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彩條屋影業、中傳合道出品的動畫巨製電影《姜子牙》正在熱映中。
而僅僅在國慶假期,《姜子牙》的累計票房便超過13.8億,位居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第三名。
更是一舉成為2020年票房首高動畫電影。
然而與票房相比,《姜子牙》在口碑方面似乎差強人意,它的影評打分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局面。
很多影迷表示:「太難看了,浪費時間浪費錢,提前離場了!」。
也有很多觀眾對影片中「不一樣的東方美學」等表示認可,甚至對影片進行三刷及四刷,表達喜愛之情。
更有些觀眾則認為:
「《姜子牙》真是個無聊的片子。和《哪吒》相比,大叔和小狐狸精的組合毫無觀眾緣,兩年來第一次在電影院裡睡著。看在四不像的面子上給個二星吧。同樣看冰天雪地,我真不如去看一集熊出沒……」
作為繼《哪吒之魔童降世》4年後,彩條屋影業「中國神話系列作品」的第二部,觀眾對《姜子牙》寄予厚望。
但為何這部預售破億的電影,卻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明白,不知道講的是什麼呢?
電影《姜子牙》是姜子牙的故事,但同時,也打破了「姜子牙」的故事。
歷史上,姜子牙是周朝的開國元勳,也是商末周初的兵學奠基人。
在以往的影視作品中,姜子牙的故事一般都是結合封神演義來展開。
但電影《姜子牙》的導演卻希望:「能通過年輕人的視角,重新解讀姜子牙的神話故事」。
因此,這部電影跟古典故事其實是不一樣的。
故事發生在封神大戰後,姜子牙率領眾神伐紂,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後,本以為可以喚回世間安寧。
然而,就姜子牙在獲封眾神之長後,即將處死九尾狐時。
卻發現九尾狐身體裡還有一個無辜的元神,隨即,電影拋出來一個哲學之問:你要救一人,還是救蒼生?
而諸如這類哲學辯題也多處出現在電影中,因此,很多人認為,《姜子牙》的格局要更高一些,包含著蒼生與個人、人與神、宿命論等問題辯證的探討。
電影裡姜子牙的形象是一名中年大叔。
內心堅守「不救一人,何以救蒼生」念頭的他,固執地想要救下這個無辜的元神,也因著這一絲善念,讓為禍蒼生的九尾狐元神逃脫。
隨後,姜子牙被罰到北海思過,申公豹負責看守他,神獸四不像也默默陪伴。
在北海,姜子牙遇到了九尾狐身體裡的無辜元神小九,本想帶她回靜虛宮。
卻陰差陽錯下,陪著小九一同去幽都山尋找小九的阿父。這一路上,荒蕪人煙,民不聊生,人間疾苦,滿目瘡痍。
直到申公豹追來,想要帶姜子牙回到北海,在兩人打鬥的過程中,一同被紂王抓到。
紂王發現小九腳上有宿命鎖,一心想要找到蘇妲己的紂王想要解開宿命鎖,卻不料引來九尾狐。
原來九尾狐與小九通過宿命鎖相連,同生同死。
而此時的九尾狐妖力大增,幾人不是對手,一心守護姜子牙的四不像更是為了幫助他們逃生,魂飛魄散。
救小九隻能解開宿命鎖,申公豹耗費靈力請來天梯,卻被師尊告知宿命鎖唯有去歸墟轉世才能解脫。
為了幫助姜子牙,申公豹主動留下抵擋九尾狐。
幾經波折,到達歸墟後,九尾狐卻告訴姜子牙,師尊為了一統三界,欺騙狐族與人族連上宿命鎖。
事成之後出爾反爾屠盡狐族,狐族亦是封神大戰的受害者。
最終,師尊將狐族盡數消滅,小九也煙消雲散,得知真相的姜子牙雖再次被封神,但他的信仰已經崩塌。
他下定決心「用自己的方式,成為一個真正的神」。
於是,他砸碎了天梯。
因為最後一道鎖便是天梯,而天梯本就是一條無數冤魂所鑄就的一條鮮血與骯髒的道路,但無數的人卻以踏上天梯為榮耀。
可以說,《姜子牙》主要訴說的是姜子牙反抗和實現自我救贖最後升華的過程。
從最初相信正義,到後來面對眾神的麻木和欺騙開始進行反抗,最終親手擊破曾經的信仰,實現了自我救贖。
一定程度上,電影向我們傳達了要對所謂的正統、信仰要保持自我懷疑和獨立思考,並敢於去堅持自己所堅持的信念。
畢竟,有些時候,所謂的神未必都是良善。
除了發人深思的思想外,電影裡的人物性格多元,同樣讓人驚喜。
與以往影視作品中申公豹陰險毒辣的形象不同,《姜子牙》中的申公豹更像一個「壯憨憨」。
他同姜子牙一樣,心懷善念,不忘初心,在面對生死抉擇時,能夠捨生詮「義」。
他是姜子牙的追隨者,一心想成為像姜子牙一樣的人。
然而,在他孤身對抗九尾狐時,殊不知,他已經成為了自己的英雄。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角色便是姜子牙的坐騎「四不像」。
為了追隨姜子牙,四不像靈力被封印,化身萌寵,長得可愛,又會賣萌,著實討人喜歡。
犧牲的時候,令人無限唏噓。
尤其是海報中「你為蒼生而戰,我為護你而來」的解讀,更是將四不像這個角色塑造的幾近完美。
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姜子牙》立意深遠,注重細節,精益求精。
但由於許多情節的設置並沒有淺顯易懂,因此,仍存在不足,大多數觀眾看不懂也在情理之中。
可總體來說,作為國產動畫的又一突破,《姜子牙》也可以說是誠意滿滿了,你覺得呢?