完整記載了這個故事,其講到:弱水西國的使者前來進獻香料,武帝以為只是平常的香料,認為中原並不缺少這些物品而沒有加以重視,甚至對使臣也有些冷遇。後來武帝遊幸上林苑時,使臣又乘機進獻香料。

武帝拿過來細看,發現是三枚如燕卵一般大小的香。武帝感覺不喜歡,就交給了外庫收藏起來。之後,長安城中鬧疫病災,甚至宮人都染上了瘟疫,一時間所有人都惶惶不可終日。此時使臣又再次求見,希望武帝能焚上一枚他之前進獻的香料,並稱此香具有闢除疫氣的作用。武帝見也無其他良方可施,遂聽從了使臣的建議。孰料,焚香後的第二日,宮中患病之人皆痊癒。

不出數日,長安城中百姓身體都恢復康健了。當時,人們口口相傳說在方圓百裡的範圍內都能聞到濃厚的香氣,三個月後香氣仍未散去。據傳,當年東方朔施法令武帝與亡去的李夫人相見,就是藉助於返魂香的功勞。

曾有一女子名曰莊姬,得一香藏在箱子內。因香氣可以透過箱子瀰漫出來,長期嗅聞,莊姬也一直保持著年輕美麗的容貌。冬天時,莊姬聽到箱子裡中有蟲子叫聲。打開箱子一下,原來夏天時候鑽進去的蟲子全都沒有死,因為受不了寒冷的天氣而叫出聲音來。後來便有人推斷,莊姬所藏的香中就含有返魂香的成分。

在後來對外交流中,返魂香的妙用又傳入到日本。日本很著名的一本書《源氏物語》中就有對返魂香的明確記載。書中寫道,有姐妹兩人日夜思念故去的父親,有一日妹妹做了個夢,夢到父親愁容滿面,並推測父親的靈魂就在附近。

姐姐聽後更是悲悽,她說「父親逝去,常欲夢中相見,卻從未夢得。」姐妹倆遂抱頭痛哭。姐姐因此而渴求來自於中國的返魂香,希望父親可以隨著返魂香的引導回家,家人得以再次團聚。

宋洪芻《香譜》中記有一故事,天監主徐肇曾請蘇氏之子德哥用返魂香引導先人來相見,德哥口中念念有詞:

「東海徐肇,欲見先靈,願此香菸,用為引導,盡見其父母、曾、高。」

這一紀錄,和道教法壇上對香的妙用不謀而合。濟煉道場中所用到的「返魂香」,即為超薦、召魂、引靈的作用。

雖然古時可直接起死回生的返魂香已經不復再有,但香,是道教起壇做法時不可或缺的一件信物,自古就有「一爐既騰,諸真洞鑑,各尊法旨,不可稽延」以及「一炷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引魂歸」等請神和引導亡魂的說法。

在世之人的願望是隨著香菸傳遞而去的,「一炷返魂香」,即是對亡靈的召請,又是對生人哀思的寄託,這大概就是有關返魂香的故事流傳至今的緣由所在。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給文章轉發者及眾讀者···

小編提示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發分享至朋友圈,勸善戒惡,功德無量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眾號

自然|無為|玄德|清靜

致力於傳統國學及道學文化的復興、闡釋、傳播

修行人的心靈淨土,煉道者的法海梯航|開悟|增慧|止心

相關焦點

  • 【鬼話】返魂香
    「胡扯,張騫墓在漢中,別蒙我了。」我憤怒的指正他,雖然我不是很了解歷史,但也不要把我當傻子糊弄。「就知道你不相信,這個墓其實是月氏國的族人為張騫修的。的確,這裡沒有他的屍體。但在這個墓室有比張騫屍體更有價值的東西。」「你是說,返魂香?」我問道。「沒錯,月氏人將非常貴重的寶物當做紀念為張騫修這個墓室,這個墓室在即使的記載中根本微不足道。
  • 陰陽師鬥技進階攻略:返魂香兵俑的妙用
    陰陽師鬥技返魂香兵俑的妙用說明帶給大家,從最初的所向披靡到現在經常被人針對,總結了一些以返魂兵俑為主力的後手隊伍的搭配技巧,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 農村有種「返魂草」,名字好聽卻常被忽略,根莖一斤能賣20元
    農村有種「返魂草」,名字好聽卻常被忽略,根莖一斤能賣20元廣闊農村,植物眾多,比如許多普通的野草,看似不起眼,其實,卻是價值很高的中藥材。許多野草,雖然雜亂無章,隨意地生長在房前屋後,道路兩旁,卻沒有人把它們當真。
  • 【說圖】二次元手遊陰陽師御魂的前世今生——狂骨、鳴屋、輪入道、針女&返魂香
    輪入道是誘導別人回頭注視自己的妖怪。隨即使回眸之人陷入石化之中,來吃去受害者的肉體並丟棄其靈魂。受害之人大部分為女性,多為人母,多為輪入道在其後叫其人母觀望自己孩子之事來造其加害。記載中輪入道的母親是保護其子而忘,村民們也藉助這一點來造其防範。若是寫上「這裡是聖母的村落」並貼於本家門扣的話大部分可以倖免於難。針女
  • 返魂香
    你與好故事,只差一個關注的距離每天讀點故事APP獨家籤約作者:繆雨禁止轉載返魂香。
  • 《紅樓夢》中的冷香丸與香藥
    因為寶釵之病根是胎中帶來的一股熱毒,故蘊於下焦,須用黃柏作引藥,病發時熱毒上犯於肺故而咳嗽,白牡丹、白荷花、白芙蓉、白梅花均因白而入於肺,四物之蕊雖香不過淡而清香,與一個「冷」字最相合。曹雪芹是一個佛道合一的思想家,《紅樓夢》中的一僧一道是命運的主宰,因佛道不分,故和尚給了寶釵一個道士的仙方,冷香丸中的「香」氣多原於異香異氣的藥末子,黛玉譏笑寶玉:「難道也有『羅漢』、『真人』給我些香不成?」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在《畫皮》中,通過畫皮而獲得美貌的惡鬼將王生殺死「徑登生床,裂生腹,掬生心而去」,王生死後,他的妻子便向道士哭求回生之法,道士讓其尋「市上有瘋者,時臥糞土中」,告其「倘狂辱夫人,夫人勿怒也」。果然,有一個乞人如道士所描述,陳氏不僅受其侮辱,被其杖擊,還被迫食下痰物。這便是為獲得起死回生之法而所受的曲折了。
  • 中藥薰香妙用:薛寶釵的冷香丸與香藥
    這種異香確與和尚有淵源。這些異國之香有沉香、蜜香、降真香、白膠香、燻陸香、沒藥、安息香、蘇合香、篤耨香、龍腦香、返魂香等,它們在《神農本草》經中無入藥記載,是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及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由燻衣除臭逐漸入藥的。沉香,梵書名阿迦嚕香,出天竺諸國,陳藏器認為沉水香之浮者並無別功,止可燻衣除臭,《本草綱目》:沉香可去惡氣、霍亂中惡,邪鬼疰氣,清人神。
  • 得物(毒)APP帶你了解「真香」秘訣
    王境澤的真香定理想必大家都聽過,不過「真香」一詞在生活中還有更多應用。用來形容一個人散發著美好氣息,當然也可以用「真香」這個詞。而真香秘訣就是香水了,香水具有一定的香氣和香味,能被人們嗅覺或味覺感知;要求達到令人喜愛,精神愉悅和豐富美化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目的。
  • 「返魂屍」統治下的世界《血族》第三季
    經歷過核爆後的天空始終灰濛濛一片,陽光照射不下來令「返魂屍」恐懼的紫外線也一樣,使得這些不人不鬼的東西可以在白天出現在大街之上,有組織的「返魂屍」大軍輕易擊敗人類部隊,血祖遭受重創後進入了帕爾默的身體,擁有他的一切資源和力量,把握這股人類力量統治了人類。
  • 七騎士小故事 -夏瑩的返魂燈
    雖然不知道「返魂燈」是什麼時候開始流傳下來的,但是我們家族代代相傳,通 過「返魂燈」與靈魂交流,藉助力量侍奉皇上。
  • 陰陽師再現曼德拉效應 萌新抽出叉姬秒返魂
    尤其是這道「抽卡卡池中不會出現哪位式神」的問題,其正確答案竟然是R卡式神小袖之手。根據一位剛入坑陰陽師的萌新玩家吐槽,因為自己在卡池UP期間花光所有勾玉藍票只獲得了大嶽丸、瀧夜叉姬、青行燈以及雪童子等4位鬥技式神,導致其認為陰陽師抽卡概率太坑,最終返魂SSR式神後退遊。
  • 《了不起的女孩》低調開播,原本以為是青銅,沒想到竟然會真香
    原本以為《了不起的女孩》會是青銅,沒想到竟然會真香。雙男主劇這兩年可是正當紅,甚至是有「演耽改就能爆紅」的隱性宣傳,抓準了女性受眾的喜好,確實成為了一種影視劇題材的潮流趨勢。然而年中的一檔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讓資方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是不是「雙女主劇」同樣有市場呢?
  • 超度罪魂第七講:凝神守真宅煉胎返本初自然魂魄和柔,九天之炁混合玄牝而胎仙道成
    大眾在生不能養炁保形貴神,情慾恣縱,勞神損炁,耗散元陽,自取死壞,離其本真,魂沉九夜,魄墜三塗,難遂超生。太上慈悲,道君憐愍,垂三洞拔亡之格,闡生屍九煉之科,普度存亡,幽明共賴。玄元始三炁分為九天,鬱單等元始木劫三天乃始炁所生,兜術等赤明火劫三天乃元炁所生,梵輔等上皇土劫三天乃玄炁所生。
  • 降真香,穿越中華香史的魂靈
    可以說,「道生萬物」的宇宙觀,幾乎貫穿中華的歷史與文明。從另一方面看,道教亦是門研究養命修仙的學問。從創教伊始,道教就講究與自然相生相容的養生理念,尋求天人合一的長生之術。 而作為與自然溝通的媒介,香一直是道教不可或缺的通靈之物。
  • 元龍:宋家禁地虛有其名,為何還要放九星元魂,編劇故意安排?
    禁地既然被稱為禁地,閒人免進的牌子當然是應該掛在大門口的,但是就是這個所謂的宋家禁地,竟然被外族人兩次闖入,並且在這裡展開了打殺。宋家作為各大家族之一,這樣的保安工作都做不到位,宋家禁地變得虛有其名。其實在王勝暗殺戴四的時候不難發現,宋家禁地地處在森林的凹陷地域內,距離上林宋家自然有些遠。
  • 中醫論 「魂」:什麼是魂?魂有什麼作用?魂若生病當如何治療?
    那麼,什麼是魂?魂有什麼作用?魂若生病當如何治療?《說文解字》中說:「魂,陽氣也,從鬼雲聲。」《內經》對魂的定義是:「隨神往來者謂之魂」、「魂者,神之別靈也」。關於魂的來源及其與神的關係,《四聖心源》中說:「神發於心,方其在肝,神未旺也,而已現其陽魂;蓋陽氣方升,未能化神,先化其魂,陽氣全升,則魂變而為神。魂者,神之初氣,故隨神而往來。」
  • 萌新發現鬼王酒吞會灼燒隊友,在「大佬」勸說之下返魂,宛若白痴
    陰陽師目前擁有157位式神,每個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特性。由於部分角色的技能描述過於淺顯或太過複雜,導致玩家很容易對式神的強度產生錯誤的判斷。其中SP角色更是如此,基本上每一位的技能都不是很容易理解,這對萌新而言極為頭疼。
  • 陰陽師:低配鬼吞攜手小小黑4-5分鐘通關真蛇全面解析
    真蛇副本剛開始出來的時候 可謂是比較艱難 通關10層非常艱難 後續大佬陸續開發出來了單小小黑 雙小小黑陣容 到後來的三鬼切 單鬼切小小黑 。鬼王酒吞童子出場 可謂是真蛇副本的福利。二速 火靈兔子210+ 三速招財鬼吞200+ 四速心眼荒骷髏醜女 二號位帶速度即可五速蚌精大蛇 (能扛住十層彼岸花控制傷害即可)六速 小小黑 滿暴針姬 尾速神樂 疾風1-10層 全程醜女標記大蛇 己方標記小小黑 大蛇二技能自動拉小小黑 神樂自動拉小小黑都知道之前的第四關,第九關有鏡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