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之纈:當代藝術

2021-02-19 中國絲綢博物館

絲路之纈:當代藝術

技術日新月異,當代藝術家和工藝師經過探索古代技術,又開始進行創新,藉以表達個人情感、社會及環境意識、文化價值,並研發出新工藝。他們的探索,通過多種媒體,產生了多姿多採的成果:染色、繪畫、紡織、縫紉、印花、雷射蝕刻、移印、布料金屬塗層等等。這些藝術家處於一個連續體的一端,與另一端的古代染色藝術相連,自這個無價之寶的文化遺產汲取靈感和技術。

這一展覽展出了令人興奮的當代藝術和設計——有的適用於時裝,有的屬於美術繪畫,有的是雕塑陳述,還有建築及工業設計。作品均出於紡織設計界一個共通的動力,便是藝術家看到防染技術的潛力,傾倒於紡織品轉型時的記憶力。

絞纈和扎經工藝以其自發的神秘和偶然的效果,不停地為世界各地新一代的藝術家、工藝師和設計師引發靈感。這次的參展者,結合了當代工藝、古代技法、以及他們對前人的創作的敬意,從而加強化了自身的創作能力。雖然各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根源,他們有的合作,有的相互影響。

策展人:和田良子

展覽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臨展廳,杭州玉皇山路73-1

展覽時間:2014年10月13日至12月12

部分展品先睹為快:

Lismete

作者:MASCHA MIONI(瑞士)

材質:紅印花白塑膠袋

工藝:裁、編、繃

生命

作者:Tomas ROBEFELT(瑞典)

材質:棉

工藝:活性染料夾纈、拔染

安寧

作者:Sandra CLARK(美國)

材質:絞纈絲線、麻、手造紙、24K金

工藝:折扎防染、縫紉

秋夜

作者:楊陽、馬天意(中國)

材質:絲絹、槐米

工藝:絞纈、槐米染、捶草印花

印記No. 1309

作者:ISHIZUKA Kiroshi(日本)

材質:棉

工藝:夾纈

雙聯幅

作者:Amy PUTANSU(美國)

材質:防染手紡絲綿

工藝:扇形筘織造、草木染、防染

圓圈

作者:Barbara ROGERS(澳大利亞)

材質:棉

白色頌

作者:HAYAMI Mariya(日本)

材質:綃,拔染料,活性染料

工藝:退絲膠,拔染,絞纈

啟示

作者:黃文英(中國臺灣)

材質:棉,羊毛,聚酯纖維

工藝:電子提花,絞纈

小結衣裙

作者:Deborah Millner withAveda and Shibori Textile by Karen Spurgin(英國)

材質:真絲雪紡

工藝:夾纈

女人

作者:Ingrid SCHAUB(德國)

材質:棉布,藍染

工藝:藍染,嵐絞纈,防染,貼布,拼布

敦煌莫高窟盛唐194窟彩塑菩薩絞纈裙帶復原

作者:楊建軍、崔巖(中國)

材質:絲綢,紅花

工藝:夾纈

皮上之火

作者:Pelin DIKMEN(土耳其)

材質:絲,皮革

工藝:嵐絞纈,皮革手工塑形

風車

作者:Stephanie FORTIN(加拿大)

材質:絲

工藝:夾纈套染

夢幻大衣

作者:Sara GOODMAN(美國)

材質:絲綿手織布,活性染料

工藝:染色,八綜織造雙層布,夾纈

太空營

作者:Karen LUNDGREN-TALLINGER(瑞典)

材質:棉

工藝:拔染,手縫,夾纈

窗外的花園

作者:Elin NOBLE,美國

材質:棉,充棉絮,絲及棉線

工藝:夾纈、機縫

雨點、瀑布、陽光

作者:KinorJiang(中國香港)& Diane Sparks(美國)

材質:鋁塗層尼龍,手染布

工藝:蝕刻、絞纈、壓褶

相關焦點

  • 【精品展覽】「絲路之纈」——織物上的美麗
    前日,「絲路之纈——絞纈·夾纈·扎經染色」系列大展在中國絲綢博物館開幕,國際絞纈染織協會主席和田良子、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施惠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位專家學者共賞「纈」。絲路之纈之「古代中國」展覽時間:即日起至12月12日展覽地點:絲博基本陳列廳絲路之纈之「從亞洲到世界」展覽時間:即日起至12月7日展覽地點:絲博修復展示館來自中國、日本、印度、波斯、土耳其、摩洛哥、突尼西亞、西非、中非、南美、中亞以及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群島、柬埔寨和寮國等國
  • 絲路之纈:古代中國
    纈字出現很遲,約在唐代才有三纈之名,用作古代防染印花織物的統稱。
  • 龍宇翔委員:讓國內民眾廣泛知道「絲路金橋」藝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
    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楊超倫)「大型景觀作品』絲路金橋』是藝術家受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偉大倡議啟發創作出的藝術精品,表達了中國與世界『同呼吸、共命運』的主題,有必要讓全國人民廣泛知道這件藝術作品的意義和價值。」
  • 2017一帶一路絲路文化與藝術大展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2017一帶一路絲路文化與藝術大展」專題研討會現場(人民網鄒菁攝) 人民網北京4月26日電 (鄒菁)「2017一帶一路絲路文化與藝術大展」專題研討會暨新聞發布會今日在北京舉辦,該會議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指導
  • 返璞歸真尋跡造物之美:《絲路雲裳·穿在身上的藝術》炫美來襲!
    今晚21:30 第四集《造物之美》:造物之美,就是生活、溫暖和愛。藍印花布和夏布都是中華燦爛文明進程中的人文技藝,如今與現代創新設計理念相碰撞,在新匠人的手中獲得了新的生長。跟隨本期《絲路雲裳·穿在身上的藝術》,讓我們卸下內心的浮躁、喧囂,慢下來,感受器物之美。
  • FDA批准新的仿製纈沙坦
    FDA今天批准了一個新的DIOVAN仿製藥(纈沙坦)。纈沙坦是ARB用於治療高血壓和盡力衰竭。FDA優先審評此藥品申報以幫助緩解此關鍵藥品最近由於幾個生產商的仿製纈沙坦藥品因發現一些批次纈沙坦和其它ARB藥品中含有亞硝胺雜質導致多起召回引發的短缺情況。
  • 藝術教育走向世界:絲路中心克勞迪婭楊鋼琴藝術工作室正式掛牌
    10月14日上午,絲路中心國際藝術總監、馬來西亞著名華裔鋼琴家克勞迪婭楊鋼琴藝術工作室在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正式掛牌。新奧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金永生、絲路中心國際文化經紀人楊羚羊等領導出席掛牌儀式。北京金融街潤澤學校、倫敦藝術大學等學校學生代表及家長共同參與活動。日本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中心文化公使貴島善子發來賀信。公使在信中表示,克勞迪婭楊女士通過美妙的旋律,帶給中國乃至全世界音樂愛好者無言的感動,傳播了多元文化價值,傳達人們對於愛好和平的美好追求。
  • 絲路秦腔系列(一) 戲曲電影《絲路花雨》
    (上)(下)《絲路花雨》迷人醉文/李亞利敦煌藝術輝光燦,西域風情倍絢爛。戲曲電影《絲路花雨》取材於中國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博採各地民間歌舞之長,運用中國古典音樂的節奏韻律,以中國唐朝極盛時期為背景,講述古絲綢之路上,善良淳樸的中國父女為救助外國商人,所發生的親人悲歡離合,友人生死相助、患難與共的感人故事
  • 黃小明木雕《永恆的絲路》,再現絲綢之路的盛世輝煌
    如今,「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更是再次點燃世界熱情,重現絲路繁華。  以全球視野審視當代木雕藝術  在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往往有著「世界大同」的全球觀,對於國家發展與國際環境的關聯,始終保持著開放、包容的心態。因此,在藝術家的眼中,代表著中西交融的絲綢之路,自然就成了藝術創作中時常出現的元素與主題。
  • 愛在西元前:《絲路寶藏》展,一場必賞的傾城之戀
    純金橄欖枝葉鑲嵌阿富汗青金石原石,剛柔並濟,吸收了希臘藝術的特點。橄欖枝在歷史上為新娘及處女所戴,象徵和平及勝利。阿富汗的青金石開採約始於公元前 3000 年左右,之後出口到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被視若珍寶。中國境內發現的青金石也是通過絲綢之路從阿富汗傳入的。阿富汗金王冠局部。趙毛毛 攝早期藝術並不講究精緻,原始的美感特別高級。
  • 透過神奇壁畫「復活」千年敦煌之舞 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將在...
    主創人員合影    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創意主抓,甘肅演藝集團、蘭州市委宣傳部配合,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公司精良打造的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將於9月28、29日晚八點在CCTV9紀錄頻道黃金檔播出。    絕美的敦煌之舞,舞於畫壁之間1600餘年,如今她卻突然復活於眾人眼前。靈動的舞姿,絕美的飛天,藝術被注入鮮活的生命,凝固的壁畫化為舞臺上令人沉迷的舞者。公元1979年,當這些被復活的舞姿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時,文學大師沈從文說:「我太激動了,這個演出讓我一夜未睡!」戲劇大師曹禺亦是激動莫名:「這次演出就是一次爆炸!」
  • 多彩絲路畫卷續寫新篇章 主題民族交響音樂會《絲路山水圖》在蘭州...
    多彩絲路畫卷續寫新篇章主題民族交響音樂會《絲路山水圖》絢麗首演「2020金秋演出季」——主題民族交響音樂會《絲路山水圖》的首場演出在黃河劇院完美落幕。整場演出作曲家利用現代技法,三危山的傳說、莫高窟的震撼和月牙泉的唯美隨著旋律的變換,駱鈴聲聲、人民富足、貿易繁榮的景象生成一幅絲路山水圖。演出過程中,器樂演奏與合唱巧妙結合,充分發揮各類民族樂器的性能,在現代舞臺技術的映襯下,傳達出當代絲路「共榮、共享、共建」的和諧理念,是對用文藝作品講好「絲路故事」的藝術踐行。
  • 首部古箏與大型交響音樂會《大國絲路》即將震撼首演
    方崬清作品《大國絲路》宣傳海報原標題:中國首部古箏與大型交響音樂會《大國絲路》即將震撼首演由中國當代著名青年作曲家方崬清創作的大型交響情景音樂會《大國絲路》將於2017年8月22日晚隆重亮相澳門新濠影匯綜藝館
  • 鎖定CCTV9,相約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靈動的舞姿,絕美的飛天,藝術被注入鮮活的生命,凝固的壁畫化為舞臺上令人沉迷的舞者。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省委宣傳部創意主抓,甘肅演藝集團、蘭州市委宣傳部配合,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公司精良打造的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 將於2020年9月28、29日晚8點在CCTV9紀錄頻道特別呈現黃金檔播出。
  • 浙江天宇藥業:兩批輸臺纈沙坦原料藥檢出N-亞硝基二甲胺
    ,惟檢出 NDMA 之原料藥不得再供作藥品製造,另該原料藥源暫停輸入。」公司獲悉此報導後,立即與客戶進行了溝通,得知其中 2 批纈沙坦原料藥檢出 N-亞硝基二甲胺(NDMA),其他批號均未檢出有 NDMA。該 2 批纈沙坦原料藥尚未製成製劑還存放在倉庫,故不存在藥品召回。根據客戶告知:食藥署公布對Valsartan 原料及其製劑中 NDMA 之檢驗方法以液相層析串聯質譜儀分析,其纈沙坦中 NDMA 的限度為 0.1ppm。
  • 20:00【穿越絲路的花雨 1】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穿越絲路的花雨》先導片 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透過這神奇的壁畫「復活」奇術,回溯歷史,探秘40多年前,那一群痴迷於敦煌的舞者們,如何進入幽深的洞窟,尋找到那些關於1600年間的藝術線索,將那些本已沉寂、
  • 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將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由甘肅省委宣傳部創意主抓,甘肅演藝集團、蘭州市委宣傳部配合,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公司精良打造的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將於9月28、29日晚八點在CCTV9紀錄頻道黃金檔播出。絕美的敦煌之舞,舞於畫壁之間1600餘年,如今她卻突然復活於眾人眼前。靈動的舞姿,絕美的飛天,藝術被注入鮮活的生命,凝固的壁畫化為舞臺上令人沉迷的舞者。
  • 深讀|「當代唐玄奘」平山鬱夫的絲路追尋
    雖然九死一生,但之後他深受核輻射後遺症之苦。在藝術、生活、生命都走到絕境之際,千年前的中國古人——唐玄奘成為他扭轉命運的靈魂指引。為追尋唐玄奘,平山鬱夫踏上了絲綢之路——西行求法。自20世紀60年代起,他偕夫人平山美知子訪問絲綢之路沿線國家150多次,其中70多次到訪我國敦煌,創作了大量絲路題材的繪畫作品,成為日本著名畫家、世界文化遺產守護者以及中日友好文化使者。出於對絲路文明的熱愛,平山夫婦在尋訪過程中不斷收集流散於民間的絲路古美術品和遺物。
  • 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9月28日起登陸CCTV9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由省委宣傳部創意主抓,甘肅演藝集團、蘭州市委宣傳部配合,北京東方之子文化發展公司精良打造的紀錄片《穿越絲路的花雨》於9月28日、29日晚8時在CCTV9紀錄頻道《特別呈現》黃金檔播出。  絕美的敦煌之舞,舞於畫壁之間1600餘年,如今,卻突然「復活」於眾人眼前。
  • 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召開 原創音樂劇《絲路之聲》獲殊榮
    《絲路之聲》集結東西方藝術創作的寶貴經驗,用百老匯的方式,以西方世界的視角講述絲路故事,讓觀眾從跨文化的角度來認識中國歷史。演出講述了一個在西方長大的中國少年,穿越回到2000年前的漢代長安,捲入了足以改變歷史的重大事件中。通過一系列有趣、有愛、驚險的故事,展現絲綢之路上各民族的文化歷史、市井百態、風土人情,突出長安在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歷史地位,通過個人的成長見證時代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