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周,江小姐帶著大家山也行(hang)了,血也拼了,荷包該癟的也癟了。那這周就來點接地氣的topic吧。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作為中年小阿姨且料理達人的江小姐本周就跟大家叨一叨「在香港買菜、做飯日常生活的那點事兒。」
「你好,唔該(白話:m goi, 在普通話裡面就是麻煩的意思)問下,菜場怎麼走啊?」「咩啊? 菜場?係咩啊?」原來我們上海人說的菜場,在香港叫做「街(gai)市(si)」。
話不多說,江小姐來給大家看看香港的街市究竟長啥樣子吧。香港的街市通常都在室內(露天的也有,但是比較少。室內的街市是政府提供場地給商家,所以算是持證上崗的正規軍喲),有空調,有扶手電梯,購物環境比較乾淨。一層樓賣葷菜(牛羊豬等肉鋪,魚蝦蟹等水產鋪和凍食鋪),二樓賣蔬菜,面點,水果,花卉以及雜物。
在香港,一般在街市大樓的樓上還會有些政府的便民公共設施,如圖書館,遊泳池,羽毛球館,夜排檔等等。話說,在上海從來不去圖書館的江小姐居然在香港辦了一張圖書館的借書卡,那是為什麼呢?因為版權問題,在香港的書店買書實在是太貴了,而圖書館的借書卡辦卡Free借書Free,還超級方便,一張借書證全港圖書館通用,並且可以全港還書箱自助還書,何樂而不為呢?這些免費的福利,感覺又是在薅羊毛啊。扯遠了,下次江小姐會花一個篇幅專門來講解香港的各種便民設施。
接著就讓我們來聊一聊香港街市的菜價吧。
香港面積有限,本地的蔬菜供應非常少,九成以上的蔬菜都來自內地。長途運輸加上損耗,所以在香港,蔬菜是賣得非常貴的。20塊一斤的菠菜,10塊一斤的上海青🥬,8塊一斤的冬瓜,這些都見怪不怪了。在一個蔬菜攤位買了近50塊的蔬菜,跟老闆說,送我點蔥吧?什麼,送你蔥???想多了吧,蔥是要花錢買的,3塊錢一小把(香菜、蔥一類的都是論把賣的,一般在3-5元一小把,真的就是一小把,一丟丟的那種量)。江小姐目測這3塊錢的蔥大概是上海5毛錢的量。街市的蔬菜菜名,也常常讓江小姐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芫荽?是什麼啊?定睛一看,原來是我們上海人說的香菜。大旺菜,小旺菜?這又是啥呢?是大白菜菜和娃娃菜啦。勝瓜?哈哈,港人為了討口彩,覺得絲瓜讀音不好聽,於是就有了勝瓜。
另一方面,在香港倒是能買到好多高品質的牛肉。牛舌,牛仔骨,雪花牛肉,這些平日裡只有在飯店裡才能吃得到的上好食材,在香港的街市都有的賣,而且價格很平(只要你能夠找得到準確的鋪位,一般本地人都知道的)。高品質的打邊爐的雪花牛肉,才148一磅(p.s. 一磅約為0.9斤)。至於豬肉嘛,新鮮的豬肉哪哪都貴。香港街市周邊會有好多凍肉公司,能買到冰凍的大排,肋排和豬蹄啥的,那價格是真心的便宜。散裝的稱重的丸子,會好吃嗎?答案是必須滴,而且非常好吃,絕對可以秒殺在上海號稱以丸子著稱的豆撈裡面賣的。各式精美的丸子,江小姐隨隨便便就可以如數家珍,例如:蟹粉蟹子丸,海膽丸,龍蝦丸,墨魚丸,醬爆牛丸,香菇貢丸,芝士獅子狗,長洲大魚蛋,新鮮蝦滑等等,這些都是香港打邊爐餐桌上的絕對主角。丸子品質那是相當好,不管在哪家買,都不會翻車。雖說是散裝的,但是味道絕不比超市賣的小包裝差,關鍵還價廉物美,童叟無欺。
什麼?水果還有按份來賣的啊?對噠!這個大概也是香港Style。來香港定居後,江小姐嘗試了很多之前在上海見都沒見過的水果,麒麟果,胭脂紅(番石榴)等等。敲黑板,劃重點,香港的進口水果真的是超級便宜(可能是因為距離東南亞比較近,而且又是免進口稅的緣故),總之,進口水果在這裡真心超級便宜。60塊一個的無敵飽滿金枕頭榴槤,50塊兩磅的新鮮車釐子,20塊7個的蓮霧,10塊4個的紅富士,25塊2磅的新鮮妃子笑,12.8三個的Kiwi金果,你見過嗎?當然,這些也要看誰去買,在哪裡買,跟著江小姐,一定能慳(han, 就是省錢的意思~~)到盡。
那請問,在香港,街市買菜買水果可以用手機支付嗎?Well, 答案是:不!可!以!香港的電子支付並沒有內地這麼發達。在上海,江小姐出門只需帶上一部手機即可。但是在香港,那是萬萬不能的,出門請乖乖帶上錢包。目前,只有一些便利店(7-11,Circle K),特定的零售商戶(美心,星巴克,麥當勞,大家樂)等支持電子支付。大部分商鋪食肆還是刷卡或者現金的。是不是有一種回到古代的那種既視感?
那在香港,還能繼續淘寶嗎?當然可以啊,地址寫香港地址,商家會把貨物運輸到深圳指定的集運倉,然後再轉運來港就行。商家到集運倉那段是免運的,但是從集運倉到香港段的費用是需要自理的,即使選了最便宜的自提點取貨,Minimum的運費都要10塊人民幣起。直接派送,那就更貴了,送到小區還要多加20港幣服務費。像江小姐這種來自包郵地區(泛指江浙滬地區)的港漂說真的還真不適應這種轉運模式,關鍵退換貨也不方便啊。目前江小姐正一點點在戒淘寶,逐月減少的花唄還款額是最好的證明。事實證明,馬爸爸成功的背後,正是由無數的敗家娘們撐起來的一片天!還好江小姐及時懸崖勒馬~~~哈哈
在香港本地,網購不是那麼發達,雖然也有一些Local的購物平臺,如HKTV MALL,這個感覺有點類似上海的東方購物。但是江小姐沒有用過HKTV MALL,所以沒有發言權,一個是產品選擇比較少,價格也沒覺得便宜多少,最關鍵的是,樓下到處都是商場商店,所以購物只要下個樓就行,在香港生活非常便利!
關於餐點外賣這一部分,香港也會有一些類似「餓了嘛」的外賣的apps如Food Panda,Uber Eats,但是外送費30起(香港的人工真的是超級貴的)。點個工作午餐60,70,外送費30,這不擺明了醬油比雞貴嘛。精明的江小姐跟著香港同事學會了電話落單,過個20分鐘下樓去店鋪自取。在香港必須要學會精打細算,不然花更多的冤枉錢,享受的比別人還要少。這種冤大頭,生活小達人江小姐怎麼會去做呢~~~
除去去街市買菜,平日江小姐也會去超市買些零食和日常用品。惠康(Wellcome),百佳(PARKNSHOP),佳寶等,這些是香港local超級市場,基本上可以一站式採購齊想要的東西。當然,如果對購買的東西品質要求比較高的,也可以去Market Place和AEON這些比較多進口商品的超市。剛剛有提過,由於香港這座城市的特殊性,所以在香港很容易買到價格親民的進口貨品的。屈臣氏,萬寧和日本城,想必大家已經都很熟悉了。在那裡可以買日化用品,非處方藥物以小孩子的奶粉輔食。那買東西到底是去屈臣氏還是萬寧呢?別糾結,江小姐告訴你,這兩家的商品標價是一摸一樣的,除非店鋪有特別的promotion活動,不然無論在哪家買,都是正品,而且價格都是一樣的,童叟無欺。還有個特別嗲的店鋪,江小姐一定要裂牆推薦給大家:優品360(Best Mart),店裡有各式各樣的日本🇯🇵點心,韓國🇰🇷零食,美國🇺🇸堅果,各種乾果,進口飲品,而且價格還特感人。關鍵他們家售賣的零食都是最in的,好多還都是日本的季節限定,炒雞好吃又不貴,怪不得連小紅書都在推薦,這家寶藏店鋪被江小姐譽為香港最便宜,最優秀的零食鋪子,沒有之一。
關於香港日常生活那點事兒,江小姐就先介紹到這裡,中年小阿姨再碎碎念下去,估計幾天幾夜都講不完。小夥伴們如果對香港生活有興趣,都可以留言或者私信江小姐。當然了,如果你們想來香港吃非常地道的local打邊爐的話,江小姐有一個非常棒的地方可以推薦給大家喲~~~這個話題,留到下次再給大家講解:如何吃到香港最好吃的local火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